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编曲的费用一般会高于作曲和填词?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很多人可能觉得作曲和填词已经足够核心,为什么编曲的费用会更高一些。其实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层面,而且这些层面往往需要更深入、更细致的工作。

首先,编曲是“再创作”和“具象化”的过程。

作曲 更多的是一个“想法”的诞生,是旋律、和弦进行的原始构思。它就像一张草图,勾勒出作品的大体轮廓和情感基调。
填词 则是为这个“想法”赋予具体的意义和情感表达,是文字层面的二次创作。它决定了歌曲要讲什么故事,要传递什么情绪。

而编曲,则是将这些“想法”和“故事”转化为可以被听到的、具有丰富层次和色彩的音乐作品。 编曲师需要理解作曲的核心精髓,领悟歌词的情感,然后用各种音乐元素去“填充”和“塑造”它。这就像建筑师拿到一份蓝图,需要考虑用什么材料、什么结构、什么装修风格,才能最终建造出一栋既实用又有美感的建筑。

具体来说,编曲涉及到以下几个复杂且耗时的工作:

1. 整体风格和器乐选择:
作曲可能只给出了旋律和和弦。编曲师需要根据歌曲的整体感觉,决定用什么样的风格(比如摇滚、流行、爵士、电子、民谣等等)来呈现。
然后,需要挑选合适的乐器。是需要饱满的弦乐来营造史诗感?还是需要有力的鼓组和贝斯来制造节奏的律动?是需要钢琴的细腻点缀,还是吉他的爆发力?每一种乐器的音色、音量、演奏方式都需要精心设计。这可不是简单地堆砌乐器,而是要让每一种乐器都恰到好处地服务于歌曲的情感和叙事。

2. 乐器部分的具体编写(MIDI或乐谱):
编曲师需要为每一件乐器写出具体的演奏部分。这包括:
鼓的部分: 什么样的鼓点、过门、节奏型最能支撑起歌曲的情绪和律动。
贝斯的部分: 如何与鼓形成有效的律动,如何与和弦进行配合,如何为歌曲提供坚实的低频基础。
和声部分: 除了主旋律,还需要编排伴奏的和声,可以是钢琴、吉他、合成器 Pad,甚至是合唱,如何让这些和声既丰富又不会干扰主旋律,需要很强的和声功底。
旋律的呼应与发展: 除了主唱的旋律,编曲师还可以设计乐器之间的呼应、对位,或者加入一些简短的乐器 Solo,来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效果器的运用: 比如混响、延迟、压缩、失真等等,这些效果器如何运用,能极大地影响乐器的音色和整体氛围。

3. 结构设计和动态处理:
一首完整的歌曲有前奏、主歌、副歌、桥段、间奏、尾奏等结构。编曲师需要合理地安排这些部分,控制歌曲的起伏和情绪走向。
如何通过乐器的加入与减弱、音量变化、节奏强弱等来制造动态,让歌曲有“呼吸感”,有高潮迭起,有娓娓道来,这是编曲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动态设计,能让听众的情绪随着音乐自然地起伏。

4. 音色设计和音效运用:
在数字音乐制作时代,合成器和采样器的使用非常普遍。编曲师需要有能力设计出独具特色的音色,或者从大量的音色库中挑选最适合的。
有时候,还需要加入一些特殊音效,比如环境音、氛围音,来营造更具象化的场景和氛围。

5. 与制作人、录音师、混音师的沟通协作:
编曲完成后,通常还需要与制作人(如果预算允许)、录音师、混音师进行紧密的沟通。编曲的走向、乐器的编制,都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录音和混音工作。编曲师需要清晰地向大家传达自己的音乐理念。

从技术和艺术的投入来看:

作曲和填词: 更多的是基于灵感、个人才华和音乐理论的原始构思。虽然也需要技巧,但核心在于“创意的火花”。
编曲: 除了创意,更需要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复调、曲式等)、对各种乐器演奏法的理解、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熟悉,以及熟练运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等制作软件的能力。这是一个技术性和艺术性结合非常紧密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成本投入:

时间成本: 编曲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尝试、调整。一个简单的伴奏可能几个小时就搞定,但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编曲,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完善。
工具成本: 编曲师需要购买各种优质的音源库、效果器插件,这些都是不小的投入。
专业技能要求: 编曲师需要掌握的技能更多更杂,从乐理到演奏,从软件操作到风格模仿,都需要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

总结来说,作曲和填词是“生孩子”,而编曲则是“养孩子、教育孩子、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送出去”。 后者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技能、更多的投入,才能让这个“孩子”真正地闪耀起来。所以,编曲的费用通常会高于作曲和填词,是基于其更复杂的工作内容、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长的时间投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去饭馆买一盘炒菜会比菜场买菜贵那么多?想要去高大上一点的米其林餐厅,好看又好吃的菜为什么又更贵了?


为什么买一幅画会比买一画布、颜料、画笔贵那么多?想买名家的画为啥又是天价?

为什么买套衣服会比买布料贵那么多?想要面料好版型好剪裁好量身定做的衣服怎么这么贵啊?

-------------------我是严肃的分割线--------------------

好吧,上述的情况并非百分百切题,大概说个意思也好理解。勿喷我piapia

不才在下虽不是学音乐的,好歹也是个开录音棚的,在男友锲而不舍的安利下,对行业情况还是有所了解。

现在的社会情况,人心无限膨胀,但凡懂点乐理能哼哼歌的就自称作曲家,但凡能唱出点美声的意思的就自称歌唱家,但凡买个dv能拍点小段子的就自称大导演,但凡能买得起个单反的就自称摄影家…我所见过的就不少。

这里我们先不扯别的,就说作曲编曲的事吧。其实什么叫完整作曲啊?整首歌所有音符都是他写的才能叫作曲好吗!啥意思?唱的主旋律、伴奏用啥乐器、每个乐器怎么吹拉弹、如何配合、如何编排、哪里出哪里停、怎么出怎么停、合声怎么配…所有音符全部完成称之为作曲。但现在市场的允许这么一批半吊子作曲家的存在,他们大手一挥随便哼几句调调主旋律唱完ok了!所以编曲这么个行业也就应运而生,而编曲的工作也就是上述后面部分的工作。

那么下面我们来讨论为啥贵哈~ 我就一个问题:小明被罚抄写单词1行,小红被罚抄写单词10行,小明和小红谁写的字多?

user avatar

纠正一下认识吧。

作曲的价格弹性大,纯编曲弹性低。

另外写歌只能算是作曲最常见的一种,而写配乐的同时也承担了“编曲”的功能了。

所以真的很复杂。

总得来说,哪个更重要哪个钱多。好曲子清唱都好听,烂歌就像丑女,穿再好看也就是包装好看的丑女,但是美女毕竟少,衣服却是个人都得穿,不知道题主领会我意思了么。

这个社会,抛开体制内那套东西,往往是门槛越高价格越高。写个小曲的人没编伴奏的人多,所以“一般”作曲作词更便宜。但往高处走,牛逼的编曲还真不一定是牛逼的作曲,反倒牛逼的作曲很可能编曲大牛,因为真正的作曲需要有一个整体思维的。比如我的公司歌来算就是我作曲,下面人编曲,他们拿的钱肯定没我多,交响的话我基本要把小样给弄好下手精修(比如用kontakt的管弦做出大概,分好声部,助手再把这些midi轨挂上更复杂的vst精修加花做多声部混音)但我也是从最基本的编曲,录音一步步爬上来的,这样人家才会服你,活儿才能养几个人的。

拿公家活的不算,一般国内好的制作人年收入在50~150万之间,基本都是作曲加编曲的,很难区分价格(参考价格在4000-6000每分钟平均),这个档次的制作人应该是全国不到100人的。而纯编曲的活,到你手上肯定已经被扣的差不多了,你们看到的这些选秀节目编曲好牛哦,最末端拿到的钱一般是4000到5000一首。

user avatar

利益说明:在欧洲学习音乐,ghost producer(GP,即俗称枪手,暂时匿名吧)一枚,主做EDM流行和trailer track。

作曲和编曲有什么区别,作曲和编曲哪个贵,哪个难,已经是音乐话题上老生常谈的题了。来答此陈年旧题,主要原因是,该问题开了这么久,来自于从业流行创作的人的回答却一直很少。非专业的回答暴露出两个主要问题:

1,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w=:总有一些半懂不懂的外行人、音乐爱好者,在【作曲】这个词上混淆概念,指手画脚。即,有偏向性地抬高作曲的地位,以维护他们自己或他们【伪音乐家】爱豆【不会编曲,学不会,也不想学】的合法性。对于这种恶劣行为我只能说,唔,你们不要打我,我怕蟑螂怕老婆,就是不怕脑残粉。

2,一些职业制作人的背景,与实际的流行工业有一定区别,因此套用、误用了一些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概念(e.g.,高赞回答里频次非常高的songwriting vs composing的对立概念),割裂了实际创作当中的工作流。

3,当然,也有一些十八线编曲家常年不得志,因而对聚光灯下的songwriter心生嫉妒,故意贬低作曲重要性,动不动就“我编曲十个声部,凭啥比你写歌的一个声部地位低”。我的确遇到过这种心态不好的同行,而且比例还真不低,知乎上也不一定没有这种人。

总而言之,这些概念错综复杂,互相包涵,但是鲜有人把他们说清。因此给我了回答的冲动,我们一点点来谈,并尽可能地直白=w=。我会先辨析一些常见的概念误区,然后根据我的情况介绍一下工业界的收费情况,包括为什么编曲更贵的讨论。


一、几个概念辨析与科普。

假定题目的语境是流行音乐。但无论在哪个语境下,【作曲】和【编曲】都是不精确的概念。这导致两种误解。第一种误解:普通大众会认为,【作曲者】或【歌唱者】才是这首歌的创造者,理所当然地将其与一首歌中所出现的所有声音捆绑在一起。于是出现了过高吹捧旋律,无比崇拜爱豆的疯狂行为=w=,请大家不要模仿~

第二种误解(比起第一种来说,已经不算大问题了):也有另一说,通常来自更懂行的爱好者,认为【写歌,songwriting】才是流行作曲正确的说法。即,【流行乐的作曲】只能用于指代songwriting,仅限vocal旋律的创造;而【编曲,arrangement】则要从instrumental的方向去定义,即使编曲=用更成熟的音乐语言(包括但不限于和弦,织体,乐器,节律,结构)去塑造歌曲,因此是一首歌实际上的创作者,称他们为【作曲家,composer】也没有问题。

这两种解读多少都有一定误解,而且它们均可能源于古典音乐中【作曲,composing】概念之影响。我们常见耳熟能详的作曲家,Mozart, Bach, Rachmaninov等,他们完全是自己作品的缔造者。这一情况虽早已不符合现代流行作曲的情况,但依然产生了以上第一种大众误解。另一方面,古典作品的曲谱,其作用就像如今DAW的工程文件一般,已经几乎定义好了整个声响效果中的每一个元素。相比之下,流行音乐语境下,仅凭vocal部分还远远不能到达这样的完成度,剩下的工作只能定义为编曲,因此自然而然就只能将composing的概念迁移,得出了【编曲=composing减去vocal】的理解。

在流行工业中,songwriting,composing,arrangement这三个概念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是三个不同维度上的概念了,再套用这三个词原本发源时的概念可能已经不太合适。在此,我只列出和音乐人朋友讨论交流后,意见比较一致的部分,以下不全是我个人的意见:

songwriting,即写歌(抱歉我想不出更好的翻译了=w=),是一个【体裁】上的概念。只要是围绕着以人类声线为主导的【歌曲】创作,包括但不限于vocal melody(人声旋律),instrumental (器乐旋律),lyrics composing(歌词写作)等,只要还没到工程部分(recording mixing mastering),其实都能够算作是songwriting。如今的艺人水平发展非常迅速,很多client自己有技术也有想法,已经能完成相当充实的内容。

composing,即作曲,原本是一个发源古典乐(不等于古代乐)或纯sound track领域的概念,如今已被延展成【完成度】上的概念,与体裁无关。无论是何种音乐体裁(流行,古典,电子,音乐剧),只要创作者【完整】地创作完了该作品,使得每一个音乐音响元素都得到了定义、每一个演奏者(不一定是人类=w=)都知道如何完成演出,那么这种创作行为就是composing。没错,即兴爵士钢琴,街头原创卖唱,都可以算作composing。同时,既然是【完成度】的概念,那么在【只有vocal】和【完成了全曲】之间,有无数种可能的中间态,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这个地球上发生着。

arrangement,即编曲,是一个【时间先后】的概念,和体裁、和量级无关。通常,在songwriter所创作的作品暂不完整、还需进一步补充新的音乐元素时,会再交予arranger(编曲家,一些人更熟悉的词是producer,但是对应的中文翻译在很多人那里比较有争议,为了不必麻烦,暂时用arranger吧)(可能已经是第二个arranger)进行二次创作,例如修改drums的节奏音色。然后再给第三个熟悉epic风格的arranger,加上epic orchestra intro等等等等。此外,即使是原作品已经完整、甚至已出版,此时arrangement也可以是进行重新配器(多见于古典),或曲风上的改编(多见于现代流行),或者更深层次的二次创作。满足【时间相对靠后】原则的,都可以被考虑为arrangement的范畴。

也就是说,在工业界分工高度细化的21世纪,已经很难对songwriting、composing、arrangement进行严格界限划分,因为任何音乐创作阶段都是一个【连续存在】的过程,而任何一个子工程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这三个属性。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三种属性同时存在,用朗朗的话说,是“一个连续体”。例如,做为GP,我接到过艺人仅仅基于一个loop(没有旋律,只有chord progression)进行创作的要求。这种情况下,该艺人能被称为songwriter吗?我认为不能。再例如,一个艺人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乐器的录制,聘请我进行string rearrangement,我编曲、打谱后再联系上一个演奏者进行录制。这时我的工作可以被称为arrangement,但却远不能算composing或songwriting。而这个艺人的工作可以被成为composing吗?理论上是可以的,因为即使没有我的string rearrangement,他已经完成的部分已经足以支撑整个歌曲构成一个完整作品,不会散架。最后再举一个例子,一个音乐人要求我将其歌曲改编为tropical house风格,单独做一个insrtumental版本。我们各自算composing和arrangement吗?我认为都算,因为我们各自完成了完整的创作,各自都有光明的前途=w=。但我的工作不属于songwriting。当然,正如我说过的,这些分法都不是绝对的,有时候界限是非常模糊化的。


二、所以,为什么编曲费用高于作曲?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基于之前介绍的概念辨析,即使我们仅仅局限在流行歌曲上,songwriting、composing、arrangement也很难有严格界限(尤其是从工作流的角度),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抛开一项具体的作品,单独问【为什么编曲费用高于作曲】,不仅创作种类、流派指代不明,而且【作曲】【编曲】的定义也指代不明,导致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伪问题。

当然,考虑问题的语境,我想大概指的是【不确定流派下】、从工作先后顺序上考虑的【作曲】与【编曲】,即定义【作曲=交给编曲之前的状态】,【编曲=补充至完整的工作量】。这个角度来看,编曲平均是高于作曲费用。这里面有部分工作量的原因,但也有部分的原因是,比较少有人会直接找上门指定某人进行作曲。即,作曲人通常都是客户自己,他们的音乐作品自负盈亏,自然不存在【作曲费用】这一个概念。如果根据一些人建议的那样,将【作曲费用】定义为【所创造的最终盈利】,那么则反过来,编曲“费用”很可能小于作曲“费用”(哭)。

小部分情况下,客户会指定找某个音乐人(songwriter)来作曲。这些客户很可能是有某些需求的,他们实际上并不是来找音乐人来产出一个【交给编曲之前的状态】的半成品,而是需要交付一个100%ready-to-use的版本。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会要求音乐人完整创作(composition),此时音乐人出价肯定也是高于单独编曲的。更不用说这类有名气的一线作曲家(songwriter)的价格,即使只进行songwriting服务,也肯定是高于一线编曲家(arranger)的。

因此,结论是:若着眼全部样本,即随机抽选一个制作人,强行威胁他为你作曲或编曲=w=,那么编曲价格平均要高于作曲。主要在于作曲门槛低、而且作曲者本身大都是编曲的客户,而且作曲者本身很少会被人单独找上门来。但若把样本局限在会被单独找上门的作曲者和编曲家们,那么大概率一线作曲是比一线编曲是更贵的。至于为什么一线作曲更贵,我也很绝望。我想说我也不想做GP,但是作为一个能力不顶尖、颜值不行、难有机会翻身的民工,如果能坚持下去享受音乐,已经是奇迹了。


三、所以,作曲、作词、编曲谁更重要、更困难,百分比各占多少?

如果你认真看了前文,明白了在现代流行创作中songwriting、composing、arrangement三者没有硬边界、没有绝对因果关系这一事实,那么就不至于蠢到来问谁更重要。

一个优秀的音乐人,作曲和编曲水平都只高不低。

一个优秀的songwriter,和一个优秀的编曲家,只会相互欣赏、相互完满、惺惺相惜。

只有连基础乐理都不懂的、自然也永远不可能会编曲的十八线【裁缝、辣鸡唱作人】才会鄙视编曲,认为作词作曲远远比编曲更重要、更困难。

也只有技术落后、审美也跟不上时代的十八线【编曲民工】才会鄙视作词作曲,认为编曲远远比作词作曲更重要、更值钱。

炒鸡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w=


四、具体价格..................

让我们来谈谈具体的价格吧,因为似乎比较少有答案涉及到这一点。我在欧洲这里的情况,作为炮灰级水准(这只是一种计算方式,相当于比较平庸的级别。当然也有按时薪计算的方式):

制作单个旋律(有一定质量)的价格为200欧起(其他啥也没有);

从0开完成整个项目,通常是500欧起至1000欧左右(基本能听了)。

具体还会根据客户要求浮动,例如是否要实录(视乐器种类,最少几百欧起雇一个乐手),

是否混音(比编曲便宜),

是否要指定音色、是否返还DAW工程文件(通常视复杂程度又要加几百欧),

全看具体要求、看谈判技巧,也看脸=w=。相比起国内的价格,真心也是挺白菜的了。

user avatar

写一首歌,流行歌曲啊。

1645,一下午写十首没啥问题。

15634125,一下午能给你写好几首。

17654325,也能写几首。

问题是,如果你把流行歌曲的专辑拿出来听,敢特么一个专辑全是15634125。

那么,您说,您为什么听着不是和尚念经而是不同感觉的歌曲呢?

所以编曲多收点钱怎么了啊。。。要没有人家,你这专辑就成和尚念经了。。。

user avatar

前几天我有个朋友给自己新交的小女朋友写了一首歌,想找个人编曲把歌做出来,对方要价三千起步。他问我:“那个编曲的收我这么多钱,他是不是在坑我?!”


先不讨论他舍不得三千块泡妞这件事情,我又不是情感博主……说说编曲这个工作吧!编曲师绝非等闲之辈!举个B站大神改编周星驰经《少林足球》片段的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970571625037475840

(视频来源:B站,作者:安念Lanny)


怎么样?感受到编曲师的功力了吗?何止泡妞,这是个能为人圆梦的职业啊!


现在国内音乐公司做音乐编曲价格还是比较高的,编曲师水平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一般来说起步价三千,这种价位做出来的伴奏处于行业入门级,达到行业水准的编曲大概在两万以上,据说知名音乐人有开天价的,不过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


一般来说,职业编曲师两天到一周能完成一首作品,所以算算编曲师也算高薪收入阶层了。还有大制作那种,所有乐器都要请知名乐手来录音的那种,这种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了,想想就很贵吧!


那么问题来了:编曲工程师凭什么收你那么贵?


/ 编曲工作的门槛很高 /


虽然编曲师收入很理想,但是编曲这行的门槛是比较高的!


1、懂乐器

作为一个编曲师至少要擅长一门到两门乐器,一般来说键盘是必修乐器。一个不懂乐器的编曲工程师就像一个不会弹琴的木匠,他们做出来的不是乐器,是家具。也许他们能把清明上河图雕刻在吉他上,但是他们做的吉他发出的声音可能比一把八十年代的老红棉好不了多少。一个不懂乐器的编曲师只能算是一个网管吧!


只擅长一两门乐器是不够的,其他乐器也得大概懂,不一定要会演奏,但是基本知识还得具备。难免在编曲的过程中你要接触乐手,这个时候你肯定不能说:“要把吉他弹出那种在草原上跟猩猩嬉戏的那种感觉”,你必须要用专业的音乐术语跟乐手交流。


2、懂音乐

如果说乐器通过刻苦练习可以达到一定水平,那对音乐的理解是比较靠天赋的,这个还真不好练,这是一个区分编曲师价格的分水岭。编曲师一般拿到资料就是几段旋律和不到一百字的歌词,你要通过这点资料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自己的技术和理解把作品升华还真不是容易的事.....


如果不懂音乐,可能一首甜蜜的情歌会被做成一首丧歌,一首弘扬正能量的歌曲被你做的让人听了就想蹦迪,被打了可能不算工伤.....


3、音乐知识面广

当你具备技术,也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该怎么做呢?是做成R&B 还是Soul,还是Blues?Jazz?Punk?对不起,上面说这些英文我都不认识,我只会做民歌,我只擅长吹葫芦丝,喜欢敲三角铁.....


这样的编曲师可能会因为太小众被挤出公司,一个好的编曲师至少要驾驭几种大众喜欢的音乐风格。但是呢,老百姓的口味经常会变,音乐风格的潮流也总是在变的,如果你想一直做这个行业,就得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比如最近的Hiphop,了解一下?


/ 工作量大而且难度很高 /


编曲工程师这个职称看起来高大上,感觉就像大佬一样坐在录音棚里,玩玩乐器,对着电脑动动鼠标,然后放着音乐喝杯咖啡,打开朋友圈给大长腿点赞,找一个心情舒畅的时候把作品发给客户,客户听后大呼过瘾,“太牛了,我要给你发个大红包!”


呵呵!

当你拿到资料的时候,可能是一个简单的Demo,也可能是一张谱子,还有可能是一个胖子坐在你面前深情款款的唱给你听他在一次车祸后遭遇的爱情故事,也可能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句话“根据这个视频做一段音乐”.......


前几年有个视频很火,以《小星星》为例,两分钟告诉大家编曲工程师是怎么工作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70654729256333312

看出来了吧?作曲的人写了主旋律,编曲的要写钢琴、鼓、吉他、贝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一个个加完了可能还得一个个又再减掉……

一般来说编曲师的工作步骤是这样的:

1、跟客户沟通确定音乐方向

2、确定旋律

3、编配和声

3、确定结构

4、编配乐器

5、制作

6、调试音色

7、导出Demo

8、反复地听-反复地修改

9、发给客户听

10、根据客户的意见修改

11、修改到客户满意为止

看起来简单明了,实际工作中可能是这样的:

11、再次被否定

12、再改

13、客户觉得还是第一版的好

14、改回去

15、客户不想要了


这个时候你选择约客户见面:

16、见面后你把客户打了......经过警察调节你赔钱。


又或者是这个时候你选择约客户见面:

16、见面后你没打过客户......但他还是不想要你的编曲了,经过警察调节你赔钱。


然而你选择忍气吞声:

16、几天白忙了,女朋友在这个期间联系上了前男友。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收预付款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有人找你编曲,不管对方多熟一定要受预付款,切记!


/ 让人抓狂的客户 /


其实编曲师这个职业有点类似设计师,总有一款客户能让你彻底癫狂起来......


有些客户可能是懂音乐的,然而大多数是不懂音乐,当然比起完全不懂的客户,一知半解的客户是最让人抓狂的


不懂音乐的无非是提点业余的要求:


“做一个在月球漫步那种感觉的?”

“你这里不够激烈啊,能不能把吉他声音在调大一点?”

“能不能把我的声音调成腾格尔那样的?”


那些一知半解的客户呢?


他可能会说:

“这个很好,但是有点问题,贝斯是不是编配的太简单了?”

你编写了复杂的Bassline......

“现在好多了,但是贝斯声音太大了”

你把贝斯声音调小了。

“还是大!”

你把贝斯轨删了。

“恩恩,这样很好!就这样了!”


或者:


“能不能加上小提琴?”

你加了小提琴。

“能不能加上小号?”

你加了小号。

“能不能加上笛子?”

你加了笛子。

“为什么你做出来的东西这么难听?”

......


最让舒服的客服就是佛系客户“一切听你的!”然而这种客户是非常稀少的,大多数客户还是比较伤脑筋的,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提出各式各样的要求前辈们总结出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对策,总结成四个字:


“有参考吗?”

嗯,实在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就用这招吧,照着做吧!风格结构配器都一样,这样做应该就能最接近客户心里的音乐吧!


但是这招也不是万能的,即使在有参考的情况下,某些客户想要的风格还是让人怀疑自己的想象力……比如我的朋友小冰老师,有一次接的一个活儿是让他把邓紫棋的《后悔无期》编成韩国女团那种风格……


啊?邓紫棋?《后会无期》?韩国女团?是这样的吗:

不过小冰老师还是很坚强地编出来了,和原版的对比请看下面这个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970582968485568512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高收入”的编曲师有了一些认知吧,至少知道怎么折磨他们了吧!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还觉得三千块编首歌去泡妞太贵的话,就拿三千块和她看电影吃火锅买衣服,该干嘛干嘛去吧!

当然了,如果你看完这些,萌生了好好学编曲的想法,哎呀君良心推荐一套音乐制作人养成计划编曲课程,拿去不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很多人可能觉得作曲和填词已经足够核心,为什么编曲的费用会更高一些。其实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层面,而且这些层面往往需要更深入、更细致的工作。首先,编曲是“再创作”和“具象化”的过程。 作曲 更多的是一个“想法”的诞生,是旋律、和弦进行的原始构思。它就像一张草图,勾勒出作品的大体.............
  • 回答
    张靓颖承诺为编曲者支付编曲版权费,这件事在我看来,是一件值得点赞,并且具有相当积极意义的事情。尤其是在当前的音乐产业环境下,这尤其显得难能可贵。首先,这件事情触及到了音乐创作中最核心但也常常被忽视的环节——编曲。很多时候,人们提到音乐版权,首先想到的是词曲作者,但实际上,一个优秀的编曲是赋予歌曲生命.............
  • 回答
    这个问题太真实了!很多做音乐的朋友都遇到过。耳机、音箱里听着顺风顺水,一放到手机上,那感觉就像是被按了缩小灯,所有细节都挤在一块儿,失真、糊成一片,甚至连旋律都快听不清了。这可不是什么玄学,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得明白手机播放的核心问题:手机,特别是那种塞在耳朵里的小巧耳机,或者手机外放那个小小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深入探讨流行乐编曲为何能堆叠出上百轨,这背后确实藏着不少门道。这绝不是简单地“越多越好”,而是一种为了达到特定听感、丰富音乐层次、突出情感表达而进行的精细打磨。打个比方,你现在手里有一张空白画布,你想画出一幅色彩斑斓、细节丰富的风景画。你不会只用一支画笔和一种颜色。流行乐的编曲.............
  • 回答
    确实,在当今流行音乐界,词曲作者和编曲师常常是两个不同的人。这并非绝对,也有不少才华横溢的音乐人能同时包揽词曲和编曲,但为什么“分工合作”会成为主流呢?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音乐创作的专业化、效率、艺术表现力以及行业运作等多个层面。一、 音乐创作的专业化与分工合作的优势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国内确实不像西方那样,涌现出大量风格类似Dream Theater那种编曲复杂、技术精湛、并且带有浓厚学术气息的乐队。这背后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理解Dream Theater的独特性。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行业标杆,是因为他们成功地融合了以.............
  • 回答
    要理解洪敬尧、林迈可、钟兴民为何会为刚出道的周杰伦编曲,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以及周杰伦这个独特的音乐人身上。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运气好”或者“巧合”,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时代背景:音乐产业的变革与新声力量的崛起2000年前后,华语乐坛正经历着一股新鲜血液的注入。过去那种以情歌为主导的抒情慢.............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触及到了音乐制作中一个容易混淆但又非常核心的概念。简而言之,编曲(Arrangement)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包含了和声编写(Harmony Writing)的,但有时候,由于分工、侧重点或者历史原因,它们会被分开列出。我们来细细拆解一下: 编曲(Arrangement):一.............
  • 回答
    “为什么中国编剧的话语权比美国编剧小?”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思的问题,背后涉及复杂的文化、行业生态、创作环境以及历史原因。以下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析其中的关键因素:一、 行业生态与权力结构的不同: 美国:制片人中心制 vs. 中国:导演(或资方)中心制 美国: 好莱坞的电影工业经过.............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创作的核心,也是让不少创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的症结所在。我们都读过那些阐释了“什么是好故事”的书,比如“英雄之旅”、“三幕剧结构”、“人物弧光”等等,理论听起来都很清晰,步骤也很明确。但为何有人能写出引人入胜、荡气回肠的故事,而有人却只能交出一堆平淡无奇、逻辑漏洞的文字?这就像学做菜,食谱.............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权力的游戏》粉丝心中的痛点,也确实是影视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讨论点。同样的编剧团队,为何在故事的最后阶段遭遇了口碑的“滑铁卢”?这背后原因复杂,并非一两句话能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维度来深入剖析:1. 内容量的爆炸与叙事节奏的失控: 原著的基石: 前几季的《权力的游戏》之所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内容创作领域一个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编辑和作者,一个是故事的“筑巢者”,另一个是故事的“建造者”,他们各有其独特的才能和贡献,但编辑之所以不亲自“写”出轰动一时的作品,并非因为他们不懂得更多,而是因为他们的价值和精力被更需要地分配到了别处。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优秀的编辑,.............
  • 回答
    “现在的编剧怎么了?”这个问题,大概是观众们在看了不少槽点满满的剧之后,最常发出的感慨。仿佛一夜之间,大家笔下的故事都变得千篇一律,情节逻辑漏洞百出,人物塑造扁平如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编剧这个行业真的集体“退化”了吗?其实,要说“越来越烂”,有点绝对化了。毕竟,我们依然能看到许多制作精良、剧本.............
  • 回答
    说实话,一开始让我谈论编程的历史,我脑子里闪过的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那种感觉:你知道某件事是怎么来的,就像你知道你家老宅的来龙去脉一样,心里踏实。再深入想想,这可不仅仅是“知道”那么简单,它更像是给你的思维方式打上了底色,让你看问题不只看表面,而是能追溯到源头。打个最直观的比方,你现在用电脑,用的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了音乐圈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其实,并非说那些水平极高的作曲家和编曲人就完全“消失”在公众视野,很多时候,他们是以一种更“幕后”或者更“专业”的方式存在的。这里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说:1. 音乐产业的生态与分工: “台前”与“幕后”的分野: 流行音乐产业是一.............
  • 回答
    很多人在乘坐火车的时候,会注意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通常有8辆、16辆、甚至25辆编组,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市面上流通的复兴号列车,绝大多数是8辆或16辆编组,而“25编组”虽然有过研发和测试,但并未大规模投入运营。那么,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16辆编组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而8辆和16辆编组却很常见呢?这背.............
  • 回答
    关于国内教材中元素周期表族号的编排方式,这背后其实是一套历史演进、国际标准、实用考量以及教育目标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讲清楚,咱们得一步步来捋。首先,得明确一下,元素周期表最核心的规律就是族和周期。周期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电子层数增加。而族,才是反映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相似,因此性质相似的这根主线。.............
  • 回答
    Windows 操作系统之所以选择使用 C 语言作为主要开发语言,而文件系统在设计上却对大小写不敏感,这背后是历史选择、设计哲学以及技术妥协的复杂结合。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部分:一、 C 语言与系统级开发:为何是它?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像 Windows 这样庞大的操作系统会选择.............
  • 回答
    知乎用户 vczh 曾在一系列回答和文章中,明确表达了不推荐初学者将 C 语言作为第一门编程语言的观点。他论证的核心在于 C 语言的低级特性和由此带来的学习曲线陡峭,这对于没有编程基础的初学者来说,很容易造成挫败感,甚至误导他们对编程的认知。首先,vczh 指出 C 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内存管理直接.............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