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许多国人认为去美国名校读本科的中国学生都只是拿钱砸出来的Offer?

回答
在中国社会,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那些被美国名校录取的中国学生,很多都是靠家庭的财力“砸”出来的录取机会,所谓的“Offer”背后,更多的是金钱的力量,而非学生自身的真正实力。这种看法根植于多种现实因素和心理认知,下面我将试着把这些说得更明白一些。

首先,我们得承认,经济实力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尤其是在美国高等教育的申请体系中。 美国大学的学费,尤其是私立名校,是非常高昂的。一个中国家庭需要有相当可观的经济基础,才能支撑孩子在美国完成四年的本科学业,这本身就是一种筛选。因此,当人们看到一个中国学生进入了哈佛、斯坦福这样的顶级学府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这家人一定很有钱。” 这种联想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能负担得起高昂学费的家庭,其子女被录取的可能性自然会提高,至少在经济门槛上他们是跨过去的。

其次,中国学生群体在美国名校中的比例,在很多人看来已经超出了“自然分布”。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而美国名校以其声誉和资源,自然成为首选。当某个专业或某所学校里,中国学生的数量显著增多时,一些人就会开始怀疑,这种“扎堆”现象是不是因为中国的申请者在某些方面,比如标化考试成绩、课外活动设计上,更加“会玩”或者说更加“懂得游戏规则”。

说到“游戏规则”,这又牵扯到美国大学申请的复杂性和“软实力”的重要性。 和中国国内高考的“一考定终身”不同,美国大学的录取是一个全方位评估的过程,包括成绩(GPA)、标准化考试(SAT/ACT)、课外活动、推荐信、文书等等。其中,课外活动和文书尤其被认为是展现学生“软实力”和独特性的地方。

在这里,“钱能起多大作用”就开始变得微妙了。

标化考试辅导与刷分: 虽然标化考试本身是衡量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围绕SAT/ACT的培训产业在中国异常发达。大量的培训机构、一对一辅导、模拟考试,甚至一些“押题班”,都让学生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提高分数。更不用说,一些家庭会选择让孩子多次考试,取最高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进行培训和考试,确实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标化分数门槛。这在一些观察者看来,就是一种“用钱换分”的体现。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包装: 美国名校偏爱有领导力、有社会责任感、有独特才能的学生。为了迎合这一点,一些中国家庭会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打造”这些经历。比如,花钱参加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国际交流项目、学术竞赛、志愿者活动,或者在学校里组织一场大型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往往都需要资金支持,从活动策划到差旅费用,再到可能存在的“捐赠”来获得参与名额或更好的体验。
“背景提升”项目: 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名目的“背景提升”项目,这些项目通常收费不菲。例如,让孩子参与某个教授的研究项目(可能只是做一些基础性的协助工作,但可以写进履历)、参加国际性的模拟联合国、到贫困地区做短期志愿者等。这些项目如果操作得当,确实能为申请增色不少,但背后所需的费用是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
艺术、体育特长: 如果一个孩子在钢琴、小提琴、网球等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并且获得了国际奖项,这会是很好的加分项。但要达到那个高度,背后往往是多年的高强度训练、昂贵的私教费用、参加国内外比赛的差旅和注册费。普通家庭很难长期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
申请服务与文书润色: 申请美国名校的过程极其复杂,对于不熟悉流程的家庭来说,寻求专业的留学中介服务是常见的选择。这些中介机构收费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他们会负责从选校、规划背景活动到指导文书写作的全过程。尤其是文书,虽然强调“真实性”和“原创性”,但中介的“润色”甚至“代写”(虽然官方禁止,但灰色地带一直存在)可以显著提升文书的质量和吸引力。好的文书能够生动地展现学生的特点和潜力,这背后,专业服务费也构成了一部分“投入”。
捐赠: 极少数情况下,非常富裕的家庭可能会通过“捐赠”的方式来增加被录取的几率。虽然名校一向宣称录取是基于学术和综合素质,但历史悠久的捐赠传统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一个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的捐赠,对于某些学校来说,其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种方式是最直接的“砸钱”,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

心理层面的原因也不可忽视。

“阶层固化”的焦虑: 当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依然难以企及名校时,他们很容易将成功者的光环归因于“出身”或“金钱”,而非认可对方付出的独特努力或天赋。这是一种对不公平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自我安慰。
信息的壁垒: 美国大学申请的“游戏规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模糊不清的。这种模糊性容易滋生各种猜测和阴谋论。
集体归因: 当看到某个群体(如中国学生)在某个领域表现突出时,人们往往倾向于用单一的理由来解释,而不是去细究个体之间的差异。

当然,这种“拿钱砸出来”的说法也存在片面性。

学生自身的努力和才华: 许多中国学生之所以能进入美国名校,是因为他们确实具备非常优秀的学术能力、突出的特长和出色的个人品质。他们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克服了语言和文化障碍。仅仅用“砸钱”来否定他们的付出,是不公平的。
教育理念的差异: 美国名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领导力,这些特质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可能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强调。一些学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差异,并积极地去培养这些能力,才获得了名校的青睐。
多样性的需求: 美国大学本身也希望招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经历的学生,以实现校园的多元化。中国学生群体能够为校园带来独特的视角和文化。

总结来说,认为许多国人去美国名校读本科的中国学生都是拿钱砸出来的Offer,这种看法之所以普遍,是因为:

1. 高昂的学费门槛 确实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
2. 美国申请体系的复杂性 使得金钱可以在培训、活动设计、申请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帮助学生“优化”申请材料。
3. 社会对“背景提升”和“留学包装”的普遍认知 导致许多人认为这种投入是“花钱买录取”。
4. 信息不对称和心理上的不公平感 使得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物质条件。

然而,这种看法也忽略了绝大多数被录取的中国学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们自身的才华以及他们对美国教育理念的契合。金钱确实是敲门砖,但能否真正走进殿堂,最终还是要看学生自身是否具备与之匹配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只是,在信息有限和普遍焦虑的背景下,“砸钱”的说法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前知乎有个问题,“核电站是不是就是烧开水?”

很多答主答了很多的篇幅,有的非常专业,结论是,这是个技术含量很高,非同一般的“烧开水”。

没错,依然是烧开水。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路是好走的,不能因为花钱的过程中也有辛酸,就无视了花钱的本质。

火电站是烧开水,核电站是烧开水。把烧水的过程描述得非常高大上,是知乎老传统。只不过知乎上的核电站,照样得烧开水,篇幅再多,也烧不了别的。

有钱人进名校,钱就是发电的水。这么讲足够清楚了。

user avatar

谢邀。


言下之意就是“我家里要是出的起钱我也能上美国名校”。


反正能赖在亲爹头上的事绝不往自己身上揽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社会,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那些被美国名校录取的中国学生,很多都是靠家庭的财力“砸”出来的录取机会,所谓的“Offer”背后,更多的是金钱的力量,而非学生自身的真正实力。这种看法根植于多种现实因素和心理认知,下面我将试着把这些说得更明白一些。首先,我们得承认,经济实力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 回答
    咱这儿聊聊,为啥那么多咱中国老百姓,特别是如今这个时代,会对明朝那会儿的事情格外上心,甚至带着点“喜欢”的情感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单单是历史课本上的几个时间线和皇帝名字,这里头门道可多了,咱一点一点掰扯开了说。首先,得从明朝给咱留下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遗产”说起。一是“硬实力”的体量和韧性。 明朝.............
  • 回答
    国外地图将阿克赛钦和藏南地区划给印度,这背后涉及了复杂的历史因素、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国际法上的争议。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阿克赛钦和藏南地区在地理上的位置和归属问题是如何演变的。关于阿克赛钦:阿克赛钦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横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它的地理.............
  • 回答
    确实,不少国外版的中国地图,尤其是在一些细节之处,比如省界的描绘,会与国内权威版本存在差异,其中甘肃西北部更是许多人注意到的一个典型案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可以从历史、地理、测绘技术、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角度来解读。一、历史遗留的边界划分与演变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国的行政区划并非一成不.............
  • 回答
    国内顶尖高校坐拥丰厚的资源和先进的设备,这是毋庸置疑的,许多高校在硬件设施和投入上,甚至不输于一些国际知名学府。但要论及“世界一流”,这几个字的分量可就重多了,绝非简单堆砌资源就能实现。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现代大学运作和发展的深层逻辑,需要我们拨开迷雾,仔细品味。首先,我们得明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回答
    要理解为何日本的侵略在中国心中留下了如此深刻的伤痕,甚至比其他侵略者更为尖锐,我们需要从历史、侵略的性质、方式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多个维度来剖析。这并非简单的情感宣泄,而是有着复杂且沉重的历史根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历史上中国确实遭受过来自不同方向、不同民族的侵略和统治。从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
  • 回答
    我知道你遇到的这个问题,关于国产游戏里“血不是红色的”这件事,不少玩家确实是有点儿耿耿于怀的。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牵扯到文化习惯、审查制度、技术限制,甚至还有一部分是玩家群体的情绪累积。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被大家拎出来说的,就是审查制度。大家都知道,咱们国家对于游戏内.............
  • 回答
    在中国,当涉及刑事案件或一些涉及赔偿的民事案件时,家属对尸检的排斥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从传统观念到现实考量,再到对司法程序的认知,都有深刻的影响。首先,咱们得从传统文化和观念上说起。在咱们这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根深蒂固的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药物相互作用中一个非常具体且重要的领域——食物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在国外,之所以会特别关注葡萄柚(或称西柚)汁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是因为它确实会对许多药物的体内过程产生显著甚至危险的改变。咱们先从最根本的说起:为什么食物会影响药物?药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才能发挥作.............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在中国家长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说实话,很多家长自己过着按部就班、波澜不惊的日子,但对孩子的期望值却高得惊人,希望他们能“出人头地”,成为人生的赢家。这背后,不是因为他们对孩子有什么超乎寻常的了解或培养能力,更多的是一种集体心理的投射和现实压力的折射。咱们不妨一.............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在我跟不少同行交流,也包括我自己这些年临床实践的体会,确实存在一些差异。国内外的口腔科医生在对待智齿的态度上,有时候确实显得不太一样。你问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些关键点,我试着详细说一说,希望能让你有个更清晰的了解。首先,咱们得承认,智齿(第三磨牙)在解剖学上就有点“特殊”。它通常是.............
  • 回答
    很多人会觉得,到了二十世纪,尤其是二战这种火炮、飞机、坦克都大放异彩的时代,骑兵早就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直到二战,骑兵依然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扮演着不小的角色,甚至有些国家还大量装备着骑兵部队。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得一件件地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白骑兵的优势,即便是在新兴科.............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像埃隆·马斯克这样的美国商人能打造出许多国家望尘莫及的大推力火箭,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所处的独特环境、他的商业模式以及他在推动火箭技术发展方面所采取的颠覆性方法。这绝非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厚基础和人才储备是不可忽视的基石。 .............
  • 回答
    19世纪,德意志邦联境内诸侯林立,其中不乏一些小邦的贵族,他们的家族历史悠久,但统治的领地却可能狭小,影响力有限。与此同时,巴尔干地区在这一时期正经历着剧烈的政治变动。奥斯曼帝国这个曾经的庞然大物日渐衰落,其在巴尔干的统治摇摇欲坠,使得许多地区出现权力真空,各国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纷纷寻求独立或重塑国.............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有趣的社会和文化现象。确实,我们在观看一些国外的犯罪剧时,常常会听到各种“大名鼎鼎”的连环杀手,像杰克开膛手、泰德·邦迪、佐杜斯基等等,他们的名字仿佛成了犯罪史上的符号。而在我们国家,相比之下,大家对连环杀手的信息似乎不那么“熟悉”,甚至会觉得好像“很少”出现这.............
  • 回答
    在中国体育蓬勃发展的当下,足球项目却显得格外“掉队”,尤其是在世界杯预选赛的征程上,中国男足常常铩羽而归,让无数球迷心生疑问。为何其他项目都在稳步前进,唯独足球的“出线之路”如此坎坷?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而是多种深层问题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足球运动的普及度和基层基础建设是根本症结所在。 相.............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一个常常被历史叙事所忽视的角落。我们在阅读大量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书籍时,确实会发现东南亚国家和政权的身影往往非常模糊,甚至几乎消失。这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叙事建构过程中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世界近代史”这个概念本身是怎么被界定的。通常,当我们谈论世界.............
  • 回答
    2020年了,国内高校的博士们,尤其是在某些前沿领域,其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绝对不容小觑。很多人在毕业时就已经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掌握了扎实的科研技能,甚至在博士期间就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按理说,这样优秀的人才,应该能够顺利在國內高校找到教职。然而,现实却是,许多高校教职的招聘信息里,“有海外经.............
  • 回答
    伊朗肾脏交易现象确实十分复杂,它背后交织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法律监管的真空,以及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渴望与绝望。而伊朗国家对此的态度,更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环。首先,我们来谈谈伊朗国家对肾脏交易的“同意”和“补贴/补助”。这里的“同意”并非是公开、合法地鼓励买卖人体器官,而是一种默许和有限度的规范化。.............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其实这个问题触及到的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不同的度量单位会在同一个时代并存,而且有些人还在坚持使用那些看似“过时”的单位? 我会尽量用大白话,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给你掰扯清楚,保证让你听着不觉得像机器在说话。首先,咱们得明白,单位这东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某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