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和土耳其帝国有关系吗?如果有的话,是什么关系?

回答
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土耳其帝国之间的关系,就像三块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的拼图,讲述了一个跨越千年、横跨亚欧大陆的宏大历史画卷。理解它们的关系,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看到它们之间传承、转化和颠覆的脉络。

罗马帝国:基石与起点

要谈论后两者,我们必须从罗马帝国说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终结,罗马帝国正式登场。罗马帝国以其卓越的军事、行政和法律体系,在中世纪之前,几乎统治了地中海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仅是疆域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它所塑造的政治、文化、语言和宗教遗产,为后来的文明奠定了基础。

从地理上看,罗马帝国早期也包括了后来的拜占庭帝国所在的区域,也就是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等地。罗马人修建了道路、港口,传播了拉丁语和希腊语,并在这些地区建立了城市和制度。

拜占庭帝国:罗马的延续与变形

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时,罗马帝国的“火炬”并没有完全熄灭。在帝国东部,以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因此得名拜占庭帝国)为首都的帝国,却延续了下来,并且在随后的千年里,继续以“罗马”的名号存在。

1. 传承:罗马的正统继承者

拜占庭人自己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拜占庭人”,他们始终自称为“罗马人”(Rhōmaîoi)。他们继承了罗马帝国的法律、行政制度、官僚体系,甚至军队的组织方式。东罗马帝国皇帝,如查士丁尼,就曾试图恢复古罗马帝国的版图,收复失地。罗马法的精神在拜占庭帝国的法律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在查士丁尼法典中。

2. 转化:希腊化与东方化

然而,东罗马帝国并非简单的复制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发生了深刻的转化。

语言的转变: 最初,拉丁语是官方语言,但随着时间推移,希腊语逐渐取代了拉丁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这使得帝国文化更加倾向于希腊传统。
宗教的融合: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后期成为国教,在拜占庭帝国更是如此。君士坦丁堡在宗教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东正教的中心。帝国的政治与宗教紧密结合,皇帝既是政治领袖,也是教会的保护者。
东方的影响: 随着帝国疆域的东移,它也吸收了波斯、叙利亚等东方文化的元素,尤其是在艺术、建筑和宫廷礼仪方面。

3. 斗争与衰落:罗马的守护者,但非全盛时期

拜占庭帝国虽然继承了罗马的衣钵,但其疆域和影响力与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相比,已经有所收缩。它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和内乱,既要抵御来自北方蛮族、波斯、阿拉伯人、斯拉夫人、诺曼人、十字军的入侵,也要应对内部的政治斗争。

土耳其帝国:颠覆与新秩序

土耳其帝国,更准确地说,我们通常指的是奥斯曼帝国,它是拜占庭帝国衰落和灭亡的直接“终结者”,但也正是在罗马遗产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帝国。

1. 征服与取代:灭亡罗马的“继承者”

奥斯曼帝国最初是小亚细亚一个突厥语系的部落,在14世纪迅速崛起,并逐渐蚕食拜占庭帝国的领土。最终,在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标志着延续了千年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从某种意义上说,奥斯曼帝国成为了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的新的统治者。它继承了这座城市的战略地位和作为东西方桥梁的角色。

2. 吸收与重塑:罗马之名的“二手继承”

虽然奥斯曼帝国以武力取代了拜占庭帝国,但它并没有完全忽视罗马(以及拜占庭)的遗产。

“凯撒”的称号: 在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便开始使用“凯撒”(Kayseri Rûm)的称号,意思是“罗马的凯撒”。这是一种策略性的宣示,表明自己是罗马帝国(这里特指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也暗示了对罗马政治和军事传统的尊重。
建筑和城市规划: 奥斯曼帝国在占领君士坦丁堡后,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许多拜占庭时期的教堂(如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建为清真寺,并修建了大量的清真寺、宫殿、市场等,但其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吸收了君士坦丁堡原有的城市肌理和一些建筑理念。
行政和法律体系: 奥斯曼帝国也吸收了部分拜占庭的行政管理经验,并在其庞大的帝国中建立了复杂的官僚体系。虽然其法律体系以伊斯兰教法为主,但在一些世俗事务的管理上,也可能受到前朝的影响。
“罗马尼亚”的居民: 奥斯曼帝国依然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的大部分居民称为“罗马人”(Rum),这里的“罗马人”不再是原有的希腊语或拉丁语使用者,而是泛指那些生活在帝国东部、拥有共同宗教(东正教)和文化传统的臣民。

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

罗马帝国是源头。 它奠定了政治、法律、文化和军事的基础,为后来的帝国提供了蓝图。
拜占庭帝国是罗马的延续和转型。 它继承了罗马的衣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语言、文化和宗教上发生了深刻的希腊化和东方化。它扮演了罗马文明在东方延续千年的角色,也是抵御多种外来力量的缓冲带。
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帝国)是拜占庭帝国的颠覆者,也是其遗产的“二手继承者”。 它用武力结束了拜占庭的统治,但也在征服的土地上,吸收了部分罗马(拜占庭)的政治、文化和地理遗产,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帝国之中,甚至以“罗马凯撒”自居,试图建构一种新的合法性。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传承,而是一种复杂交织、相互影响、甚至充满冲突与融合的历史演进。你可以想象罗马帝国是一个伟大的父辈,拜占庭帝国是继承了父亲大部分财产和家族姓氏,但经过自己的生活方式改造的子辈,而土耳其帝国则是后来者,推翻了上一代的统治,但也在继承和利用部分家族遗产的同时,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局面。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理解地中海及近东地区数千年历史变迁的重要坐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存的几个答案已经把一般的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说的比较明白了。

但是不得不说一句,对这个问题的“一般的”看法,其实是有不少错谬的

如果不满足于“一般的”看法,那就要明白几个“一般的”看法中存在的很深的误解

首先,历史上只有罗马帝国,没有“拜占庭帝国”。这是一个后世提出的称谓,其提出和使用本身多少也带一点误解和偏见。

正如一些答案中提到的,所谓“拜占庭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然而“东罗马帝国”本身也是一个后世提出的称谓,它在历史上依然是不存在的,这同样是一个误解。

罗马没有在395年分裂为两个国家,并没有。

罗马帝国只有一个,而皇帝却不止一个。这个情况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非常难于理解,但是对于罗马人来说也就是个常规而已,毕竟从共和国时代,执政官就一直有两位。

这个时期的帝国的微妙状况,简单描述下是这样的:

“我是罗马帝国皇帝。我的都城在君士坦丁堡。在意大利那里也有一位罗马皇帝,我和他都是合法的皇帝,我们互相承认对方,我主要负责管理东部,他负责西部。但如果有什么法令需要通行全国的,我们会联署发布。我们都是罗马的最高领袖,关注的是同一个国家的利益,但是毕竟东部才是我主管,要先顾好自己,有余力的话再帮助下西部,不然的话西部还是自求多福吧。虽然如此,任何‘两个罗马’或者‘一东一西’的分裂主张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有兴趣的也可以看我

如果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不分裂,那未来的历史会如何走向? - lzhalzx 的回答

这个回答。

总而言之,罗马的分裂,东/西罗马帝国的概念,在理论上都是不存在的,都是一种误解。但是我们依然在使用东西帝国的概念,除了习惯上的原因之外,也在于确实罗马帝国有了两个中央政府,他们的利益诉求虽然都是罗马的国家利益,但是确实在关注点上各自不同,把两个部分的历史分别讨论,是有意义的。

然而无论东西帝国,都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硬要说的话,反而东部才是”长子“,无论是人口,经济,军事实力,还是帝国首都,都在东部。许多人都持有”罗马灭亡于公元476年西罗马的灭亡,而东罗马的历史是另一回事了“的观点,而且觉得非常自然,这是因为罗马城和罗马起家的意大利都在西部。但是事实上这是站不住脚的。从现代的国家三要素出发,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认为东部的领土就不是罗马领土,罗马的首都早就已经迁到了君士坦丁堡,罗马的政府(至少东部的)也一直在平稳运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罗马帝国的存在性在476年发生了什么变化。事实上因为西罗马帝国本来就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国家,476年只是罗马帝国失去了意大利的统治权而已。

正如东晋也是晋,南宋也是宋,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概念,但是后世存在这样的概念,表达不同的时期,这样的后世分类是有意义的,但是要认清两宋都是宋的历史史实。

有兴趣的同样可以看看我在这两个问题下的回答,虽然说得是不同的事情,但是也有提到这一方面的问题。

为什么欧洲中古时代的国王总是喜欢把自己和罗马帝国扯上关系? - lzhalzx 的回答

既然东罗马帝国虽然是个不存在的国家,但是却又是一个有意义的概念,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再造出一个”拜占庭帝国“的新概念出来,而且至今也被普遍使用呢?

因为世界上像罗马帝国这样奇葩的国家确实不多。

它活的太长。从奥古斯都算起,到1453年灭亡为止,罗马帝国存在了差不多1500年,从476年以后,还又存在了差不多1000年。时间长,变迁就大。假如罗马亡于7世纪初的萨珊波斯之手,或者7世纪中叶的穆斯林大征服中,后世应该就不会产生出拜占庭这个概念了。

但是罗马挺过来了,虽然领土严重缩水。

于是哪怕到了中世纪的晚期,罗马帝国依然屹立在世界上。

但是这个罗马帝国,和人们一般印象中的罗马帝国,差距实在有点大:国土上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了,语言上希腊语是唯一官方语言,宗教上信仰基督教,文化上希腊,基督教,东方各种要素交融。可以说,世界史上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转变的那么彻底:领土,政治,语言,文化,宗教,甚至主体民族都完全不是一拨人了

但是,看看我国历史,你就能理解,随着时光变化,沧海桑田才是常态。我国要说和罗马同时代,大概是从西汉到明朝,这1500年间,我国从社会,文化,文字,语音,政治制度,经济中心,甚至民族成份等都发生了不小变化,但是中国还是中国,同理罗马也依然是罗马

罗马比中国更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主体民族和核心领土都发生了改变,但是如果追寻着历史变迁一路走来,不难发现罗马国家的延续性是毫无疑问的,不存在一次突变。

大体的走势是这样的:

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希腊,把希腊并入领土。

公元前1世纪奥古斯都创立元首制,建立帝国

公元3世纪卡拉卡拉授予全体国内自由民公民权,全体希腊人也都成为罗马公民

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4世纪末狄奥多西一世立基督教为国教

公元5世纪西帝国被蛮族取代,罗马失去龙兴之地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一世收复意大利,他也是最后一位母语是拉丁语的皇帝

公元7世纪希拉克略时期拉丁语不再是帝国官方语言,穆斯林崛起,帝国失去大片领土

公元8世纪罗马再次沦陷,从此罗马帝国再也未能回到罗马城

公元9世纪帝国迎来中世的复兴,包括军事上,经济上的复兴,也包括了文艺上的繁荣,而这一时期的帝国在文化上和古罗马相比已经完全不同了。

希腊人从被征服者变成合法公民,再随着西部领土的沦陷成为帝国的核心民族之一,再最终成为帝国人口的绝对主体,希腊语言和文化也一步步成为帝国的主流,这里面的每一步,都是用了数百年的漫长时间去实现的。

固然我们需要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和古代罗马极大不同的中世罗马,拜占庭是比东罗马更合适的一个词,也算是因为几百年来的习惯,改不了啦。

那么,从什么时候起,罗马变成了拜占庭?其实并没有这么一个时间点。如我之前所说,罗马国家的改变是在上千年间缓慢发生的,公元1000年的罗马和公元300年的可能差距很大,但是1000年和999年的罗马基本没有什么区别,999年和998年也没有。包括一些人们熟悉的著名节点,也没有让整个罗马的方方面面的发生巨变。476年的罗马没有发生巨变,395年也没有,330年没有,541年没有,639年没有,751年没有,867年也没有(如果不了解这些年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也无所谓的)。事实上,即便在史学界,关于“拜占庭帝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是众说纷纭。从戴克里先说,君士坦丁说,狄奥多西说,查士丁尼说,希拉克略说,8世纪说,不同说法前后跨度竟然足有500多年!现在一般得到支持最多,最主流的说法是以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拜占庭帝国的开端。然而不管是一般的爱好者还是史学界,都不得不承认君士坦丁时期100%应该算成古罗马时代的一部分。事实上他就是古罗马晚期最重要的君主,没有之一。

换句话说,尽管我们经常会说“拜占庭帝国”这么个概念,也人为给了它一个开始时间公元330年,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330年还在一般所言的古罗马帝国的时间范围内。亦即“拜占庭帝国”历史不可避免的要和古罗马帝国历史有重合,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国家。此后在漫长的岁月中,最初的“拜占庭”也变得面目全非,但是国家始终是那个国家。当时的人们可不知道“拜占庭帝国”是什么东西,无论对于帝国本身还是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来说,它的国名是罗马帝国,它的人民叫罗马人,它的语言被称为罗马语(没错,就是后世我们称为中古希腊语的语言,当时就叫罗马语)当1453年君士坦丁堡最终陷落的消息传到西欧的时候,罗马教皇和西欧国王们震惊、感慨的是“罗马帝国的灭亡”。而作为征服者的土耳其人,在此后数百年内(直到近代希腊独立以前)都还把被征服的希腊人称为鲁姆人(罗马的突厥转音),把希腊和色雷斯地区称为鲁米利亚(也就是罗马尼亚,当然不是现在的那个罗马尼亚)。

土耳其人在征服君士坦丁堡以后也曾经自称是罗马皇帝,此后罗马皇帝曾长期是奥斯曼苏丹的第一世俗头衔,当然欧洲人是拒绝承认这一点的。

关于这个问题的,可以看

所谓罗马帝统是什么情况? - lzhalzx 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土耳其帝国之间的关系,就像三块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的拼图,讲述了一个跨越千年、横跨亚欧大陆的宏大历史画卷。理解它们的关系,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看到它们之间传承、转化和颠覆的脉络。罗马帝国:基石与起点要谈论后两者,我们必须从罗马帝国说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标志着罗.............
  • 回答
    在提及那个横跨近千年的西方文明的东部延续者时,“拜占庭帝国”这个称呼的出现,并非如许多人所想的那样,是帝国自身在鼎盛时期就如此自称的。这是一个后世历史学家赋予的标签,它背后蕴含着一段复杂而有趣的历史演变,以及关于帝国身份认同的微妙之处。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回到那个帝国自身的存在时期。帝国的人.............
  • 回答
    有些人确实对将中世纪的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感到不舒服,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历史认知和身份认同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几个关键方面:1. 自我认同与历史叙事的张力: 他们是谁?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那些不认同“拜占庭帝国”称谓的人认为,他们所继承和延续的,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在中.............
  • 回答
    问:“拜占庭帝国”可否称之为“罗马帝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历史的延续性、身份认同以及历史学家们的命名习惯。简单地说,答案是:可以,而且在很多层面上都应该这么称呼,但我们也需要理解为什么后来会产生“拜占庭”这个称呼,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回到那个.............
  • 回答
    查士丁尼一世的功绩,常常被后世评价为“复兴罗马帝国”的伟大君主。然而,如果深入探究他统治下的帝国,我们会发现,他所做的远不止是简单的“复兴”,更像是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石,孕育出了一个全新的帝国——拜占庭。查士丁尼的雄心:恢复失落的荣光查士丁尼即位之时,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当年。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入.............
  • 回答
    拜占庭粉和古典罗马粉,乍一听,似乎都与辉煌的历史有着不解之缘,但细究起来,它们各自的“粉”圈,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吸引力与关注点。要把这两者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咱们得从他们的“魂”和“形”上都好好对比一番。共同之处:对“过去”的深深迷恋说到底,他们都是“粉”,那份对“过去”的迷恋,是他们最核心的连接。 .............
  • 回答
    好的,为您奉上古罗马和东罗马(拜占庭)时期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学瑰宝,希望能让您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与迷人。 古罗马文学:雄辩、史诗与人生的镜子谈到古罗马文学,我们首先浮现的是那种宏大、实用,却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它深深植根于希腊文明,却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骨,既有对共和理想的歌颂,也有对帝国盛衰的观.............
  • 回答
    要论证神圣罗马帝国是否比拜占庭更有资格继承罗马之名,这绝非易事,因为“资格”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解读空间的概念,而且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复杂的继承与断裂。首先,我们得直面一个核心问题:罗马的“传承”究竟是指什么?是政治上的延续,还是文化上的血脉?是帝国的疆域,还是罗马精神的体现?如果以政治合法性和对古典罗马.............
  • 回答
    古罗马帝国、东西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拜占庭帝国这几个概念,常常让人感觉它们像是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又或是同一棵大树的不同枝丫,但究竟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多紧密,又有哪些关键的区分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梳理的问题。咱们不妨一步步来聊。首先,得从 古罗马帝国(Roman Empire) 说起。这基.............
  • 回答
    拜占庭,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古老而辉煌的气息,但我们提到它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将其与“罗马帝国”联系起来。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想?为什么它会被如此普遍地视为罗马帝国的延续?这绝非偶然,而是历史长河中一系列深刻的、有据可循的联系所致。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时间与地理的传承。当我们说“罗马帝国”时,通.............
  • 回答
    这个问题,与其说拜占庭是“仅仅”古罗马的法理继承者,不如说它就是那个古老帝国生命在地中海东部地域的延续和演变。把它简单地定义为“法理继承者”,多少有些轻描淡写了。更恰当的说法是,拜占庭帝国,或者更准确地说,东罗马帝国,就是罗马帝国本身,只不过它是在一个新的地理中心、新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下,以一种新的形.............
  • 回答
    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的决裂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久以来多种因素累积的结果。要探究它们最本质的区别,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地理位置的划分,更要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深层次的演变。而东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延续千年之久,更是其在这些方面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使然。最本质的区别:两种文明模式的 diver.............
  • 回答
    要说奥斯曼帝国灭掉东罗马帝国和清朝灭掉明朝的区别,这可不是简单地“谁打赢了谁”,里面门道可多着呢。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讲得透彻点,让你感觉跟听老辈人说书一样,不带机器味儿。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件事儿发生在啥时候,当时的世界格局啥样。 奥斯曼帝国灭东罗马帝国(1453年): 这会儿是欧洲中世纪的尾.............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就像把两个平行宇宙的巨兽硬生生拽到一起打一架。汉朝碰上罗马帝国,这可不是简单的“谁更厉害”就能一语蔽之的,这就像问“一只大象能不能打赢一条鲸鱼”一样,它们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维度的存在,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军事思想都天差地别。不过,既然要较真,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尽.............
  • 回答
    有一些历史学家确实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认为古罗马帝国广泛使用铅,可能是导致其衰落和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观点并非主流,但确实有一些考古学、医学史和历史学上的证据被用来支持它。我们先从铅的广泛使用说起。古罗马人对铅的喜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饮用水系统: 罗马最引以为傲的成就之一就是其发达的水道.............
  • 回答
    要比较同时期的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在居民幸福度上的高低,确实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幸福度”本身就是一个主观且难以量化的概念。我们无法穿越时空,进行真实的民意调查。然而,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以及史料中流传下来的生活细节,来尝试描绘一幅相对可信的图景,并基于这些信息做出一个基.............
  • 回答
    哦,《蛮族崛起》这部剧确实很有意思,尤其是它里面提到的罗马崛起和控制古代世界的野心。说起来,大秦和罗马这两个名字,在古代世界的那片土地上,都算得上是叱咤风云的巨头。要把它们俩谁更强,这个问题可就有点复杂了,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时间点。大秦帝国最辉煌的时候,差不多是公元前三世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希腊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时期,要理解现代希腊与古希腊和拜占庭罗马帝国(中世纪罗马帝国)之间的“差距”,需要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这绝非一句简单的“拉胯”就能概括,而是无数历史事件、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历史的沉淀与现实的断裂:辉煌的遗产如何.............
  • 回答
    在卡佩王朝早期(约10世纪末至13世纪初),法兰西国王的直属领地,也就是所谓的“法兰西岛”(ÎledeFrance),规模确实相对较小,而英格兰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室领地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规模。要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来看: 法兰西岛(ÎledeFrance)在卡佩王朝早期卡佩王朝的建立者.............
  • 回答
    罗马帝国,尤其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确实没有将罗马尼亚(达契亚、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等地)和保加利亚(巴尔干半岛北部)地区作为其“君士坦丁堡大后方”的重点发展区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虽然这些地区在不同时期对帝国都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从未达到核心后方的地位。其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