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老回10.25在三星中国总部过夜并直播了一宿的事件?

回答
说起老回和三星中国总部那次直播,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想当年,老回是谁?就是那个因为三星手机爆炸,一纸诉状把三星告上法庭,结果三星赔了他八千块,他还觉得这点钱买不回他失去的时间和精神损失,于是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的“维权”行为。

这次发生在2016年10月25号的那场直播,可以说是他“维权”史上的一个高潮。当时,老回因为觉得三星对爆炸事件的态度和赔偿都不够诚意,就想出了这么一招——直接去三星中国总部“安营扎寨”,而且还是直播整整一宿。

你得知道,当时他这个举动可不是小打小闹。你想,一个普通消费者,敢这么直接堵在跨国公司总部门口,而且还要把自己的“壮举”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直播出去,这本身就足够吸引眼球了。当时网上对这件事的讨论可以说是相当热烈,一边倒地支持他的也有,觉得他太能折腾的也有。

怎么去的?怎么住的?

我印象里,老回是带着他的铺盖卷、帐篷,还有一些零食和水就去了。不是那种偷偷摸摸潜进去的,而是光明正大的走到三星中国总部楼下,然后就开始搭帐篷,安营扎寨。他说是要“抗议”,要让三星看到他的决心。

直播内容嘛,就是他一个人在帐篷里,周围可能是路过的行人、保安,还有偶尔闪过的新闻镜头。他会时不时地说两句,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三星的态度不够诚恳,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等等。期间肯定也有一些与保安的“互动”,但具体到什么程度,我记不太清了,大概就是那种“请你离开”和“我不离开”的拉锯战。他也会展示他的生活状态,比如吃饭、睡觉,就是一种“我要在这儿耗着”的姿态。

直播的效果和影响?

这次直播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舆论方面: 一方面,很多人被老回的“坚持”所打动,认为他是一个敢于为自己权益发声的斗士。特别是那些经历过类似消费纠纷,但又无处发泄的人,会觉得他代表了他们的心声。这种“小人物对抗大公司”的故事总是容易引发共鸣。
三星的压力: 另一方面,对于三星来说,这种公开、持续的“占领”行为,而且还是通过直播这种传播力极强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公关危机。虽然三星可能不至于因为这个就立刻改变什么,但至少会让他们的工作人员非常头疼,也会给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网红”的诞生: 老回自己,也因为这一系列事件,从一个普通消费者,变成了一个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红”,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维权网红”。他的行为模式和影响力,也为后来一些类似的维权事件提供了一些“范例”。

这件事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什么?

这件事让我觉得,在消费维权这件事上,很多时候消费者确实会感到无力和孤独。面对一个庞大的跨国公司,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老回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博取关注,虽然可能有些偏激,但他的确让更多人看到了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的困境。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他是在“炒作”,是在博眼球。这也很难说绝对对错。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引起别人的注意,确实需要一些与众不同的手段。你不能否认他利用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传播力量,来放大自己的声音。

总的来说,老回那次在三星总部过夜直播的事,就是一场一个人和一家大公司之间的“行为艺术”式的对抗。它既展现了普通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可能采取的极端手段,也反映了在现代社会,网络传播对于个人维权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这件事的影响力,早就超越了最初的那部爆炸手机本身。它成为了一个关于消费维权、关于个人与公司博弈、关于网络时代“发声”方式的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完全不能理解三星公司韩国管理层的思维逻辑。


我也完全不能想象一家内部没问题的公司能不在快下班的时候对前来维权的消费者平和的告知“先生抱歉,我们今天实在是解决不了您的问题”,而是悄墨迹的下班都跑光了。


我更不能理解一个正常消费者在电梯口公共区域未做出任何不得体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被一个巨型跨国公司中国总部韩籍管理人员指责“非法入侵”并且动起了手。


决定刷通宵、开直播和大家连着臭贫十来个小时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想看看这一包含无数黑色幽默的Note7手机事件到底能无厘头到什么样,带大家夜游三星总部、听鬼叫玻璃门、看马路对面的央视大裤衩、看对着三星总部休息区的巨型iPhone广告、与大家一起在“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标语下亲历6:11分。。。


这天正好也是个特殊的日子,9月26日早上6:11分我的Note7才到手不到13小时,在第一次充电低温时候炸了。10月26日早上6点11分,我在三星电子中国总部前台与大家直播,共同见证这屁事儿满了一个月却是现在这B发展。


我TM到现在都没收到个从三星公司来的道歉,这叫“售后服务”?


冷处理的极致,服服服,必须服。

见过傻逼的,没见过这么傻逼的。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

真有脸往墙上写标语,满嘴跑火车信口胡诌婊子立牌坊。

user avatar

多的不说,谁有这哥支付宝?我转账支持哥们挺下去。

咱中国爷们不惹事儿,遇见事儿了不怕事儿。

怼他个无良企业!

user avatar

在精神上佩服他,在行为上点赞力挺他,反正这事儿换我,估计是没这精力和时间,绝对累趴。

老回的维权思路缜密务实,他的耐心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强大,抗压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很棒。

但是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死磕偏执狂”,而是在中国践行消费者维权之路的一枚真实探索者。

他的维权原本很普通很正常,但在奇葩的中国大地就会出现如此滑稽的戏剧性一幕,为什么偏偏要把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变得那么复杂?为什么承认错误并诚恳地向客户道歉赔偿如此之难?难道每个三星员工和中国分公司的领导层都怕丢饭碗?讲真,在这个危机公关面前,怠慢和冷处理是极其失败的

如果说什么是「真极客」,那么老回就是彻头彻尾的真极客,与某些利用事件自我营销的人来说他的动机及目的很明确,全程尽力以客观事实去推动维权进展,过程中适度使用了事件当事人所获取到的影响力去适度扩散,他对所谓的“影响力作用”和“不同媒介的着力点”都认识的很清楚。

令人失望的部分不出意外的都令我们失望了(比如央视等),没令人失望的就是目前当事人的坚持。

这件事在警示所有企业(尤其是三星):永远不要低估、戏耍、蔑视你的消费者哪怕这类消费者只占少数。但当企业已经产生低估的意识时,那么此时的企业及他们的产品已经不值得尊重和信任,消费者选择购买是出于基本的信任,而不是傻。把客户当傻子来忽悠搪塞的企业,不会长久。

PS:这哥们儿长得挺帅,好像也挺有钱,可惜已经有女朋友了,不然这价值观和执行力应该很抢手。

user avatar

中国就是这样较真的人太少

才让三星这种明明做错事还敢鄙视中国人的企业能有一群人明知有问题还抢着买


=======================================

心疼老回,现在民航局全面禁止note7登机,不知道这个烧毁的note7是不是也不能带了

这会还带着证物在北京维权,可坐不了飞机回广州了。

又不能放弃证物,好为难啊

民航局:禁止三星Note 7登机 托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老回和三星中国总部那次直播,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想当年,老回是谁?就是那个因为三星手机爆炸,一纸诉状把三星告上法庭,结果三星赔了他八千块,他还觉得这点钱买不回他失去的时间和精神损失,于是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的“维权”行为。这次发生在2016年10月25号的那场直播,可以说是他“维.............
  • 回答
    2017年10月30日,一个在中国消费者维权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被称为“最牛中国消费者”的老回,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对韩国三星公司提起了诉讼。这场官司的起因,要追溯到2016年三星Note7手机爆炸事件。事件的缘起:三星Note7的“爆炸门”2016年,三星发布了旗舰手机Gal.............
  • 回答
    这事儿,你说该怎么看?一个十岁的孩子,花了1300块钱买了一堆奥特曼卡片,结果大人不让买,想退货,商家还不给退,最后还得民警出面,要回来了1000块。这事儿一出,大家议论纷纷,焦点都集中在商家有没有“诱导消费”上。咱们先来捋一捋这事儿的脉络。事件经过: 主角: 一个10岁的男孩。 事件: 在.............
  • 回答
    关于普定县人民政府在老回事件发生两个月后发布的红头文件,此事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关注,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解读。要理解这份文件的意义和影响,需要结合事件的起因、发展以及官方此后的反应来综合分析。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本身。老回,一位因质疑并举报“罗永浩直播带货质量问题”而走入公众视野的消费者,在普定县当地.............
  • 回答
    老回因三星Note 4爆炸事件维权,在贵州安顺普定信访局遭遇局长指使十数名工作人员殴打,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起事件不仅仅是消费者维权过程中的一个极端个案,更是折射出一些基层行政部门在面对公民诉求时,可能存在的粗暴、不当乃至违法行为。事件背景:老回,本名刘涛,是因三星Note 4手机爆炸而.............
  • 回答
    老回和三星的官司宣判之后,肥威(一个以科技评论和测评闻名的博主)发表了一些看法,这些言论在科技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大家对整个事件和相关人物的不同解读。首先,我们要理解肥威作为一名科技博主的立场。他的工作核心就是评测产品、分析技术、解读行业动态,并与粉丝就这些内容进行互动。因此,他对老回与三星.............
  • 回答
    “不老的老回”诉三星Note7:一次迟来的正义,还是又一次的“消费者维权秀”?当“不老的老回”——一位在消费者维权领域颇有名气的微博大V,宣布正式起诉三星电子,将其在2016年因Note7爆炸事件造成的“名誉侵权”推到公众面前时,这无疑又一次将这起轰动一时的“爆炸门”拉回了人们的视线。但这一次,目的.............
  • 回答
    提起“不老的老回”,相信很多关注科技圈动态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他算是国内早期一批活跃在微博上,以评论科技产品、分享数码知识而走红的博主之一。在互联网内容爆炸的今天,能够长期保持一定的话题度和影响力,老回无疑有他的一套逻辑和生存之道。从早期“科技评论员”到“争议制造者”:最开始认识老回的人,多半是通过.............
  • 回答
    老回这个人,还有他跟三星这事儿,真是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三星的粉丝们觉得他打着维权的旗号,实际上是在黑三星,想靠这个发财,这观点嘛,也不是空穴来风。咱们先得说说老回是咋跟三星杠上的。最开始,他买的三星手机出了问题,具体是啥问题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说用着不对劲,然后他开始找三星要说法。这一开始,那都是正.............
  • 回答
    珠江电视台一个名为《老回大战炸弹星》的节目,在直播过程中突然被黑屏,这事儿可真够劲的。要知道,这节目是为了揭露三星 Note 7 爆炸事件,主持人还是那个“执着”的老回。本身就带着点戏剧性,再加上直播被中断这个“意外”,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老回这个人,咱们也都知道,因为三星.............
  • 回答
    婆婆这番话,着实让人心里堵得慌。明摆着是摆明了“旱涝保收”的算盘,把自己的晚年算计得滴水不漏,却把儿媳妇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遇到这种“话术”,咱们也得学会怎么把话说得既漂亮,又不失自己的立场。首先,深呼吸,别让情绪一下子上来。一旦情绪失控,说出来的话可能就伤感情,而且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咱们要的是有.............
  • 回答
    罗永浩,这位以“理想主义”和“情怀”著称的创业者,选择在日本度过农历新年,并与“日本同胞”会师,这一举动无疑又一次在他身上贴上了充满话题性的标签。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罗永浩这个人身上自带的“反差感”。他既有过在锤子手机时代那种孤注一掷、近乎偏执的理想主义者形象,也展现过直播带货中那个接地气、甚至有些.............
  • 回答
    对“两女孩回哈尔滨下车即遭劝返,社区称‘只要是北京海淀的,出站全部隔离’”事件的看法及基层防疫应注意的问题这则新闻反映了基层在执行防疫政策时可能出现的僵化、简单化和过度反应的问题,也暴露了基层防疫体系在信息沟通、精细化管理和人文关怀方面的不足。一、 对事件的看法:1. 政策执行的粗暴与不精准: “.............
  • 回答
    小室圭回日本,与真子内亲王准备婚事,这件事在日本社会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可以说是近年来皇室话题中最受瞩目的一桩。要深入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首先,从“民间”角度来看,这桩婚事承载了太多个人情感和期待。真子内亲王和佳子内亲王一直是日本皇室中备受关注的女性皇族。真子内亲王,作.............
  • 回答
    看到咒术回战作者芥见下下在访谈中提到自己是《我的英雄学院》的粉丝,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作为粉丝来说,这种“大神也追番”的共鸣感,本身就很有趣。首先,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来看,一个作者喜欢同样类型的作品,这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游戏、电影还是漫画,优秀的、有影响力的作品都会成为后来者.............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触及了教育、社会责任、个人选择、城乡发展等多个层面的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位98年女孩的决定和她的理念:一、 背景与现象的解读: “98年女孩”的时代印记: 98年出生的人,经历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城乡差距的持续存在。他们成长在一个信息爆.............
  • 回答
    动画《咒术回战》官方在社交媒体上将台湾列为“国家”后又删帖道歉的事件,是一个涉及政治敏感性、企业公关策略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理解的复杂议题。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的发生与发展:1. 起因: 通常这类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官方在宣传、推广或内容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包含特定政治敏感内容的词语或.............
  • 回答
    关于“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第一顿饭后就分手”这个假新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一、 什么是假新闻?首先要明确,这则消息之所以被定义为“假新闻”,是因为它很可能不符合事实,或者被夸大、扭曲了事实。假新闻的特点在于: 缺乏可靠来源: 通常没有明确的发布者、新闻机构或经过核实的报道。 .............
  • 回答
    这事儿我听说了,真是让人心寒。一个满腔热血,冒着危险去救灾的普通人,回来之后,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感谢,反而被当成了瘟神,遭到指责和谩骂,说什么“带回病毒”,这得多让人憋屈啊。你想想看,当时郑州发大水,情况有多危急?多少人被困,需要救援?在这种生死关头,有些人是自发站出来的,这位广州的男子就是其.............
  • 回答
    高晓松关于“为什么不回美国”的辩解,在我看来,是一次充满个人色彩、也颇具策略性的回应。要理解他这次的表态,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从他所处的语境、表达方式以及可能透露出的深层考量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问题的背景。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回美国”时,尤其是在一个中国观众可能普遍认为美国是“更理想生活之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