问题

如何评价《使命召唤:无限战争》?

回答
《使命召唤:无限战争》:一场被低估的太空史诗

说起《使命召唤》系列,大多数玩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二战硝烟弥漫的战场、冷战时期的谍影重重,又或者是现代战争的枪林弹雨。然而,在2016年,《使命召唤:无限战争》(以下简称IW)却大胆地将系列带入了前所未有的太空深处,试图在这片真空之中书写新的篇章。然而,由于发行时机、竞争对手以及前作的阴影,IW的口碑却显得有些两极分化,甚至可以说,它是一部被低估的太空史诗。

要评价IW,我们不能回避它所处的那个特定时期。2016年,《战地1》以其恢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场景赢得了无数赞誉,而IW作为一款主打未来科幻的射击游戏,在玩家群体中产生的反响显然不如前者那样一边倒。许多玩家期待的依旧是熟悉的现代战争背景,亦或是更贴近现实的战争题材。这种“市场期待错位”是IW初期遭遇冷遇的一个重要原因。

剧情:一部充满情怀的太空歌剧

抛开玩家的预期,单论IW的单人战役,我认为它绝对是系列中值得称道的一部分。游戏的故事设定在一个遥远的未来,人类已经开拓了太阳系,地球的资源日益枯竭,人们将希望寄托于开采小行星带的资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由一个名为“日蚀阵线”(Settlement Defense Front,简称SDF)的极端组织发动,摧毁了地球上的主要军事设施,并绑架了大量殖民地居民。玩家扮演的便是地球联合防御联盟(UNSA)的最新一代战舰“幽灵”(Retribution)的舰长,雷耶斯(Nick Reyes)。

IW的剧情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对“家国”情怀的刻画。雷耶斯舰长并非传统意义上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他是一位普通士兵出身,在战火中临危受命,肩负起领导残存力量反击的重任。游戏的叙事方式,特别是通过Reyes的视角,让玩家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作为舰长所承受的压力和责任。从指挥一艘战舰,到进行太空近战,再到跳出舰船进行步行作战,整个过程流畅且充满了代入感。

游戏中,SDF的领导者Kit Golder这个角色塑造也相当立体。虽然他是一个反派,但他的动机和行为并非简单的“为恶而恶”,而是源于对地球殖民者过度开发的愤怒,以及对宇宙殖民地居民生存权的捍卫。这种复杂性的刻画,让整个冲突更加具有深度,也让玩家在体验酣畅淋漓的战斗之余,能够引发一些对殖民、资源争夺等现实问题的思考。

更让我赞赏的是IW在叙事中融入的“老兵情怀”。游戏中的一些角色,特别是老兵Omar,他的经历和对战争的理解,为整个故事注入了沉淀和人性的光辉。在面对绝境时,这些角色之间的羁绊和相互扶持,以及对牺牲的敬畏,都让故事更加感人。甚至,IW还巧妙地引用了《太空漫游2001》中的经典元素,例如全息投影的船员对话,以及对太空探索的浪漫化想象,这无疑是对科幻经典的一次致敬,也为游戏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艺术色彩。

玩法:从太空到陆地,多样的战斗体验

IW的玩法设计是其另一个亮点。它并没有仅仅满足于让玩家在太空飞船里射击,而是将战斗场景进行了大胆的拓展:

太空飞船战斗: 这是IW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玩家将有机会亲自驾驶名为“Jackal”的战斗机,在小行星带、行星轨道以及各种太空场景中与敌方飞船进行激烈的空战。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从简单的机动规避到精准的打击,都充满了挑战性和乐趣。视角在舰桥控制和驾驶Jackal之间切换的流畅性也令人印象深刻。
陆地作战: 当Jackal被击落,或者任务需要时,玩家会回到地面进行传统的FPS射击。 IW的枪械手感依旧保持了系列一贯的高水准,武器多样且设计精良。同时,游戏中的关卡设计也颇具匠心,从废弃的空间站到被战火蹂躏的殖民地,各种场景的构建都相当细致。
近距离空战(Dogfighting): IW将太空战的概念进一步细化,玩家可以在太空中进行类似二战缠斗的近距离机动和射击。这种玩法不仅考验玩家的驾驶技术,也需要玩家对战局有清晰的判断,能够带来非常紧张刺激的体验。
战术运用: 在一些任务中,玩家需要利用掩体、队友的配合以及不同武器的特性来完成目标。虽然IW的单人战役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但它也鼓励玩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战术思考。

僵尸模式:熟悉的配方,全新的进化

IW的僵尸模式,名为“Zombies in Spaceland”,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僵尸模式在系列中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IW的这次尝试却带来了不少创新:

主题公园设定: 游戏将场景设定在一个充满复古风格的游乐园里,这种独特的背景设定为僵尸模式增添了趣味性和视觉吸引力。从嘉年华游戏到过山车,都与僵尸战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角色扮演与技能树: 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技能和背景故事。此外,游戏还引入了类似RPG的技能树系统,允许玩家升级自己的能力,这让僵尸模式的策略性和可玩性大大提升。
音乐与氛围: IW的僵尸模式在音乐和氛围的营造上也做得非常出色,充满了80年代的复古迪斯科风格,让人想起经典的恐怖喜剧片。
多人合作: 僵尸模式依然强调多人合作,玩家需要与队友紧密配合,才能在潮水般的僵尸中生存下来。

多人模式:创新与争议并存

多人模式一直是《使命召唤》系列的重中之重,IW的多人模式也带来了不少新意,但也伴随着一些争议:

武器制造系统(Crafting): IW引入了武器制造系统,玩家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收集碎片等方式来制造出拥有独特视觉效果和属性加成的武器变种(Weapon Variants)。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玩家的收集欲望,但也引发了“PaytoWin”(付费获胜)的担忧,尤其是在早期。
载具战斗: 多人模式中加入了飞船载具,这进一步丰富了游戏的多样性,让玩家可以在太空进行载具对战。
节奏与地图设计: IW的多人地图设计总体而言比较出色,但一些玩家认为游戏节奏相比前几代有所放缓。虽然有像“Terminal”这样的经典地图重制,但新地图的整体表现也褒贬不一。
“动能”武器(Kinetic Weapons): IW引入了大量的“动能”武器,这使得游戏在视觉和玩法上更加科幻,但也让一些偏爱写实风格的玩家感到不适应。

其他方面:

画面表现: IW的画面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在太空场景的细节处理上,光影效果和爆炸场面都相当震撼。角色建模和动画也达到了系列的高水准。
配乐: 游戏的配乐非常大气磅礴,为太空史诗的氛围增添了许多色彩。

总而言之, 《使命召唤:无限战争》并非完美无瑕,它面临着市场预期、玩家习惯等多重挑战。然而,在我看来,IW所呈现的单人战役是一部充满诚意和情怀的太空歌剧,它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系列固有框架,在叙事、玩法上都展现了不俗的实力。虽然多人模式的一些设计可能存在争议,但其整体体验依然是合格的。

如果你曾经因为IW的负面评价而错过它,我强烈建议你重新审视这部作品。它可能无法满足所有玩家的期望,但它所描绘的星辰大海、英雄主义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描绘,足以让你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到一份别样的感动和震撼。IW是一部被低估的太空史诗,它值得更多玩家去发掘和品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连夜通关了,摸着良心说这代的单人模式质量远远高于10.11.12,也可以看出制作组的投入和努力,达到了系列新的巅峰

ign对单人战役的评价都把我看傻了,真想把这些乱评分的人都拉出来劈死...

这也是我目前为止玩过的最有气势的第一人称太空大战,画面表现力十足

很多反感这款游戏的人纯粹是不喜欢科幻题材而已吧!

-----------

哈哈,不出我所料,cod13卖的飞起,已经蝉联英,美等各个地区的销量冠军,那些无脑黑,跟风黑都歇歇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user avatar

使命召唤13:战地2142和星球大战之机器人的崛起

总之看了预告片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再这么发展下去使命召唤14里面一定会出现轨道炮死星这种大杀器......

然后还有毫无新意的单人多人和僵尸模式....[哈欠]

然而3分钟预告片最后的彩蛋居然是COD4的高清重制版?!?!?!



买买买!!!


PS: 更新下剧情....在不远的未来地球资源枯竭,人类中的先驱组织进入了太阳系其它星球开发外太空。然而有些图谋不轨的人搞起了团团伙伙另立山头,而且更要命的是这群人火力强劲,地球舰队不堪一击。在危急时刻猪脚毫无悬念地开着(划掉)宇宙战舰大和(/划掉)前来拯救地球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使命召唤:无限战争》:一场被低估的太空史诗说起《使命召唤》系列,大多数玩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二战硝烟弥漫的战场、冷战时期的谍影重重,又或者是现代战争的枪林弹雨。然而,在2016年,《使命召唤:无限战争》(以下简称IW)却大胆地将系列带入了前所未有的太空深处,试图在这片真空之中书写新的篇章。然而,由.............
  • 回答
    使命召唤18 的预告片,说实话,看完之后我的心情挺复杂的。它确实想勾起你对那个经典年代的回忆,但最终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种“用力过猛”的致敬,甚至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首先,从视觉呈现上来说,它当然是继承了使命召唤系列一贯的高水准。爆炸够大,枪战够火爆,人物建模也算精致。预告片里那些快速切换的镜头,试.............
  • 回答
    《使命召唤16:现代战争》(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的单人战役剧情,在对俄罗斯的描写上无疑是一次相当大胆且极具争议的尝试。它不像系列早期作品那样,将俄罗斯简单地描绘成一个脸谱化的反派大国,而是试图展现一个更复杂、更具灰色地带的俄罗斯。这种转变,既带来了深刻的叙事潜力.............
  • 回答
    使命召唤手游(CODM)这款游戏,说起来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作为一款从PC端移植过来的FPS大作,它承载了太多玩家的期待,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对于手机上也能玩到高质量“Call of Duty”的幻想。优点方面,CODM做得相当不错的地方很多: 还原度极高,情怀满满: 这是最直观也是最打.............
  • 回答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冷战》(Call of Duty: Black Ops Cold War)的单人战役,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回归,它抓住了冷战时期那种紧张、猜疑和代理人冲突的精髓,并将其融入了一个既有动作场面又不乏深度思考的故事里。故事的开端:一个熟悉的味道,一个陌生的敌人战役伊始,我们就置.............
  • 回答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的评价,确实得放到整个“现代战争”系列的光辉之下,尤其是与前两部——COD4和COD6——进行对比,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它的位置和成色。先说COD4,也就是《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COD4是革命性的。它彻底摆脱了二战题材的束缚,将战场拉到了近现代,而且是在一个虚构的、但极具现实感.............
  • 回答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砍掉单机战役,这事儿在发售前可掀起不小的波澜。你想啊,玩《使命召唤》的玩家,多半是冲着那个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剧情跌宕起伏的单人模式去的。结果呢?BOP(Black Ops 4)直接来了一出“告别单机”,把这部分玩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首先,为什么说这是个“大动作”?《使命召唤.............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II》(Call of Duty: Black Ops II),这款游戏当年可是搅动了一池春水,到现在也依然是不少玩家心中的经典。首先,得说说它最大的亮点——剧情的“双线叙事”。这绝对是《使命召唤》系列里一次大胆的尝试,而且玩得相当溜。游戏把时间线分成了两条:一.............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使命召唤:现代战争》这款游戏,我尽量从一个玩家的角度,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让你听着更舒服,而不是像被机器灌输一样。这游戏嘛,怎么说呢,在我手里,它玩起来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有它令人着迷的地方,抓住了不少玩家的胃口;但另一方面,它也有些地方让人忍不住槽两句。首先,说到优.............
  • 回答
    要说《使命召唤:先锋》(也就是咱熟悉的COD 18),那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它想讲个二战的全新故事,想带来点新鲜感,但最后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端上来一盘精心摆盘但味道有点寡淡的菜,让人有点意犹未尽。咱们先从它最大的亮点,也就是那个战役剧情说起。你想啊,它不走寻常路,没选那些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诺.............
  • 回答
    《使命召唤:高级战争》发售于2014年,是Sledgehammer Games首次独立担当系列主导地位的作品。作为一款在系列步入第二个十年之际推出的作品,它试图在《使命召唤》的固有框架中注入新意,尤其是在核心的“现代战争”概念上进行了大胆的拓展,引入了“未来战争”的设定。那么,这款游戏究竟是成功地引.............
  • 回答
    《使命召唤 18:先锋》的单人战役,坦白说,是一次颇为复杂的体验,就像一个想要同时抓住太多东西,却又在关键时刻力不从心的问题。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次史诗级的二战英雄赞歌,那或许会有些许落差;但如果你将它看作是一个群像剪影,一个试图描绘战争残酷与人性挣扎的尝试,那么它也有其值得玩味之处。优点: 群像塑.............
  • 回答
    在《使命召唤》系列中,"机场大屠杀"这个桥段通常指的是《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中的“没有俄语”(No Russian)关卡。这个关卡在当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直到现在,玩家们对此的评价也依然是两极分化,有人觉得它触及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有人认为它是在消费悲剧。我们来聊聊这个关卡为什么这么有争议,以及它为.............
  • 回答
    关于美国州长将近期连续枪击案归咎于游戏《使命召唤》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详细阐述:核心观点:科学界和绝大多数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将暴力行为直接归咎于电子游戏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将枪击案的复杂原因简单归结为电子游戏,是一种不负责任且不准确的说法。以下是详细的评价和分析:一、 州长说法.............
  • 回答
    使命召唤手游(CODM)的限时活动,这玩意儿我可太有发言权了。每次一出新活动,咱这游戏时间蹭蹭往上蹿,为了那点奖励,那是绞尽脑汁。总的来说,CODM的限时活动,有好有坏,但整体上还是能抓住玩家的心,让游戏保持新鲜感。先说好的方面,也就是为什么它能让人“沉迷”: 新鲜感和惊喜感: 这点是CODM限.............
  • 回答
    听到微软宣布 IE 浏览器将在 2022 年 6 月 15 日正式“退休”,我的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就像老一辈电器被更新的技术替代一样;另一方面,IE 陪伴了我们太久,承载了太多过去,它的落幕,多少会让人有些不舍,也勾起了很多深埋的回忆。评价 IE:一位迟暮的巨人,功过自有历史.............
  • 回答
    吴文俊先生的《东方数学的使命》是一篇言辞恳切、思想深邃的文章,它并非一篇冷冰冰的学术论文,而更像是一场他对东方乃至世界数学发展方向的深情呼唤和战略部署。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它提出的核心观点、其历史背景以及它所蕴含的时代意义。一、 核心观点解读:东方数学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吴文俊先生在《.............
  • 回答
    《一条狗的使命》这部电影,说实话,刚开始我以为它就是那种一惊一乍的萌宠片,结果看完之后,我有点说不出话来,主要是心里被那种特别的温暖和一点点遗憾给填满了。它讲了一个特别简单的主题,就是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使命”,但它用一种非常细腻的方式把这些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让你不自觉地就跟着那只狗的心.............
  • 回答
    百度《砥砺风雨坚守使命》发文的评价:一场迟来的反思与一场艰难的自我救赎百度在魏则西事件爆发后发布的内部发文《砥砺风雨坚守使命》,可以说是百度在这一重大危机中的一次公开表态和内部动员。从发布时机、内容构成、潜在目的以及后续影响来看,这篇发文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要评价这篇发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
  • 回答
    WiFi万能钥匙这类工具的使用,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有争议的话题。咱们从几个角度来好好捋一捋。首先,WiFi万能钥匙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WiFi万能钥匙就是一款帮你搜寻、连接周围WiFi热点的App。它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分享和破解来实现的。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WiFi热点信息数据库”。当有人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