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恐怖电影《灵媒》?

回答
《灵媒》(The Medium)是一部由泰国导演班庄·比松联(Banjong Pisanthanakun)执导,韩国CJ Entertainment联合制作的恐怖电影。这部电影以伪纪录片的形式,将焦点对准了泰国东北部依善地区的一种古老宗教信仰——萨满巫蛊信仰,以及一位被“神明”附身的女性的悲惨命运。

整体评价:

《灵媒》是一部非常成功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怖片,它在亚洲恐怖片类型中独树一帜,并且受到了评论界和观众的普遍好评。它并非依赖于廉价的跳吓或血腥场面来制造恐怖,而是通过 心理压抑、氛围营造、文化深度和情感共鸣 来达成目的。

亮点分析:

1. 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深度挖掘:
萨满信仰的真实描绘: 电影最核心的魅力在于其对泰国东北部萨满信仰的深入展现。它并非简单地将这种信仰描绘成迷信或邪恶,而是试图去理解其复杂性、仪式、社会功能以及人们对它的依赖。观众能看到萨满如何与“神明”沟通、如何进行祭祀、如何影响村民的生活,甚至是在面对危机时提供精神支柱。
“神明”与“恶灵”的模糊界限: 电影巧妙地模糊了“神明附身”与“恶灵侵扰”之间的界限。最初,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萨满“尼姆”,她的“神明”赋予她力量和智慧。但随着剧情发展,特别是当她被所谓的“冥灵”附身后,这种神圣性逐渐被侵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乱、暴力和令人不安的存在。这种模糊性增加了电影的悬念和恐怖感,让观众不断质疑所见所闻的真实性。
对“神权”的拷问: 电影也间接触及了对“神权”的拷问。当人们过度依赖萨满或“神明”的力量时,一旦出现问题,他们可能会陷入更深的绝望和混乱。萨满本身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这种信仰体系的脆弱性也显露出来。

2. 伪纪录片形式的成功运用:
沉浸感和真实感: 伪纪录片的形式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沉浸感和真实感。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调查或记录之中,跟着拍摄团队一起探寻真相。这种手法使得原本可能显得疏远的异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也让电影的恐怖更具代入感。
镜头语言的巧妙: 导演巧妙地运用手持摄影、固定镜头、特写等多种手法,模仿纪录片的风格,但又在关键时刻用更具电影化的方式来烘托气氛。特别是当“尼姆”被附身时,镜头晃动、模糊、失焦的运用,进一步放大角色的恐惧和混乱。
信息呈现的节奏: 伪纪录片的方式也允许信息有条不紊地呈现,观众通过拍摄团队的调查、采访,逐步了解事件的背景、人物关系和神秘现象。

3. 氛围营造和心理恐怖:
持续的压抑感: 《灵媒》的恐怖更多地体现在持续的心理压抑上,而非瞬间的惊吓。从一开始,就笼罩着一种不祥的预兆和压抑的气氛。尤其是在夜晚的乡村、破败的房屋、阴森的森林中,环境本身就充满了不安感。
潜移默化的恐惧: 电影善于通过细节来制造恐惧。例如,“尼姆”身上出现的怪异纹身、她的言行举止的突然变化、她对食物的厌恶,以及那些被认为会带来厄运的“冥灵”的暗示,这些都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一点点将观众和角色都笼罩其中。
对未知和失控的恐惧: 电影的恐怖核心是对未知力量的恐惧,以及失去控制的恐惧。“尼姆”从一个有能力帮助他人的萨满,变成了一个被强大邪恶力量控制的受害者,这种转变本身就令人胆寒。观众也无法完全理解那种力量的本质和意图,这种未知性加剧了恐惧。

4. 精湛的表演:
尼姆的扮演者(Narilya Gulmongkolpech)的惊艳表现: 这是电影成功的关键之一。她从一个普通、有能力的女性,逐渐被邪恶吞噬,表演层次分明,极具感染力。她将那种被附身的挣扎、痛苦、癫狂以及偶尔流露出的脆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为她的命运感到心痛和恐惧。
其他演员的出色配合: 电影中的其他角色,如“尼姆”的姐姐、妹夫等,都为电影的真实感和情感张力做出了贡献。他们对信仰的复杂态度,对“尼姆”的担忧和无助,都让故事更加可信。

5. 出人意料的结局:
颠覆性的反转: 电影的结局可以说是非常令人震惊和出人意料的。它打破了观众对“邪恶终将被战胜”的传统预期,留下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无力感。最后的处理方式,特别是关于“冥灵”的真正身份和目的的揭示,让之前的一切恐惧都得到了一个极其黑暗且令人不安的升华。
对信仰和命运的深刻反思: 这个结局促使观众反思信仰的本质、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在面对强大的未知力量时,人类的渺小和无助。

潜在的缺点(或说,可能不适合所有观众的部分):

节奏偏慢: 由于电影注重氛围营造和文化铺垫,前期节奏相对较慢,对于习惯快节奏恐怖片的观众来说,可能需要一些耐心。
文化理解门槛: 虽然电影已经做了很多解释,但对于完全不了解泰国东北部文化背景的观众来说,一些仪式和符号的含义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尽管这并不影响其恐怖效果。
结局的震撼与压抑: 电影的结局非常黑暗和压抑,可能不适合所有寻求 catharsis(宣泄)的观众。它留下的是一种沉重的思考和挥之不去的阴影。

总结:

《灵媒》是一部 大师级的恐怖电影,它将地域文化、民俗信仰、伪纪录片手法和心理恐怖完美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而令人难以忘怀的恐怖体验。它不仅仅是在制造惊吓,更是在探讨信仰、家庭、命运以及人类在面对超自然力量时的脆弱。如果你喜欢那种需要慢慢品味、营造出深沉压抑氛围,并且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恐怖片,那么《灵媒》绝对不容错过。它会让你的脊背发凉,并在你脑海中久久回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说结论,这部影片极佳,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看热闹这块做得并不理想。

注:本文涉及部分剧透,且本文内容仅为探讨影片与民俗文化的专业解读,请勿将其中相关描述当作现实

这个片子的剧本的编剧是罗泓轸,提供了剧本的最初概念和初稿,导演班庄又对泰国当地的巫术灵媒文化做了大量调查走访,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深入研究泰国巫俗,还找了30多个巫婆进行访问和了解,然后结合创作,进行了拍摄,因此它实际上反映了一定的泰国巫术文化的特点。

首先要了解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那就是全球的巫术文化,其实都有共同的特点,只是被包装在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装饰之下,如果剥去这些,便能看到其本质的东西,虽然这是一部泰国恐怖片,但实际上里面的一部分概念认识,是在全球跨文化区域所共有的。

萨满尼姆,是本片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她以及祖先都信仰当地的一个地方神明,叫巴扬神,但她其实也说过,巴扬神的来历其实不知道,只是她们认为是祖神而已。

祖先神广泛存在于各种原始宗教的文化之中,在不少地区、不少民族中,往往还会伴随有相应的祖先神的英雄故事。

由于这是一片伪记录片的形式,所以有采访尼姆的内容,在里面提及到巴扬神是世代附体在她们家族的女性身上的,而她是第三代。

这是一种标准的萨满体系,例如在我国东北地区以及俄罗斯伯利亚一带,流行的地方萨满文化中,通常俗称为出马,附于人物的以动物精怪为主,当地文化中俗称为之仙,如果是代代供奉的,被称为保家仙,如果附于人身让宿主成为巫师的,则被称为出马仙。

我国东北的体系中,大体被人所知的,家仙以胡、黄、常、蟒四大为主流,而以鹰、雕、虎、鹤、哈、狼、兔、狸、蜗牛,龟认为是支流。

在更加庞大的体系中,通常会认为鹰附体才是最强的,同时在不同的地方传说中,鹰往往还担任阴阳两界的信使,或是拥有引渡亡魂的能力。

并且,动物神也并非是萨满中唯一供奉的神明,例以满族里常见萨满的供奉为例,通常他们会供四类神,第一类为去世的萨满祖先;第二类为对家族有贡献的血缘祖先,如治疗腰疼的祖先神、创业始祖神;第三类有萨满的助手神灵瞒尼神,如哑神何洛瞒尼,瘸神多霍洛瞒尼;第四类为萨满掌控的动物神灵,如首雕神、八尺蟒神、九尺蟒神、鹰神、金钱豹神、金雕神等。

一个比较有趣的巧合是,这个影片中的故事,所描述的地区也在泰国的东北部,在玄学中,通常解释为东北为鬼门所在,所以更容易有这类现象出现。

1、尼姆这里给人治病的方法,是一种很经典的方式:滚鸡蛋。

这种方法在全世界流传甚广,在墨西哥的净化仪式中,同样使用到了鸡蛋,同样的,在意大利与西班牙也是如此,并认为使用鸡蛋能够消除人的负面情绪。

在中国民间,这种方法其实应用得更加广泛,甚至已然无神秘性可言,被视作一种万能偏方。

不少人小时候可能都被家里的长辈,尤其是奶奶辈的人物,滚上过那么几轮,其所能针对的范围,包括及不限于小孩咳嗽发烧不爱吃饭,成人各种不适,甚至还可以用于治疗长痘痘,而在神秘领域,还以用于收阴,收煞,收蛊等等。

甚至可以这样说,凡是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先来一轮滚热鸡蛋,准是没错的。

为什么滚鸡蛋那么有用,除去玄学上的说法,从物理上,可以将鸡蛋视作一种热疗。

为什么偏偏是鸡蛋?因为鸡蛋本身是一种很奇妙的结构,蛋壳上有大量的小孔,当加热后,会有大量的热量储存在其中,然后逐渐通过蛋壳上缓慢散发出来。

所以煮熟的热鸡蛋,自然凉下来是很慢的,即使是泡在一碗冷水中,往往冷水热了,鸡蛋却还是没有凉多少。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结构,把鸡蛋放到微波炉里加热的话,热量积聚过多,很容易就会发生爆炸(无论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此行为危险性,切且模仿,网上有相关视频,可自行搜索查看)

2、尼姆是如何发现侄女敏的异常的

尼姆姐姐的女儿敏,在参加了尼姆姐夫的葬礼时,时不时出现了一些异常的情况,这让尼姆察觉到了,于是便开始留意敏的状况。

起初的关键其实是在这里,当敏递纸条给尼姆后,尼姆接过纸条后抚摸手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动作是表明尼姆手臂上的汗毛立了起来(出现鸡皮疙瘩),在民俗迷信的体系中认为,如果遇到阴灵附体的人,因此通常体质敏感的人会有到阴冷、手起鸡皮疙瘩之类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毛骨悚然”。

而尼姆作为一个萨满,忽然产生了这种的感,自然便她开始了怀疑。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感知其实也不乏心理因素在内,有时候这类感知看起来的真实,因为是因为本来虽然察觉到了异常,但是正常的逻辑还不能完全关联上时,潜意识会给出一个判断,然后反映在肉体上。

单纯的感觉是可能出现失误的,加上这又是她的侄女的事,因此尼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萨满,自然也会更加慎重去观察自己侄女的状况。

紧接着,她发现侄女变得非常敏感,一旁的人在打牌谈到妓女这个词时,敏怒不可遏的跑去大吵大闹,说是别人在骂她。

这进一步让尼姆察觉到了有问题。

真正让萨姆开始确认敏出现问题的,则是敏半夜突然坐起来与盲人婆婆进行对视,然后盲人婆婆第二天就去世了。

这显然完全不正常了,尼姆确认了侄女出现了问题,所以她直接冲到姐姐中,四处翻找,在敏的衣柜中发现了万帕塔巴,这是当地人认为可以用来驱鬼辟邪的东西。

3、敏的家人为什么猜测她的侄女这是可能要被巴扬神附体的前兆

在一开始的采访中,尼姆的姐姐说当年巴扬神本来要附身在她身上的,结果她就病了,并描述了一系列的症状,而在敏身上出现的症状也与尼姆以及她姐姐的相似,她们将此称为神病。

这种情况,对应现实中也是存在的,民间的民俗中普遍认为,大多数情况下,被附体(出马)这种行为并非是主动的,而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而这种情况发生之 前,往往会通过很多征兆来表示。

比如宿主会出现各处奇怪的遭遇,例如霉运、疾病、巨大的精神打击等,被称为神病(巫病),如果宿主拒绝,那么有些附体甚至便会不断折磨宿主,直到宿主妥协为止,然后才会正式被附体,转变成通灵巫师,

故而到这里,判断的来源正是此。

4、为什么尼姆并不认为是巴扬神附身的前兆,而是被邪灵影响

尼姆问敏,最近有没有奇怪的声音叫她,并问她有没有回应。

影片中将镜头下移,有意表现出来了用手握住了敏的手。

这是一种萨满习惯式的感应方法,因为在之前有葬礼上,尼姆已经产生了体感,为了确认并感受,因此她才会握住尼姆的手。

这里其实是有一种技巧的,除了纯粹的感应,通过握住对方的手,然后用指头去感知对方的血脉跳动情况,这种方法对于判断精神异常的情况有些作用,具体可以网上搜索类似快速摸脉辨邪病法描述的内容(顺便说一下,此法最早是贫道于十多年前于博客上公开,后被广泛转抄)

尼姆为什么会怀疑不是巴扬神的导致的,因为在尼姆的采访自述中说过,她自己其实也压根没见过巴扬神,只是坚信它的存在,而根据多年的经验看来,凡是有特殊情况出现的,多半都是邪灵所致。

这个在民俗里其实也有对应的概念,比如在道教天坛玉格中,明确说清了,正神不会降附人身,而在民俗盛行的民间道教中,虽然认为有神灵附体这种事,但也认为如果是神明附体是不会带来毛骨悚然的感觉,如果出现了,那么一定就是不好的邪灵。

因此这实际上也是尼姆的一个判断依据,她认为敏是被邪灵影响了,在一般的民俗概念中,会认为非正常死亡的灵魂,很有可能变化成邪灵来寻找亲人,而害亲人的逻辑是,它们想把自己喜欢的人带去与自己在一起。

据尼姆所知,其家中非正常死亡的,当然是敏的哥哥,据称死于摩托车事故。

而到了其哥哥的房间,尼姆做了一些动作:

用手去触摸其哥哥用过的键盘。

然后又用手触摸了照片,然后表示自己知道了他们的关系。

并质问:“你知道自杀的人灵魂会怎么样吗?”

这里萨姆表现是她的灵媒的能力,通过触摸亡者生前的物品,然后知晓其生前的信息。

然而,尼姆现实中即使没有触摸知晓亡者信息的能力,依然可以按照上述的行为话术来进行逼问。

所以,尼姆的是否拥有通灵的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旁人相信就行了。

因此,无论尼姆在这里是否拥有灵力,都可以解读得通,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所在。

之后尼姆发现其实自己并非是巴扬神所选中的灵媒,而自己遇到的神病(巫病),其实是都是她的姐姐导致的,从而自我也产生了怀疑,变得很沮丧。

5、尼姆为什么打断降神仪式

敏的母亲认为这是巴扬神要降附,所以她认为降神仪式也许敏就会恢复正常,而尼姆认为这是邪灵的影响,如果进行降神仪式,只会让敏的情况变得更严重。

并且在此时,尼姆已经找到了敏的哥哥上吊自杀的地点,并认为这一切就是敏的哥哥导致,因此她决定举行仪式来解决。

6、尼姆为什么发现自己判断错误了,黑色的蛋清又代表什么意思?

尼姆不断的打着鸡蛋,这其实是一种鸡蛋占卜的方式,通过占卜的方式,如果能查到敏的灵魂去了哪里,那么就能想办法找回来。

然而,当她打出来了黑色的蛋清时,顿时就震惊了。

为什么看到黑色的蛋清就知道自己判断错了?

这里就是一个关键的民俗神秘学的知识点了:如果一个人中了降头,并且是针降的时候,打出来的蛋清就是黑色的。

因此尼姆看到这个时,立即就发现问题了,敏的哥哥其实是中了针降。

而这个降头就是片尾中揭秘的:

这片剧首尾呼应,前后统一,在结尾的时候请的法师,说出来了根本原因。

7、尼姆姐姐声称感受到了巴扬神,然后倒插香意味着什么?

倒插香通常被认为是对神的一种挑衅,通过触怒神明,可以将请正神变成请邪神,还有一些萨满仪式或民间法派中,会专门采用倒插香的方法加强请来的鬼神的力量,这有以邪治邪的含义,总的来说,虽然倒插香整体上是一种很忌讳的行为,但影片里实际上进行了夸张。

要理解这种信仰,不要以人的道德感的好坏去定义,在人看来,如果是一个善神的话,那么应该是你无论如何侮辱它,都不应该计较。

然而实际上,民俗及大多数宗教中的鬼神信仰体系往往具有不稳定,通常对于神来说,也有两面性,祭祀得好就会得到赐福,如果不小心触怒便会引来灾难,例如按基督教的圣经里描述,赞美得好则各种赐福,而不心触怒了上帝,上帝则会屠人满门。

这很显然有古代社会的影子在里面,触怒神明这回事,如同最底层的百姓不小心触怒了贵族一样,很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甚至抄家灭族。

8、影片中为什么设定巴扬神为什么斗不过邪灵

因为小镇上基督教的信仰者越来越多,而信奉巴扬神的越来越少,甚至被巴扬神选中的灵媒也用各种手段逃离自己而改信基督教,可以说巴扬神的香火越来越薄弱。

影片中的邪灵则不是一个或某个,而是大量的邪灵汇聚一起,全部是由怨念聚集而成,作为一个地方失势了的区域神来说,当然是斗不过的。

顺便说一下,邪灵汇聚在玄学也是有讲究的,但称呼并不一致,例如一个地方经常出现有人容易死亡,比如事故高峰发路段,这种久而久之,会构成大量的怨灵便会汇聚在一个点上,如果要击败这些怨灵,关键是找点这个点加以摧毁,否则是很难摧毁的。

影片中穿插有一个片断,敏被附体后,把一只狗放在锅里进行活煮,这里其实也是有寓意的,不仅仅是突出残忍的一面,实际上它有对应的概念:在流传的在降头之类邪法中,有一种类似的用来施行诅咒的方法,便是将猫或狗放入蒸笼或锅中活活煮死,然后利用它们死前的强大怨念。

当然这些一看就很邪恶的方法,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都是样子货,现实中只是具备一些心理暗示作用,实际上没什么用,如同前些年热门的佛牌一个道理。

9、尼姆是怎么死的?

影片里说的神隐,其实就是被巴杨神直接带走了,这里有一个潜在的预设,如果被邪灵杀死的也会变成邪灵。

影片里外部祭坛的蛆,意思是已经被邪灵入侵,但是尼姆去世的地方,却是干净的,由于尼姆与法师之前做过将灵力合一的仪式,所以之后驱邪必死无疑。

10、车子上的标记是红色的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种障法,在民俗灵学里认为,如果写上这个车是红色的,鬼神就会被误导认为它就是红色的。

11、为什么以敏的母亲成为驱魔对象?

法师驱魔的对象是敏的母亲,这不是什么意外,而是诅咒源头是威伦家族,影片前面提过,其家族男的会不得善终,包括敏的哥哥其实也是被诅咒的受害者。

而诅咒之所以会影响到敏,实际是因为敏的母亲,本身是萨满体质。

顺便指出一下,萨满体质是其实确实有特征的,在一项研究中表明,很有可能与7号染色体上的TNRC18基因有关。

在民俗学中认为,萨满体质是一种很容易被邪灵侵害的体质,所以他们总会需要信仰一个神,以得到庇护。

这也就是敏的母亲之所以没有出现问题,是因为其母亲虽然是改信基督教,但也信仰存在,所以没有被诅咒直接影响。

但是敏是无信仰的,并没有任何神力保护,因此很容易被各种邪灵入侵,因为按民俗说法,如果你能看到鬼魂,鬼魂也会很容易发现你能看得到它们。

对敏的母亲进行仪式,一来是其母亲作为替身,二来是想阻断诅咒的影响,法师仪式中用到的牛头,是因为牛的象征着力量,泰国的公牛信仰,是受到印度神话的影响,属于湿婆的坐骑南迪公牛信仰的一种。

12、关于影片中的各人特征

尼姆代表的是原始宗教信仰者,虽然外来的信仰并没有冲破她的信仰,但在侄女遭遇危机后,发现自己信仰的神明力量其实战胜不了邪灵,后来更发现其实自己也并非是巴扬神选中的人,更是变得沮丧,然而最后巴扬神在邪灵入侵的最后,带走了她,说明认可了这位追随者。

尼姆的姐姐是现代很常见的一类人,也是很多农村基督教信仰者的代表,常常放弃了原有的信仰,改信了基督教,但是并非是很坚定的信仰者,比如尼姆的姐姐,一边还私下干着不被允许的贩卖狗肉的事情,遇到自己的女儿出现危机时,无论什么神,什么庙都跑去四处拜,是一个非常典型朴素的现代形象,当然她唯一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实她是灵媒体质。

尼姆的侄女,则是新时代的无信仰者的代表,她虽然知道母亲的姐姐是灵媒,但其实并不相信这些,并有嘲弄的态度念诵那些灵媒的咒语,然而同样是灵媒体质的她,结果却迎来了灾难。

贯穿三人的线索,都是萨满的灵媒体质,真正给敏带来巨大灾祸的,不仅仅是敏的母亲,对巴扬神的离弃,而是敏的父亲家族受到的诅咒,在灵媒体质的作用下,产生了综合作用。

总的评价:

在这部影片中,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反映中,会发现其实它是没有秩序与道德可言的,这才是人们对未知恐惧的所在。

如同火山,地震,瘟疫等自然灾害一样,它们的出现,往往只是一些外部的自然现象,人类的自身喜好或是道德评判对于它们毫无意义,总是出奇不意跑来狠狠扇一巴掌。

虽然源头是威伦家族祖先放火烧了很多人,最后有人奄奄一息者进行了诅咒,这是最初邪恶的起源,但产生的一系列产生的后果,并无任何正义性在里面。

有的人把这个解释为因果报应,其实这不对的,因为邪恶的总归是邪恶,无论是威伦家族的祖先的作为,还是诅咒者的作为,两者都是邪恶的。

真正的恐惧,来自于不可理解,没道理可讲的无辜惨死,影片中的表达出了这种恐怖,但是可惜的是在后半段,虽然也是试图围绕这个表达(大量的无辜者的惨死),采用了类似丧尸大战的形式。

虽然从逻辑公式上来说,这样安排是没有问题的,但多年来这种题材的片子太多,大众早已经对丧尸式恐怖有些麻木了,

结果反而成了败笔,毕竟艺术化的东西,不能单纯是公式,还需要有些新意才能提供刺激,哪怕是进行一片编造。

虽然这是一部伪记录片,但前半部对民俗巫术文化反映颇具现实写照,甚至可以当作一部真实的纪录片来看。

当然,电影始终是艺术创作,这种片子,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娱乐便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灵媒》(The Medium)是一部由泰国导演班庄·比松联(Banjong Pisanthanakun)执导,韩国CJ Entertainment联合制作的恐怖电影。这部电影以伪纪录片的形式,将焦点对准了泰国东北部依善地区的一种古老宗教信仰——萨满巫蛊信仰,以及一位被“神明”附身的女性的悲惨命运。.............
  • 回答
    南非恐怖电影《盖亚》:一次充满野性与寓言的感官体验南非的恐怖电影,往往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原始力量和独特的文化视角,而《盖亚》(Gaia)无疑是近年来这类作品中的一颗璀璨但带着荆棘的明珠。它并非一部让你惊声尖叫的跳跃式惊吓片,而是一部更侧重于营造压抑、神秘和对生命本源进行哲学探讨的影片。观看《盖亚》,.............
  • 回答
    《关灯后》(Lights Out)是一部在2016年上映的美国超自然恐怖电影,由大卫·F·桑德伯格执导,他也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之一。这部电影改编自桑德伯格本人在2013年创作的同名短片,短片因其创意和惊悚效果迅速走红,也因此获得了制作长片的机会。总的来说,《关灯后》是一部评价相当不错的恐怖电影,它在以.............
  • 回答
    《修道院:破碎瓷器》这款游戏,怎么说呢,它就像一个精心雕琢但又藏着隐痛的古老瓷器,第一眼看过去,那份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韵味足以吸引你,但当你深入其中,你会逐渐感受到它那脆弱的本质,以及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绝望。首先,游戏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它那令人窒息的压抑氛围。开发者显然在这方面下了苦功。.............
  • 回答
    《恐怖分子想要的,偏不让他们得逞》这篇文章,从题目就透着一股子“较劲”的劲头,颇有意思。读完之后,我的感受挺复杂的,总体来说,我觉得它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并且在当下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观点,但同时,在论证和表达方式上,也有一些可以更深入的地方。首先,这篇文章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直面了一个核心问题:恐怖.............
  • 回答
    《港诡实录》这款游戏,说实话,挺让我又爱又恨的。作为一款主打港式恐怖冒险的独立游戏,它确实抓住了一些精髓,但同时也有不少地方让我觉得“可以更好”。优点,或者说它做得不错的地方:首先,氛围营造上,它无疑是成功的。游戏背景设定在九十年代末的香港,那个时候霓虹灯闪烁,老旧的居民楼里藏着的故事,加上一些地方.............
  • 回答
    《森林》:在绝望中绽放的求生艺术《森林》(The Forest)这款游戏,用最直白也最残酷的方式,将我们扔进了一个噩梦般的陌生之地。它不是那种打着恐怖旗号,实则剧情空洞、惊吓阈值很低的“伪恐怖”作品,而是将生存的艰辛、未知带来的恐惧以及人性的挣扎,熔铸成了一场令人欲罢不能的体验。如果你曾经对那些在荒.............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那款泰国恐怖游戏,《甜蜜之家》(Home Sweet Home)。要说《甜蜜之家》,你第一反应可能会想到的是它那股浓浓的泰式风味,这一点确实是它最鲜明的标签,也是它在众多恐怖游戏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不像许多西方恐怖游戏那样,一股脑地堆砌Jump Scare,或者用血腥暴力来刺激你,.............
  • 回答
    《黑森町奇谭》这款国产恐怖游戏,给我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的,它就像一股清流,虽然带着一丝东方特有的阴郁,却又在叙事和氛围营造上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首先,游戏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那股浓厚的日式老派恐怖味道。在如今充斥着各种Jump Scare和血腥画面的恐怖游戏中,《黑森町奇谭》选择了一条更为克制但更具心.............
  • 回答
    《纸人》这款国产恐怖游戏,给我留下的印象可以说是相当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复杂。它并非完美无瑕,但它身上闪烁的光芒,尤其是它想要讲述的故事和传递的情感,足以让我在众多同类作品中记住它。首先,我们得聊聊《纸人》最直观的卖点——画面和氛围营造。说实话,在国产恐怖游戏还在摸索阶段的时候,《纸人》的画面表现可以.............
  • 回答
    《烟火》,这款国产独立恐怖游戏,无疑是近年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它不像那些靠Jump Scare堆砌的廉价惊吓,而是用一种温吞而又阴森的方式,缓缓渗透进你的意识深处,留下挥之不去的寒意。氛围营造的鬼才:初入《烟火》,最先抓住你的,绝对是它那无可挑剔的氛围。像素风格,这种看似复古的画面,却被制作.............
  • 回答
    在我看来,《白色情人节:恐怖学校》(White Day: School Fantasy)这款游戏,就好比一个精心打磨的古老音乐盒,虽然它有着令人不安的旋律和阴森的角落,但一旦你打开盖子,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着独特的美感和令人难忘的体验。它并非那种让你肾上腺素飙升、一路狂奔的游戏,而是一种更沉浸.............
  • 回答
    近期在美国发生的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名恐怖分子在疫情肆虐之际,竟然企图利用炸弹袭击医院,所幸在行动得逞前被联邦调查局(FBI)特工当场击毙。这一事件无疑给原本就承受着巨大压力的美国社会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事件经过与分析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这名恐怖分子怀揣着极端仇恨的动机,将矛头指向了承担救治重任的.............
  • 回答
    法国巴黎一名教师被恐怖分子斩首的事件,是一起令人发指的、极其悲惨的恐怖袭击,对法国社会和整个国际社会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我对这起事件的详细评价:事件本身: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0年10月16日,法国巴黎郊区的孔夫朗圣奥诺里纳(ConflansSainteHonorine)。 .............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那些“巨型恐怖人偶”和“发光人头气球”,确实让不少观众感到意外,甚至有些不适。要评价这件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视觉冲击力的角度说,它们无疑是成功的。 这么说并不是说它们美观,而是说它们确实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引发了讨论。你想想,在那么多精心设计的环节中,这些元素脱.............
  • 回答
    法国人Antoine在妻子在恐怖袭击中不幸遇难后,发表“你们休想得到我的恨”的表态,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深刻和动人的回应。要评价他的表态,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和解读。首先,这是对仇恨循环的有力抵抗。恐怖袭击最根本的目的之一,就是制造恐惧,煽动仇恨,让受害者及其亲属陷入无尽的报复与憎恨之中,从而加剧社.............
  • 回答
    《神探夏洛克:恐怖新娘》这部圣诞特辑,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封写给《神探夏洛克》早期粉丝的一封情书,同时也是对原著小说的一次大胆而充满诚意的致敬。它没有选择在原有的时间线上推进剧情,而是将观众拉回了维多利亚时代,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刚开始看到这个设定,我其实是有点担忧的。毕竟,《神探夏洛克》.............
  • 回答
    细品《我们》:皮尔的野心,镜子的深邃,与一次令人不安的狂欢乔丹·皮尔,这位从喜剧界跨界而来的恐怖片新锐导演,用《逃出绝命镇》惊艳了世界。而他的第二部作品《我们》(Us),无疑是一次更大胆、更野心勃勃的探索。评价《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恐怖”二字,它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皮尔对社会议题的深刻洞察,以.............
  • 回答
    Chrome 浏览器在国外市场的恐怖垄断:一个多维度分析Chrome 浏览器在国外市场的地位可以说是近乎“恐怖”的垄断,其市场份额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桌面端,这一现象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要评价这种垄断,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其形成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潜在的未来走向。 一、 Chr.............
  • 回答
    “如果我们采用残酷的手段对付恐怖主义,那我们和极端分子还有什么区别?”这句话触及了一个极其深刻且常常令人不安的哲学和伦理困境。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一个关于界限、原则以及我们自身身份认同的严肃拷问。首先,这句话直指核心的原则性问题。当我们谴责恐怖主义的残暴、无差别攻击、以及对人权的漠视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