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权力主要来源于人事权,你不乖很简单啊,换上乖的人呗。
至于你确实有打仗的能力,好吧,前面我可以忍忍,等打完仗再收拾你。
为啥一直某徐如此令人厌恶?把不听话的能打仗的大部分都打发走了,用上的都是听话的。
说起政委,最著名的影视人物可能还要数《亮剑》里的赵刚。很多人喜欢拿李云龙和赵刚去类比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的关系,其实是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李云龙的那句“我管军事,你管生活,我们俩各管各的,我不管生活,你也别管军事”其实并不适用于当前的部队,也不能代表我军建军以来的任何时期。
政委的历史意义以1942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沿袭苏联的做法,我军政委拥有一切工作最后的决定权,可以说是权力肥肠大了。然而我们要讨论的,则是1942年到今日政委的历史意义和职能职责。
“政委”这个简称从某种角度强化了其权利认同,如果看全称的话,其实并没有那么唬人。其实政委就是“政治委员”的简称,军队各级都有党的团体组织,连一级叫连党支部,营一级叫营党委,团、旅、师、军以此类推。每一级的党组织都需要有人进行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代表党组织参与各项决策的制定,这个人就是党组织的委员,连一级叫指导员,营一级叫教导员,团以上都称政委,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因此政治委员本身并没有大于每一级军事主官的权力,并且和每一级军事主官的职能是有所区分的。
政委之所以权高位重,原因是多样性的。一方面,我军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是并驾齐驱的,当由军事、政治两位主官掌控部队时,其必然拥有平等的地位。这就要求政治主官也具备一定的军事技能和战斗素养,以便在作战方案制定和军事主官因故无法指挥作战时领导部队。这也意味着政治主官的职能已经从政治工作延伸至军事、后勤、装备、技术等各个领域,而军事主官的权利虽大,性质却较政委单一。另一方面,和平年代军队的职能也由战争向准备作战、维护社会治安、支援地方建设、抗击自然灾害、高精尖科技研究等多领域发展,军事斗争虽然仍是主要职能,但其份额已被削减,而政治工作则作为我军的生命线得到进一步的凸现,这也在某种意义上强化了政委的职能指责。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政治委员,就是政治团体也就是党组织的委员,是军队领导层中党组织的领导人和代表,其权力再大,也不过是党组织赋予的,因此也无法突破党组织会议的约束。作为权衡,军事主官也往往是党组织的常务委员,打个比方,如果党组织是安理会,部队高层的正副军事和政治主官都是常任理事,你政委无非就是个秘书长,何来听不听话这一说呢?就是联合国里,中国也没有每次都听美国话吧,地球不也照样转?如果这还理解不了,可以参考某位答主的回答:两位主官有分歧而又无法通过党委会调和,那么大不了往上捅,总有更高级别的人管你。什么?军队最高统帅之间有矛盾怎么办?要知道军队最高统帅可就一个人,而且不光管着我们军队,还管着你呢!(手动斜眼)
至于题主说过的电影,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意见相左的情况也是有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党组织开会表决了。如果说两位主官相争杀掉了对方,那么恐怕多半是个人原因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