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强
韩信要是造反 说不定就是李世民前身了。韩信的军事水平,出身,年龄,影响力啥的 都比李世民差不多。缺的就是造反当皇帝了。
李世民到了汉初 估计就是汉初四杰了。
先摆结论:
刘邦“把烂牌打好”的能力强于李世民
李世民“把好牌打好的能力”强于刘邦
以上单纯是比较二人的相对能力,其实他们两位都是比较“全能型”的政治家~
有人看再更~
是,大秦帝国不是刘邦打爆的,项羽也不是刘邦打爆的,彭越英布韩信也都不是真心跟刘邦混的,从亭长到高祖,从占领沛县到一统中华都只是巧合而已,刘邦做的只是端着碗,站在泰山之巅喊了一声:快到碗里来!然后人才就都来了,大秦就垮了,韩信也牛了,彭越就会打游击了,英布就老实了,项羽也狗带了,皇帝就当上了,白登就被围了......我想问一下,这碗哪里有卖?包邮吗?
以下原文
刘邦只比秦始皇小3岁。打群架,吃霸王餐,还踹过寡妇门。早年间是信陵君的脑残粉,村中扛把子,田间地头蛇,如假包换的屁民,闾左之人,鄙视儒生。始皇死后第二年带领一帮囚徒和县衙几个刀笔吏随大流起了义。这时刘邦已近50岁。(这个年龄光屁股打天下,还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实属不易)
粗略理一下时间线
起义后半年,攻占沛县,称沛公。于茫茫大时代中是一支小得不能再小的“草寇”。(强调一下,刘邦打天下是从零开始的,无兵无将,只有一群农民。不是李世民不厉害,而是他一开始就拥有很好的资源,且在精英教育中长大,他比刘邦有质的优势)
第二年,刘邦带领这只由农民和囚徒组成的队伍攻占了五城,先后打出陈王和张楚的旗号“归附”大势力,并主动充当了楚王制衡项羽的一颗棋子,在刀口上跳了一出华尔兹。
第三年,刘邦攻占南阳,破武关,杀入关中,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同年底,刘邦赴鸿门宴,完成了他奥斯卡级别的战略欺骗。
第四年,刘邦入蜀,烧毁栈道,麻痹项羽。同年八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灭章邯、降司马欣、杀董翳,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攻破三秦,入主关中。至此,八百里秦川尽归刘三儿。
第五年,刘邦攻破项羽都城彭城。同年4月被项羽反杀,全军覆没,退回荥阳。同年底,令萧何守关中,韩信击诸侯,彭越打游击,自己收拾旧部于荥阳固守,充当牵制项羽主力的诱饵。
第六年,项羽大破荥阳,刘邦再次乔装出逃。同年八月夺韩信兵权,带大军与项羽对峙鸿沟,并命彭越袭击项羽后方,断其粮道,同年十二月垓下决战项羽,项羽战败,乌江自刎。
第七年二月,刘邦称帝,国号大汉,祚四百年,乃汉民族得名之始。
你问我汉高祖和唐太宗谁厉害?都厉害!但高祖的起点是新手村布衣+木剑,对手是战神项羽,全套紫装还带贵族光环加成,面对的暴力机器是大秦帝国,面对的下属是个个都比自己厉害的时代牛人。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让自己强大,让对手狗带,让暴力机器奔溃,还要让下属服帖.....观千古,唯刘三儿一人。
从深了说,刘邦难就难在他第一个冲破了阶级藩篱,他打破的是延续千年的贵族精神。从他这起,现实主义逐渐代替了贵族精神。后世所有打天下的人,其实都在以刘邦模式操作,他是一个标杆,一个模仿对象。他树立了后世很多“高祖”该有的样子,包括高祖这个名号都是在效法刘邦(从武帝始,这里不过多发散)。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真是地狱级难度了。就说用人,他可以说是第一个任人唯贤的君王,他所处的时代是贵族复辟的大环境,春秋战国那一套依然对社会有着本质的影响,阶级的固化让贵族永远是贵族,领兵打仗的人都需要祖上簪缨,项羽不会用人?并不是,而是他是典型的贵族思维,除开江东子弟以外他用人是非常在意出身的,从他手下走了多少有才的人,这些人无一例外投了汉王,因为不受项羽待见。这些人不是身世低微就是人品堪忧,但在刘邦那里这些都不是问题,要知道,这在那个时代是多么不易.....(一定不要用现在的思维去套那个年代)
再说乡党。刘邦同样是历史第一人,他能把一群邻里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调教成金光闪闪的牛人,你觉得是巧合吗?是恰好这群能力超群的人就都住在刘邦周围?就恰好都在沛县?那还真是完美匹配了孔夫子说的“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啊...但这是概率极低的。而事实是这一切都是刘邦一手打造的,是他成就了这群老乡,这是一个牛逼领导能带出牛逼下属的典型案例。同一个人放项羽手下可能就默默无闻一辈子了。刘邦带出来的乡党,在后世两千年无人能够超越,唯一一个可以望其项背的只有朱元璋的乡党集团了。同上,这些难就难在开创性上,他之前没有可效仿的对象,而朱元璋前面可效仿的对象太多太多了,毕竟双方差了一千几百年,根本没有可比性。
而上面说的这一切障碍,李世民一个都没有,他甚至不存在开局这一说,在创业阶段他更多的是听命于父亲,自己负责的更多是战役层面,也就是实施多,统筹少,一是轮不上,二是不需要。而刘邦则完全不一样,大到战略规划小到攻城略地都是亲自经过他手的,汉营的一切都是他从无到有经营出来的。拿李世民和刘邦比相当于什么?相当于拿26岁的王思聪和26岁的王健林比。
对唐史和李世民不太熟,就主要说一说刘邦的军事才能。
汉高祖刘邦,起兵7年成就帝业,开汉400年之基业,成就如今汉民族的基础。他一生打了40多次胜仗,败仗仅5-6次,法国拿破仑的胜率也不过如此。楚汉时期,也就项羽能击败刘邦,韩信能鄙视刘邦,冒顿能困扰刘邦。
前205年3月-4月,刘邦率领“步卒五万人、骑五千”,约5万多人,号称56万大军,从陕西古临晋出发,在1个多月时间里,强行军1200多公里,闪击攻占江苏彭城。
刘邦虽在彭城,很快被项羽击败,但先前刘邦1个多月强行军1200公里,横断中原,扫荡诸国,无疑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
(注)汉书英布传:项籍死,上置酒对众折随何曰:“腐儒......随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齐也,陛下发步卒五万人、骑五千,能以取淮南乎?”曰:“不能。”
(注)汉书高帝纪:三月,汉王自临晋渡河。魏王豹降,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卬,置河内郡。至脩武,陈平亡楚来降......南渡平阴津,至洛阳......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哀临三日。发使告诸侯曰......夏四月......到外黄......汉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货赂,置酒高会......过沛,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稍收士卒,军砀。汉王西过梁地,至虞......五月,汉王屯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
在刘邦之前的战国末年,前229年,秦始皇派王翦和杨端和,发动钳形攻势,2路夹击灭赵。
而前205年-204年,刘邦灭赵,也是兵分2路,进行南北夹击赵国:
刘邦等人一路扫荡河内、朝歌、安阳、邺、邯郸,而韩信等人在邬东击败代国国相夏说后,刘邦让陈豨继续平定代地,而以张耳、韩信往东进攻井陉,对陈余统帅的赵军进行牵制。
最终刘邦一路扫荡,而韩信击破陈余,双方南北2路会师于襄国,以擒获赵王。汉灭代国和赵国过程,可以说是既高明又实用,以钳形攻势进行夹击的迂回灭国战略。
(注)史记曹相国世家: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於邬东,大破之,斩夏说。
(注)史记高祖功臣表:(阳夏侯陈豨)以游击将军别定代。
(注)史记靳歙列传:(靳歙)别之河内,击赵将贲郝军朝歌,破之,所将卒得骑将二人,车马二百五十匹。从(汉王)攻安阳以东,至棘蒲,下七县。别攻破赵军,得其将司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从(汉王)攻下邯郸。别下平阳,身斩守相,所将卒斩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鄴。从(汉王)攻朝歌、邯郸,及别击破赵军,降邯郸郡六县。
(注)史记张耳列传: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
刘邦所处的楚汉时期,正好是分封制和郡县制交错的时代,和李世民的隋唐易代,是不一样的。
而恕我直言,想比较刘邦和李世民2人,什么难易度、手牌运用、死后布局之类的东西,至少需要通读《史记》《汉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这些史书中,相当多的内容。
绝大部分历史爱好者是没有这个时间去读那么多史料的,而科班的有这个时间读那么多史料,却很少会有人去跨时代比较刘邦和李世民。
这要是没读过那么多史料,就来长篇大论,就没太多参考价值了。
最后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
分析来看,刘邦还是略胜半筹,理由如下:
1背景,刘邦什么背景,家里世代务农,无人无势,白首起家。在那个贵族等级深入人心的年代,甚至在他之前,还没有平民当过君王的历史,他作为团队领导收服贵族势力更是难上加难,简直就是开局一农民,装备全靠抢。李世民呢,他曾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虎,他爸是赫赫威名的李渊,可谓累世公卿啊,家族本身在陇西威望极高。同样是在世家大族横行年代,他起兵振臂一呼天下英杰,还是收服势力难度,都比刘邦容易很多吧。史书记载对比更加明显,刘邦最初起义反抗,也就五百多人,李世民呢,三万。这就是背景啊。
2年龄,刘邦起义时,48岁啊。李世民起兵时,20岁。就是现在,男人一过了四十岁,依然不服输,激情满满,白手起家有几个,更别说他那个时代基本已经是步入晚年的人生。而李世民呢,在最富有激情的年龄驰骋沙场。乱世之中,一个48岁眼看步入老年的人,一个20岁激情满满的年轻人,哪个更容易获得天下呢?
3学识,现在也没有具体找出刘邦有具体受过什么教育的文献,而且曾尿到儒生的帽子里,可想其文化程度了。李世民呢,自幼就是受到精英教育,能文能武。小学毕业的混混和清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教育导致彼此差距可能是天差之别吧,更何况古代。
于是我们邀请此二人上场,一个是农民出生,没怎么读过书的老混混,一个是世家大族出生能文能武的青年才俊,他们开始走上各自的相似而又不同的舞台。
而他们遇到的对手呢,刘邦遇到的对手不少,只是所谓六国割据势力及各路起义的豪杰都被项羽这个千古罕见猛人光芒掩盖了,好像只剩楚汉争天下了。有人认为刘邦打仗很菜,其实他真的不菜,汉初三大名将之一英布后来跟他作战,直接被刘邦秒了。可是碰见项羽这种bug怪物,刘邦每战必败,好几次孤身逃亡,也依然谈笑风生,不弃不馁,想想所谓近代被伟人独服的曾国藩前期失败不过几次,就动不动要自杀,可见皇帝这差事,真不是你厉害就能当的。甚至连千古兵仙韩信遇见项羽都占不到便宜。就遇见这么强的bug,最终也是刘邦获得天下,从一无所有到天下臣服,前后不过七年。
李世民遇到的对手,也不少,大部分和刘邦遇到的其它对手一样,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就俩,王世充和窦建德,可要说这俩哥们加起来比项羽强,估计是不能让人信服的。最后统一天下,也是七年。
以各自的起点和最后取得的成绩,综合对比,刘邦要比李世民强。说实话,我国历代皇帝中,综合能力来看,刘邦甚至是可以进前三的。
刘邦强,肯定的,按古代算,刘邦已经是个老头了,而李世民正值青壮年,说句不好听的,刘邦那个年代随时都可能老死掉的,刘邦三十多才结婚,四十多才起义,一直就是一老头的形象“长者”、“沛公”,现在人别被司马迁写的史记误导了,刘邦只比始皇帝小三岁,和项羽不是一辈人,所以一个老头能白手起家,建立王朝,其中的难度绝不是李世民这种从小从军锻炼,从小有良好教育,有家底的二代所能比的,当然李世民也是人杰。打天下,刘邦不一定能搞过李世民,但取天下的难度刘邦绝对比李世民难,这是大环境和自身、机遇多方面造成的;确实只有朱元璋能和刘邦比比难度。换个角度来看,不说别的,让你如今五十岁(古代岁数折算到现代,大概就这岁数)含饴弄孙的年纪,别打天下,就是白手起家,创业如马云你觉得难不难?
加一点,后面才想起来的,刘的天下是靠自己打出来的,李的天下相当于李渊+李世民打出来的,李渊本身就是被低估的开国帝王之一。所以二人不能直接比,得联系当时实际来具体分析,但刘邦确实难一点,因为那个年代,说不定随时就老死了(始皇和文帝都是49岁死的,这是皇帝待遇,刘邦50岁左右还没当稳皇帝呢,所以一个老头东征西讨,真不是天命的话,真可能随时挂掉的..........)
如果没有汉武帝,那么刘邦的历史评价是什么?
假如没有汉武帝,汉朝一直保持了对匈奴的败绩和岁币,持续输送技术。
匈奴慢慢获得了汉朝的建制,技术,铁骑,长期对峙中点出来民族国家这个意识。然后提前上演匈奴乱华怎么办?
直接快进到靖康或者是崖山。
那么作为岁币开头的汉高祖刘邦,历史评价,历史作用好像和宋太祖,宋太宗,宋高宗也差不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