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刘备有没有把刘封当继承人培养过?

回答
刘备有没有把刘封当继承人培养过?这个问题,在很多三国迷心中,或许就像一个未解之谜,又像一个带着些许遗憾的陈年旧事。如果一定要给一个答案,那便是——有过,但那份培养的痕迹,更多是寄托于血缘和临时的需要,而非细水长流、根深蒂固的嫡长子继承模式。

要说刘备有没有“培养”过刘封,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一、血脉的纽带与收养的特殊性:

首先,刘封并非刘备的亲生儿子。他是罗侯太守刘泌的儿子,因为刘备在荆州期间膝下无子,便将刘封过继到自己膝下。这层关系就注定了刘封的“继承人”身份带有一丝特殊的色彩。

临时性的寄托: 在刘备收养刘封的时候,他尚未有自己的子嗣。在那个时代,延续香火、传承家业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收养刘封,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填补空缺”的行为,是一种对血脉传承的朴素追求。刘备当时可能真的将他视作未来撑起家业的关键。
“汉室宗亲”的光环: 刘封作为皇室宗亲,虽然只是旁系,但这个身份本身就能为刘备集团增添正统性和合法性。在乱世之中,任何一点能巩固自身地位的因素都至关重要。将刘封纳入继承序列,也是一个政治上的考量。

二、刘备对刘封的早期倚重与历练:

刘备并非对刘封完全不上心。早期的经历可以证明,刘封确实得到过刘备的器重和培养,只不过这种培养更侧重于军事历练和在特定场合的锻炼。

参与军事行动: 刘封跟随刘备一起征战,在一些重要战役中崭露头角。例如,他曾与关羽一同镇守荆州,参与过赤壁之战后的长沙之战。这些经历,虽然不是核心的决策层,但足以让他接触到军事指挥的实际运作。
在重要岗位上任职: 刘封曾被刘备派去镇守荆州,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小角色。荆州是刘备集团的重要战略要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担任如此重任,说明刘备是信任他的能力的,或者说,至少是把他当作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来培养。在当时,能够担当如此重任的,通常是刘备寄予厚望的晚辈。

三、刘备后期对刘封的培养为何显得“不足”?

尽管有这些早期的培养痕迹,但最终刘备将继承人的位置留给了刘禅,这让很多人觉得刘封的培养“功亏一篑”。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血脉的天然优势: 当刘备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禅之后,血脉的天然优势是任何收养的儿子都难以比拟的。在传统的父子关系中,亲生子女永远占据着最核心的地位。即便刘备多么器重刘封,当刘禅出生后,他的继承人身份就变得名存实亡了。
“扶佐”与“继承”的区别: 刘备可能更多地是将刘封培养成一个能够辅佐刘禅的得力助手,而非直接的继承人。在刘备的设想中,也许是刘禅“主内”,刘封“主外”,共同支撑起蜀汉的江山。这种角色定位,决定了培养的重点和深度是不同的。
刘封自身的问题: 关于刘封的缺点,史书上也有提及,虽然可能被后人放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存在。例如,关羽在派兵救援樊城时,刘封没有配合,反而以“无益”为由拒绝出兵。这在军事上或许有其考虑,但从政治和团队协作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失策之举。这种缺乏担当和协同作战的精神,可能会让刘备对其能否真正担当大任产生疑虑。
诸葛亮的态度与影响: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对刘禅的辅佐是刘备晚年最信任的安排。而诸葛亮对刘封的态度,可能也影响了刘备的最终决策。关于刘封的下场,与诸葛亮的建议有着直接关系。这表明,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刘备也需要考虑能够帮助他稳定政局、辅佐新君的重臣们的意见。
时局的变化与刘备的无奈: 随着刘备集团的壮大,以及对外战略的调整,对于继承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也许在早期,一个有军事才能的刘封就足够了;但到了后期,随着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对内政治的要求提高,刘备可能需要一个更稳重、更符合传统继承理念的继承人。

总而言之,刘备对刘封的“培养”是存在的,而且在他还没有亲生儿子时,这种培养的意味是相当浓厚的。他让刘封参与军事,委以重任,这都是作为继承人应当接受的锻炼。

但是,这种培养的深度、广度以及最终的目标,与对亲生儿子刘禅的培养是不同的。 刘封更像是在刘备早年创业阶段,被寄予厚望的“义子兼军事人才”,而刘禅则是血脉和政治上的必然继承人。当刘禅出生后,刘封的“继承人”地位就变得不稳定,更多地是朝着“辅佐者”的方向发展。

可以想象,在刘备生命的最后阶段,当他看着病榻上的刘禅,以及可能在战场上表现出某些不足的刘封时,内心的挣扎和考量必然是复杂的。最终的选择,既是基于血缘的本能,也是对时局和人才的理性判断。刘封的命运,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即使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义子,也可能在血脉和政治的洪流中被冲刷出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被高赞亮瞎眼。孟达是刘封党羽?

先瞅瞅刘封是怎么和孟达搭档的:

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

大耳朵找个孟达同党来玩儿自我监视?

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帝待士之义。

这叫同党?是不是对同党有什么误会?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捎带,刘备授予关羽节钺,有没有权调动刘封、孟达,这二位抗命是不是顺理成章,白纸黑字写的明白: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一目了然,刨去关羽脑子抽风,既然下令给刘封、孟达,此二人抗命的结果是刘备震怒,只能说明关羽在襄樊之战时有权调动上庸驻军。

瞅瞅刘封的神操作,先是抗命坑关二,后又搞内讧逼走孟达,末了更是丢了东三郡狼狈逃回。嗯,此公是没投降,没投降很光荣么?

如果此公不是刘备的养子,死一百回都够了,只不过挂着这层父子关系,所以才有转圜。诸葛亮无非让刘备清醒认识到刘封的破坏力,既然这位犯了死罪,便可因此除之。不然,留着这么个定时炸弹,下回再炸了咋办?让阿斗去拆卸,留个弑兄恶名?

至于继承人问题,只能说刘封短暂得当过备胎。到了阿斗出生,捎带大耳朵再接再厉鼓捣出刘永、刘理之后,不可能再有刘封什么事。孙十万联合妹子搞绑票,也是绑阿斗,没谁会脑子抽风去绑这位备胎。

须知,大耳朵入蜀之时刘封已是二十余岁的成年人,不是幼齿的刘禅,如果要为嗣早就立了。末了,这位享受的是什么政治待遇?

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

入蜀东路军指挥是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不过被统率的诸将之一,取益州后也不过是区区副军中郎将罢了,其后即无寸进。

到建安二十四年,刘封已经三十啷当岁了,大耳朵还是把这位当战将在使用,从头到尾没见此公历练过政务,派系更是无从谈起。见过这么培养接班人的么?

刘封是寇氏,刘备搁着仨亲儿子,去培养一个道路之人接班,捎带还是位没有体现出一丁点政治才能的道路之人,这是当大耳朵蠢啊,还是瞎啊?

要玩儿这种骚操作,大耳朵还不如把诸葛亮收为养子得了。

《季汉书》:帝讳亮,字孔明,本琅邪诸葛氏也。烈祖以帝贤,养帝为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刘备有没有把刘封当继承人培养过?这个问题,在很多三国迷心中,或许就像一个未解之谜,又像一个带着些许遗憾的陈年旧事。如果一定要给一个答案,那便是——有过,但那份培养的痕迹,更多是寄托于血缘和临时的需要,而非细水长流、根深蒂固的嫡长子继承模式。要说刘备有没有“培养”过刘封,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 回答
    徐雷执掌京东,刘强东聚焦乡村振兴:一场战略转身的深层解析京东集团近日宣布,原首席执行官(CEO)刘强东将卸任CEO一职,由原总裁徐雷接任。同时,刘强东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京东公益基金会的乡村振兴事业中。这一人事变动和战略调整,无疑是京东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京东乃至整个行业都将产生深远的.............
  • 回答
    江歌的妈妈,江秋莲女士,在江歌遇害后,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漫长的维权过程。关于她是否曾给刘鑫表达忏悔和善意的机会,这需要结合当时具体的情况来理解。在江歌遇害的初期,江秋莲女士正处于极度的悲痛和震惊之中,她的整个世界瞬间崩塌。在这种情况下,她首要的是寻求真相,了解女儿究竟是如何遇害的,以及追究凶手的.............
  • 回答
    董卓虽亡,但其残余势力盘根错节,加之李傕、郭汜等军阀趁机挟持汉献帝,一路倒行逆施,将昔日辉煌的东汉王朝推向了更为黑暗的深渊。在这样的乱世洪流中,年幼的刘协要想重掌政权,中兴汉室,其难度无异于在巨浪中逆流而上,挽救一艘即将倾覆的巨轮。要实现这一目标,刘协需要一步棋错,满盘皆输。他首先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真.............
  • 回答
    要说从刘彻(汉武帝)到明朝中后期,有没有办法解决文官集团威胁皇权的问题,这确实是个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史的难题,而且答案是“没有彻底的、一劳永逸的办法”。每个朝代、每个皇帝都在不断地尝试,但终究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制衡”和“管理”,而非“解决”。汉武帝时期:威权与集权的前奏汉武帝本人就是一个极度强势的君主.............
  • 回答
    关于支持刘鑫的群体及其心理,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可以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多维度剖析。我将尝试用更贴近人情和理解的方式来阐述,避免生硬的理论堆砌,希望能展现出这个群体思考的某些侧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支持刘鑫的人并非一个铁板一块、想法完全一致的群体。他们可能是基于不同的信息来源.............
  • 回答
    说起国内的超模,刘雯、奚梦瑶的名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她们在国际时尚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国面孔。但时尚圈更新换代的速度就像龙卷风,除了这些已经声名鹊起的名字,国内确实涌现出了不少年轻、有潜力的超模,她们就像一颗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在闪耀着自己的光芒。要说年轻且有潜力的,我脑.............
  • 回答
    关于吴亦凡事件中提及的“第三方刘某”,其真实性以及是否为“顶包”的说法,是一个在案件公开信息和大众讨论中反复出现但又缺乏确凿证据支持的疑问。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案件已披露的信息、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常见情况以及合理推测。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案件中“第三方刘某”的出现背景。在吴亦凡案的判决书中.............
  • 回答
    这句话的矛盾点,在于它将一个客观事实(江歌失去生命)和一个主观行为(刘鑫被网暴)并列,并且隐含了一种因果或对等的关系,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联系,甚至在道德和法律层面都存在巨大的鸿沟。让我详细地解释一下其中的矛盾之处:首先,我们来看“江歌失去了生命”。这是一个令人无比痛心和悲伤的事实,.............
  • 回答
    刘备之所以能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这并非偶然,而是他身上一系列特质的集合,在历史的洪流中与特定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共鸣。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为什么这个贩鞋织席的普通人,最终能跃升为一个影响深远的政治和军事领袖,并被后世无数人所景仰。一、仁德为基石:以人为本的领导者刘备最深入人心,.............
  • 回答
    刘备攻入成都,这个事件在《三国演义》和史书中都有记载,但关于“劫掠”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开来看,因为两者的侧重点和描写方式有所不同。在《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中,刘备入成都后的描写,更侧重于“仁义”和“收拢人心”的主题。根据《三国演义》的叙述,刘备在攻占成都的过程中,张飞、赵云等将领虽然英勇作战,但.............
  • 回答
    要论吕布若听从陈宫之策,能否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并立抗衡,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遐想万分的话题,也充满了无数的“如果”。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从陈宫的战略眼光,到吕布的性格特点,再到当时的历史大势,来细细推敲一番。首先,我们得承认陈宫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谋士。他的“先取徐州,再图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
  • 回答
    关于刘备集团在汉中大胜曹操后,若关羽不攻打曹操,而是与刘备一同全力进攻孙权,能否改写历史的这个问题,咱们不妨展开了细说。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可不少,军事策略、政治格局、人物性格,甚至一点点运气,都可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激起不同的涟漪。首先,咱们得明确当时的大背景。汉中之战刘备是赢了,曹操撤兵北上,暂时无力顾.............
  • 回答
    关于吕后父亲吕公为何将女儿吕雉嫁给刘邦,这其中确实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不过将其解读为吕公真的具备“相面之术”,能预知刘邦的未来,这可能是一种过于浪漫化的想象。历史的齿轮是复杂而多维的,吕公的决定,更可能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和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背景。首先,我们得明白吕公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吕公出身名门.............
  • 回答
    刘邦身上有没有“大志”?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我们常常把“大志”理解为那种胸怀天下、立志改变世界的宏伟目标。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年轻时候的刘邦,你很难说他有多少“大志”。他出身草根,做了秦朝的小吏,也就是个小公务员,说白了就是个基层干部。这日子按部就班,安安稳稳,估计他当时想的最多的是如何熬日.............
  • 回答
    刘禅在公元263年投降曹魏,这无疑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关于他投降是否保全了百姓和官民,以及成都是否发生了屠杀,史书的记载和后世的解读存在一些值得探讨之处。刘禅投降的直接目的与效果:从刘禅本人的角度来看,他投降的首要目的很可能是为了避免蜀汉政权在与魏国长期的战争消耗下彻底崩溃,以及进一步加剧战.............
  • 回答
    刘裕在北伐洛阳长安之前,并非没有篡位的能力,而是 时机、时势以及他自身的战略考量,共同决定了他当时选择暂缓进一步的政治颠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当时的政治格局、刘裕的个人能力和野心,以及北伐的战略意图。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篡位”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篡位”通常指的是臣子在君主健在或.............
  • 回答
    汉献帝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想要“翻盘”并非易事,其可能性极小,甚至可以说几近于无。他所处的地位,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而关于他唯一的选择——南投刘表,这确实是他当时最现实、也可能是最有可能的活命之路,但这个“唯一”的表述需要更细致地分析。汉献帝所处的绝境:要理解汉献帝的困境,首先要明白他当时.............
  • 回答
    项羽联合冒顿,这个设想颇具“如果”的魅力,但细究起来,即便成行,要击败刘邦也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困难重重。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项羽真的能与冒顿的匈奴大军联手,那么其军事实力无疑会得到一个极大的增强。项羽本就以其勇猛无敌的战将之才和数量庞大的军队著称,而匈奴骑兵的出现,尤其是在骑兵战方面,更是能够弥.............
  • 回答
    关于刘邦的生父是否为信陵君魏无忌的说法,在史学界和民间都流传甚广,并且不乏支持者。要探究其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进行梳理和分析。一、 传说的起源与流传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说法并非出自正史。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的父亲明确记载为“刘煓”(一作“刘季”),母亲为“刘媪”。《史记》作为中国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