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将不再有单机战役?

回答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砍掉单机战役,这事儿在发售前可掀起不小的波澜。你想啊,玩《使命召唤》的玩家,多半是冲着那个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剧情跌宕起伏的单人模式去的。结果呢?BOP(Black Ops 4)直接来了一出“告别单机”,把这部分玩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首先,为什么说这是个“大动作”?

《使命召唤》系列,从最早的二战背景,到现代战争,再到黑色行动的冷战、未来科技,单机战役一直是系列的核心卖点。它不仅是游戏体验的“门面”,更是塑造世界观、引入角色、给玩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载体。很多玩家即便不玩多人,也会为了体验故事而购买。所以,砍掉战役,就好比一家老字号餐馆,突然宣布不卖招牌菜了,你说这能不让人议论纷纷吗?

玩家的反应,可想而知,褒贬不一,甚至更多的是担忧和不满。

“忠实粉丝”的失落: 很多从初代《使命召唤》一路玩过来的老玩家,对单机战役的情感是特殊的。他们习惯了在战役里感受那种沉浸式的叙事,体验那种电影般的视听盛宴。突然没了,感觉就像丢了魂一样,觉得游戏“不完整”了。
对游戏“诚意”的质疑: 有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偷工减料”,是为了降低开发成本,然后把重心全部放在多人和僵尸模式上,从而最大化商业利润。毕竟,多人模式的回报周期更长,也更稳定。
担心剧情的碎片化: 虽然BOP的剧情是通过“专家”角色介绍的方式来呈现,但这种方式与传统的、线性推进的战役还是有很大区别。玩家担心,这种叙事方式可能无法像以往那样,提供一个完整、连贯、引人入胜的故事体验。

动视和Treyarch这样做的理由,我们也不能完全忽略。

市场趋势的转变: 确实,近些年来,多人游戏和“服务型游戏”的模式越来越受欢迎。玩家们更愿意在在线模式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享受持续更新的内容和社交互动。像《堡垒之夜》、《Apex英雄》这类游戏,它们几乎就没有传统的单机战役,但依然吸引了海量玩家。
资源集中,打磨优势模式: Treyarch是《使命召唤》系列中以多人模式和僵尸模式闻名的工作室。他们可能认为,将开发资源全部集中在这两个方面,能够做得更出色,提供更优质、更耐玩的内容,从而吸引更多注重在线体验的玩家。
“吃鸡”模式的尝试: BOP加入了“大逃杀”模式(Blackout),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要做好一个“吃鸡”模式,从地图设计、武器平衡、玩法机制到优化,都需要大量的投入。砍掉单机战役,可能也是为了给这个新模式让路,确保其品质。

那么,《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的“无战役”模式,到底带来了什么?

强化多人竞技: 毫无疑问,多人模式成为了绝对的焦点。游戏在“专家”系统的设计上做了不少文章,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能力和装备,这增加了多人对战的策略性和多样性。武器手感、地图设计等方面,也都是 Treyarch 的强项。
升级僵尸模式: 僵尸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使命召唤》系列中非常受欢迎的模式,BOP 在这个模式上做了非常大的投入,提供了多个僵尸地图,并且有更深度的剧情和挑战。
开创“大逃杀”先河: BOP 的“Blackout”模式是《使命召唤》系列首次尝试的大逃杀。虽然当时市场上的“吃鸡”游戏已经不少,但《使命召唤》凭借其特有的枪战手感和品牌影响力,还是吸引了不少玩家。

最终的评价,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褒奖: 对于那些纯粹热爱《使命召唤》多人对战和僵尸模式的玩家来说,BOP 的确是一款优秀的作品。它在这些方面投入了极大的心血,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令人兴奋的体验。
争议: 但对于那些期待《使命召唤》经典单机战役的玩家来说,BOP 的“无战役”决策无疑是一次重大失误,也让系列失去了一部分忠实受众。这种“二选一”的选择,确实让一部分玩家感到失望,认为游戏“失去了灵魂”。

总的来说,《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砍掉单机战役,是 Treyarch 和动视在市场变化和自身优势判断下做出的一个大胆尝试。它成功地将游戏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在多人和僵尸模式,并引入了新的“大逃杀”玩法,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它也牺牲了系列曾经引以为傲的单机叙事体验,这注定会引起一部分玩家的怀念和不满。这次决策的影响,也为后续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带来了关于“单机战役是否还重要”的深刻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这么一家餐馆,规矩是这样的:

交60美金可以进店用餐,餐馆提供一块牛排,同时无限量供应炒饭,吃到饱

曾几何时,他们的牛排口味极佳,享誉业界,品尝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他们凭借着招牌牛排成为餐饮大佬,前来用餐的人络绎不绝

但是慢慢地,餐馆发现:

来用餐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在乎牛排好不好吃,只在乎炒饭是不是真的能吃饱

与此同时,顾客们也发现:

牛排不再那么好吃了,不再采用上等牛肉了,甚至现在的一块牛排也只有以前半块大了

但是餐馆却在炒饭上越来越下功夫

多花5美金可以加个蛋,10美金可以加鸡柳,20美金可以加虾仁

餐馆甚至提议可以将提供的牛排切碎了炒在炒饭里。

直到有一天,餐馆宣布不再提供牛排

餐馆承诺将提供更美味可口的炒饭,同时有扬州炒饭、什锦炒饭、招牌炒饭等多种选择,依旧管饱




现在你问我还会再去这家餐馆吃饭吗?

对不起,比起炒饭我还是更喜欢吃牛排。

何况卖炒饭的店有那么多,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家?



我觉得我还是多说点,感觉很多人都没明白我到底要表达什么。。。

首先是牛排和炒饭的比喻

牛排(单机剧情)的特点:贵(开发成本高)、多数情况下比炒饭好吃(相同单位时间内剧情流程的体验要比多人联机好)、量少吃不饱(体验时间短,不具备可重复游玩价值)

炒饭(多人联机)的特点:便宜(开发成本低,单人部分成本为A+B,多人部分成本为A+C,B>>C),量大能吃饱(游玩时间长,具备可重复游玩价值)

我不排除有人就是不喜欢吃牛排,喜欢吃炒饭,我也不否认有的炒饭就是比某些牛排好吃,比如隔壁战地明显就是一家炒饭店,他家的皇家炒饭相当有特色,只不过60美金只能吃到基础版,想升级到皇家版你得额外至少再花60美金 #滑稽

然而,多数大众玩家考虑的是好不好吃的问题吗?牛排又贵又少,再好吃又怎样,想吃饱到头来还不是要看炒饭,所以炒饭成为大众玩家的衡量标准很容易理解

但是也不乏单机玩家甚至我这样的纯单机玩家,贵、少又怎样?好吃就值得我花钱。我不缺玩游戏的钱但我缺玩游戏的时间,单位时间内的游戏体验才是我重点考虑的内容。

想象一下,如果西欧弟变成30美金发售,单人剧情或多人联机只能二选其一,同时多人联机部分被限定成像单人剧情一样只能玩15~30小时,情况会变得怎样?

西欧弟是在现代战争时期靠着出色的流程体验一炮打响的,他的多人联机部分直到现在都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对比其他以多人联机为主打特色的FPS没有明显优势,不足以成为将之送上FPS王座的原因,既有好吃的牛排又有管饱的炒饭才是。

然而随着西欧弟一路发展走来,流程质量逐年下降,多人部分比重逐年上升,到如今干脆取消了单人流程部分。我的看法与 @凌子卿 一样,这是市场选择与公司导向共同导致的结果,我理解这种改变但我不支持,我是个体验流玩家,所以既然西欧弟没有单人流程了我就不会买。我不希望《战神》(2018)这样的单人流程游戏从市场消失,这就是我的投票。


评论区有位老兄“花60美金买8小时单机就是钱多了烧的,就是脑子有病”、“我代表了80%的COD玩家”、“答主觉得西欧弟没单人要凉了”

我的原答案没有任何倾向性,我只是说了我的一点看法。我只代表我自己,我不代表你也不想被你代表,谢谢


没错,就是这个奇葩。。。我表示无法理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砍掉单机战役,这事儿在发售前可掀起不小的波澜。你想啊,玩《使命召唤》的玩家,多半是冲着那个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剧情跌宕起伏的单人模式去的。结果呢?BOP(Black Ops 4)直接来了一出“告别单机”,把这部分玩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首先,为什么说这是个“大动作”?《使命召唤.............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II》(Call of Duty: Black Ops II),这款游戏当年可是搅动了一池春水,到现在也依然是不少玩家心中的经典。首先,得说说它最大的亮点——剧情的“双线叙事”。这绝对是《使命召唤》系列里一次大胆的尝试,而且玩得相当溜。游戏把时间线分成了两条:一.............
  • 回答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冷战》(Call of Duty: Black Ops Cold War)的单人战役,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回归,它抓住了冷战时期那种紧张、猜疑和代理人冲突的精髓,并将其融入了一个既有动作场面又不乏深度思考的故事里。故事的开端:一个熟悉的味道,一个陌生的敌人战役伊始,我们就置.............
  • 回答
    使命召唤18 的预告片,说实话,看完之后我的心情挺复杂的。它确实想勾起你对那个经典年代的回忆,但最终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种“用力过猛”的致敬,甚至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首先,从视觉呈现上来说,它当然是继承了使命召唤系列一贯的高水准。爆炸够大,枪战够火爆,人物建模也算精致。预告片里那些快速切换的镜头,试.............
  • 回答
    《使命召唤16:现代战争》(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的单人战役剧情,在对俄罗斯的描写上无疑是一次相当大胆且极具争议的尝试。它不像系列早期作品那样,将俄罗斯简单地描绘成一个脸谱化的反派大国,而是试图展现一个更复杂、更具灰色地带的俄罗斯。这种转变,既带来了深刻的叙事潜力.............
  • 回答
    使命召唤手游(CODM)这款游戏,说起来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作为一款从PC端移植过来的FPS大作,它承载了太多玩家的期待,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对于手机上也能玩到高质量“Call of Duty”的幻想。优点方面,CODM做得相当不错的地方很多: 还原度极高,情怀满满: 这是最直观也是最打.............
  • 回答
    《使命召唤:无限战争》:一场被低估的太空史诗说起《使命召唤》系列,大多数玩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二战硝烟弥漫的战场、冷战时期的谍影重重,又或者是现代战争的枪林弹雨。然而,在2016年,《使命召唤:无限战争》(以下简称IW)却大胆地将系列带入了前所未有的太空深处,试图在这片真空之中书写新的篇章。然而,由.............
  • 回答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的评价,确实得放到整个“现代战争”系列的光辉之下,尤其是与前两部——COD4和COD6——进行对比,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它的位置和成色。先说COD4,也就是《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COD4是革命性的。它彻底摆脱了二战题材的束缚,将战场拉到了近现代,而且是在一个虚构的、但极具现实感.............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使命召唤:现代战争》这款游戏,我尽量从一个玩家的角度,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让你听着更舒服,而不是像被机器灌输一样。这游戏嘛,怎么说呢,在我手里,它玩起来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有它令人着迷的地方,抓住了不少玩家的胃口;但另一方面,它也有些地方让人忍不住槽两句。首先,说到优.............
  • 回答
    要说《使命召唤:先锋》(也就是咱熟悉的COD 18),那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它想讲个二战的全新故事,想带来点新鲜感,但最后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端上来一盘精心摆盘但味道有点寡淡的菜,让人有点意犹未尽。咱们先从它最大的亮点,也就是那个战役剧情说起。你想啊,它不走寻常路,没选那些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诺.............
  • 回答
    《使命召唤:高级战争》发售于2014年,是Sledgehammer Games首次独立担当系列主导地位的作品。作为一款在系列步入第二个十年之际推出的作品,它试图在《使命召唤》的固有框架中注入新意,尤其是在核心的“现代战争”概念上进行了大胆的拓展,引入了“未来战争”的设定。那么,这款游戏究竟是成功地引.............
  • 回答
    《使命召唤 18:先锋》的单人战役,坦白说,是一次颇为复杂的体验,就像一个想要同时抓住太多东西,却又在关键时刻力不从心的问题。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次史诗级的二战英雄赞歌,那或许会有些许落差;但如果你将它看作是一个群像剪影,一个试图描绘战争残酷与人性挣扎的尝试,那么它也有其值得玩味之处。优点: 群像塑.............
  • 回答
    在《使命召唤》系列中,"机场大屠杀"这个桥段通常指的是《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中的“没有俄语”(No Russian)关卡。这个关卡在当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直到现在,玩家们对此的评价也依然是两极分化,有人觉得它触及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有人认为它是在消费悲剧。我们来聊聊这个关卡为什么这么有争议,以及它为.............
  • 回答
    关于美国州长将近期连续枪击案归咎于游戏《使命召唤》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详细阐述:核心观点:科学界和绝大多数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将暴力行为直接归咎于电子游戏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将枪击案的复杂原因简单归结为电子游戏,是一种不负责任且不准确的说法。以下是详细的评价和分析:一、 州长说法.............
  • 回答
    使命召唤手游(CODM)的限时活动,这玩意儿我可太有发言权了。每次一出新活动,咱这游戏时间蹭蹭往上蹿,为了那点奖励,那是绞尽脑汁。总的来说,CODM的限时活动,有好有坏,但整体上还是能抓住玩家的心,让游戏保持新鲜感。先说好的方面,也就是为什么它能让人“沉迷”: 新鲜感和惊喜感: 这点是CODM限.............
  • 回答
    听到微软宣布 IE 浏览器将在 2022 年 6 月 15 日正式“退休”,我的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就像老一辈电器被更新的技术替代一样;另一方面,IE 陪伴了我们太久,承载了太多过去,它的落幕,多少会让人有些不舍,也勾起了很多深埋的回忆。评价 IE:一位迟暮的巨人,功过自有历史.............
  • 回答
    吴文俊先生的《东方数学的使命》是一篇言辞恳切、思想深邃的文章,它并非一篇冷冰冰的学术论文,而更像是一场他对东方乃至世界数学发展方向的深情呼唤和战略部署。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它提出的核心观点、其历史背景以及它所蕴含的时代意义。一、 核心观点解读:东方数学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吴文俊先生在《.............
  • 回答
    《一条狗的使命》这部电影,说实话,刚开始我以为它就是那种一惊一乍的萌宠片,结果看完之后,我有点说不出话来,主要是心里被那种特别的温暖和一点点遗憾给填满了。它讲了一个特别简单的主题,就是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使命”,但它用一种非常细腻的方式把这些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让你不自觉地就跟着那只狗的心.............
  • 回答
    百度《砥砺风雨坚守使命》发文的评价:一场迟来的反思与一场艰难的自我救赎百度在魏则西事件爆发后发布的内部发文《砥砺风雨坚守使命》,可以说是百度在这一重大危机中的一次公开表态和内部动员。从发布时机、内容构成、潜在目的以及后续影响来看,这篇发文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要评价这篇发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
  • 回答
    WiFi万能钥匙这类工具的使用,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有争议的话题。咱们从几个角度来好好捋一捋。首先,WiFi万能钥匙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WiFi万能钥匙就是一款帮你搜寻、连接周围WiFi热点的App。它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分享和破解来实现的。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WiFi热点信息数据库”。当有人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