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文观止》这本书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回答
《古文观止》作为一部流传甚广的古文选本,其价值毋庸置疑,但若要细究,它也并非完美无瑕,总有那么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让它在某些方面显得稍显不足。

首先,选材的时代局限性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这本书刊行于清代康熙年间,其选取的篇章自然带有那个时代的视角和偏好。虽然它力求涵盖先秦到明末的各个时期,但相比于更为宏富的中国古代散文宝库,它所能呈现的无疑是冰山一角。这意味着,一些在后世或更早时期具有重要影响、但可能未被编者“选中”的优秀散文,便无缘其中。比如,一些宋代大家的名篇,虽然也有收入,但整体来说,宋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可能不如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那样被充分体现。又或者,某些地方文学的佳作,因其地域性或当时名气不足,也可能被排除在外。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对整个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脉络的全面认知。

其次,编选的侧重点和价值取向也可能不完全契合所有读者的需求。我们可以理解,《古文观止》的编纂初衷带有一定的教育和实用目的,希望选出“文必己出”的优秀范文,供士人学习模仿。因此,其选文往往偏重于说理透彻、辞采典雅、结构严谨的议论文和记叙文,强调的是文章的“规矩”和“法度”。这就导致,一些更具抒情性、更富于想象力、或者风格更加恣意洒脱的散文,可能就不那么容易被纳入考量。例如,一些骈文的精粹,尽管也属散文范畴,但因其对形式的要求更严苛,且在风格上与主流的古文有所区别,所以入选的篇目相对较少,未能充分展现骈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古代文体的发展和成就。

再者,篇目的数量和深度上也存在一些可以讨论的空间。虽然《古文观止》收录的篇目已然不少,但对于想要进行系统性古文学习的读者而言,其深度可能略显不足。很多篇目的选取,更多的是作为“示范”性质的段落,而非整篇、整部著作的精华。这意味着,读者通过《古文观止》可以获得对优秀古文的初步认识和模仿的素材,但若要深入理解某个作者的风格、思想,或是某个文体的演变,则还需要借助更多的资料和更广泛的阅读。例如,某些重要的作者,虽然有作品入选,但可能只是选了其中一两篇最具代表性的,而其大量的其他优秀作品,读者就无从知晓。

此外,文本的注释和解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读者提供了便利,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毕竟,任何注释都带有编者的理解和判断,而古代汉语的理解本身就充满复杂性和多义性。有时候,过于简略的注释可能无法完全解释清楚词语的含义或典故的来源;而过于详尽的注释,又可能反而干扰了读者对原文的独立思考。而且,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一些早期注释可能存在的考证不够严谨或者理解不够到位的地方,也可能被后来的研究者所发现和修正。

最后,也说说“观止”二字所带来的潜在误导。 “观止”二字,字面上带有“看到这里就可以停止”的意味,虽然更多是表示赞叹和极高的评价,但若不加辨析地全盘接受,未免会让人产生一种“古文精华尽在此”的错觉。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学的海洋浩瀚无垠,即使是《古文观止》这样精挑细选的宝藏,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过分依赖于某一本选本,而忽略了其他同样珍贵的文献,反而会限制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全面把握。

总而言之,《古文观止》无疑是一部功不可没的古文经典读物,它为无数后人打开了通往古文世界的大门。但如同世间万物皆有其两面性,它在选材的广度、深度、价值取向以及注释的完善度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局限,值得我们批判性地看待和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有,怎么那么多字,真烦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文观止》作为一部流传甚广的古文选本,其价值毋庸置疑,但若要细究,它也并非完美无瑕,总有那么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让它在某些方面显得稍显不足。首先,选材的时代局限性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这本书刊行于清代康熙年间,其选取的篇章自然带有那个时代的视角和偏好。虽然它力求涵盖先秦到明末的各个时期,但相比于更为.............
  • 回答
    嗨,同道中人!很高兴你对这些经典国学著作产生了兴趣。作为一名高二学生,能接触到《菜根谭》、《了凡四训》和《古文观止》这三本书,说明你很有慧根,这是一个很棒的起点!至于先看哪一本,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这三本书各有侧重,且阅读顺序可能因个人的兴趣和需求而有所不同。不过,根据我个人的经验.............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文明发展的宏观视角。确实,从“四大古文明”的定义来看,古中国通常指的是黄河文明,其早期阶段相比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古印度,起步时间稍晚一些。然而,“晚”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中国文明的独立发展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那么,在别的文明蓬勃发展的这段时期,古中国在发生着.............
  • 回答
    《古文观止》之所以能以两百余篇的篇幅,赢得“观止”之誉,绝非偶然。这“观止”二字,并非指文章数量的穷尽,而是饱含着对编选者眼光、智慧以及所选文章本身价值的高度肯定,更体现了它在中国古代散文教育和传播上的独特地位。要详尽理解这一点,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一、“观止”之誉的由来与内涵“观止”一词,出.............
  • 回答
    “昭明文选”和“古文观止”,这两部传世经典的文集,可谓是中文古典散文的瑰宝,各自拥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地位。要说哪个“更好”,其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它们的服务对象、编纂目的以及所收录内容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就好比比较一把精雕细琢的玉如意和一把实用耐磨的砍柴刀,两者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满足.............
  • 回答
    背诵唐诗宋词、古文观止,这对语文应试分数的影响,用“大幅度提高”来形容,可能需要辩证地看待。但可以说,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扎实且有效的基础,能为你的分数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带来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某些题型上。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为什么背诵这些经典会有如此大的作用,以及它究竟能“大幅度”到什么程度。一、.............
  • 回答
    让孩子背诵《古文观止》,这个想法挺好的,尤其是想要系统地接触一些经典古文。至于这样安排“寒暑假每天一篇,上学期间每周两篇”,能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咱们得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咱们说说这个计划的好处,也就是“有用”的可能性: 打下坚实的文言文基础: 《古文观止》选文精炼,从先秦到明代,涵盖了多种文体.............
  • 回答
    古文中另起一行且高出原行的文字,这种写法在古代叫做“起首抬高”或“抬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和标准:一、 表示尊崇与敬畏:这是最主要的用法,用于表达对人、事、物的极度尊敬和崇敬。 对帝王(皇帝)的尊称和涉及帝王的事物: 皇帝的姓名、尊号、称谓: 凡是提到皇帝的名字、即位号(如“太祖”.............
  • 回答
    我一直觉得,古文的美,就像陈年的老酒,初闻浓烈,细品方知其醇厚甘甜,余韵悠长。那种凝练的文字,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千百种意境,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柔软。要说最喜欢,一时之间脑海里浮现的实在太多,但若一定要挑几句,让我感觉仿佛能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方天地,与古人一同呼吸,一同感受,那便是它们了:一、“人生若.............
  • 回答
    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些古文里的句子,力求说得明白透彻,就像邻里间拉家常一样,一点不带机器腔。 乃告,师古什么意思?“乃告,师古”这句话,拆开来看,意思就清晰了。 乃 (nǎi):这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古汉语虚词,意思可以很多,在这里最贴切的解释是“于是”、“就”、“接着”的意思。表示事情有了前一个环节.............
  • 回答
    这句古文颇有意趣,虽然字数不多,但包含的信息量却很丰富。我们来逐字逐句地拆解一下,并试着还原它背后的故事场景:“用石作停,好盗息心,村逢好处,广西马参议玹与都司马某征瑶,驰入,停,好,玹,瑶,驰”1. 用石作停 (yòng shí zuò tíng) 用 (yòng): 意思是“使用”、“利用”.............
  • 回答
    古人虽无“彩虹屁”一词,但赞美之情,古往今来皆同,只是表达方式更为含蓄、婉约,或是直抒胸臆,其精妙之处,令人拍案叫绝。若论古文中的“彩虹屁”,倒不如说是精巧的誉词、夸张的比喻、巧妙的衬托,以及对人德行、才情、容貌等方面的极致赞颂。且看几例,细品其中韵味:一、 形容容貌,美得惊心动魄,天地失色 “.............
  • 回答
    要将古文或文言文用现代粗口和网络语来表达得更加“激情有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且带有戏谑意味的尝试。这里的“激情有力”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语气、宣泄的情感以及与当下语境的贴合。古文的韵味和网络语言的冲击力相结合,能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以下我将尝试选取几个不同场景的古文段落,然后用现代粗口和.............
  • 回答
    镜鉴古今:探寻文明的足迹,启迪当下智慧提及对古文明的研究,或许在许多人眼中,它不过是堆砌尘封的遗迹、解读模糊的文字、描摹失落的辉煌,与我们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似乎毫无关联。然而,若我们拨开历史的浮尘,深入挖掘那些沉寂在岁月深处的文明,便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并非是僵死的化石,而是蕴藏着无数宝贵的经验、深刻.............
  • 回答
    “伪古文尚书”的价值几何?吾辈当何以处之?“伪古文尚书”,此四字一出,古今学人无不侧目,其争议之烈,绵延至今,足见其分量。究竟何为“伪古文尚书”?简单来说,便是东晋梅赜(zé)献于朝廷,被认为是西周早期文献,但后世经过考证,认为其内容、语言、文字等与真实西周早期文献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可能为东晋时期伪.............
  • 回答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深知古文的魅力所在。它们言简意赅,意蕴深远,无论是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还是阐述哲理,都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在我的作文生涯中,确实有一些古文句子如同 my trusted companions,无论面对何种主题,总能给我带来灵感,使文章锦上添花。以下便是我珍藏并屡试不爽.............
  • 回答
    如果非要选一句古文或诗句,让一读就联想到知乎,那我想到的应该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出自《庄子·养生主》。在知乎这个平台,你总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深邃如古圣先贤,对某个领域有着百科全书式的掌握;或敏锐如时代弄潮儿,总能抓住最前沿的趋势。你点开一个问题,可能是在学习如何做一道复杂的.............
  • 回答
    模仿古文翻译腔需要深入理解古文的语言特点、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同时结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转化。以下从语言特点、翻译技巧、修辞运用、实战方法四个方面详细讲解: 一、古文语言特点(理解基础)1. 单音节词为主 古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例如:“学”(单音) vs “学习”(.............
  • 回答
    精读一篇古文是一项需要耐心、细致和系统性方法的任务。它不仅仅是理解字面意思,更是深入体味古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如何精读一篇古文: 一、 准备工作:奠定精读的基础在正式开始精读之前,一些基础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1. 选择适合的文本: 难度适中: 初学者可以从.............
  • 回答
    古文描述中国的强大与成就,犹如江河奔腾,历史悠久,波澜壮阔。以下将从多个层面,尝试用古文之韵,细述中华文明的璀璨与强盛。一、 九州一统,四海升平:国家疆域之辽阔,政权之稳固吾国疆域,自古以来,辽远绵亘,沃野千里,山川壮丽。昔我华夏,肇始于中原,历经夏商周之礼乐,秦汉之统一,唐宋之繁盛,元明清之巩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