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令人费解,很难被界定为艺术的奇怪尝试,甚至成为主流?

回答
十九世纪末,一股前所未有的艺术浪潮席卷而来,它像一股暗流,涌动着对既有秩序的颠覆和对全新表达的渴求。那些曾经被视为“正常”的艺术规则,如同老旧的框架,开始松动、破碎。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费解的尝试,它们挑战着人们的认知,甚至在一些人看来,早已脱离了艺术的范畴。但有趣的是,这些“奇怪”的尝试,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逐渐成为一股主流力量,深刻地改变了艺术的面貌。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深入探究那个时代的社会、思想和艺术本身的变化。

一、 时代的巨变与艺术的反思:旧世界正在瓦解

十九世纪末,是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但也加剧了社会结构的裂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群涌入,传统的社区关系被打破,个体在这种庞大、疏离的机器文明中感到迷茫和不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动摇了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根深蒂固的认知。上帝的权威受到质疑,人类的理性也不是万能的。

在这种背景下,艺术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自然也开始反思自身。长期以来,西方艺术以模仿自然、追求写实为圭臬,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余温仍在,但它们似乎无法完全回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艺术家们开始质疑:

艺术的目的是什么? 是单纯的“美”和“真实”的再现吗?还是应该更深入地触及人的内心世界,表达情感、观念,甚至是对现实的批判?
艺术的边界在哪里? 传统的题材、技法、材料是否还有效?艺术家是否应该突破这些限制,探索新的可能性?
什么是“美”? 美仅仅是和谐、比例、秩序吗?还是也包含着丑陋、怪诞、甚至是混乱?

这种对艺术本身的质疑,是催生“奇怪尝试”的根本驱动力。

二、 突破写实束缚的先行者:印象派及其超越

如果要追溯现代艺术的源头,印象派无疑是绕不开的一站。虽然印象派本身在当时也被很多人视为“粗糙”、“未完成”,但它已经埋下了反叛写实的种子。莫奈、雷诺阿等人关注光影的瞬间变化,用跳跃的笔触捕捉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的形体。这是一种对“看”的革命,艺术开始从“描绘事物”转向“描绘看待事物的方式”。

而印象派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后印象派(梵高、高更、塞尚),更是将这种探索推向了极致:

梵高 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主观情感,他用扭曲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激荡,情感的真实压倒了对现实的模仿。
高更 寻求原始、野性的生命力,他逃离现代文明的束缚,在塔希提岛寻找更纯粹的表达方式,色彩的象征性和情感的直接传递成为他关注的重点。
塞尚 则致力于分析形体结构,将自然转化为几何形体,他的探索为后来的立体主义铺平了道路。

这些艺术家,虽然在技法上各有不同,但他们都共同指向一个方向:艺术不再是模仿,而是创造和表达。

三、 观念的解放与形式的颠覆:从野兽派到抽象艺术

进入二十世纪,艺术的“奇怪尝试”进入了高潮,各种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以惊人的速度相互影响、相互超越:

野兽派(马蒂斯):他们大喊着“色彩万岁!” 用极其夸张、鲜艳的色彩来表达强烈的情感,色彩本身不再服务于描绘对象,而是成为独立的力量。对他们而言,一棵红色的树、一张蓝色的脸,都可以是表达情感的合法手段。
立体主义(毕加索、布拉克):他们将物体分解成无数个几何碎片,从多个角度同时呈现。这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透视法和空间观念,挑战了人们观看事物的惯性思维。一幅画中,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物的正面、侧面、背面,所有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这不再是对现实的“忠实”描绘,而是对现实的“理性分析”和“重构”。
表现主义(蒙克、德国表现主义画家):他们更加直接地将内心的痛苦、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倾泻在画布上。蒙克的《尖叫》便是典型,画面中扭曲的形体、压抑的色彩,直接传递了强烈的心理感受,这种对“丑”或“不安”的直面,在传统艺术中是难以想象的。
未来主义(意大利):他们歌颂机器、速度、工业化的力量,试图将运动和动感融入静态的绘画和雕塑中。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来捕捉现代生活的节奏。
抽象艺术(康定斯基、蒙德里安):这可以说是对艺术边界最彻底的挑战。康定斯基认为,色彩和线条本身就具有独立的情感和精神力量,它们可以像音乐一样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而无需依附于任何具象的物体。蒙德里安则追求至纯至简的视觉语言,用直线和原色来表达宇宙的普遍和谐。他们的作品,看上去“什么都不是”,但却承载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精神追求。

这些流派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在探索艺术的内在逻辑和自主性,不再将艺术视为外部世界的附庸,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立创造的宇宙。

四、 材料的解放与跨界: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疯狂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的理性主义受到了沉重打击,社会陷入了混乱和虚无。这种巨大的创伤催生了更加激发的艺术探索:

达达主义(杜尚):达达主义者似乎要将一切都推倒重来,他们嘲笑艺术、嘲笑理性、嘲笑社会。马塞尔·杜尚的“现成品”(Readymade)是其中的代表,他将一个小便池签上名字,取名为《泉》,然后送去参展。这个举动颠覆了艺术家创作的定义,挑战了艺术的独特性和神圣性。他提出的问题是:是谁在定义什么是艺术?是艺术家本人的意愿,还是艺术界的认可,抑或是作品本身的形式?他让人们思考,艺术的本质究竟在于“制作”还是“观念”。这使得艺术的界定变得前所未有的模糊。
超现实主义(达利、马格利特):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超现实主义者沉迷于挖掘潜意识的世界,将梦境、幻觉、潜藏的欲望以一种荒诞、不合逻辑的方式呈现出来。达利的融化时钟、马格利特的苹果遮脸的人,这些图像的组合看似无厘头,但却触及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某些共鸣,它们挑战了逻辑和现实的边界,试图打开通往潜意识的“秘密通道”。

这些流派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艺术的材料和表现方式,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拼贴等新的艺术形式开始萌芽。艺术不再局限于画布和雕塑,生活本身,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都可以成为艺术的媒介和载体。

五、 为什么会成为主流?

那么,为何这些曾经被视为“奇怪”的尝试,最终能够成为现代艺术的主流呢?

1. 回应时代精神的必然性: 如前所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巨变,使得人们对旧有的价值观和认知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传统的艺术模式无法捕捉这种时代的迷茫、焦虑和对新秩序的渴望。而这些“奇怪”的艺术,恰恰以其颠覆性和探索性,成为了回应时代精神的最佳载体。它们比那些还在描绘田园风光或历史场景的艺术,更能触动人心,更能引发共鸣。
2. 艺术家个体解放的必然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家的个体意识越来越强。他们不再满足于为教会、贵族或学院效劳,而是追求自我表达和个性解放。他们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这自然会驱使他们去尝试那些前所未有的东西。
3. 艺术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艺术的发展并非线性的,而是在不断地突破与创新中前进的。每一次“奇怪的尝试”,都是对前一个时代的艺术模式的否定和超越。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从野兽派到立体主义,再到抽象艺术,这是一条清晰的革新之路。当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被发明出来,并且能够有效地表达新的思想和感受时,它就可能成为新的主流。
4. 理论与批评的推动: 伴随着这些艺术实验,新的艺术理论和批评也应运而生。评论家们试图理解和解释这些新现象,为它们提供理论支持,从而帮助公众理解和接受。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策展人和画廊主也积极地推广这些新兴艺术家,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
5. 观者的接受度提高: 尽管最初会引起争议和不解,但随着时间和重复的接触,观者对这些“奇怪”的艺术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艺术教育的普及、媒体的传播,都让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变得更加多元和包容。尤其是那些能够触及普遍情感或引发深刻思考的作品,往往能够穿越表面的形式障碍,与观者达成连接。

总而言之,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现代艺术之所以会出现令人费解的“奇怪尝试”,并最终成为主流,是时代精神、艺术家个体解放、艺术史内在发展逻辑以及理论批评和观者接受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尝试并非纯粹的“胡闹”,而是艺术家们在面对一个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时,所进行的深刻而勇敢的探索,它们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丰富了我们理解世界和自身的方式。那些曾经的“奇怪”,最终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现代艺术的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艺术是受到封建贵族资助的奢侈品,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力突飞猛进,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发社会革命,基础教育普及,平民也可以学习到古典艺术创作方法,导致古典艺术贬值。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新贵为了继续垄断文化话语权,彰显自己的高贵,不得不转向没有什么客观标准,价值全看投资者意愿的“现代艺术”了。后来,冷战时期,美国中情局和洛克菲勒家族为了对抗苏联,体现美国在文化领域的优越性,大量资助“现代艺术”及其理论研究。从此以后,“现代艺术”逐渐步入艺术界的主流。当然,你不可能欣赏它们,因为它们创作的目的就不是作品。

画展世家(柏杨)
  一
  我想,世界上最有前途、最有学问,但也最倒霉、最可怜的人,要算是徐光华先生了。大概魔鬼在他家里做工,硬使他的女儿和妻子,先后去开画展,以致他不得不陷于悲惨的境地。我在这里下“悲惨”的字眼,完全是春秋笔法,一点都不含糊。马上,我就要叙述出来他悲惨的经过,你要是听了,包管会为他洒下同情之泪,甚至于,或许你还会捐助他一笔巨 款,以安慰他那被撕裂了的心,像他日夜所盼望的那样,也说不定。我怎么对他知道得这么清楚呢,说起来再简单没有,因为,我———我就是徐光华先生。
  二
  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卦摊上的测字先生向我提出保证,保证我很快就要时来运转了,所以我几乎是吹着口哨回家的。太阳光从满是窟窿的窗纸上漏进来,射到地板上,春色随着喜讯洋溢,我兴奋得坐不住。
妻在这时候姗姗地走过来,告诉我玛丽要开画展的消息(玛丽是我们的独生女儿。别看我们穷,须知我一向老谋深算,因此,我们家的人,都是叫洋名的,好比我,我的洋名是“约翰”)。我无法相信,女儿自从初中毕业就不肯再读书了,整天在外面胡混,别说是画,就是她所学的那些字,恐怕也忘光了。可是看妻把眼睛鼓得那么圆,又说什么都准备就绪了,我就不得不闭上嘴巴,但我心里仍在怀疑,决定向玛丽问个明白。
于是,我开始守在房门口,一直守到后半夜,当玛丽跟电影明星一样提着鞋,蹑手蹑脚地爬上楼梯,我正好睁开眼睛。玛丽怕的不是爸妈,而是楼下的二房东,所以她理也没理我,就歪到床上。
 “孩子,”我惊叹说,“又一双高跟鞋!”
  “日本朋友送我的。”
  “这新大衣?”
  “美国朋友送我的。”
  “唉,你难道没有中国朋友?”
  “当然有,没有怎么能开画展。”
  “我正要问你这个问题。”
  玛丽打个哈欠,“会场已经租定了,在———在,一个叫什么堂的地方,我也搞不清,反正都由赵委员他们主办,钱编辑发表消息,孙作家写评论,李记者写会场花絮。此外,周主任、武局长、郑处长……还有什么什么长,都已经把画订下了。展览罢,就付款,这回至少剩个一万二万的,而且出了名,”她起来叠被说,“我的好爸爸,我要送你两条新乐园,叫你过瘾。”

  我被女儿的孝心所感动,“可是,”我仍放心不下说,“你从来没有学过画呀,你连个鸡蛋都画不圆。”

  “你真是,我早拜了王先生做老师了呀!而且我还是王老师的得意学生哩!你知道王老师吗?有名的北京王公后代,留学美英法日,他的画都是论美金的。我拜他当老师,一天跟他学两个钟点!”

  “那么,学几年了?”

  “几年?”女儿扭回头,扑哧一声笑了,“一个半月。”

  “一个半月就开画展?”我嚷道。

  “爸爸,你真可怜,你的脑筋怎么老是停留在十八世纪呢?现在最流行的是速成科,什么画家、作家,甚至什么电影明星,尤其是女画家、女作家、女电影明星,更是速成得厉害。”

  我正要根据理论,痛加驳斥,可是,妻已闯进来抓住我的破领带。

  “走,”妻像拖木桶似地往外拖我,“你懂得什么,打破沙锅问到底,孩子应酬一天,该休息了,你真不识相,画展星期六就开幕,到时候你再去见识见识不迟。”

  躺到床上,我的糊涂转趋严重。

  “海雅尼,”我叫妻,上面已声明过,我们家的人都是用洋名的,“我怕玛丽丢人!”

  “丢人,丢人,你不丢人?穷得把你绞起来也绞不出一滴油水,还讲丢人。你要知道丢人,早就该自杀了。别招惹我,我不能像你一样的一天到晚自命清高。”

我马上把测字先生的喜讯报告给她,“至少,”我说,“谋一个录事或工友的位置总是有希望了。”可是她显然不大注意这个喜讯,因为我刚说一句,她就呼呼睡了。

好容易熬到星期六,我喝了两碗凉水,把裤带勒紧,就向玛丽的画展场出发。经过闹市,终于到了什么堂。很多人正往里挤,我加入人潮,并且马上发现贴在墙上的一张报纸上的巨大标题:  青年女画家徐玛丽小姐画展本日在什么堂揭幕。

  我的心几乎跳到口里,赶紧往下读。
  “徐玛丽小姐的画展,”上面写道,“是震动海内外艺坛的一个大消息。她生长在一个富裕高尚的家庭里,天资聪颖。很小的时候,她的双亲就教她临摹《芥子园画谱》,在北平、巴黎专攻西洋绘画,已卓有声名。来台后复得王大师的指点,层楼更高,青出于蓝……”
  我努力使自己呼吸正常,所以能够再往下读。
  “评徐玛丽的画,”也是贴在墙上的,另一家报纸一篇专访上说,“这是天才的火花,美妙的艺术手法从她的纤指带到笔触。就以那一幅《雨夜深林黑人围猎墨猪图》来说,混沌中显出线条,一个没有艺术修养的人,根本无法了解,这张三英尺见方的油画,充分表现出新潮派的精华。而且,又糅进了象征派和新浪漫派的意境,令人最惊奇的还是它在印象派的轮廓之中,又吸收了写实主义的理论,这种熔各派于一炉的空前杰作,使我们广大的群众,在艺术界里终于发现了奇葩。”
  我仍努力使自己呼吸正常,并且拔起脚步,像拴上戴宗的神行甲马,一阵风闯进会场。会场里人山人海。玛丽在一角站着,很多西服革履的人替她拍照,没有人欺负她。我放了心,而且,忽然想到这位“青年女画家”就是我的女儿,就不由得很迅速地骄傲起来。这样,一直骄傲到我看见《雨夜深林黑人围猎墨猪图》。
  我立刻吃了一惊,我面前呈现的竟是一片黑,锅底一样的黑,一股油漆的臭味扑进鼻孔 。我计算着,只需在墨汁里蘸两下刷子,就可以把这三英尺见方的白布刷成这个模样———简陋、丑恶、无聊。假使一定要逼着我说它像什么东西,那么只好说它像死人灵堂上用的黑幔了。我看不出什么主义,只看出我想呕。
  接着,当我陆续发现三张贴在上边的定购单子———一张单子上写:“赵委员定购,新台币五千九百元。”另一张单子上写:“吉原三郎定购,日币三十五万元。”第三张单子上写:“Dr. Petter定购,美金三百六十元。”这时候,我不得不惨叫一声,倒了下来,知道我那该死的心脏病,大概是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刺激,要复发了。
  模模糊糊的我听到一个娇小的女人声音:“这就是刚才那个不肯买门票的穷鬼!”我本能地要向她抗议,我女儿只要刷两下就值美金好几百元,我当爸爸的岂能没有钱?可是,我已不能动了,而且几乎是死了。等到我悠悠转醒,一灯如豆,我正躺在家里的地板上,一点盖的也没有,冷得发抖。我想挣扎着坐起来,却忽然听见妻和女儿在房间里谈话。
  “妈妈,”女儿低语说,“开画展真妙。三天过后,我还要到南部去开,准弄个十万八万的。赵委员说了,他给我介绍那里的大头目。妈妈呀,你跟我去吧,我怕。”

  “怕什么?”

  “赵委员和王老师他们,都……”

  “傻孩子……”妻说。

  也不知道是因为她们冷落了我,还是我想教训她们一顿,我吼了起来,二房东立刻在楼下破口大骂。妻跑到我身旁,用她那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的新高跟鞋踢我的屁股。

  “小声点,孩子刚哭了半天,你这副穷相,跑到展览会去闹什么?又昏倒在那里,女儿认你也不好,不认你也不好,后来还是看门的警察用警车把你送回来。要不,让女儿还见不见人……你现在还叫,叫,叫什么叫……”

  我气得直咽唾沫。
  三
  二十天后,母女两人从南部平安回来,我像欢迎天使一样欢迎她们。饭桌上,她们更显得兴高采烈,高谈着怎么轰动了那个地方,怎么招待文化人,怎么赴大官大商的宴会……最后,玛丽黯然神伤。
“妈妈,”她说,“我还得学跳舞。”
  “绘画和跳舞有关系吗?”我插嘴。
  “你这个落伍的爸爸,”玛丽说,“当然有关系呀,而且密切得很。你想,捧你的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开派对欢迎你,你竟不会跳,只教人家拖着吃豆腐,多寒碜。你不叫人家拖,人家一气,不捧你了,你还想成名?成个鬼!更别说发财了,我得赶紧学,学华尔兹,”她眨着眼,“学狐步,学芭蕾,学满场飞……”
  我的肠胃在翻动,不过我仍没有发现有什么更不好的预兆。可是,到了饭后,可怕的事情终于来临。
  “光华,”妻等女儿溜进房子,就开始和我谈判,她说,“我也要开画展。”
蚱蜢一样,我跳起来,“天啊!”我说,“你饶了我吧!”

  “静一点,没人鞭打你。”

  “如果问题只是鞭打的话,”我喘气说,“我可以随时拉下裤子。”

  妻不理我,只凝视着天花板,幻梦似地说:“我必须开画展,我跟你受苦半辈子了,我要多少享受一点幸福,来尝尝人生真正的蕴味。我需要钱,我需要名,我需要充实我的青春,像玛丽一样。”

  “可是你年纪大了呀!”我阻止她。

  “我不过三十多一点。”

  “多一点,天,多五六七八九点,你今年39啦。”

  妻的脸色成了猪肝。

  “我不和你抬杠,”停了一会儿,她说,“由于这次南行和外界接触的结果,我发现我具备了女作家、女明星和女画家的资格。那就是:我的脸蛋儿还漂亮,我的风度还够,尤其是人家都说我具有黄毛丫头所没有的魅力。画展的日期就定在下个月,我已

  经拜周主任为师,捧的人也安排定了。然而,却有一件事是我成功的最大阻碍,只有求你帮助。”

  “我愿意献出我的性命。”我看出除了顺水推舟之外,别无他法。

  “真的吗,你答应了吗?”

  “当然。”我拍胸脯说。

  “你肯为我牺牲吗?”

  “当然。”我慷慨激昂地说。

  “那么,我就要说了,我相信你会成全我。”

  “当然,什么事吧!”

  “很简单,”妻如释重负地吁一口气,“那就是,请你答应我,答应我跟你离婚。”

  我霎时通身大汗,站起来又坐下,再站起来团团转。妻大概动了慈悲,她安慰我说:

  “不要激动,我对外并不说嫌你穷,而只说嫌你的身体不好,我已略微地暗示给那些聪明绝顶的人了……”

  我狂喊了一声。
  “喊也没有用,”妻说,“我惟有这样做,才能在艺术的前途上,补偿我曾经结过婚的损失,”她的心在飞了,“我现在只是向你说明,离婚是太重要了。不离婚,我就得不到捧场。一路上我和女儿商量,明天我们就搬到赵委员替女儿买的那座新房里去,因为以后,什么记者呀、摄影家呀、编辑呀、大人物呀一类的人,都要登门拜访了,我们不能不单独建立 一个局面!”

我浑身乱抽筋,但我仍心平气和地作最后努力。我用颤抖的嘴唇恳求她回心转意,她不肯。我又把测字先生说我时来运转的话重提一遍,她也不肯。我哭了,声泪齐下,她还是不肯。我向她说朱买臣的故事,她假装没听见。我是有学问的人,就用哲学来开导她,她不但不服,反而站起来找女儿去了。于是,我只好再昏倒在地板上……

  四
  女人们要是立下了什么主意,而这主意再被她自己认为非常的正当,同时又得到一个或一些混账男人们支持的时候,便会坚强得像个干屎橛。所以,现在,在这破漏的陋室中,玛丽和海雅尼已随画展而去,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孤苦伶仃地顾影自怜。
  没有伴侣,没有希望。怀在胸中的大志,早已烟消云散。玛丽给我的两条新乐园也吸光了,而测字先生预言的时来运转,又不十分可靠。肚子饿得慌,牵连得头也有点痛,举目无亲,四顾茫然。我有什么办法呢,我只有祈求亲爱的读者朋友,可怜我。伸出救命的援手吧!或者,也向上帝祷告,请他老人家大发慈悲,把那位在我这里,因做工过度而累得满头大汗的魔鬼先生———他已经很辛苦了,请他早点摆驾回宫吧。如果他再把我勾引得也动了开画展的念头,那,那我就离自杀不远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十九世纪末,一股前所未有的艺术浪潮席卷而来,它像一股暗流,涌动着对既有秩序的颠覆和对全新表达的渴求。那些曾经被视为“正常”的艺术规则,如同老旧的框架,开始松动、破碎。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费解的尝试,它们挑战着人们的认知,甚至在一些人看来,早已脱离了艺术的范畴。但有趣的是,这些“奇怪”的尝试,非但.............
  • 回答
    关于1975年河南驻马店洪灾被外国媒体称为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之一,而国内资料鲜有提及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历史叙事、信息传播以及国际认知等多个层面。我会尽量详细地分析其中的可能原因:1. 事件本身的性质与规模: 惊人的破坏力: 1975年8月,河南遂平县的“75·8”溃坝特大洪水,.............
  • 回答
    十九世纪的英法等国对沙皇俄国的实力,以及俄国为何会被冠以“欧洲宪兵”的称号,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这其中既有历史事实的映照,也夹杂着各国政治考量和舆论宣传的成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视角拉回到那个时代的欧洲格局。英法等国对沙皇俄国的实力认知:一份复杂的图景简单地说,英法等国对俄国的实力认知.............
  • 回答
    2002年韩日世界杯,那句“我梦想着有一天,中国男足能成为世界杯的冠军”还在耳边回响,可现实却像一场漫长的寒冬,将无数球迷的心冻结。自那次之后,中国男足就像被施了诅咒一般,连续三届世界杯(2006、2010、2014)都未能踏入亚洲区十二强赛的大门。这期间的差距,绝非简单的“运气不好”几个字就能概括.............
  • 回答
    咱们不聊那些“强汉盛唐”的辉煌,也少提那些“万国来朝”的盛景。今天咱就扒一扒,为什么汉朝和唐朝之间那段日子,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仿佛成了“闭关锁国”的孤岛,鲜有关于对外交流的响动?这事儿,你不能光看表面。说它们“仿佛没有”对外交流,那是咱们今天视角下的感觉,但实际上,交流从未断绝,只是表现形式、规.............
  • 回答
    一战爆发前,奥匈帝国确实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它是一个庞大的多民族帝国,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其工业产值一度超过俄国,是当时欧洲的五大列强之一。然而,军事上的节节败退,尤其是在东线战场面对俄军的攻势时,绝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而是多重历史、政治、军事和战略层面的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表面上的强大与内在的.............
  • 回答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的飞速发展,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跃升为如今全球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引人注目的转型。这其中既有独特的历史机遇,也有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更有国家政策的深远影响。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不妨将其放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并与日韩两国的发展路径进行对比。首先,我们得认识到,.............
  • 回答
    “说英雄”系列,尤其是涉及到“四大名捕”的篇章,常常让人在畅快淋漓的案件侦破和恩怨情仇中,对其中的武力天花板——元十三限,以及四大名捕的生存之道产生疑问。从纯粹的武力值对比来看,如果元十三限出手,四大名捕确实如风中残烛,被“秒杀”并非危言耸听。元十三限作为能够以一己之力搅动天下风云,甚至让宋徽宗都忌.............
  • 回答
    沙皇俄国,作为那个时代罕见的、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国家,科技水平相对西方列强确实显得落后。按理说,在19世纪和20世纪,全球殖民浪潮汹涌,欧洲列强蜂拥瓜分弱小国家,沙俄这样的“病大象”似乎是最好的猎物。然而,历史的走向却截然不同,它不仅没有被殖民,反而一路向东、向南扩张,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
  • 回答
    关于十代思域为何在中国市场弃用广受好评的1.5L四缸自吸发动机,转而搭载1.0T三缸发动机,这确实是当时引起广泛讨论的一个话题。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背后的原因,力求讲得透彻,不像机器报告。首先得明确一点,十代思域在中国市场提供过两种动力总成: 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是主力,也是大家都更熟悉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融合时期——十六国到隋唐这段时间内的姓名变迁。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一、十六国时期:主动汉化与政治考量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北方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虽然史书称之为“十六国”,但实际存在的政权远不止十六个,其中统治.............
  • 回答
    说实话,我当年初中毕业那会儿,班主任宋老师特别特别地推荐我们读职高。当时教室里那番话,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也确实打动了不少同学,包括我自己,虽然最后没去。宋老师这个人,一直都挺务实,不像有些老师,天天讲什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之类的,他讲的都是些实在的,能落地的事情。他那天把我.............
  • 回答
    《口袋妖怪 水晶》的汉化,说它“诡异”,其实背后藏着一段充满坎坷、趣味甚至有些荒诞的江湖往事。要细说起来,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这事儿得从上世纪末说起,那时候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盗版游戏机和卡带才是王道。像《口袋妖怪》这种风靡全球的游戏,自然在中国也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但官方引进速度跟不上玩.............
  • 回答
    扬州十日与清朝针对蒙古部落的屠杀,在历史评价上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涉及了历史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以及后世的解读和政治考量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1. 事件的性质与主导方:忠义之战 vs. 统治巩固 扬州十日: 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清初,是由清军(满洲八旗为.............
  • 回答
    史学界之所以将十六国时期的前凉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判断标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那个纷乱的时代,考察前凉是如何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层面展现出独立自主的特质的。首先,从政治建制层面来看,前凉政权拥有其独立的官僚体系和统治结构。虽然名义上它曾试图依.............
  • 回答
    关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华人移民态度的差异,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背后牵扯到历史、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不能简单地说澳大利亚“十分排斥华人”,也不能说新西兰“对华人非常好”,更准确的说法是,两国在不同时期、不同政策层面以及社会舆论上,对华人移民的接纳度和态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侧重点.............
  • 回答
    关于纪灵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尤其是他先后对阵关羽和张飞的情节,的确是书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细节。很多人会疑惑,为何这位曾与关羽大战三十合而不败的猛将,在面对张飞时却如此不堪一击,不到十个回合就被刺死。这其中的原因,并非简单地归结为武力高低,而是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战役背景、人物状态以及演义的叙事策略。首.............
  • 回答
    十代思域(Civic)自动挡车型之所以普遍采用了CVT(无级变速器)而非传统的AT(自动变速器)或DCT(双离合变速器),这背后其实是本田基于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以及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其中的门道。首先,得从CVT变速箱本身的一些特性说起。CVT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它没有.............
  • 回答
    这个问题,估计是中国股民最常听到、也最痛心疾首的问题之一了。十年徘徊在三千点附近,这背后其实是个挺复杂的故事,牵扯到经济、政策、市场结构、投资者心理等等方方面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与股市的“错配”首先得说,中国经济确实在转型。过去那种高速增长、投资驱动的模式,现在要转向.............
  • 回答
    要说十刃为何会乖乖听从蓝染惣右介的命令行事,这其中的原因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完的。这背后牵扯着他们各自的过往、被蓝染利用的弱点,以及蓝染本身那高超的操控手段。首先,我们得从十刃的“出身”说起。他们可不是什么自愿加入的“志愿者”,而是被蓝染从尸魂界,甚至是虚圈最底层、最黑暗的地方搜罗出来的。蓝染对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