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个大奸臣,一个严嵩,一个魏忠贤。
但是两个人都是皇帝一纸诏书就滚蛋了,这说明了什么??想过没??
这说明这两人对于皇帝,都是忠臣,为啥这么说?因为这两人没有背着皇帝培植自己的势力,没有暗地里对抗皇帝,所以当皇帝抛弃他们的时候,他们除了上吊就没别的路了。
严嵩回老家,可有人帮他?魏忠贤回老家,可有人跟他?
想想历史上的大反派,有哪个不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的?拿下了后面还有多少党羽要连带消灭的?
你看严嵩和魏忠贤有吗?
有人可能会说严嵩也有严党,魏忠贤也有阉党,可是你看当皇帝抛弃严嵩魏忠贤的时候,这个党那个党的,可有反过皇帝?反过朝廷?
反而是张居正,皇帝拿他没办法,只能等他死了再对付他…
所以说严嵩也好,魏忠贤也好,你可以说他们贪污腐败,不学无术,治国无能,但你不能说他们一手遮天、权势熏天、党羽遍布。他们和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权臣是两码事,连鳌拜这种都比不上,康熙灭鳌拜用了多少时间布置?崇祯灭魏忠贤,嘉靖灭严嵩才用了几天??皇帝下个命令,两人就回老家了,连最基本的政治斗争都没有发生过,最基本的阴谋诡计都没有出现过。
说白了这两人只是皇权和相权斗争的牺牲品罢了,第一次斗争,嘉靖不得不牺牲严嵩,自此后皇帝就没有文官在愿意投靠了。第二次斗争,崇祯被忽悠牺牲了魏忠贤,自此后皇帝连太监也没有真心帮他的了。
皇帝放到这个地步,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了。不亡国才怪了………
学不了,太监看似权力大,其实都是靠的皇帝,只要皇帝不信任了,立马完蛋,而且圈子太小,想上位的人太多,出点事,别说外朝文官就是自己同事也想干掉你,自己上。明朝大太监最幸福就是,中年时能去司礼监看折,或者去御马监领兵,老年能去南京或者凤阳干个镇守太监。
外朝文官好歹还有同年,同乡,就算失败了,只要不牵扯造反或者科场舞弊,顶多就是退休回老家。
用现在的企业来对比,外朝文官,好比从县市级分公司副经理或者总公司部门小主管起步,先干分公司经理,然后省级公司市场总监,财务总监,技术总监,省级分公司经理,总公司部门经理,各种总监,最后干成副总进了董事会,起码在公司耕耘25到30年,公司上上下下关系网密布。
太监好比勤勤恳恳替董事长家大公子开车20年,任劳任怨,最后干上了私人管家,大公子吃喝拉撒嫖赌抽都离不开他。
突然有一天董事长挂了,大公子接班了董事长,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的司私人管家进董事会,也是副总职务。这个副总要想指挥另一个副总的人马,没董事长指令根本支使不动啊。这样一个副总,还不是董事长想换就换,在公司一点根基都没有。
另外一位副总想想他的功劳,苦劳,公司上上下下的关系,哪怕有点小毛病,想让他走人,也只能是荣休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