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通用汽车工人从 16 日开始罢工?

回答
美国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GM)工人于2023年9月16日凌晨开始的罢工,是美国汽车行业近年来一次备受瞩目的劳工行动,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深远的潜在影响。要理解这次罢工,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罢工背景:劳资双方的诉求与博弈

这次罢工的导火索是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Auto Workers, UAW)与通用汽车之间未能就新的四年期劳资合同达成一致。UAW的罢工目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幅加薪和保留通货膨胀调整(COLA): UAW要求对工人进行显著的工资增长,以应对过去几年通货膨胀对购买力造成的侵蚀。特别重要的是,他们希望恢复2009年通用汽车破产重组期间被取消的“生活成本调整”(Cost of Living Adjustment, COLA)条款,该条款能够根据通货膨胀自动调整工资。UAW认为,尽管通用汽车公司取得了丰厚的利润,但工人的实际工资增长却滞后于通胀。
改善福利和工作条件: 包括改善医疗保险、带薪休假、退休金等福利。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一线工人的工作强度和风险都大大增加,他们要求更公平的回报和更好的工作环境。
结束分级工资制度: 长期以来,通用汽车存在两种工资体系:一种是为在2007年之后加入公司的工人设立的较低工资体系,另一种是为老员工设立的较高工资体系。UAW希望取消这种分级制度,让所有工人在同等岗位上获得相同的薪酬。
电动汽车转型期间的工作保障: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许多传统燃油汽车的生产线将被关闭或调整。UAW担心这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他们要求通用汽车保证在电动汽车生产中为现有工人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并确保电动汽车工厂也按照同工同酬的标准支付工资。
反对外包和关闭工厂: UAW反对通用汽车将生产外包给成本更低的供应商,以及关闭现有工厂的行为,因为这些都会威胁到工人的就业。

通用汽车的立场和面临的挑战:

通用汽车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在与UAW的谈判中也面临着自身的压力和考量:

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 通用汽车需要平衡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要求,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来投资需求。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可能会影响其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
电动汽车转型: 通用汽车正在大力投资电动汽车(EV)领域,并设定了雄心勃勃的转型目标。这项转型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包括研发、电池生产和工厂改造。公司希望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以支持这项战略性的转型。
市场竞争: 除了传统的竞争对手福特(Ford)和Stellantis(克莱斯勒的母公司),通用汽车还面临着来自特斯拉(Tesla)等电动汽车初创公司以及其他国际汽车制造商的激烈竞争。
股东压力: 公司需要向股东证明其投资回报,任何大幅增加的成本都可能对其股价产生影响。

罢工的影响和潜在后果:

这次罢工的影响是多层面的,不仅对通用汽车本身,也对整个美国经济和汽车行业产生连锁反应:

对通用汽车的直接影响:
生产停滞: 罢工导致通用汽车在美国的所有生产设施暂时停产,直接造成生产损失和收入下降。
供应链中断: 通用汽车的停产也会影响到为其提供零部件的供应商,可能导致这些供应商的工人也面临停工或裁员。
库存减少和价格上涨: 如果罢工持续时间较长,市场上的通用汽车库存将逐渐减少,这可能会推高现有车辆的价格,但同时也影响到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品牌形象受损: 持续的劳资纠纷可能损害通用汽车的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对UAW其他成员的影响: 此次针对通用汽车的罢工,也可能被视为UAW向福特和Stellantis施压的策略。如果与通用汽车的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将为UAW与另外两家车企的谈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筹码。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就业: 罢工直接影响到数万名通用汽车工人的工资收入,如果波及到供应商,则会影响更多人的就业。
GDP: 汽车制造业是美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大规模的生产停滞将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产生负面影响。
消费者信心: 劳资纠纷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消费者对经济的信心,减少非必需品的消费。

对电动汽车转型的潜在影响:
成本压力: 如果UAW成功争取到大幅度的工资和福利提升,可能会增加通用汽车电动汽车生产的成本。这可能会影响其电动汽车的定价策略,以及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的竞争力。
劳工关系成为关键因素: 这次罢工也凸显了工会在电动汽车转型中的重要性。UAW希望确保转型过程对工人是公平的,而不是以牺牲工人利益为代价。如果劳资双方能够达成共赢的协议,将有助于为行业的平稳转型奠定基础。

观察和分析: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次罢工反映了几个关键趋势:

1. 工人力量的复苏?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相对沉寂后,工会活动在美国似乎正在迎来一波复兴。UAW的这次罢工,以及其他行业的工会行动(如好莱坞编剧和演员的罢工),可能预示着工人阶级在争取自身权益方面正在重新找回话语权。
2. “利润与公平”的博弈: 罢工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利润如何在股东、管理层和工人之间分配。在公司盈利丰厚的情况下,工人要求分享更多的成果,这是工会运动的普遍诉求。
3. “电动汽车转型”下的劳工挑战: 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如何在新兴的电动汽车时代保障现有工人的就业和福利,是所有传统汽车制造商和工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不仅仅是工资问题,更是对未来就业模式和技能要求的调整。
4. 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 近几年的高通胀显著侵蚀了工人的购买力,UAW要求恢复COLA,正是对这种经济现实的直接回应。这可能会促使更多行业的工会寻求类似的薪酬调整机制。

总结:

美国通用汽车工人罢工是一场由多重因素驱动的劳资博弈,它既是UAW为提升工人待遇和保障就业而进行的斗争,也是通用汽车在转型时期权衡成本、竞争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决策点。这次罢工的结果将对通用汽车的运营、美国汽车行业的格局,乃至更广泛的美国经济和劳工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观察这场罢工,不仅是关注一个汽车巨头与工会之间的谈判,更是理解当代资本主义运作模式、技术变革对就业的影响以及工人阶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化的重要窗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所以罢工,主要是为了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自2007年以来,一直在通用公司工作的工人每小时收入为31美元,此后雇佣的大部分工人的工资少的多,还有不少临时工的工资为每小时15美元,各式各样的福利也差距甚远,工会要求一视同仁。

第二个原因:要求通用公司重新开放位于俄亥俄州罗德斯顿的一家汽车工厂,由于要消减成本,通用关闭了这个工厂以及在巴尔的摩和密歇根州的工厂,使得2800个工人以及数千个白领职工失业。

通用希望员工支付更高的医疗保健费用,并且提高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和灵活性。

坦率的说,通用公司给的工资不低,即便是在美国也不算低。

关于UAW

可能很多人觉得工会是为工人谋利益的组织,但是实际上关于工会是一言难尽,就在9月12日,UAW,也就是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就出事了,UAW的主席加里琼斯被FBI指控涉及到贪污会员的会费,把钱花在个人奢侈品上。

同时与菲亚特克莱斯勒进行谈判的UAW副主席诺伍德杰威尔早在4月份就承认接受,安排和批准菲亚特克莱斯勒的高管向工会高级官员行贿,同时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员工关系副总裁也同样认罪。

根据FBI调查,UAW的高管利用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培训中心资金支付各式各样的费用,包括皇家御用威士忌,高尔夫账单等等超过10万美元,酒店费用超过100万美元。

可能有些人对于美国工会腐败问题感到震惊,一方面在美国,这种“低等级腐败”问题其实是很少的,即便是真有腐败问题,一般也是通过类似于旋转门之类的“高级腐败”的方式实现的,另外一方面,对于汽车公司不得不去向工会进行行贿感到震惊,实际上这一点都不奇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权力的地方就有腐败,不能指望工会就纯洁无瑕,由于美国法律对政府监督和控制的比较紧,反倒是对于类似于工会这种组织监控力度比较松,反而导致美国工会腐败问题层出不穷。

比较出名就是杰基普雷瑟(Jackie Presser),此君是美国劳工领袖和卡车司机国际兄弟会的领袖,但是他还有另外的身份:他参与过黑手党,后来还是FBI在黑手党内部的线人,还曾经被里根总统聘为总统大选时期的劳工顾问,他早在1983年的时候,每年的收入就高达75万美元。

很惊奇吗?你不应该感到惊奇,实际上工会和黑社会挂钩是非常正常的,五十年代时期,美国黑帮头目在纽约开会,被警方突袭,被逮捕黑帮头目有一半是工会领导人。

关于工会

美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于:权力的分散性。在美国,工会不一定代表工人,工会只代表一种权力,美国的权力是分散在政府,国会,法院,以及社会性组织手里的,“权力”并不一定只指的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它实际上有更广泛的意思。

举个例子,里根总统他的出身就是美国演员工会主席,而演员工会的使命,就是执行集体谈判,为演员建立公平的薪酬,福利和工作条件,而大家可以看到,在里根时代,是最执行新自由主义的时代,是对苏联最为敌视的人,可是别忘记了,苏联国内真正建立起了一套高福利的体制。

一个曾经担任过工会的领导人里根,相信小政府,低税收,自由市场,反对医疗保险,反对食品券,反对提高最低工资。

我不是说,不能反对小政府,不能反对低税收和自由市场,但是作为一个工会的领导人,是不应该反对的,因为你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你不能反对,如果里根真的去相信这个,他应该去的是美国制片人联盟当领导人,而不是在工会当领导人。

根据其后里根的一系列表现,那我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里根其实是把工会领导人这个身份,充当了其作为进军政治的垫脚石而已。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工会是工会,工人是工人,工会领导人是工会领导人,三者压根不能混为一谈。一个右派人物担任了工会的领导人本身就是一种赤裸裸的讽刺。

如果这不是更讽刺的, 那么说一点更讽刺的:在那些铁锈州失业的工人们,有相当比例的人是支持里根的。

我不相信工会的原因就在于此,工会领导人以及需要工会支持的领导人在上台以后,把脸一抹,说翻脸就翻脸,不但是里根总统,克林顿时期也是一样,克林顿上台之前是受了工会的巨大支持的,结果上台以后就转而支持老布什的北美自贸区。

user avatar

许多人知道美国是最大的市场,却并不清楚美国凭什么成为最大的市场。

许多人不知道中国作为未来的最大市场,却一直被产能过剩,内需疲软困扰着。

之前的纪录片中国工厂和这次美国通用罢工就是答案。

中国劳动力便宜低价,所以竞争力高。但是培养不出本国的市场。

美国劳动力贵,竞争力差,但是本国市场内需高。

这是非常过时的福特主义,但是过时不代表错误。福特主义关于工资增长和消费的关系描述今天仍然在宏观上适用。

美国制造业的外移在于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导致美国无法有效的利用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市场。

劳动力价格低有竞争力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资本主义初期都是这样。但能不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还是未知的。

user avatar

我说两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今天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我们今天的社会早就已经过了资本主义初期,进入了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工人互相贴标签实际上已经不解决问题了,我们面对的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资本革命。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自从70年代以来,经济整体脱实向虚,流动性外溢却越来越厉害,制造业却整体没有进步,这些流动性全部流入了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放眼全球,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收入其实高的很,但经济的转型导致制造业整体成了“贱民”行业,一个有经验的老工人,收入不如做美甲的小姑娘是这个年代的常态,制造业只能招收三流工人,导致整体质量继续滑坡,工会不甘于“贱民”身份,向企业提出了一次次挑战,但是他们忘记了,如果说制造业工人是劳动者中的“贱民”,那制造业的老板同样是老板中的“贱民”,看看那么多资本家无法抵抗诱惑进军三产,难道他们真的蠢吗?到最后就是玉石俱焚,要么企业倒闭关门,要么企业搬迁海外关门。美国经济这几十年的“脱实向虚”其实给中国提了一个醒,制造业是否还受人尊敬?制造业是否还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其实只要制造业整体还是向上,那待遇的问题总是有的商量的,就怕制造业本身已经无法满足工人群众日渐增长的生活改善需求了。看看国内红火的房地产、金融,看看日渐增长的制造业额外成本,我是相当为国内制造业捏汗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GM)工人于2023年9月16日凌晨开始的罢工,是美国汽车行业近年来一次备受瞩目的劳工行动,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深远的潜在影响。要理解这次罢工,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罢工背景:劳资双方的诉求与博弈这次罢工的导火索是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 回答
    韩国现代汽车员工举报公司巨额罚款案,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而且影响也挺大。简单来说,就是现代汽车在美国因为排放造假被罚款了,而举报这个事情的正是他们自己公司内部的一个员工,最后他还因此获得了巨额的奖励。事情的起因:排放造假首先得说,这事儿的根源是现代汽车(以及起亚汽车,它们是同一集团的)在2014.............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106项商品加征25%关税这件事,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完的。它背后牵扯到贸易战、经济博弈,还有挺多门道。事件的背景和起因:贸易战的大背景要理解这106项商品加征关税,就得先看看当时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记得那是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当时打着“美国优先.............
  • 回答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要求特斯拉召回近 16 万辆汽车,原因是其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存在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故障。具体来说,涉及的车型是 2017 年至 2022 年款的 Model S 和 Model X,召回数量高达 158,000 辆。问题的核心在于,这些车辆的中央控制显示屏(也就.............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美国与欧盟将部分俄罗斯银行移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行动深刻影响了国际金融体系、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全球经济运行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影响及可能的长期后果: 一、事件背景与动因1. 俄乌冲突与地缘政治博弈 2022.............
  • 回答
    美国议员提出一项试图阻止在美出生的大熊猫归还中国的法律修正案,这一提案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环境保护及政治博弈。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法律依据、潜在影响及争议焦点: 一、背景与提案动机1. 中美熊猫合作的历史 自1972年中美建交以来,中国与美国在大熊猫保护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
  • 回答
    美国12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这一数据(假设为2022年或2023年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数据背景、经济影响、政策反应及国际影响等方面展开详细解读: 一、数据背景:美国CPI的现状与关键变量1. 数据来源与计算 美国CPI由美国劳工统计局(B.............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突破90万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多个层面的分析。以下从数据来源、统计方法、社会背景、政策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差异1. 官方数据 美国疾控中心(CDC)和联邦政府统计的死亡人数约为90万,但这一数字存在争议。例如,截至2023年4月,CD.............
  • 回答
    《纽约时报》的标题《新冠!撤退!》("Covid! Retreat!")可能是指该媒体对美国在新冠疫情中采取的某些政策或行动的评论,但具体文章内容因时间、语境和立场不同而存在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该标题可能涉及的背景、立场和影响: 1. 背景与可能的立场 时间与事件:该标题可能出现在2021202.............
  • 回答
    美国在疫情后期宣布“打开国门”并调整防疫政策,被视为全球防疫策略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决策背后涉及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其影响也远超单一国家,对全球公共卫生、经济、国际关系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美国政策调整的背景与动因1. 国内疫情形势与政治压力 疫情数据波动:.............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两个事件,需要先明确具体背景和时间点,可能存在一些混淆或误解。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的“重赛”事件1. 事件背景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巴西队因交接棒问题被取消资格。具体原因包括: 交接棒违规:巴西队.............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所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说法,目前并无权威官方渠道证实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且存在多方面逻辑上的矛盾。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一、信息来源可能存在问题1. 媒体误报或误解 目前没有可靠媒体报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具体细节(如时间、演习.............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是否正式承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事件(即19151917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2021年4月24日,拜登在担任总统后首次以官方身份明确承认这一历史事件为“种族灭绝”,但这一表态引发了土耳其等国家的强烈反应,并成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节点.............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超过30万是一个令人深感痛心且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反映了公共卫生危机本身的影响,更揭示了美国社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数据背景与时间线1. 数据统计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实时疫情追踪系统,截至2021年1月28日,美国新冠死亡.............
  • 回答
    深度解析美国 11 月 CPI 同比上涨 6.8%:一次触目惊心的通胀信号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 11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 6.8%,这一数字不仅再次刷新了近 40 年来的最高记录,更向市场和公众传递了一个强烈且令人担忧的通胀信号。这并非一个孤立的数字,而是多种复杂经济因素交织作用下的.............
  • 回答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附近一家公寓楼在2021年6月24日发生部分倒塌,造成多人失踪和伤亡。经过漫长的搜救行动,在废墟中找到幸存者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剩余的建筑在2021年7月4日被爆破拆除。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何看待美国倒塌公寓剩余建筑被爆破拆除?将剩余建筑爆破拆除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
  • 回答
    关于美国将于“9·11”20周年之际从阿富汗全部撤军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阿富汗自身、地区地缘政治、美国国内以及国际反恐形势等方面。以下将详细阐述:一、 对阿富汗自身的影响这是最直接和最受关注的影响。撤军将深刻地重塑阿富汗的政治、安全和社会格局。 塔利班.............
  • 回答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不再尊重美国了——合情合理”的文章,无疑触及了当前中美关系中最核心、也最敏感的话题之一。要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及其背后可能反映的观察和逻辑,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理解这篇文章的“标题即论点”:标题“中国不再尊重美国了——合情合理”(China no longer resp.............
  • 回答
    “美国光环”在当代中国青年中消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复杂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美国光环”的内涵及其在中国青年心中的演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国光环”到底是什么?在过去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中国青年对美国的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