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深圳女教师搭滴滴顺风车后被劫杀?

回答
听到深圳女教师搭滴滴顺风车遭遇不幸的消息,我心里真的非常沉重和愤怒。作为一个普通人,听到这样的悲剧,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问题,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在出行安全方面,我们总是要比男性承担更多的顾虑。

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很多方面。

首先,从受害者的角度来看,这真的是一场让人心碎的悲剧。 一位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残忍地剥夺了。她也许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姑娘,有自己的家庭、朋友、梦想。想象一下,她可能像我们很多人一样,每天辛苦工作,下班后想尽快回到温暖的家中,却在途中遭遇了这样的噩梦。这种突如其来的、无法预料的危险,真的是对一个家庭的毁灭性打击。她生前可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对未来有着美好的规划,而这一切,都被一个罪恶的念头彻底粉碎了。她的父母、亲人、朋友,又将如何承受这份撕心裂肺的痛苦?这种失去,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其次,作为一名普通的乘客,我也会感到深深的不安和恐惧。 滴滴顺风车这种模式,本身是为了方便大家出行,分摊成本,是很不错的概念。但它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安全隐患。相比于有严格背景审查和车辆管理的网约车,顺风车的司机很多是私家车主,他们的背景审核是否足够严格?车辆的安全状况如何?再加上顺风车通常是点对点接送,司机和乘客之间的关系相对陌生,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这次事件,无疑让很多像我一样经常使用顺风车的女性感到了切肤之痛,我们不禁会问:下一次,会不会是我?

再来说说平台责任。 滴滴作为平台方,在这件事情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我们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给平台,毕竟犯罪行为是个体的极端恶劣行为。但是,平台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措施是否到位,是否足够完善,这是需要严肃拷问的。顺风车司机的背景审查是否真的做到了万无一失?司机端的安全教育是否到位?乘客端在遇到危险时,是否有更便捷、更有效的求助渠道?平台是否有能力对高风险行为进行预警和干预?如果平台的服务体系存在漏洞,那么它就不能完全回避其在保障乘客安全方面的失职。毕竟,乘客选择滴滴,是信任平台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出行环境。

再就是社会和治安的问题。 这件事情也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的存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犯罪分子?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丧心病狂?社会应该如何加强对潜在危险人群的管理和教育?同时,警方在案件侦破后的效率和公正性也非常重要,要给受害者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安心。

对于我们个人,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在这样的悲剧发生后,我们真的会更加警惕。比如,出行前我会更仔细地查看司机信息、车辆信息;在车上,我会及时告知家人或朋友自己的行程和位置;如果感觉司机行为异常,会尽量找借口下车。但话说回来,我们作为乘客,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动接受的。我们能做的有限,而安全应该是平台和法律应该提供的最基本的保障。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它触及到了我们社会在出行安全、平台责任、个体防护等多个层面的问题。我希望这件事情能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平台能够真正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安全管理,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变得更加安全、更有温度,不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内心都会泛起深深的无力感,但同时,也激起我对安全问题的更加关注和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81年,美国一位父亲驾驶福特公司生产的P i n t o汽车,途中汽车爆炸,导致车上小孩严重烧伤,最终法院判决被告福特公司赔偿受害人惩罚性赔偿金1.25亿美元。
法庭之所以判决如此高的惩罚性赔偿金,是因为法庭调查发现:福特汽车公司在知悉该型汽车有瑕疵的情况下,进行评估,认为全部召回该款汽车加以修复的成本高达1亿美元,而车着火致人死亡每件赔偿20万美元,按照发生事故的概率推测出赔偿金额远远低于召回成本,据此,福特公司决定不采取召回措施。
法庭由此认为:被告福特公司是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视被害人为一种价格,而非人的尊严,其不法行为刻意漠不关心他人安全,严重蔑视被害人的价值,这就是著名的詹姆斯诉福特汽车公司案。

滴滴并不是不知道在滴滴司机有大量的假信息(我自己碰到过两次车辆信息不符的情况)。

滴滴也不是不是审核不严会导致乘客损失,甚至有生命危险。

滴滴只是在计算了审核所须的人力成本和出事之后的公关、赔偿成本后,选择了对自己有力的方案。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最后,现有法律制裁不了滴滴(除了关停),但我相信滴滴对乘客的受害是有责任的。

以上。

user avatar

之前和检察官前辈

@逻格斯

在这个问题下,就滴滴这一类平台的法律义务进行了讨论。

先说结论: 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美国,从民事与刑事的两种角度,至少有两种办法可以让滴滴承担责任

限于个人知识和经历,对我国的情况不敢妄自评论,但我认为这两种方法在国内也有一定应用空间。

1. 滴滴的辩护:没有合同法上的责任

滴滴有一套看似很充分的辩护逻辑:我们只是一个联系司机与乘客的平台,我们只是作为媒介来搓合双方,而并未直接与旅客签订运输合同,

因此,没将旅客安全送至目的地,并不构成合同上的违约。

这一套逻辑,正是很多“平台”所主张的。百度可能会说,我没有为医院做虚假宣传,我只是作为一个搜索平台提供医疗机构的信息。快播可能会说,我没有主动传播色情制品,我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让用户共享视频。(这里,我并不是说快播违法,详见第二部分的讨论)

这个逻辑,看似很完备,用合同违约的武器很难攻破,这时就需要换一个途径,寻找其他的法律武器。

2. 打破滴滴的流氓逻辑:注意义务

假如这件事情发生在美国,聪明的律师可能并不会拘泥于具体的合同关系,而是看看滴滴承担什么样的“注意义务” (Duty of Care).

注意义务,在这里指滴滴对于乘客的安全有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可以不因合同而产生。

那因什么来产生呢?

靠做算术题。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美国民事责任常用的“汉得方程”: B=PL

B, Burden, 指为了避免危害发生所需要的成本,在这里指滴滴通过审核司机资质、加强对司机的监管所需要的成本,

P, Probability, 指危害发生的概率,这里指乘客生命遭受侵害的发生概率,

L,Loss,指发生危害造成的损失,这里指乘客生命安全遭受侵害的损失。

当B<PL时, 滴滴就有法律义务来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即存在“注意义务”。当滴滴没有履行这一安全义务时,它就需要为自己的疏于履行“注意义务”而承担法律责任。

这一司法理念,背后的逻辑是用功利主义对资本进行制约。

诚然,资本是逐利的,但资本在追逐利益时也不能罔顾其所带来的风险。要求企业至少达到B=PL,类似于“谁污染,谁治理”,谁用可能危害他人利益的方式赚钱,谁就有义务付出成本来保护他人。

很多答案都提到了,滴滴本来可以通过非常简单便捷的方式审核司机的资质,但就连这一点点成本也不愿意付出,这就很有可能令B<PL了。

至于快播,我不知道他们的律师是否考虑了这个逻辑,但在庭审时反复强调“技术上不能实现内容识别”,以及“没法一个个看”,要是在美国的话都可以用于证明B非常大,以至于自己不应承担注意义务。

诚然,我国的司法制度和实践和美国不同,在裁决类似问题时也并没有直接引入这样的算术题。

但我国《侵权责任法》里,也有可以与之类比的表述,

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这里的过错,在法律研究和实践中就被广泛解释为对注意义务的违反,而《侵权责任法》第六条,也默许了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这时候,律师如果能善用“诚实信用”原则对第六条做出符合立法精神的解释,很有可能让法官站在自己一边。

要知道,“汉得定理”也是法官自己拍脑袋拍出来的。

3. 另一种可能:刑事上的“共谋”

共谋,但从字眼来看有些令人不解:滴滴和凶手一起算计着谋财害命了吗?

实际上,美国法律中存在一种对共谋犯罪的扩展:商家如果知道自己出售的商品或者服务会被用于从事非法行为,却依然提供了商品或服务,则可视为共谋犯。

People
v. Lauria
中,法院明确说明了,这里的“知道"并不需要真正知道有人要从事非法行为,而可以从顾客的可疑行为中推论得出。

那么,滴滴可能会辩解了:我没觉得这人可疑啊!

对不起,把头埋进沙子里没有用。在United States v. Jewel 中,法院判决道,如果参与帮助犯罪行为的一方刻意不去了解可能发生的不法行为,则可以视为有意令犯罪行为发生。比如,在United States v. Jewel 中被告为贩毒提供车辆,被告意识到对方可能从事不法行为,却为了避免承担法律责任而故意不闻不问他们在干什么。

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

诚然,这些讨论纸上谈兵的成分很大,真正要追责的话,取证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证明滴滴对司机疏于管理,如何用证据论证什么是滴滴合理的管理成本。

但我们还是要有信心:资本的确会做恶,但我们并不是手无寸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深圳女教师搭滴滴顺风车遭遇不幸的消息,我心里真的非常沉重和愤怒。作为一个普通人,听到这样的悲剧,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问题,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在出行安全方面,我们总是要比男性承担更多的顾虑。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很多方面。首先,从受害者的角度来看,这真的是一场让人心碎的悲剧。 一位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
  • 回答
    深圳一位幼儿园女教师的所作所为,无疑触碰了公众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引起了极大的愤慨和不安。这起事件,如果属实,其恶劣程度难以估量,因为它涉及到未成年人最基本的权利和尊严。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任何形式的对儿童身体的侵犯,尤其是以不当或非法的方式进行,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这位教师的行为,无论其声称的动机.............
  • 回答
    这件事情非常复杂,涉及到教育公平、基层行政权力运作、信息公开、教师权益以及公众的知情权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乡村女教师的行动及其背景: 行为本身: 这位乡村女教师敢于公开站出来,通过社交媒体或类似平台发声,批评“迎检停课”这种形式主义,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行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深圳教师“两贴”(高、低级职称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的取消,这件事在深圳教师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梳理。首先,什么是“两贴”和绩效工资?在这次改革之前,深圳的教师薪酬体系大概是这样构成的: 基本工资: 这是大部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都有.............
  • 回答
    深圳中学教师团队中超过四成拥有博士学位,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其中一个焦点便是:博士做中学老师,是否属于“大材小用”?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其中的门道。首先,我们要承认,拥有博士学位,通常意味着一个人在某个学科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性的研究,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独立的研究.............
  • 回答
    深圳中学2019年招募的教师绝大多数出自北大、清华,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评价。一、 现象的客观描述与数据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具体数据和含义。通常情况下,一所中学在教师招聘中能够吸引到如此高比例的北大、清华毕业生,表明其在教育界具有极高的吸引力和品牌影响.............
  • 回答
    深圳在推进教育改革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拟立法推行“大学区招生”并建立“教师交流制度”。这两项举措,特别是“大学区招生”,在全国范围内都颇具开创性,无疑将对深圳的教育生态和学生们的升学路径产生深远影响。“大学区招生”:打破藩篱,促进均衡?深圳拟推行的“大学区招生”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本相对独立的.............
  • 回答
    2019年,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深圳南外高级中学”)在教师招聘方面,抛出了一份相当引人注目的“成绩单”——拟聘用的教师全部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这消息一出,在教育界、家长圈乃至社会上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对此事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要深入理解这.............
  • 回答
    深圳高薪招聘教师的传闻,再到如今被曝降薪、津贴取消,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个城市教育发展策略的调整,以及经济大环境下可能存在的“收缩”信号。这事儿,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得拆开来看。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年那股“高薪抢人”的热潮。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人才吸引。在教育领域,为了.............
  • 回答
    近期,有消息称深圳“四大校”之一的教师招聘面试中,博士学历的应聘者占到了半数以上。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也折射出当前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一种令人玩味的“从教热”。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一个单一的原因。它是一个复杂社会经济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首先,我们可以看到.............
  • 回答
    深圳「四大校」中学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这一现象确实非常引人注目,也反映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些深刻变化。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并探讨高学历人才热衷于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原因。一、 深圳「四大校」中学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现象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深圳的「四大校」。通常指的是深圳市最顶尖、教.............
  • 回答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某教授在朋友圈公开向学生索要礼物一事,无疑在舆论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例,更牵扯出当下高校师生关系中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从道德层面来看,这种行为是严重违背师德师风的。教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师”,本应是学生品德的楷模,其言行举止都应合乎规范,尤其是不能利用.............
  • 回答
    深圳一中学推行差异化性别教育,男生运动,女生插花,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首先,从教育的初衷和目标来看,学校方面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呼应国家层面提倡的“阳刚之气”,并试图在青少年时期就引导学生了解和发展符合各自性别的特点。支持者或许认为,.............
  • 回答
    这件事情发生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可以说是又一个暴露社会深层问题的典型案例。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事件本身: 时间、地点、人物: 根据报道,事件发生在深圳,一位女性网约车乘客要求男性司机逆行。司机拒绝后,乘客表示感觉被“挟持”,并报警。 核心矛盾点.............
  • 回答
    深圳警方关于“女顾客遭男伴下药,男子涉嫌强奸被刑拘”的通报,无疑又一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在公共安全和人身侵害的议题上。这起事件的发生,本身就足够令人扼腕和愤慨。首先,从警方的通报来看,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纠纷,而是涉及到了严重的刑事犯罪——强奸。而“下药”这个词汇的出现,更是将事件的性质推向了更加恶劣.............
  • 回答
    2023年6月9日,特斯拉维权女车主在深夜发布了一篇措辞激烈的长文,称自己因为此前的维权行为,遭受了网络上的“人生攻击”和“污蔑”。这件事情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也有不少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得回到这起事件的源头——特斯拉车主维权。这位女士此前因为车辆的.............
  • 回答
    关于深圳地铁保安强制乘客给外国人让座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未明确记载具体案例。但这一事件可能涉及多个层面的讨论,包括文化差异、公共礼仪、法律规范以及社会管理等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的误解1. 事件真实性 首先需明确:是否有官方或权威媒体报道过此类事件?目前公开的.............
  • 回答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资吸引力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此次拟对《深圳经济特区工资支付条例》进行修改,无疑将对深圳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企业用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具有极高的关注度。核心关注点: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背后的深层考量这次修改最核心也是最值得关注的焦点,无疑是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调.............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深圳南山法院一审认定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用户隐私的案件以及个人隐私的界定。一、 深圳南山法院一审认定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用户隐私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是深圳南山法院在某个具体案件中的一审判决。法院的判决是针对特定事实和法律条款进行的解释和适用,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情况或最终的法律定论。.............
  • 回答
    深圳外国语学校(简称“深外”)作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其师资力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要详细地看待深外的师资,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师资队伍的整体特点:1. 高学历背景,专业性强: 深外的教师普遍拥有较高的学历,不少教师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其中不乏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