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很多思想观念确实是阻碍现代化的,但不是说你信奉别的什么家就一定能现代化
(这篇答案不是说儒家不好,任何一种哲学都有其特定语境和适用范围,诸子百家各有其利弊,但儒家脱离了百家争鸣的环境,导致中国顺着一条路狂奔,这才是问题)
一、关于儒家的思想
儒家系统的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基本在《礼记》《孝经》等书中(论语没那么系统),这俩书其实很好懂,语言流畅通俗,有一定文言文功底就能理解
儒家根子上的问题,私以为有这么几个:
1.强调人格的不平等,至少是内在蕴含有人格的不平等,即使是先秦儒家典籍,里面明明白白写着民贵君轻,儿子要谏诤父亲(坐视父亲犯错才是大不孝),孝经开头就写了自己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才是大孝(算是一点自我意识),但也要看到这些仍是建立在不平等的人格之上的。
儿子有顺从父亲的义务,也有谏诤父亲的义务,但这些都不是权利,谏诤父亲而父亲不听咋办,没说
同样,大臣谏诤君主而君主不听咋办,没说。但君主的命令大臣必须服从,儿子必须全身心侍奉父亲,大臣必须全身心侍奉君主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孝经·第五章》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第十五章》
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体系里,儒家经典并未强调臣、子有独立的人格,虽然他们可以谏诤君父,不从乱命,但这一切是为了君父好
既然君父在这套哲学体系里天生强势,之后自然就自带劣化倾向,到最后就畸变出弟子规这种单方面强调对子规训的东西来
也正是因为儒家经典的这套价值观确实有利于施行君主专制,又不像法家那么露骨和暴虐,所以儒家才会在汉朝一跃成为官方哲学,并为后代所循
当然,指望儒家鼓吹人人平等,自主人格,自我意识也不现实,同期柏拉图还在那儿暴论有的人天生资质金银,有的人天生资质废铜烂铁呢
2.方法论的缺陷,并不强调形式逻辑和实践,而是强调个人体悟
欧洲也有斯多葛学派风靡一时,但欧洲也有深厚的形式逻辑的土壤,从亚里士多德到阿奎那到伽利略,一脉相承,到伽利略提出实验的重要性,二者结合,最后才开花结果
相比之下儒家的方法论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语出大学
儒家的真理标准是天道——语出中庸
至于什么是天道,孔子说不清,没人能说清,它是个强调个人体悟的东西,你要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才能悟道
什么叫格物,都没说清,格竹子还是格实践,母鸡,看你天赋,有人看竹子就悟了,有人经历实务还是奸臣
很多人看到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望文生义,以为王阳明是个搞实践的,其实不然,心学是儒学和释道之学结合产物,致良知主要还是靠参禅冥想,它比理学更加强调个人体悟,当然其进步性在于因为极其强调个人体悟,无形中给了人自行解释经典的权利,掀起一阵思想解放的潮流
但它在逻辑和方法论上还是有些先天缺陷的,不然也断不至于在王阳明死后心学就迅速分裂,彼此不容,大家都觉得自己的体悟才是对的,又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很显然和科学的理念不一致
3.人生观的缺陷,把人工具化
如前所述,儒家经典中,如果你做成“君子”,那你应该代天牧民,无论是为君还是为臣,归根到底脱不开政治
至于搞技术,儒家确实有点不提倡,毕竟孔子曰君子不器
但读书做官,说白了还是工具人,至少在君主专制下是工具人,只是儒家认为做这种工具人是“不器”
如果百家争鸣,读书人可能会有些别的想法,但独尊儒术,读书人接受的就是这套读书做官的理念。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儒家的治国体系里,医商百工都是贱业,再有钱也没有人格尊严,读书做官才是体面人,这种思想观念应该说到现在还存在。
4.治国理念过于依赖个人修养
忠孝要求臣子敬顺君父,当然这也要求君父提升自我修养。君父要从善如流,要恭谨慈爱,要明断是非……
我们都知道多数君父没有这么高的修养,很多臣子也并不想敬顺君父,很多悲剧就这么产生了。
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也是以家庭和睦,宗亲团结,君臣父子老幼各安其分为基础的,如何实现这样的社会呢?靠君子教化百姓,说白了就是这届老百姓不行,得靠品行兼优的君子来带动他们。儒家在政治建构上是偏向自上而下的,也不是说这个不对,法国思想家大都是建构论主义者,但罢黜百家后我国就比较缺乏思考自下而上的思想了。
当然,在实践中变成了给“君子”诸多特权,君子们“教化”了两千年,也没天下大同,西边有个马克思说经济基础才是根,一个农业社会别想大同。
当然,指望儒家提倡权力制衡,发展生产力也不现实,在当时也脱离社会实际,柏拉图推崇哲学王、伏尔泰鼓吹开明专制,儒家这套治国理念也不能说落后,但对于忠、顺的强调以及由此而来的对祖宗之法的尊崇,儒家越到后来越缺乏改变的内生动力也在情理之中,从董仲舒到朱熹二程到王阳明,没一个人敢说孔子说的不对,四书五经有问题,他们提出自己的主张都得以四书五经为基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经典原文,无人敢对经典易一字。
如果自今天回顾,这些缺陷自然是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现代化”观念所背道而驰的,这也是儒家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一面
再说和儒家未必有什么关系的部分
近代世界并不是只有中国和欧洲,欧洲近代化也不是一起跃进的
奥斯曼没有儒家,伊朗没有儒家,印度也没有儒家,他们也没近代化呢,现在土耳其 埃及 伊朗和印度比中国又如何
要说欧洲近代化是基督教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原因,或者说前述国家没近代化全是君主专制的锅,巴尔干、亚美尼亚信基督教的时候日耳曼人还在树上爪巴,巴尔干诸国近代啥德行,现在又啥德行,亚美尼亚前阵子还被阿塞拜疆一通爆锤,割地赔款
而且起步早就一定能成吗,西班牙起步最早,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你让他打满清都未必能打得过
意大利地区也是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地区之一,建立了银行业的雏形,掌握了欧洲的货币发行权,结果19世纪末讹诈满清碰了一鼻子灰
就算是欧洲近代化成功的几个国家,英国 法国 德国和俄罗斯近代化的路径一样吗?完全不一样
有的靠资本家和老百姓自发扩张,有的靠一二明君鞭策
资本主义的建成是非常复杂的,不是说江南经济发达,江南士绅就能变成资本家,江南士绅搞工商业和金融业的水平恐怕连同期奥斯曼帝国都不如,奥斯曼都没近代化,江南士绅拿头变资本家,就算变了资本家,你就一定能率先工业革命,脚踢西欧拳打日本了?
就算是近代化了,老百姓一定就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了吗
近代化道路是曲折的,血腥的,充满无数风险的,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原始积累会疯狂掠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大肆对外扩张,两极分化导致一轮轮经济危机,通货膨胀随时会把整个国家的经济彻底炸上天,退回田园牧歌而不可得
且不说西班牙、意大利起个大早赶晚集的事,欧洲工业革命时代工人的生活远不如中世纪农民,有福利体系都是19世纪末的事了
就说咱们的邻居日本,明治维新后广大平民生活是越来越差的,维新前还有大米或豆粮可吃,维新后全没了,顿顿吃糠喝稀,财富都集中在了几个财阀手里,二战一次送掉几百万人命,某种意义上真正对日本普通平民有再造之恩的不是明治天皇,而是麦上皇
莫说皇帝对蒸汽机有没有兴趣,就算有
开工厂有资金吗?能盈利吗?没有,参考洋务运动结局
工业化过程中大量破产农民怎么安置?安置失败,参考常凯申结局
近代化带来的民族意识怎么处理?处理不好,参考奥匈帝国结局或南斯拉夫结局
近代化导致的两极分化怎么处理?处理不好,参考旧日本结局
依赖军事威权进行近代化结果军方尾大不掉怎么处理?处理不好,参考拉美诸国现状
福利体系建构失败怎么处理?处理不好,参考阿根廷从发达国家自爆成发展中
近代化真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是一个儒家思想阻碍了发展就能解释的,如果没有儒家大一统思想,中国近代四分五裂落得印度下场也未可知,换句话说,现在就很差吗?其他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遭遇的苦难一定就比我国近代少吗?试图近代化的国家如过江之鲫,能跃龙门的才几个呢
买不起房子,不能完全怪爹穷,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没本事。看上去,儒家在阻碍中国现代化;就像天主教,阻碍欧洲的现代化。其实谁又不是按自己的利益来解释儒学,或者 Holy Bible 呢?
所谓现代化,就是资本搭台,技术唱戏。资本逐利,给了“奇技淫巧”以机会。而如果资本家错了,比如,爱迪生的直流电,输给特斯拉的交流电,是爱迪生的投资人损失,不是美国的纳税人。如果美国总统,根据两人履历长短,给爱迪生站个队......
欧洲的贵族,也压制资产阶级兴起。就像秦国贵族,妒忌商人穿丝绸。幸好,宪章运动限制了英国的王权。幸好,欧洲大陆,统一短,分治长。总有一些国王看不惯教廷,总有一些贵族看不惯国王。这才给了非贵族资本以生存空间。如果乔治四世,给 James Hargreaves 定了一个副科级技术员,他还有动力反复改进珍妮纺织机么。
没有!
但凡上过高中的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治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非某个皇帝拍脑门决定。
任何一家文化,都是不断吸收其他文化或被其他文化吸收的,没有一成不变的。
我认为是有一定关系的,但不是全部都赖儒家。
由于中国在古代对高等数学需求不多,没有任何动力驱使人们研究高等数学,而低等数学中国发展的确实不错,这是需求决定的。中国北宋的沈括,明朝的徐光启宋应星等人也都是儒家子弟,对一些实用性科技都有记录和一定的创造,但由于探索力不足,无法形成系统性的学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西方在近代由于无意中点开的玻璃制品科技树,导致西方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远远超过了中国,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离不开高等数学,为了解决探索过程中的逻辑问题,无数数学家开始构建数学模型,并开始钻研数字规律。由于对微观世界,和对宇宙星辰的探索,西方更早的了解到世界的本源,更促进了其哲学的进步。
儒家扮演的角色就像现在一些不开明的家长,你想设计组装个小玩意儿,想观察一些小动物的行为举止,或者喜欢美术音乐,跑跑跳跳,家长就不允许,而是让你好好读书。读书本身没什么错,但忽略人天赋的差异,轻视别的能力就限制了其他技能的进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