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亲的角度错了:
数学被成为科学之皇后不是因为科学家要算几个数字用几个公式,而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发展和进步密切相关。
如果只是因为“用到”所以重要,那么我觉得“恰饭才是科学之王”,毕竟什么都没有恰饭重要。
语言表达很重要,基本上人类各方面知识都涉及到语言表达。
但是,文学本身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没啥关系,一个人发论文需要的“文字表达”和文学素养,两种追求是完全不同的。文学在艺术上往往追求个人的情绪表达,传达的是情感和人文关怀,也就是经常强调个性化的“有我”。但是科学写作追求的是传达客观的命题,要排除个人情感,强调是客观性的无我。一个太个性化的表达往往造成读者的阅读困难,使得信息无法准确而又清晰的表达:
比如,鲁迅的名句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如果写论文你也这样,你得被导师骂死。
同时极品的文学素养也不会让你在科学进步上获得重要的进展,这点放在历史发展层面也是:
没有莎士比亚,计算流体力学依然会诞生,它需要的前提是牛顿等人发展的分析学。
没有雪莱也依然有广义相对论,它需要的前提是微分几何的发展。
放到个人层面,多读几个诗不会帮你发论文的,但是多掌握牛逼的数学工具还是有可能的。
也就是从人类历史的层面来看,数学最新的发展往往会促进科学的发展,并且这趋势会一直下去。
反过来,数学的发展有很多“动力”来自科学。种群竞争促进动力系统的研究;拉格朗日原理和变分学息息相关;经济学上的博弈论和不动点原理有联系,等等等等。
可惜的是,我反正没发现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现代科学的进步之间存着如同数学那么深刻的联系。如果有,希望文学爱好者说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