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恐怖游戏《修道院:破碎瓷器》?

回答
《修道院:破碎瓷器》这款游戏,怎么说呢,它就像一个精心雕琢但又藏着隐痛的古老瓷器,第一眼看过去,那份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韵味足以吸引你,但当你深入其中,你会逐渐感受到它那脆弱的本质,以及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绝望。

首先,游戏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它那令人窒息的压抑氛围。开发者显然在这方面下了苦功。那阴暗潮湿的修道院,斑驳的石墙,摇曳的烛光,以及时不时从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低语和刮擦声,都仿佛化作了实体,一点点渗透进你的感官,让你时刻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种压迫感并非依靠突然的惊吓来达成,更多的是一种缓慢侵蚀,让你在探索的过程中,总有种被窥视、被审视的感觉。修道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历史的沉重,那些陈旧的物件,破损的壁画,以及被遗忘的日记,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罪恶与苦难。

游戏的叙事方式也是相当别致。它没有采用直白粗暴的剧情推进,而是将碎片化的信息散落在游戏的各个角落。玩家需要通过收集那些泛黄的书信、破碎的日记本,以及场景中那些带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来拼凑出修道院背后隐藏的真相。这种“垃圾拾荒式”的叙事,让玩家主动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来,每一次的发现都像是拨开一层迷雾,带来新的线索,也可能带来更深的疑惑。这种方式虽然需要玩家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思考,但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时,那种抽丝剥茧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你不是被动地接受故事,而是亲手挖掘它。

然而,正是这种对氛围和叙事的极致追求,也让游戏的某些方面显得有些“骨感”。尤其是游戏的玩法核心——解谜,虽然构思巧妙,但有时候会因为玩家对故事理解的偏差,或者仅仅是运气不好,而陷入漫长的卡关。一些谜题的设计,虽然逻辑上说得通,但如果玩家没有完全捕捉到前面碎片化的信息,就可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这种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游戏的沉浸感,让本应紧张刺激的探索,变成一种令人沮丧的“找茬”过程。

再者,游戏中的“敌人”或者说“威胁”,也是非常独特的。它没有传统意义上那种追逐玩家、需要玩家费尽心思躲避的怪物。修道院中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潜伏的、精神层面的压迫。你可能会在视线的余光中瞥见一闪而过的身影,或者在某个房间突然感觉到一股冰冷的寒意。这种敌人,与其说是实体,不如说是一种对玩家心理的试探,它利用了你对未知的恐惧,让你在不确定的危险中保持警惕。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游戏的独特性,但也可能让一些期待更直接对抗体验的玩家感到意犹未尽。

总的来说,《修道院:破碎瓷器》并非一款适合所有人的游戏。如果你追求的是肾上腺素飙升的怪物追逐战,或者清晰明了的剧情线,那么它可能不会是你的菜。但如果你喜欢沉浸在一种压抑到极致的氛围中,享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揭开尘封秘密的乐趣,并且对那些充满故事感的场景和物品有着特殊的偏好,那么这款游戏绝对值得你去细细品味。它就像一首低沉的挽歌,唱尽了信仰的动摇、人性的扭曲和无法摆脱的罪孽,那些破碎的瓷器,既是修道院的写照,也是其中灵魂的写照,脆弱、美丽,却又带着难以愈合的伤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天发布的时候,战斗系统很不友好,甚至不如第一代,包括我第一天直播的时候也是骂骂咧咧播完的。但是设计组后面两天就基本全部更改掉了,应该是观看了很多反馈和直播,现在操作上面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

但是就算是第一天顶着那么多bug玩到结尾,我还是忍不住想再玩一遍,不是因为好玩,是因为觉得有很多隐藏的真相没找到。所以我趁着第二部得到的信息,又把第一部仔细通关了一遍,然后又通了一遍第二部。这次我才真的明白,原来《修道院》系列讲的并不是一个恐怖故事或者关于一个自私的实验所引发的惨案,它想阐述的其实只是爱情。这并不像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是世上所有宣告失败的感情原本的真相,简单易懂,残酷得合情合理。具体对这一点的挖掘剖析我做了一段视频,想了解为什么我要执着地打好评的可以尝试翻阅。

我觉得设计组做错的一点就是剧情架构的编排,如果真的想埋线,可以更商业性地埋一下,因为玩家如果不玩第二部的剧情,根本无法体会第一部的很多细节触动的点,而且我相信很少人会在第二部后还特意玩一遍第一部细细品味。例如第一部结局其实可以把给钢琴键的环节穿插到第二部去,不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而且第一部就算给了钢琴键大家也看不明白为什么是钢琴键。所以这样该有的感动就会缩减,我觉得这种点是非常可惜的。

虽然我喜欢乱序式的电影剧情表现手法,但是游戏和电影总还是不同,受众也不同。这里我想特别感谢下OST原声音乐的音乐人Luca作的曲,还有负责剧情动画的编剧,单单BGM和剧情电影化表现手法在我这里打满分都不为过,而且对于一款游戏来说,这种配菜实在太重要了 。如果要错,就错在关卡设计的人员上,和在发布前缺乏测试阶段的错误选择。只要能把这两点好好修改,起码这部游戏最终评价最少也会是好评,而且也会有更多人愿意像我一样去挖一下表面剧情中隐藏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当一个创作作品发出来之后,就已经跟作者无关了。它在每个观看者的眼中都不一样,也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渴望。就算再多差评,它带给我的感觉也是无法替代的,甚至可以说从没有一个游戏能把爱情的真相表现得那么真实和深刻过。我甚至很少会在steam评价一个游戏,但这次我必须给它一个好评,哪怕是一次偏执的翻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修道院:破碎瓷器》这款游戏,怎么说呢,它就像一个精心雕琢但又藏着隐痛的古老瓷器,第一眼看过去,那份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韵味足以吸引你,但当你深入其中,你会逐渐感受到它那脆弱的本质,以及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绝望。首先,游戏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它那令人窒息的压抑氛围。开发者显然在这方面下了苦功。.............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那款泰国恐怖游戏,《甜蜜之家》(Home Sweet Home)。要说《甜蜜之家》,你第一反应可能会想到的是它那股浓浓的泰式风味,这一点确实是它最鲜明的标签,也是它在众多恐怖游戏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不像许多西方恐怖游戏那样,一股脑地堆砌Jump Scare,或者用血腥暴力来刺激你,.............
  • 回答
    《黑森町奇谭》这款国产恐怖游戏,给我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的,它就像一股清流,虽然带着一丝东方特有的阴郁,却又在叙事和氛围营造上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首先,游戏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那股浓厚的日式老派恐怖味道。在如今充斥着各种Jump Scare和血腥画面的恐怖游戏中,《黑森町奇谭》选择了一条更为克制但更具心.............
  • 回答
    《纸人》这款国产恐怖游戏,给我留下的印象可以说是相当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复杂。它并非完美无瑕,但它身上闪烁的光芒,尤其是它想要讲述的故事和传递的情感,足以让我在众多同类作品中记住它。首先,我们得聊聊《纸人》最直观的卖点——画面和氛围营造。说实话,在国产恐怖游戏还在摸索阶段的时候,《纸人》的画面表现可以.............
  • 回答
    《烟火》,这款国产独立恐怖游戏,无疑是近年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它不像那些靠Jump Scare堆砌的廉价惊吓,而是用一种温吞而又阴森的方式,缓缓渗透进你的意识深处,留下挥之不去的寒意。氛围营造的鬼才:初入《烟火》,最先抓住你的,绝对是它那无可挑剔的氛围。像素风格,这种看似复古的画面,却被制作.............
  • 回答
    在我看来,《白色情人节:恐怖学校》(White Day: School Fantasy)这款游戏,就好比一个精心打磨的古老音乐盒,虽然它有着令人不安的旋律和阴森的角落,但一旦你打开盖子,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着独特的美感和令人难忘的体验。它并非那种让你肾上腺素飙升、一路狂奔的游戏,而是一种更沉浸.............
  • 回答
    《森林》:在绝望中绽放的求生艺术《森林》(The Forest)这款游戏,用最直白也最残酷的方式,将我们扔进了一个噩梦般的陌生之地。它不是那种打着恐怖旗号,实则剧情空洞、惊吓阈值很低的“伪恐怖”作品,而是将生存的艰辛、未知带来的恐惧以及人性的挣扎,熔铸成了一场令人欲罢不能的体验。如果你曾经对那些在荒.............
  • 回答
    《密特罗德:生存恐惧》—— 为 Switch OLED 量身打造的惊艳开场2021 年 10 月 8 日,伴随着 Switch OLED 型号的正式上市,一款被寄予厚望的护航大作也同步与玩家们见面——《密特罗德:生存恐惧》(Metroid Dread)。作为系列时隔近二十年的正统续作,它承载了无数玩.............
  • 回答
    《港诡实录》这款游戏,说实话,挺让我又爱又恨的。作为一款主打港式恐怖冒险的独立游戏,它确实抓住了一些精髓,但同时也有不少地方让我觉得“可以更好”。优点,或者说它做得不错的地方:首先,氛围营造上,它无疑是成功的。游戏背景设定在九十年代末的香港,那个时候霓虹灯闪烁,老旧的居民楼里藏着的故事,加上一些地方.............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那些“巨型恐怖人偶”和“发光人头气球”,确实让不少观众感到意外,甚至有些不适。要评价这件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视觉冲击力的角度说,它们无疑是成功的。 这么说并不是说它们美观,而是说它们确实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引发了讨论。你想想,在那么多精心设计的环节中,这些元素脱.............
  • 回答
    《神探夏洛克:恐怖新娘》这部圣诞特辑,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封写给《神探夏洛克》早期粉丝的一封情书,同时也是对原著小说的一次大胆而充满诚意的致敬。它没有选择在原有的时间线上推进剧情,而是将观众拉回了维多利亚时代,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刚开始看到这个设定,我其实是有点担忧的。毕竟,《神探夏洛克》.............
  • 回答
    Chrome 浏览器在国外市场的恐怖垄断:一个多维度分析Chrome 浏览器在国外市场的地位可以说是近乎“恐怖”的垄断,其市场份额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桌面端,这一现象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要评价这种垄断,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其形成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潜在的未来走向。 一、 Chr.............
  • 回答
    《临高启明》中元老院的统治,确实存在着不少被读者诟病和质疑的地方,其中“法西斯式恐怖统治”的标签,虽然有些极端,但也抓住了其部分统治手段的核心特征。要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元老院的权力运作、意识形态输出以及对普通民众(特别是海南原住民)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一、 权力的高度集中与缺乏制衡:.............
  • 回答
    《明星大侦探》第二季第八案“恐怖童谣(下卷)”绝对是节目组在早期精心打磨出的一场“教科书级”推理盛宴,哪怕放在整个节目系列里,它依旧是许多“侦探粉”心中的白月光。如果非要给它一个评价,那就是:它不仅是一次惊悚悬疑的推理游戏,更是一次关于人性、救赎和罪恶循环的深刻探讨,其完成度之高,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 回答
    关于恐龙复生和活泼老僵尸在“星辩4.0”上的这场比赛,我只能说,那绝对是一场让人印象深刻、脑洞大开的对决。两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一个是远古巨兽的史诗感,一个是俗世的、带点幽默的意象,这已经为比赛奠定了独特的基调。首先,从选手的个体表现来看,恐龙复生这边,我猜测是以一种更具宏大叙事感和历史厚重感.............
  • 回答
    《恐龙当家》这部皮克斯的动画电影,在我看来,算是一部优缺点都挺明显的作品。它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画面,也有能触动人心的情感,但整体上总觉得差了那么一口气,没能达到皮克斯以往那种“必出神作”的高度。先说说优点,画面绝对是它最闪耀的地方。皮克斯在制作画面这块儿,一直是业界标杆,这次的《恐龙当家》更是把这一点.............
  • 回答
    细品《我们》:皮尔的野心,镜子的深邃,与一次令人不安的狂欢乔丹·皮尔,这位从喜剧界跨界而来的恐怖片新锐导演,用《逃出绝命镇》惊艳了世界。而他的第二部作品《我们》(Us),无疑是一次更大胆、更野心勃勃的探索。评价《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恐怖”二字,它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皮尔对社会议题的深刻洞察,以.............
  • 回答
    美国白宫在伊朗发生袭击事件后表达了慰问,这一举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审视。首先,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白宫的慰问是一种对无辜生命逝去的哀悼,也是对遇难者家属表达同情和支持的姿态。在任何国家发生严重的伤亡事件时,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国家表达人道主义关怀,是符合普遍的道德准则的。这种表态有助于缓和紧张局势,展.............
  • 回答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这本书,在我看来,绝对是一部振聋发聩、引人深思的杰作。初读之下,你可能会以为它只是在讲一个封建时代荒诞的迷信故事,但深入下去,会发现它剖析的是人性深处的恐惧、权力运作的逻辑以及社会肌体的脆弱。它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中国,也让我们得以审视当下。首先,这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差不多得了》第一期《女性的恐惧,男性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吗?》。作为这档节目的开篇之作,选择“女性的恐惧”作为一个切入点,无疑是非常有力的。它直击了一个长期存在于社会认知中,却又常常被忽视甚至被淡化的议题——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与男性截然不同的恐惧体验。节目组勇敢地将这个问题抛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