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补充
恭喜孙龙顶住了压力在500米预赛中成功晋级。
话难听,理没错。
王濛在这几天的解说里一直在贯彻一个技术思路。由于新规则对领先者的保护,以往那种跟滑然后伺机超越的战术已经不适应版本变化,是要被淘汰的落后思路。所以在昨天的解说里场场都在强调要敢拼敢冲,千万不能被压制。一旦被压在集团后面又没有任子威那种绝对的实力碾压,就等于慢性自杀无疾而终。所以要博开局博抢道,死也要死在全力冲锋的路上,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绝不能甘于被淘汰。
昨天孙龙的表现基本验证了这一点,世界第五有什么用?保留体力有什么用?大家都在凶猛拼抢,到最后你想抢,前面人也想找机会抢,人墙一拉,根本超不动,连拼命的机会都没有,无疾而终。
而且短道速滑是个集体对个人优势很明显的项目,孙龙意外出局,让任子威不得不单打独斗。任子威即使进入决赛,也会变得很艰难。想知道有多难,可以看看周洋以前的比赛,各种被犯规被阻挡,想要成绩都得拼命去博。孙龙这次参赛,是和队友安凯竞争得到的名额。要说技不如人也就算了,这种慢性自杀的死法,让被淘汰的队友心里什么滋味?机会给你了,就这?
王濛的批评可以说是语重心长。虽然现在国内的舆论氛围不太唯金牌论了,但是这毕竟是奥运会,是四年只有一次的机会。天才如王濛,一生也只上了两次奥运会赛场。这可能是王濛此生最大的遗憾,纵横天下无敌手有什么用?最恨英雄无用武之地。也许她内心里最羡慕的就是五进奥运的方塔娜。这次没有机会发挥,谁知道下一次什么情况?万一受伤了呢?万一退出国家队了呢?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先来,所以年轻人有机会要拼命去争取,切莫懈怠大意让机会白白溜走。到时候追悔莫及。
王濛的解说可以说全是感情没有技巧,代入感特别强。专业知识又丰富,一眼就点出问题的关键,看她解说也很清晰。这是她的地位带来的特殊风格,别人学不来。作为观众应当珍惜这种风格,也要听从王濛地位呼吁,不要苛责运动员。技术上的专业批评王濛已经做了,作为观众还是要好好欣赏比赛。也希望中国选手能引以为戒,借机改正错误吧。
说实在的,我对王濛的做法能理解,但是不认可。
先说不认可,王濛初当解说员,可能没意识到,在电视上公开批评一个人是很严重的,而且是在关注度如此高的冬奥赛场上。这和你私下里教育自己的弟子不一样,听到这番话的还有亿万的观众,即便其中只有万分之一的人拿这个事情来说事,这对于孙龙来说也是毁灭性的,他很可能从此就被贴上了不敢冲不敢拼的标签,再也爬不起来了。当然最后王濛也找补了,呼吁大家不要去网暴,但这个伤害已经造成了,能找补大部分,也不可能当成完全没有发生过了。
再说能理解,王濛作为一名水平极高的运动员,从赛场上的表现和解说时的表现看,她是一个非常激情四射也非常投入比赛的人,当短道赛场上冰刀开始滑动的时候,她就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她的脑子里此时只有比赛,也只讲比赛的事,不然她也不会说出“我的眼睛就是尺”“我说赢了就是赢了”,这是顶级运动员在具备超级自信时的正常表现,我相信她对孙龙的批评也是在这种状态下的自然流露,不会带有任何恶意。
其实我们国家队也是有“政工干部”的,就是经常被网友喷没用官僚的各种领队副领队,如果教练相当于军事主官,那领队就相当于政委指导员。(存疑,酒后听来的)我有战友就转业以后去体总当了国家队的副领队,偶尔喝酒之后聊天,他就自称是专门给运动员搞思想辅导的。希望短道速滑队的“政工干部”能尽快帮孙龙卸下思想包袱,做好疏导工作,备战后面的比赛吧。
现场比赛时王濛已经批评过孙龙了。女子1000米比赛里再一次批评孙龙。原话: “当年在欧洲某场比赛,(王濛是总教练)我直接一张机票给他送回去了,我不是给他撵回国,我直接给他撵回省队,我要在场上,我直接一大嘴巴……你这是浪费国家资源”
我的观点:
每个运动员都值得尊重,一想到孙龙家人在电视面前激动的看比赛,结果听到王濛的那些话,心情肯定会失落。我本人也挺同情的。其实这些话私下跟孙龙说比较好。
只能说观众的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判断能力也不同,多少会被王濛的话情绪带起来。 (没说王濛不好哈,她是东北人,性格直,我们也知道是为了孙龙好)
当然,最后王濛也说了“希望大家不要网爆孙龙,自己是教练,所以能这么说他,大家别这么说”,算是弥补了一下吧。
Ps:
当时微博有两面派,一种就是现场看直播,听到王濛的解说情绪上来的,不少人去批评孙龙,其实批评的话也是王濛的原话,比如态度问题、背着手遛弯什么的。
另一种就是估计没看直播吧,觉得我国运动员怎么能被这么骂呢?大家怎么能说出这些话呢?那些喷子键盘侠这么行怎么不自己上?
然后两派就吵起来了,一边觉得自己就是复制了王濛的原话而已,没觉得自己错。另一边觉得你就是侮辱我们国家运动员了!
更新:
刚看完2月16日男子5000米接力,孙龙又失误了。之前敢怒不敢言,现在,哪怕我被喷,我也要说了:“孙龙真的表现不好!”
我说你是为你好,这词儿怎么听着这么耳熟那?如果现实中自己都接受不了某些家长和师长的这套强盗逻辑,那么也请不要强迫其他人强行接受。还是那句话,所谓的真性情,本质上就是素质低。尤其当自身是一个公众人物的时候,一言一行一定要考虑到自身的影响力而带来的后果。
这也就解释了她为什么只能在网络平台解说,而不能在央视主流媒体解说。因为说上头了以后,真的是搂不住啊。典型的遇见怂人压不住火。从体育解说的角度看,黄濛组合最大的问题就是两个人风格都太火爆了,真遇到突发情况,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让自己冷静下来,临机处置。
因为别管她表达的对不对,这么说出来就已经就是播出事故了。实际上这已经超出了一个正常解说嘉宾的职责范畴。
这种表达最大不妥就是,孙龙作为国家队现役队员,队里是有主教练和专管教练的。在不了解运动员具体身体情况,以及教练战术安排的情况下。可以委婉的表达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态度。但这种对于运动员在公开媒体指名道姓连珠炮、层层加码的指责,实际上是对整个团队的否定。
而且网暴这种东西,从来都是可以轻而易举的通过引导开始,但是结束网暴向来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万事万物都饭圈化的今天,这其实不就是明摆着欺负孙龙没粉丝吗。
无论是学校或是单位,你的老师和领导对你有意见的时候不和你本人说,但是开大会对着全体同学或同事骂你的错误,然后告你,我是为你好,如果这个时候,你本人恰巧不在场,事后又是从别人嘴里听说的这个事情,甚至是从热搜上看到的。如果换成我们任何人,大家觉得能接受吗?你真的会感谢这个老师或领导吗?
从专业上讲,我相信王濛点评的没错,骂的也对,但她当众批评后又不希望网友去骂就比较矛盾了。
就像一个学生家长在学校当众把自己孩子大骂一顿,即使批评的内容都对,但场合不合适,他孩子免不了今后要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同学甚至会用他家长骂他的话来挤兑他孩子,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而此时家长才意识到自己一时图爽快当众骂孩子造成的后果,又去要求其他同学不要去挤兑他孩子,就未免有些搞笑了。
一个成年人当众说出什么话会有什么后果,应该有所认知,你可以要求自己,但很难要求其他人。所以王濛如果真的不希望网友跟着骂她徒弟,以后在公众场合批评他就要注意一下语言和分寸了,毕竟你做了初一,别人怎么做十五就不是按照你的意志来了,历史上可是有无数好心办了坏事的例子。
心直口快是特点,但不能算优点,特别是在批评人时,公众场合更要注意言语和态度的艺术处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