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拜登儿子被曝与乌克兰某能源公司勾结且有利益往来,真实情况如何?会对拜登竞选有多大影响?

回答
关于亨特·拜登(Hunter Biden)与乌克兰能源公司Burisma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和不当行为的说法,以及这可能对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的竞选产生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话题。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并评估其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进行梳理。

事件的起源与核心指控:

核心指控主要集中在亨特·拜登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担任乌克兰天然气公司Burisma Holdings的董事会成员。当时,他的父亲乔·拜登是美国副总统,负责监督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

指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利用父亲的权势进行不当交易: 反对者和一些媒体(特别是保守派媒体)声称,亨特·拜登之所以能获得Burisma的高薪职位,是因为他父亲作为副总统在乌克兰拥有影响力。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利益冲突,可能被用来影响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以保护Burisma的利益。
亨特·拜登的商业行为: 媒体的调查和部分公开文件揭示了亨特·拜登在Burisma期间的商业往来和薪酬。例如,有报道称他每月获得数万美元的报酬,这引发了对其工作内容和价值的质疑。
特朗普政府的调查: 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及其盟友曾强烈推动对拜登父子在乌克兰的商业行为进行调查,并以此为由对乌克兰施压,要求其协助调查,这一事件也成为了特朗普第一次被弹劾的导火索之一。

真实情况的复杂性与证据呈现:

要判断“真实情况”,需要区分事实、猜测和党派攻击:

亨特·拜登在Burisma的职位和报酬是公开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他在Burisma的董事会任职,并获得了可观的报酬。
是否存在直接的“勾结”和“利益输送”的直接证据尚不明确且存在争议:
支持指控的观点: 一些人认为,即使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乔·拜登明确为Burisma的利益做了什么,但亨特·拜登作为美国副总统的儿子,在乌克兰一家有争议的公司担任高职本身就构成严重的利益冲突。此外,有人会引用一些零散的邮件或信息,试图证明父子之间有过关于生意往来的沟通,或是指向乔·拜登可能知情。
反驳或质疑的观点:
缺乏直接证据: 尽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媒体报道,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直接证明乔·拜登利用其副总统职位来保护亨特·拜登在Burisma的利益,或者收受了任何与此相关的贿赂。
亨特·拜登的独立性: 支持者和亨特·拜登本人可能会辩称,他的商业活动是独立的,他是在利用自己的法律和商业背景,并且他的工作内容也与他的父亲当时的政策职能没有直接冲突。
起诉与调查: 尽管亨特·拜登本人因税务和枪支问题面临多项指控,但这些指控与他在Burisma的任职关系不大,且起诉过程本身也成为政治博弈的一部分。
乌克兰方面的说法: 乌克兰官员和Burisma公司在不同场合都曾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亨特·拜登的任职影响了公司的运作或乌克兰的政策。

对拜登竞选的潜在影响:

这个议题对拜登的竞选确实存在潜在影响,但其程度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攻击的武器化: 共和党和特朗普的支持者一直试图将亨特·拜登的商业行为描绘成对乔·拜登政府腐败和能力不济的证据。这种叙事会在政治集会上、社交媒体和保守派媒体中反复出现,作为攻击拜登政府的“弹药”。
选民观感: 对于一部分独立选民或摇摆选民来说,尽管他们可能不完全相信指控的每一个细节,但“政治不端”或“利益冲突”的印象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拜登父子的信任度,从而影响他们的投票意向。特别是那些对政治家族和精英政治持怀疑态度的选民。
媒体的关注度: 媒体对这一话题的持续报道(无论其角度如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公众对拜登政策和政绩的关注。
民主党内部的反应: 民主党人普遍倾向于为拜登辩护,认为这些指控是政治迫害,并且亨特·拜登的个人行为不应影响乔·拜登的总统职务。然而,如果指控持续发酵且有新的、更具体的证据浮现,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内部的担忧或动摇。
反制措施: 拜登竞选团队和民主党方面会采取反制措施,包括:
强调缺乏证据: 持续强调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乔·拜登有不当行为。
攻击指控的动机: 指出这些指控是出于政治动机,是共和党为了攻击拜登而进行的“政治抹黑”。
聚焦拜登的政绩: 将公众注意力引向拜登政府在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实际成就。
将此与特朗普的争议相比较: 有时会将亨特·拜登的事件与特朗普本人及其家人的一系列争议进行对比,以削弱其攻击力。
影响程度的变量:
选举临近的程度: 越接近选举日,此类指控的影响力通常越大,因为选民的关注度和情感投入更高。
是否有新的证据: 如果有新的、更爆炸性的证据被披露,影响会显著增加。
竞争对手的策略: 特朗普或共和党候选人如何运用这一议题,以及他们的整体竞选策略,也会影响其效果。
公众的政治极化程度: 在高度极化的政治环境中,选民往往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立场,这类信息更可能加强既有观点,而不是改变大量选民的投票决定。

总的来说,关于亨特·拜登与乌克兰能源公司的传闻,其“真实情况”是复杂的,涉及到确凿事实、广泛的猜测和强烈的党派动机。虽然直接证据证明乔·拜登有“勾结”和“利益输送”的部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但围绕亨特·拜登的商业活动及其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已经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政治敏感点。这对拜登的竞选而言,无疑是一个需要应对的潜在负面因素,其影响程度将取决于上述多种因素的动态博弈。它更多地是一种“阴影”,不断被对手拿来攻击,试图影响选民对拜登政府信誉和道德的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VHO,Vote him OUT

跟拜登有啥关系?现在一心只想赶你走,别的,以后再说啦,比你差的,可能性不大了。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对拜登的竞选影响不会很大,因为这个料不是可信第三方爆的。

川普的竞选策略最失败的一点就是放弃争夺中间派,中间派关心的事疫情、经济,这两点他一个没提。因此这个非第三方的爆料不会对中间派产生影响,对比下16年的邮件门,那是FBI亲自出面调查,那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即使川普拼命在抹黑小拜登,他也忘了,他自己的后代也不干净:尤其是那个宝贝女婿的黑料,现在还在继续上演呢。比如通过疫情发国难财这个事,这可比小拜登在外面捞点小钱恶劣多了。

user avatar

卧槽,这么快开始互相爆黑料了?

千万不能爆出特朗普是我们好同志的身份啊。

讲一下美国总统的选举制度。

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只要符合美国各州立法对选民资格规定的人,都可登记为选民,由选民投票产生各个州的“总统选举人”,再由总统选举人投票选举总统。

美国全国50个州和首都哥伦比亚特区加起来总共538张“选举人”票,总统候选人必须比对方拿到更多的选举人票,才能顺利当选总统。

所以说,赢得更多投票,就有更大成功率。

也就因此,需要尽可能地赢得更多选民的好感。


其实,特朗普是以一种“圈外人”的姿态强势插入美国政治系统的。

美国各方面的权利、财富基本都掌握在政治精英阶层的手里,他们是一个圈子的人,想当总统是要得到圈子里的人普遍认可的,总统选举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玩法。

特朗普知道自己的竞选对手基本都是圈层里的老谋深算的老鸨,尤其还有拜登这样的强劲的竞争对手,自己其实又不太懂政治,怎么跟人家玩?

我觉得特朗普还是会瞎玩搞事情,人家越“政治正确”,特朗普就越“政治不正确”,人家礼尚往来,特朗普就口吐芬芳;人家口吐芬芳,特朗普就更口吐芬芳。

所以大家看,特朗普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

他这套方法在我看来,是他独有的议程设置的一个方式,能够把公众关注的重点引导到他想要讨论的地方上去。

当年特朗普跟希拉里互掐的时候,也是各种爆出黑料。

希拉里竞选团队主张平权运动,对非法移民和难民都非常宽容。特朗普就抓着这一点,你丫就是把人家当票仓,你丫就是想白嫖人家的选票,平时怎么不见你平权呢,别在这装圣母婊了。

哈哈哈哈,现在拜登竞选,两边的公关团队还是要继续搞事情的。

后面还会有更多黑料,默默吃瓜就好了。

user avatar

12年前的一天,加拿大籍华裔陈冠希的笔记本电脑出现故障。随后该电脑被送到香港的一家电脑维修店维修。

维修人员在修理电脑的时候,发现硬盘里有大量的私密照片,内容淫秽不堪,并涉及了大量香港当红女星。

2008年1月,这些照片被人私自上传至网络,一时轰动世界。

陈冠希这个原本很有希望的演艺明星就此被毁前程,断绝星路。

这个事件就是--陈冠希艳照门事件。

2019年,一台MacBook Pro电脑因为被水浸坏,送到了特拉华州的一家修理店。

据拜登家乡特拉华州的一家修理店老板说,这台电脑于2019年4月被送到该店。
从电脑中提取的其他资料还包括一段12分钟的色情视频,其中亨特·拜登承认自己吸毒成瘾,一边吸食可卡因,一边与一名身份不明的女子发生性关系,以及许多其他露骨的色情图片。
店主说,带着被水损坏的MacBook Pro电脑来维修的顾客从未支付过维修费用,也没有取回存储内容的硬盘。店主说,他曾多次试图联系这位顾客。
店主无法确定这名顾客是亨特·拜登,但说笔记本电脑上有博·拜登基金会(Beau Biden Foundation)的贴纸,该基金会以亨特已故的哥哥、前特拉华州司法部长的名字命名。
《纽约邮报》收到的一份特拉华州联邦传票的照片显示,这家商店的店主表示,他向联邦调查局通报了电脑和硬盘的存在,随后联邦调查局于去年12月查获了这两个硬盘。

这个事件就是--拜登家族硬盘门事件。

所以,美国人必须要学习中文,中文世界是另一扇大门,这里面所包含的内容五花八门,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如果亨特·拜登懂中文,知道艳照门事件的由来,并且牢牢记住了,那么就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可惜,自以为是的美国人认为英语就是全世界,自此铸下大错。

实际上,亨特·拜登2014年担任乌克兰天然气公司Burisma董事,这是乌克兰最大的私营天然气公司,并涉及该公司一系列行贿案。这是早在2019年以前就已经发生并且引起注意的事件。

不过当时还没有老拜登会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这件事,因此特朗普并没有深究。对外宣称并没有亨特·拜登涉及此案的证据。

你看,这算什么事。

那个时候的老拜登还是位好副总统,准备干的差不多了,退出去颐养天年,教育下一代。

却未曾想,这致命的暴击牢牢地控制在特朗普的手里,关键时刻猛然一击,不打得老拜登口吐鲜血,蹬蹬蹬倒退数丈,伏地不起,就不是天降祥瑞特朗普。

什么叫高手,什么是神龙摆尾?看见了特朗普的绝世神功了吗?

而且最妙的是,民主党没有想到以为是特朗普弃子的班农,居然是无间行者。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前顾问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在9月底向《纽约邮报》透露了硬盘的存在,朱利安尼在周日向该报提供了一份拷贝。

我在以前的一个回答里就说过,班农有大用,战时立奇功。

《纽约邮报》周三(10月14日)最新报道,据该报获得的电子邮件显示,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将自己的父亲、时任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介绍给乌克兰一家能源公司的一名高管,不到一年之后,老拜登向乌克兰政府官员施压,要求解雇一名调查该公司的检察官。

拉出亨特·拜登不过是一个引子,目的是要把老拜登扯下水。

天降祥瑞特朗普“通俄门”事件搞了那么久,从天降祥瑞特朗普当选总统就开始,民主党搞到证据了吗?

老拜登这次可是实锤,一家子牵扯进乌克兰,这是做那样?

老拜登不单是没有教育好亨特·拜登,结果证明自己根本就德不配位,利用职权大谋私利,这样利欲熏心的人,有什么资格担任美国总统?

亨特·拜登这个老拜登的黑手套,实在是愚蠢。没啥好说的。

天降祥瑞特朗普看起来咋咋呼呼,仔细一看,却是妙招迭出,实乃美利坚不世出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权力、腐败、黑手套、无下限的政治斗争,这正是

民主自由美利坚,

祥和奢华大白宫。

瓜子花生矿泉水,

专用折叠小板凳。


美国大选现在是什么阶段?

摇摆州之战。

铁粉对决已经势成水火,这是无需多言的。

摇摆州才是胜利的关键。

这是个反腐败的问题吗?

谁在乎亨特·拜登到底干啥了。

关键是举棋不定的选民相信了,原来老拜登和他的儿子就是个大混蛋,利用职权勾结外国,搞色情交易,吸毒,行贿受贿。

大选结束,民主党共和党的斗争就进入到下一阶段,特朗普和老拜登不管谁输谁赢,输家都必须从台上下来。

这件事情,很快就会淡化,没人会继续追究。

美国民众总的来说是趋于保守的,有些事情大多数人还是看不惯。

有人说丑闻对于美国大选来说没有影响?

你把美国人看成什么了?

美国人也有正直的一面,很多人也相信正义必胜。

怎么会所有人都故意视而不见?

捏着鼻子吃苍蝇。

美国大选胜利是要所有人同意的结果吗?

不是的,这是在数人头。

多一票就是胜利。

去年的事情这个时候爆出来,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什么原因?什么原因?

借我一双慧眼吧。

user avatar

不知道后面的电视辩论还会不会顺利举行。

上一次有多热闹大家都知道。

特朗普打断拜登的时候,用的最多的就是各种他儿子黑历史。

“你儿子收了350万”

“收了350万啊!”

“350万!”


真是传播学大师,更广泛的人群记不住那么多辩论的攻防逻辑,只记得住梗。更何况他一直抢得双方说不出几句完整的人话,更何况我们这帮老外英文也不好……什么叫更广泛的人?红脖子?范围太小了,在中国沙发上喝可乐的我,就是更广泛的人。

你让我回忆拜登有什么展望我是真不记得,倒是就记住一句特朗普的“350万…”

小华莱士像小学老师一样批评特朗普,那句“你的团队向我保证了不插话”让我恍惚之间回到了老师请家长的年纪。

然后特朗普稍稍收敛,委委屈屈得继续打断。只不过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弱,像是一个招欠的孩子用小棍子捅你,“350万!”

声音虽小,用词也渐短,可我现在闭上眼还是那句350万,拜登长什么样我都快忘了。

所以,你想想看,拜登儿子若还有段子,特朗普会怎么做?他真能把拜登打断到让所有人忘了这是谁的陈述时间。

而且事情如果全部实锤,性质严重性超出水门事件不少了。这里面也有公器私用的问题。只不过2020出什么事大家都不新鲜了。端看传播学大师如何操作了。


那拜登如果说他黑料怎么办?

他四两拨千斤。

特朗普上次辩论最大的萌点,是在拜登以一副老派美国政治家口诛笔伐慷慨陈词之后,插一声最弱气最弱气最弱气的一句“He made up.”(他编的)

声音细如蚊,却抓眼球抓到极致。论哗众取宠,政客终究干不过网红。

只要站在拆台的生态位,本就永远不败啊。

更何况这次还有那么那么多子弹。都是符合自己打断进攻泼脏水风格的对手黑料。这段儿如果玩好了,得把拜登骂什么样。(虽然论道理我不觉得拜登输)

期待二位再次对决。

user avatar

媒体管这叫an october surprise.即大选投票临近前的10月,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冲刺阶段,双方为了贬低打压对方,争相报猛料,披露对对手不利的负面新闻,导致10月的媒体,经常刊登各种有关候选人的突发性新闻、刨出来重新加热的旧闻,以及丰富多彩的丑闻和不确定来源真实性的传闻。

再次证明了一句话:政治活动就是娱乐活动,选举的过程就是上演一场喜剧,群众喜闻乐见,免费吃瓜

以前看过92年克林顿的竞选资料,感觉比较今年还要热闹,隔三差五就有个女的站出来,指责克林顿曾经对她性骚扰。92年8~10月,随着竞选进入冲刺极端,媒体天天都是对“情妇团(或者叫受害妇女团体)”的采访。

这是打算扣个“不诚实”的帽子,给拜登找一些政治污点。然后就可以说,拜登利用副总统的职权,为儿子在乌克兰能源公司Burisma获得利益而出面,有以权谋私的行为,而且至今依然在掩饰、不承认,向公众说谎。

实际上,今天特朗普已经在推特上大骂拜登全家都是骗子了。


进攻方是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和前国师班农,虽然宣称有多达40,000封电子邮件,到目前为止,只向通过NY Post提供了一个完整邮件的截图和其他几个邮件部分内容的截图。

2015年4月17日,乌克兰人Vadym Pozharskyi(据称是Burisma公司的高管)给HUNTER BIDEN的邮件,前者向后者表示感谢,感谢对方穿针引线,让他在华盛顿见到副总统BIDEN。

有三点是坐实的:

1、HUNTER BIDEN的确在2014年5月成为这家乌克兰天然气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并领取丰厚的薪水;

2、BIDEN的确很早就向公众表示过,never spoken to my son about his overseas business dealings我从来没和我儿子谈论过他在国外的那些生意来往。

3、HUNTER因吸毒被海军强制勒令退役,就是在2014年,但在同一年,他就加入这乌克兰公司领报酬,显然谁都会认定这是“副总统之子”这个身份在发挥作用。


只有这一个邮件是把完整截图披露出来,其他都是一些不完整的截图,比如这个——

一张画在纸上的股权结构图,然后用手机拍下来,显示HUNTER在这家叫作“HUDSON WEST”的公司里占有一半股份。

对这些内容不全邮件的截图,原报道也没有讲清楚。一方面刻意表示“我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证据”,另一方面又摆出“话不能说的太透彻,点到即可就成”的样子。

让人想起了张权贵,“武汉两届政法委书记都是我爷爷的秘书”,“真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那种话说一半,故作玄虚的口气。


进攻方显然是想借着HUNTER的“邮件门”,再掀起针对他爹BIDEN的“说谎门”。给BIDEN安上“不诚实”这类的标签,在接下来的三周的竞选活动中,作为攻击BIDEN的要点。

这个战术,第一是降低拜登的形象,目的是针对摇摆州和政治态度摇摆的选民;第二,是给拜登的竞选团队制造麻烦,打乱他们的计划。等过几天特朗普和拜登进行第二次辩论时(加入辩论能如期举行),这将是特朗普抓住不放的把柄。

另外,除了这个邮件的截图,NY Post还公布了四张HUNTER张疑似吸毒、吸毒后昏睡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虽然模糊,但是能清晰看出嘴里咬着一只疑似是玻璃烟斗的物体。其他三张照片也是这个风格,嘴里叼烟,光着膀子,不修边幅的样子。



目前,拜登竞选团队给予否则,称在副总统任职期间,拜登没有和乌克兰人会面。

朱利安尼这边,则声称还会披露更多的邮件,里面还有更多的猛料。

这个乌克兰人在15年4月17日给HUNTER发邮件表示感谢,里面明确讲到是昨晚和拜登会面的。拜登当时身为副总统,记录或公布下15年4月16日的晚间,自己是否有过私人社交活动,见没见过这个乌克兰人,应该不难吧

中美群众旁观吃瓜就行了。

今年不仅大选期间故事多,而且就算特朗普败选,他也要明年1月20日才交班呢。11月之后、1月20日之前这段时间,各种幺蛾子只多不少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