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师兄的建议很好,其实我想的是,如果我有时间有精力,我想做一个访谈节目,写一个调研报告。不过估计得等我读博以后了。现在的任务就是硕士毕业,博士入学。
我自己回答一下:
小木虫的评论(十来个):
第一,如果明知非升即走,还迎难而上的都是牛人,一般会升;第二,即使个别走的,也是凄凄惨惨,而今社会没人会关心他们的。
我一直认为,实际上这种政策是不符合中+国国情、民情的,是国内科研大跃+进与崇洋媚外合流的结果。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基本上变成了非升即转,非升即降
走的人也只是换个环境,我想多半更嗨皮。还在笼子里的也不一定幸福吧。
转岗的多
厉害的人在哪里都好,不厉害的人在哪里都活不下去,特别是专业偏理论的,企业都不要,完全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学校超编严重,我们就算上了副教授仍然没有编制,就是个高级博后罢了
我们这个学校听说今年要来一个从浙大非升即走的,传的还挺厉害。
还有好几个“同问,同求”这种的,就不算了。
小木虫帖子:小木虫论坛-学术科研互动平台
虎扑回复(2个):
发帖一小时都没人回帖。可见此帖发在步行街已严重超纲。楼主挽尊
这个话题适用范围太窄。大部分人可能不了解你说的什么。也不懂你所说的这个圈子里的事。但是,有些高校确实留不住人才,人才都向资源待遇更好的地方流去了
我就是走了那个,可以问我问题。。。
学校offer我普通准聘教授,两年后考核通过转成编制内教授,我毫不犹豫拒绝了。
现在找了个同城双非一本,教授,编制,加安家费高于回答里面那个去贵州大学的,还有一笔启动经费。
我做的偏应用,我人过来了,项目也跟着过来了,就是得花时间重新建团队和买设备,这两年肯定不够productive。而且帽子没戏就安心做横向把,跟大企业合作省部级奖省部级重点项目这种还是陆续有来的。
我的忠告:双非一本,如果来了就有教授或者至少副教授才能来,刚毕业的青椒别来。
现在的青椒来了先让你做两年助管啊,辅导员啊班主任啊,入职一年才能去什么教师培训中心培训了拿教师资格证,再完整授两门课,,算算吧,,都快35了才有资格评副教授,并且前提是这期间你的青基和论文都有,而且全是自己做因为没学生,本来学生就不行,稍微行点的学生都被院领导和教授们选完了。
这里已经累积了一大堆过了35还没拿到青基的老讲师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