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十几年数理化,成为了年薪三十万的公务员,复习了五年的CPA,成为了年薪五十万的精英老财,学了八年计算机,成为了年薪百万的程序员。按照金钱而论,三种情况都是读书有用;而按照知识是否真的在工作中用到了为标准,恐怕只有第三种情况才算是读书比较有用的,第二种情况是稍微有点用的,第一种情况是几乎无用的。
读书无用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读书成为了纯粹的敲门砖,而不能获取有用知识。
读书的确是没有用的。
除了专业技能的书,和极少数哲学类引领人类思想,意识形态的书有用外,99%的书都是无用的。
99%的书都是根据少部分书衍生出来的,读这些书,纯粹浪费时间。
读书属于高投入,低产出,并且读书是一个死循环,无底洞,
大部分人进去了一生都走不出,把自己所有宝贵的时间都贡献给了读书。
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那里
人一生都是在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中会使用到各种工具。
知识只是一种工具,帮助你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工具。
如果你想成为教授,媒体人,或者讲师,那么你读书可以给你积累非常多的素材,
如果你想赚钱,事业有成,那么读书是没有用的
每个问题需要针对性解决,而不是先学习了知识就能解决问题
有些人特别喜欢看书,导致心中装进了非常多的知识和思想,
但是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喜欢用已用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是完全错误的方式。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先有问题,然后再客观分析问题,最后再寻找知识,并解决问题。
这是思想的倒错,所以导致很多读书人因此好高骛远,
读了很多书,装进了很多知识,但是没有资源去运作,把知识转化为金钱或者事业,
他以为他掌握了知识就非常厉害了,其实他完全颠倒了思维。
所以读书人永远不停的读书,积累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全部装进大脑成了垃圾,
没有实践,当遇到问题时,全部懵了。
真正有用的知识,已经经过了人类几千年的筛选总结成了常识。
也就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完全可以依赖常识进行解决,
也就是常识外的一切知识都是可有可无的。
但是非常多的人,以为书上的知识才是精华,忽略了常识才是人类的精华
读书是一个非常低门槛的事情,意味着你读书是没有竞争力的
读书能获取到的大量的知识,大部分人都能获取,
但是一些非常关键的信息,你是无法通过读书获取的,
只能通过实践,模仿,观察,独立思考,试错,请教前辈等方法获取。
现在的社会有了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完全不需要读书
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遇到问题的时候,完全可以依赖搜索引擎获取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你渴望靠读书积累知识来解决,那么你一辈子都无法读够这些书,并且没有经过实践,强化的知识会在2个月内忘掉90%。
在读书上大学的人群中,抽取大学生毕业擦皮鞋、卖猪肉案例。(正是因为读书成功的太多,个别不成功的案例才醒目,具有新闻价值,广为人知)
在不读书半文盲人群中,抽取当包工头、开煤窑发大财的案例。(正是因为不读书失败的太多,个别成功的案例才醒目,具有新闻价值,广为人知)
二者进行对比,得出读书无用论。
因为不读书,就不可能懂得正确的统计调查方法。(能力问题)
因为不读书,会本能的想证明不读书也是棒棒的。(心理问题)
这样一来,部分不读书的人就会永远得出读书无用论的结论,并且自以为正确。
部分读书的人为收取智商税谋求经济利益,也会宣传读书无用,使目标读者群获得心理愉悦,进而转发传播,或掏钱打赏。
如果目标群体学历高,就宣传读书有用论,反驳无用论,目的不变。
题外话:
网络发言,有两个目的:
①获取自身心理愉悦
②谋求经济利益
第一类等于自产精神商品,然后自己消费了。可以随意说话。(直接服务自身)
第二类等于自产精神商品,供其他人消费。通过传播,扩大客户群体,换取物质利益。(服务客户,间接服务自身)
第一类不需要讨论。
第二类发表观点前,要根据平台的客户需求,对自己的精神产品进行定制加工: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
都是满足客户需求,投其所好,送其所要。使他们乐于传播和打赏你。
没钱的成为你的业务员和推广员,有钱的充实你的钱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