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被英法暴打。日俄战争被日本暴打,一战被德国暴打。
这种俄罗斯帝国,要抵御日后的纳粹攻击。而纳粹一个月就推平了当年暴打俄罗斯帝国的英法。
先活着再说吧。
另外,苏联在的时候,那些地盘都没有丢,怎么丢的?俄乌白三家分苏。
谁签的《别洛韦日协议》,嗯……俄罗斯国父叶利钦啊。
所以叶利钦和乌克兰的克拉夫丘克,白俄的舒什克维奇三个人高高兴兴的签了分家协议
对了,你叶利钦为什么要签这个协议?所以叶利钦签了协议,放跑了乌克兰和白俄,怪谁呢?
怪苏联。
这逻辑……无敌了都。
俄罗斯帝国后期被打的丢人现眼, 苏联直到解体那一刻,谁敢打?想吃大伊万?
你说的也许有道理,也许没道理,但是客观事实是皇俄打不过纳粹,别说纳粹,连德二都打不过。
打不过纳粹,就会被塞进奥斯维辛做肥皂。
14岁的伊万,15岁的伊万.jpg
活人才会伤痛,肥皂不会。
更何况苏联就算完蛋了,他留下的遗产在这些年再次拯救了俄罗斯,如果没有苏联留下的军事遗产和核威慑力量,就凭俄罗斯联邦这菲拉不堪的水平,在克里米亚只怕又要被英法摁着锤,被锤到解体都有可能,毕竟这次还有美国。
这个吧,把俄罗斯和苏联割裂来看是不对的,就像把中苏近代史合并起来看同样是不对的,都会造成很多似是而非的错觉。
苏联最早的建立虽然是因为列宁带领的第一代布党,但是不要忘记一件事,就是早期布党80%都是出身自沙俄的知识分子阶层,而沙俄的知识分子阶层,本来就是沙俄下层官僚体系演化出来的群体。这个和中国还有其他知识分子不一样,沙俄的下级官僚有点类似八旗,不过只能做文职工作,但是因为坑有限,大量萝卜填不进去又不许从事其他行当,所以除了空想就是骂社会压迫还有策划和参与造反了。
所以19世纪俄国革命史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每次闹事后政府都会扩编,当然扩编有因社会发展带来的客观需要,但是杂官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们闹事从来都是直接原因之一。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十二月党人闹事后,沙俄官僚人数扩编了六倍,包括后世被骂的体无完肤的尼古拉一世第三办公室,成员几乎早年都是参与造反的。同理列宁参与造反被流放期间还吃的胖了,斯大林造反被抓后,只要愿意参与国家考试去上学就减刑。这不是按照中国的传统理解的沙俄官僚们认为王朝气数已尽提前押宝,而是因为这本来就是看“大院孩子们”太调皮了这种心态,谁不是年轻时过来的呢?这是“罗家的人”圈子内的惯例。
所以后来说第一代布党的国际主义,本来沙俄知识分子们的世界观就是来自东正教救世理念的。所谓第三罗马最早就是个宗教概念,大意是其他东正教国家和教会都沦陷了,等我们去拯救,而最初的数位沙皇对此说法是避之不及说和我无关的,因为这不就是要搞圣战对全世界开火么。
包括很多布党的国内政策也是一样继承了普通人和知识分子之间那种完全不能互相理解的状态,最终俄国官僚体系得以复兴还是这一逻辑的自然延续。
所以整个苏联的建立一直到解体,从来都是在俄国自身发展逻辑当中演变的,要是说苏联真的有什么对不起俄罗斯的地方,也就是苏联期间没有整理清楚自己的定位而是热衷于编造宣传各种神话,所以进退失据最终早夭。当然后来发现其实苏联没事瞎编政治神话这个习惯也是继承自沙俄的……
原本是个清华,这下去了东北师大。
朋友们,真以为苏联是一群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空想出来的,强加给“俄罗斯母亲”的社会实验啊?
沙俄最后的五十年,内忧外患,最后搞到外敌入侵、生产停顿、民不聊生、内战连绵,各个反动集团争相卖国,整个国家社会完全解体,亚欧大地上血流漂橹。
你以为二十世纪初只有中华民族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俄罗斯民族同样是在亡国灭种的边缘。要是没有布党出来收拾残局再造河山,你俄罗斯的千年文明亡在二十世纪都可能。
你所谓的“俄罗斯民族的帝国”连二德子都打不过,沙俄解体后的临时政府更是被强弩之末的德奥联军强夺了大半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铁十字千年以来第一次进基辅啊。
就这种弱鸡,面对十几年后的法西斯铁蹄你拿什么去抗?三德子那可是正儿八经代表日耳曼人要对斯拉夫人亡国灭种来了,靠那帮费拉民族主义者?靠那一坨子一坨子的废物贵族保皇党?整个俄罗斯民族都到乌拉尔山以东种土豆去吧……
俄国内战可是全俄吃鸡大赛,布党能上位是因为他救了俄国,真以为历史是P社游戏,随随便便世界线就能分叉?
苏联这座巨厦即便崩塌了,其废墟仍然是巍然屹立的高地,但是皇俄狗们坐在上面沾沾自喜说什么俄罗斯本来就该是这样的高度,就纯属是欺负死人不会跳出来抽他们嘴巴子罢了。
-------------------一条分割线----------------------
我其实一直对 @扬云飞 佬的一个观念不太认同,我不清楚这是他自身的观点还是目前俄国史学界或者政论圈子里的一种认识:过于强调苏联与旧俄国之间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连续性,有意识地弱化社会民主工党,也即后来布党本身的异质性和进步性,似乎苏联是旧俄国所孕育的,自然产生的,一个瓜熟蒂落的结果。
用更官方一点的说法叫做:否认党的革命性和先进性。
当然,这顶大帽子在苏共还没变质的日子里足够把最牛逼的权贵送进卢比扬卡。而苏联最后凉透了也与这种极其反动的观点和言论在党内大肆流行有关。
我们不能否认,历史是连续的,那些中学课本里完全将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的革命视为机械降神,将其与旧帝国的制度、文化和社会土壤割裂开的宣传方式本身就是违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党在意识形态当中带有的强烈“救亡图存”的家国天下立场和继承自儒家理学思想的清教徒式道德,至于我们的官僚体系、监察制度、地方行政管理、边疆治理方式,都能从中华帝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当中找到根源,不必一一赘述。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嘛,这东西本来就不是我党主观选择的,而是中国的社会环境将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塑造成了这个形状。
那反过头来再看苏联,苏维埃起源自旧俄国的基层自治传统、苏联体制内党务政工人员与技术官僚的对立来源于旧俄国的督军和钦差对专家和技术官僚的控制和驱使,甚至苏联那极不文明的民族政策都是沙俄的遗产。
我们仍然要认识到,苏共是异质化的,是举着外来的意识形态旗帜的新势力。其代表的是在当时革命的、进步的、有利于沙俄境内各族人民的力量。这一点与一切旧俄国的势力都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样的势力和集团在旧俄国没有,在将来的俄罗斯也不会再有。
并且其胜利与存续极大地改善了原沙俄境内各族广大人民的处境,而在其毁灭之后,这些人民的处境也随着出现了显著的恶化。因此其进步性是明显的。这没有什么好反驳的。
你可以站在芬兰人、波兰人、中国人、阿富汗人的立场上斥责苏联是霸权与沙文主义的红沙俄,但是站在俄国人的立场上,否认苏联的进步性和异质性显然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们,扭曲事实的一种虚荣话术罢了。
首先这个问题的内容本身就有误。
在1897年俄罗斯帝国的人口普查根据语言划分了俄罗斯帝国的人口构成,根据调查,不包括芬兰在内,俄罗斯帝国有1.256亿人,而”大俄罗斯人“(俄罗斯人)的人数是5566万人【1】换句话说,俄罗斯人占总人口的44%左右。
1939年的人口普查的数据是苏联人口1.7亿人,而俄罗斯人的人数是9959万人【2】俄罗斯人占总人数的58%左右
在二战之后,随着波罗的海和西乌克兰和东普鲁士被并入俄国版图,俄罗斯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确实有所下降,但是根据1959年的苏联人口普查,苏联人口是2.08亿人,而俄罗斯人的人数是1.14亿人【3】俄罗斯人的人数是苏联人口的54.64%左右
此外1989年的人口普查显示,苏联总人口是2.85亿人,而俄罗斯人的人数是1.45亿人【4】苏联人口的50.8%是俄罗斯人
不知道提问者的70%降到了50%从何而来?俄罗斯族占苏联人口的比例可是一直都大于俄罗斯帝国时期的。
至于大饥荒,这不是被乌克兰用来宣传说苏联是怎么样的对乌克兰人搞“种族灭绝”吗?(中东欧的北约成员国和乌克兰倒是经常试图通过把“共产俄国”和德国相提并论来淡化德国的罪行)怎么又成了苏联“迫害”俄罗斯人的“证据“了?
至于丢掉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苏联的罪行就是解体了”+“苏联的建立对俄国人带来了什么伤害”这是什么逻辑?
平心而论,俄罗斯帝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实力实在是一般,要不是他的块头不小的话,恐怕在20世纪初的白人世界里的地位就跟西班牙和意大利是一个水平的,所以人家连被英国支持的小小日本都打不过还丢掉了半个库页岛,然后一战的时候被德国打的节节败退。
然后苏联把这个烂摊子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最后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工业强国,并且让俄国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柏林,考虑到俄罗斯帝国是多糟糕,并且搞了改良之后照样还是一个烂摊子(输了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改良,结果后来输了日俄战争,然后再改良,结果还是输了一战),要是没有苏联的话,恐怕等到德国打二战的时候东方总计划就直接实现了,到时候“高端”白人们就会像对待黄种人(北美印第安人)一样的对待“劣等”斯拉夫人了,到时候恐怕就不会有俄国人活着骂苏联了。。。。
其实今天的俄罗斯政府和民众对于苏联的评价大体上可以说是正面的,普京确实说过不少否定苏联和马克思主义的言论,但是人家也说过不少积极评价苏联和斯大林的言论,考虑到俄罗斯人把自己视作苏联的继承者而不是从苏联那里独立出来的国家,他的意思非常明显:康米主义是不好的,但是苏联卫国战争保卫了俄罗斯民族+苏联让俄罗斯民族强大起来是值得尊敬的。
而俄罗斯国内民众的态度也是对于在苏德战争时期指挥苏联的斯大林颇有好感,美国的宣传机构自由欧洲电台之前做过一个调查,俄罗斯民众对于斯大林的好感在近16年来总体上呈上升的态势。
之前列瓦达中心也做过一个民调,认为斯大林是”伟大的领袖“的俄罗斯民众从2016年的28%增长到了2021年的56%,原因比较简单,在俄罗斯不断地被美国打压的大背景下,俄国人当然会怀念他们过去的日子了,当然了,美国人一定会说这是因为俄国人被普京整的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的结果,信不信就由大伙了。
这个指责苏联的回答本身逻辑就有问题+违背事实,此外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的民意都不支持”苏联对俄罗斯人是过大于功“这一议题,所以我觉得答案应该是比较明显的了。
【1】Приложение. Справочник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х показателей.
【2】Приложение. Справочник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х показателей.
你要说集体化时代的饥荒确实没得洗。。
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叶利钦时代独立的。。。
而且西乌克兰(他们历史上属于奥匈)的独立主义者一直在闹事
波罗的海三国也是一直闹事闹独立,叶利钦时代独立(经指正是1990,苏联解体前一年,但也没差)
另外苏联时代是俄国国力的顶峰
(给我带来专业徽章的答案消失了)
俄国工业不怎么样
沙俄的人们吃不饱,死亡率高
俄国在主要大国里最穷,只有美国的八分之一
苏联二战时就成长为隐形世界大国
苏联的工业比1920年增长了几十倍,其他国家增长2-5倍
二战后1980年美苏的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伤痛是有,但是全靠一件事就补回来了——同化了中国,这可是俄罗斯和俄罗斯民族享用不尽的财富
关于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什么?俄国是一个蛮族帝国
然后,蛮族帝国的特点是什么?援引一下朋友的结论好了
作者:清蒸韭菜馅汤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325082/answer/21332653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罗马皇帝莫里斯曾经对斯拉夫人进行过一段有趣的分析,他认为斯拉夫人和安特人(也算是斯拉夫人)有以下特点:
1.追求自由和独立,反对被其他国家奴役;
2.忍耐力非凡,能够抵御严寒和物资匮乏的困扰;
3.虽然贫穷,但是热情好客,并且很容易和客人成为朋友;
4.虽然没有财富,但是斯拉夫人有不少谷物和牲畜;
5.斯拉夫妇女感性多情,他们的民族忧郁而崇尚艺术;
6.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丛林弥补,道路稀疏。
在政治和战争时期的斯拉夫人拥有以下特点:
1.他们那擅长使用短标枪和毒箭进行近距离攒射,辅以步兵冲击,会利用丛林和河流发动大规模的伏击;
2.斯拉夫人虽然有部落联盟,但由于各个部落之间相互憎恶,平时缺乏联系和共同训练,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其各个击破;
3.斯拉夫人没有外交信誉,他们和你签订条约的主要原因是处于恐惧,而非主动的赐予别人利益;
4.虽然缺乏联合,但是一旦遭遇外敌入侵,斯拉夫人会很容易的组成联盟,甚至大军,并且他们非常擅长依托山区、丛林、河网来打击敌人,同时斯拉夫人居住地区的烂泥地也是一个很大的危害。
…………
综上所述,罗马皇帝莫里斯在分析了斯拉夫人的民族特点和军事特点之后,制定了详细的对斯拉夫人作战方案:
在开战前夕
1.应当储备大量的牲畜物资,以便于在占领地区维持后勤供给;
2.组建大规模的舟桥工兵部队,以便于在进军期间修缮斯拉夫人的道路和河网,同时强化侦查,着重强化对敌人交通和城市的调查;
3.由于斯拉夫人缺乏各部落联合训练,因此越是大规模多兵种的正规会战,他们越是吃亏。因此应当组织步兵、骑兵、砲兵的混合部队逼迫其进行复杂的正面决战;
4.斯拉夫人的步兵规模庞大,应该装备大量轻步兵、弓弩、投石以压制他们;
5.在战争开始之前,要反复进行战争虚假宣传,宣称自己要对其他地方发动攻击,并且将步兵、骑兵、砲兵组建的快速突击力量调离前线,避免敌人侦察到己方的攻势行动。
当战争爆发之后
1.罗马军队应当沿着事先侦查的多条道路分进合击,在减轻己方后勤压力的情况下,尽可能逼迫对方分兵作战;
2.每一路罗马远征军都应该由侦察营在最前方进行侦查进攻,他们负责试探敌人的防线,并捕捉俘虏了解敌情,为军团主力的进攻探索敌人的薄弱点;
3.每一个正规军都应当尽可能分为三个集团,第一集团为副将率领的步兵、骑兵混成快速纵队,他们冲在军团的最前方,负责在斯拉夫人反应过来之前穿插进入敌人的疆域,切断其各个据点的联系,摧毁其后勤物资储备,并且为后续力量的抵达扫清道路。第二集团为司令官率领的主力步兵集团,他们负责在后方跟进,摧毁敌人的城市和据点。第三集团为后卫部队,负责在最后方压阵。前两支队伍一般不宜相距太远,维持在30公里左右比较合适,但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例外;
4.为了巩固占领,应当利用斯拉夫军头之间的矛盾,在敌人的营地中扶持大量的伪军,以罗马守备队监督伪军,由伪军对抗敌人的散兵游勇;
5.要学会利用步兵和骑兵配合作战,多从侧翼和后方发动袭击。斯拉夫人不擅长使用骑兵,也不擅长对抗骑兵,在平原上遭到多兵种配合作战时他们会手足无措,缺乏抵抗能力;
6.斯拉夫军队擅长坚守阵地,但是又喜欢采用莽撞的进攻战术。在遇到斯拉夫人坚守阵地的同时,应当示弱,诱惑他们主动发起进攻,然后在他们脱离阵地的时候将其歼灭。
7.为了追求奇袭斯拉夫人的效果,对于坚持抵抗的军队,不应当奢求他们投降,应当尽快用罗马人的火力优势将他们全部扫光。
8.如果夏季进军,很可能遭遇泥泞的秋季,最终在冬季陷入后勤困境。因此最好的进攻方略是深秋到初冬进攻,在物资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冬季坚实的道路和封冻的河流,彻底发挥罗马远征军的速度优势,以每日行军15-25罗马里的标准行军速度迅速的攻击敌人。
以上材料完全真实,来自莫里斯皇帝的军事论著《战略学》
············
这些面上的说完了,然后蛮族帝国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自身物产不能自足,必须要找到其他文明地区来获取资源维系自身
既然这一点明确了,那么俄国需要什么自然是显而易见,但是,就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来说,中国与北亚草原各个蛮族帝国的斗争,不管其战争胜负如何,通常都会以蛮族帝国的文明或民族彻底毁灭告终,输了的,比如戎狄、匈奴、乌桓、突厥、薛延陀、突骑施等的下场我们都看到了那是自不必说,柔然、鲜卑、契丹等赢了的一个个都在历史上灰飞烟灭不复存在,曾经看起来庞大的蒙古帝国结果是四分五裂沦为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乃至自相残杀起来,哪怕是建州女真,也事实上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连语言文字都失去的死民族“满族”,可以说这些北亚草原蛮族帝国对中国的“控制”全部都以本族的自毁或者彻底废掉而告终,即使是其佼佼者建州女真,也免不了本族文明被汉人几乎完全洗掉连语言都丧失的下场。
但是作为这些蛮族帝国后继者的俄罗斯在初期武力强压发现力有未逮以后,就采用了另一种全新的策略——在中国陷入混乱和遭到多方(包括俄国自己)侵略的历史低谷,病急乱投医的紧急当口,为中国开出了全新的救国办法,这个时候已经把学习军事制度、办工业、改良、立宪、共和等其他办法都试了一遍,走投无路的中国人当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唯一一条没试过的全新路线,当然显而易见的,布尔什维克依托其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政治的本质就是拼组织度,哪怕是被大家视为破烂的果脯,其组织度也完爆国内各路军阀,直到之后被更高组织纪律性的TG碾压)碾压了中国其他各派取得胜利,并且同时开启了对中国的俄化过程,从白酒文化到上层建筑,将自己与旧“中国”彻底剥离,转而变成一个全新的国家。
这一转变其实不管俄国人自己还是中国人自己乃至其他各国围观群众来说其实都没人注意到,或者出于意识形态偏见而没有当回事。但是俄化的中国对于俄国来说,这意味着——中国这一地缘政治的宿敌被从精神上彻底消灭了——如果中国不接受布又没有死(老实说对于一个在一直尝试自救的民族来说,死了是肯定不会),那么使用民族主义(无论汉族民族主义还是清国乃至民国的中华民族式民族主义)进行动员的中国必然以俄国、日本两个直接夺取中国土地的国家为首要敌人(考虑到20世纪民族国家普遍的反糠倾向,对俄国的敌意会更大),而日本作为政治控制力极差的贫穷帝国主义同时与中美交恶,死亡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俄国就要面对自己柔软的下腹部暴露在中国兵锋之下的危险境地。诚然,这个靠民族主义动员的政权或许战力比本位面的PLA要拙劣,但是俄国投送核心区力量到西伯利亚和中亚的漫长距离足以抵消俄国军队不确定的战斗力优势。这对俄国来说,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但一个俄化的中国,对俄国的全面友好是显而易见的,这个中国可以向俄国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援助和支持(参考朝鲜对大明)。而即使是敌对,那也不会将俄国视为生死大敌,而不过是视为有着相同习俗的偶尔争吵的朋友,进行一场虚张声势点到为止的假球(这一问题,法国宰相黎塞留在英国内战的时候就明确讲过“即使英格兰恢复了君主制以后与我们敌对,那也比共和了做我们朋友好”),这对俄国人来说是一项兜底性的财富——或许在俄国强大时提供不了什么,但是一个俄化的中国是决然不会在俄国陷入低谷时对俄国捅刀子的(这和传统历史上的中国对北方帝国出现崩坏时马上落井下石完全不同),这让俄国可以平安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并且组织反击。从这点来说,今天的中国就是苏联对俄罗斯和俄罗斯民族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之一。
好家伙,看这架势是要论证一下苏联非俄罗斯?
皇俄的看法是这样的。
首先,苏联的很多领导人都是蛮夷,或者有蛮夷血统。苏太祖列宁,据说他有很浓重的蒙古血统,曾经评价俄罗斯人是“反动民族”、“落后民族”、“残存的民族”、“被历史拖着走的小民族”、“没有前途的民族”、没有历史的“垂死的民族””。苏太宗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玉米王赫鲁晓夫是乌克兰人,苏宣宗勃列日涅夫是乌克兰人。
只有苏联末期的苏熹宗安德罗波夫和苏顺帝戈尔巴乔夫是没有争议的俄罗斯族人。
这正应了那句,胡虏无百年之运。苏顺帝戈尔巴乔夫推翻了鞑苏的统治,给予了俄罗斯族人的解放独立。就凭这一条,戈尔巴乔夫和俄太祖叶利钦就给名垂青史。这哥俩简直就是俄罗斯族的明太祖啊。这不给修个陵,立个碑?
所谓“驱除鞑苏,恢复沙俄,私有自由,救济俄民。”
再看看苏联干的事,灭东正教和俄罗斯传统贵族文化,妥妥的剃发易服。
有罗马之仪谓之沙,领土广大谓之俄,这才是俄罗斯人穿的“俄服”:
苏联的女学生衣服是这样的,真是堪比露大腿根的旗袍:
各种文化审查和肃反,妥妥的文字狱,目的就是为了让俄罗斯知识分子闭嘴。
设立集中营和精神病院进行大清洗,妥妥的故意屠杀俄罗斯人。据网上给的资料,据说1988年,克格勃下辖的第5局掌管着16个精神病院,一次性“康复出院”80多万人。
设立集体农庄,妥妥的圈地外加将俄罗斯自耕农变为集体农庄的农奴。
在人口和领土方面,按照知乎上的说法,苏联领土比沙俄小了一圈,俄罗斯族人占比下降到了近一半。
那么问题来了,这苏联是俄罗斯吗?
及时挽救俄罗斯以致掩盖了沙俄拉跨的本质,让后来的俄罗斯人对沙俄有了不切实际的认知。
实际上在我看来日本和俄罗斯这俩都属于后来者接盘及时干的够好,以至于掩盖了前者实际上拉跨的现实。
我们换个世界线来看,如果某世界线俄罗斯面临的是克里米亚战争战败于英法、日俄战争战败于日本、一战战败于德二、二战被德三亡国,那俄罗斯这个国家能不能现二战之后作为独立国家存在都不好说,哪怕是这个世界线美国开了挂自己干挺了德三,到了二战后俄罗斯独立了,那敢问俄罗斯会如何评价沙俄?怕是“罗曼诺夫耽误俄罗斯三百年”之类的评价都算好的,叶卡捷琳娜、彼得什么的也别当大帝,作为俄罗斯民族的千古罪人挂着吧。
日本也差不多,要不是倒幕战争打倒了幕府,就算是把明治维新全套改革扔给幕府去,到时候甲午战争德川幕府被清朝打败,德川幕府战败后日本经济崩溃,最后日本彻底丧失近代称霸的机会,那后来人问的就不是为什么日本能改革成功了,而是日本为什么不愿意开眼看世界了,对日本的评价怕是要连大清都不如了,毕竟鸦片战争大清好歹还是打了,德川幕府黑船开国的时候可是打都没打就投降了。
还能怎么说?后来者接盘及时并把这个国家带到了一个本达不到的高度,居然被后人作为理所应当,然后还对后来者的高度不够高加以斥责。
苏联最大的贡献是让俄罗斯民族有伤痛的机会,不然现在哪来的俄罗斯,没准和犹太人一样被拉去做肥皂了。
苏联残酷地剥夺了俄罗斯人在小胡子的新秩序下飞向东正教神国的伟大自由,把他们无情地扔在这万事皆苦的凡尘地狱中忍受折磨,这真是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
都9104年了怎么还有人复读经典老谣的……
所谓的“沙俄俄罗斯人占70%”“苏联建立初期俄罗斯人占80%”都属于拿1897年沙俄人口普查和1920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来混淆视听的。
沙俄人口普查数据写的是沙俄1.25亿人中“俄族人”(Русский)总计8300万人[1],但是沙俄时代的“俄族人”和我们现在的用法完全不一样,现在的我们说的“俄族人”那时候叫Великорусский(大俄罗斯人),当时说的“俄族人”除了Великорусский以外还包括Малорусский(小俄罗斯人,即现在的乌克兰人)和Белорусский(白俄罗斯人)。剔除波兰人后Великорусский占比略低于50%,这么算的话苏联时期俄罗斯人占比反而是上涨了……
至于1920年那次,大哥你想想当时布党有可能跑去外高加索,白俄罗斯,乌克兰,中亚这些地方搞人口普查吗……
让沙俄或者二月政府接着打一战的话还要什么自行车?
你白俄连和红俄对打都打不过,
一战在外面拉胯,日俄战争拉胯,
当时内战,红俄势力还很弱小,还是输了。
现在二战结束70多年了,你跳出来说你行了?
有人嘲笑苏联用了2000多万人才打退了纳粹,可笑的是你俄罗斯能不能动员出2000多万人都是一个问题。
既然苏联这么坏,那么解体后的俄罗斯人,一定都过上好日子了吧?
才怪。
苏联解体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次不亚于靖康之耻的巨大失败。即便抛开共产主义理想,单纯从最庸俗的民族主义视角来看,这一进程的负面影响也是极其惨烈的。
失去共产主义加持之后,俄罗斯被打回原形,从世界两极之一倒车回沙俄时代——一个区域性质的列强吊车尾。俄罗斯民族也不再被视为能和盎萨人分庭抗礼的强大民族,而是回归到他们的本源状态——斯拉夫,奴隶的意思。没错,斯拉夫人在千年以来的历史中,一直被欧洲视为奴隶一样的存在。
解体后的俄罗斯,国力经济民生这些数据,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不必赘述。相比这些更悲惨的是,欧美在文化层面上掀起的辱苏辱俄的狂潮,相当于是在精神上对俄罗斯实行了牵羊礼。
而这一羞辱的极致,就是1997上映的好莱坞大片《空军一号》。
《空军一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和俄国联合行动,抓捕了哈萨克斯坦的一个精苏军阀。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庆功宴上,俄罗斯总统神色谄媚,邀请著名硬汉演员哈里森福特饰演的美国总统发表演讲。美国总统在进行了一大堆意识形态输出后得意返航,却遭到了军阀支持者的绑架。在经历了一番斗智斗勇之后,身手堪比007的美国总统成功制服恐怖分子,凯旋荣归。
这个电影极其的辱俄。电影中的俄罗斯政府,就是美国的一条狗。总统陷入危机,美国人直接打电话给克里姆林宫,让俄罗斯释放被捕的军阀;而等到总统脱困,美国人又一个电话打过去,让俄国人把军阀给打死了。在整个过程中,俄罗斯政府对美国无条件的服从,与傀儡无异。
好莱坞对俄罗斯人的侮辱,在影片中囚犯高唱国际歌的场景中达到了极致。
精苏将军如英雄般归来,国际歌响彻监狱,神似叶利钦的俄罗斯总统在歌声中瑟瑟发抖,借酒浇愁。面对那个已经死去的红色敌人,美国人始终保持着一丝敬意,即便是在政宣电影里也不忘暗中抬一手。而对于现实中的俄罗斯,电影给出的态度也很明确——傀儡、软蛋、纯粹的小丑。
值得注意的是,《空军一号》还不是《刺杀金正恩》这种泼妇骂街式的闹剧,而是好莱坞顶级制作班底,斥巨资拍摄的面向全世界的政治宣传片,是对俄罗斯的公开处刑。整个九十年代这样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空军一号》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空军一号》当年在全球范围内大爆,票房三亿多美元,是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我不知道俄罗斯人看这个电影是什么心态,我只知道如果美国人把这个套路安到我们头上,我可能真的会气炸。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能退步的理由。美国人对失败者是没有任何怜悯的,现在他们还只会用《尚气》暗搓搓恶心人,如果我们投降了,那么等待着我们的将会是更大更惨烈的羞辱。
众所周知,都是因为苏联带来的巨大伤痛,三色旗俄罗斯才无法像直升机大帅皮诺切特的智利、加尔铁里的阿根廷、杜瓦利埃的海地、索摩查的尼加拉瓜这些自由民主的美国拉美友邦一样强大。
苏联带给俄罗斯民族最大的伤害是割裂了俄罗斯,使得俄罗斯的基本盘变小了,若没有苏联时代愚蠢的民族细分,甚至人为地制造民族,即便后世的俄罗斯仍然不能避免解体,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这三个区域大概率会被解体后的俄罗斯保住。
因为在沙俄时期,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并没有清晰的民族意识,沙俄也从没把他们当做少数民族对待,沙俄统计人口时是是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都统计在主体民族——俄罗斯人当中的,所以才有沙俄时期人口统计时俄罗斯人占比从来不低于百分之七十的数据出现。
当时不但沙俄不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当外人,在国际政治的主流意识中也从没把二者视为少数民族,他们就是纯正俄罗斯人,沙皇俄国的主体民族。
就以乌克兰为例,乌克兰在沙俄时期被称作“小俄罗斯”,乌克兰这个词更多是个地理词汇而不是民族名称。在当时的俄语语境中中,乌克兰含有边疆的意思,乌克兰人或者小俄罗斯人字面理解就是边疆地区的俄罗斯人。主流俄罗斯人除了偶尔揶揄小俄罗斯人的口音外,对乌克兰人没有任何见外。
至于白俄罗斯人就更没问题了,他们连可以被揶揄的口音问题都不存在,就是纯正的俄罗斯人,甚至白俄罗斯人因为自己没有被鞑靼人奴役过,还可以在主流俄罗斯人面前休优越,说自己的俄罗斯血统最纯正。
哈萨克斯坦则因为面积辽阔,且中北部的气候和地形和俄罗斯欧洲区域相似,距离也相近,是沙俄大力开发并移民的地区,到二十世纪初时,斯拉夫人占比就已经很大,正常情况下,就算俄罗斯解体,至少哈萨克斯坦的中北部地区也不会脱离新俄罗斯。
但苏联成立后搞的民族细分和独立国家联盟彻底把事情搞砸了!假如现在的俄罗斯还保留有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地区,俄罗斯的体量将会大得多,现在至少会有有两亿多人口和近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有这些基本盘存在,其内部市场会大得多,面对外部制裁时经济内循环也会健康得多。未来复兴的潜力必定会更大,上限更高。
苏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但如果你只把慈父单独拉出来,那问题就很好解决啦。
俄族人眼里:慈父?红色沙皇,小爸爸,隐亲王,东正超人,耶稣在世,沙皇堂弟。。。
剩下的,乌里扬诺夫真不熟。
托司机赶紧爬爬爬,赫玉米往后稍稍。勋宗起开点。
皇俄:我只要慈父的土地,又不要慈父的那些承诺(仅限于对我不利的)啥的。
拜托,你是后人了,前人已经死在泥土里,前人的话能约束你多少全看你自觉好吧。
这就是客观实在的现实,也是皇俄的现行策略。
至于你想骂人两面三刀,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虚伪,骗子。。。
拜托,咱不是三岁小孩了,真以为匹诺曹说谎话要长鼻子啊。你以为过家家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