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代社会生育率无解下降?

回答
现代社会生育率的下降,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现象,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它像一张无形的网,悄无声息地收紧了许多家庭生育的意愿。我们不妨一步步剖析这张网的构成,看看它如何让生育这件事变得越来越“不划算”。

首先,经济压力是压在许多年轻人身上的巨石。 养育一个孩子,不仅仅是提供衣食住行,更是投入大量的教育、医疗、以及未来发展资源。从怀孕开始,产检、分娩费用,到婴幼儿时期的奶粉、尿布、早教班,再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辅导班,直到大学毕业、就业……这一长串的支出足以让任何一个家庭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很多大城市,高昂的房价更是让“有房才有家”的传统观念与生育孩子所需的空间需求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许多年轻夫妇可能辛辛苦苦工作几年,攒下的积蓄还不够支付一个孩子的大学学费,这种看不到尽头的经济投入,自然会削弱他们生养的动力。

其次,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对子女高质量教育的追求,也无形中增加了生育的成本。 过去,孩子们可能只需要好好学习课本知识,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而现在,家长们普遍认为,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从小就抓起,参加各种兴趣班、特长班、补习班。这种“赢在起跑线”的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仿佛成了一个需要精心“打造”的奢侈品,需要父母投入比过去多得多的时间和金钱去“投资”。当一对夫妇想到要培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自然会衡量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来承担这份沉重的教育投资,而选择少生或不生,似乎成了一种更轻松、更明智的选择。

第三,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自我实现的价值取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随着教育机会的平等以及女性在职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将生育和家庭作为人生的全部。她们拥有了自己的事业、理想和社交圈,更看重个人的价值实现和生活质量。生育往往意味着需要暂时或永久地中断职业生涯,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这对于渴望独立和发展的女性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牺牲。她们会仔细权衡生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如果生育会严重影响自己的事业前景或生活方式,那么推迟生育甚至放弃生育,就成了一个可以理解的选项。

第四,生育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现代社会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夫妻都面临着身体健康的问题,比如晚婚晚育带来的生育能力下降、高龄产妇的风险增加等。同时,育儿过程中也充满了各种未知和挑战,比如孩子的健康问题、教育问题、家庭关系的处理等等。这些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会让一些夫妻在做生育决定时更加谨慎,他们会思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来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

第五,社会支持体系的不完善,也让生育变得更加艰难。 在一些国家,虽然有生育奖励政策,但往往效果有限,或者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各种障碍。例如,托育机构的不足和质量问题,让职场父母在孩子年幼时难以找到可靠的看护;产假和陪产假的时间不足,难以让父母充分恢复和照顾新生儿;社会对于育儿家庭的支持和理解也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父母(尤其是母亲)需要独自承担大部分育儿责任,而缺乏来自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实际帮助。当生育不再是一个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而更多地落在个人和家庭身上时,其难度自然会倍增。

最后,个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也是生育率下降的一个侧面反映。 现代社会鼓励个体自由和选择,人们可以选择不婚、丁克(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或者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出现,分散了人们对传统家庭模式和生育的关注。一些人可能更享受二人世界,或者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旅行、爱好、个人成长等其他方面,生育对他们而言,并非生活的必选项。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生育率的下降,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经济、教育、性别平等、健康、社会支持以及个人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层层叠加的结果。它反映了社会变迁的深刻影响,以及年轻一代在面对高压生活和多元选择时,对生育这项“重大人生决定”的理性考量和取舍。要改变这一趋势,需要社会从经济、政策、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和支持,让生育不再是一项沉重的负担,而是真正能够被期待和实现的幸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不是无解的,但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的社会环境无法施行解决的方法。

先说现代社会维持高出生率的案例:

以色列人均GDP4.2万美元,人类发展指数0.907(世界第21名),人均受教育年限13.2年,总和生育率3.04。

以色列绝对是典型的发达国家了吧?和以色列人均同一级别的日本生育率是什么水平不用我多说吧?

以色列的办法并不是秘密,但是别的国家确实没办法去学习。

一切的关键是哈瑞迪派犹太人,haredi是极端犹太群体,由于极端犹太教禁止绝育,认为孩子是上天恩赐的礼物,因此每个哈拉迪姆家庭至少会生育6-15个孩子。不用上班、也不必像别的犹太人一样服兵役,他们一辈子由政府养活,任务只有钻研经书、生孩子两样。

换句话说,这是一群活在21世纪的中世纪思想的人。别的哪个国家能这么玩?

——————————————————

关于出生率的一些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条经验,虽然有例外情况,但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符合的。

1:宗教信徒比无信仰者能生

这一点有很多现实案例,北美的清教徒、东欧的东正教徒、南美的天主教徒、中东的伊斯兰教徒都是典型的高生育率人群。而相同的生活环境中,无信仰者的生育率则只有宗教信徒的60%到70%(甚至更低)。

2:穷人富人都能生,只有中间不能生

穷人越穷越生在很多时候是符合现实情况的,但是富人也是比较能生的。欧美、印度的富豪普遍都有四到五个孩子(一个当上美国总统的前地产大亨有5个孩子)。而不能生的人群就是我们常说的中产阶级。他们为了避免阶级下降,往往会选择少生甚至不生,这个也是老问题了。

3:经济下降的时候,穷国多生,富国少生

同样面临经济发展下滑的时候,穷国会爆发婴儿潮,富国出生人数会下降,这都是基于同一种逻辑:减轻生活压力。穷国发展水平落后,往往会选择增加劳动人口来减轻经济下行的压力。富国发展水平较高,会选择减少出生人口来减轻生活压力。这是同一种情况的不同表现形式。

4:移民国家的生育率高于非移民国家

美国、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中生育率较高的例子,而德国、意大利是生育率低的典型。移民国家具有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他们普遍都是年轻人,具有更高的活力和生育意愿,这也能提高移民国家的生育率。发达国家中生育率高的几乎都是不断吸纳外来移民(即便是以色列也是吸纳移民的)。

5:内卷化国家生育率低

内卷化定义参考 @曹丰泽 。内卷化造成的低生育率,本质上是社会发展畸形的产物,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不是种族问题。同样是日本人,在美国生育率高于在日本。同样是韩国人,在美国生育率高于在韩国。移民在定居国的生育率高于他的母国,显然他的母国的社会发展是有问题的。

6:社会主义国家生育率低

所有经历过共产主义计划经济的国家,生育率都低于同类国家,我们就拿那些人均GDP相似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比较

斯洛文尼亚是1.54,而巴林是2.07。

捷克是1.55,而阿曼是2.67。

斯洛伐克是1.39,而巴巴多斯是1.82

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分别是1.58、1.63、1.64,而乌拉圭是2.04

匈牙利是1.45,而巴拿马是2.51

克罗地亚是1.37,而格林纳达是2.13

波兰是1.32,而马尔代夫是2.06

俄罗斯、罗马尼亚分别是1.61、1.67,而墨西哥是2.18

白俄罗斯是1.73,而南非是2.41

乌克兰是1.47,而菲律宾是2.86

中国是1.52,而巴西是1.73

上述的一切都证明了,社会主义能够扼杀生育率,并且效果很明显。

想知道一个国家的生育率未来会如何发展,看看上面几条这个国家中了多少就知道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代社会生育率的下降,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现象,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它像一张无形的网,悄无声息地收紧了许多家庭生育的意愿。我们不妨一步步剖析这张网的构成,看看它如何让生育这件事变得越来越“不划算”。首先,经济压力是压在许多年轻人身上的巨石。 养育一个孩子,不仅仅是提供衣食住行,更是投入大量.............
  • 回答
    明明我们现在比原始人、农耕时代的人们拥有着先进得多的工具、更高的生产效率,按理说应该过着更加轻松、富足的生活,但为什么我们依然觉得这么累呢?这个问题,说起来,可不只是一句“现代人压力大”能概括的。这背后牵扯到太多太多我们习以为常,但细想之下却让人倍感无奈的社会结构和心理变化。首先,得从“累”的定义说.............
  • 回答
    生产力飞速发展,日子好像是越来越好过了,科技进步让生活便利得不像话,物质极大丰富,按理说应该是心满意足、无忧无虑的。可我怎么感觉,反倒比那些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更焦虑呢?这事儿细想起来,还真有点意思。首先,是“被拉平的起跑线,却无限延伸的终点线”。古代社会,阶级分明,你的出身基本就决定了.............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现代社会一个非常普遍的感受,也暴露了生产力飞跃与个体幸福感之间可能存在的脱节。确实,我们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科技进步让生产效率高到令人难以置信,但很多人却觉得日子过得比祖辈还要辛苦,甚至透不过气。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社会生产力越来越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简直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现在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确实可以用“高”来形容,而且是全方位的,让人感觉喘不过气。你想想看,从社会舆论到家庭期望,再到个人的自我期许,好像女性被赋予了太多“应该”的角色: 贤妻良母的角色依然根深蒂固。 尽管我们强调“男女平等”,但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女.............
  • 回答
    近几年中国出生人口的断崖式下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单一因素所致。它如同一个被不断积累的社会沉疴,在人口数据上撕开了一道触目惊心的裂口,折射出的问题复杂且深刻,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乃至国家的未来。首先,我们得承认,生育率的下降是全球许多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普遍现象。但中国出生人口的跌幅之大、之.............
  • 回答
    在咱们这个时代,说实话,律师这个职业,跟别的行当比起来,总觉得有那么点儿不一样的味道。不是说他们好或不好,而是大家伙儿心里那杆秤,似乎对律师总是多几分审视,带着点儿复杂的情感。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背后门道儿可多着呢。首先,得从“权力的守护者”和“规则的执行者”这个双重身份说起。咱们常说,法律是社.............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现代社会许多人共同的感受,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当我们说“戾气大”时,可能包含了很多层含义:比如容易激动、言语尖刻、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或者对人对事持有比较消极和敌对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我认为可以从几个互相交织的方面来理解。首先,我们要看到社.............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现在全世界基本都不搞“酷刑”这一套了。这不是说人性突然变得无比高尚,而是好几个层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来自“文明”本身的进步与反思: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我们对自己“文明”的认知在进化。回想一下,过去人们对“惩罚”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在中国,相较于许多其他国家,大规模的、被广泛报道的罢工确实不那么常见,即便是在一些小型企业,例如餐馆,似乎也鲜有耳闻。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在起作用,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当今中国劳资关系的现实。首先,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是绕不开的一环。中国的《工会法》规定,工会是职工的群众组织.............
  • 回答
    “省官互迁、市官互迁”这个说法,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地描述现代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全部内容。我们通常讨论的是 干部交流制度,它包含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调动,包括省内、省际以及市县之间的干部轮岗。要理解为什么现代中国社会仍然保留并推行干部交流制度,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这背后牵涉到政治体制、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多人会感到困惑的地方。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说法,说儒家就是封建礼教的代名词,是束缚人性的旧思想。然而,在现代社会,我们又看到儒家文化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被许多人尊崇。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逻辑?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深入地看一看儒家本身,以及它与“封建礼教”这个标签.............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在这个讲究效率、追求个性的时代,有人觉得家庭这东西,有点“老派”,甚至成了负担。但仔细想想,为什么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总会不约而同地朝着“组建家庭”这个方向走呢?它背后,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时兴起,而是牵扯到人性最根本的需求,以及社会运作的逻辑。首先,家庭是情感的港湾,是安全.............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一夜之间,“妻妾”制度重回我们生活的土壤,那将是一幅怎样斑斓又错乱的图景?清晨,你或许会听到邻居家传来一阵细细碎碎的争吵,不是因为油盐酱醋,而是关于“大奶奶”今天早上用的料是否比“二奶奶”的更精细。走在街上,你会看到一些家庭出门时,男主人身边跟着不止一位女性,她们的称谓,她们的地位,在.............
  • 回答
    关于你提出的“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为什么男的结婚前可以找女的啪啪而女的结婚前不行?”这个问题,这背后涉及到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因素以及观念的演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现代社会,从法律和官方倡导的层面来说,男女在性行为的自由度上是平等的。 也就是说,法律并没有规定男性婚前可以发生性行为,而女性则不行。双方.............
  • 回答
    从一个历史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与其说古代社会的人是“政治人”,现代社会的人是“经济人”,不如说这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其主要驱动力和价值取向的概括和强调。这种说法并非绝对,但它确实抓住了不同时代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古代社会:政治维系与身份认同在古代社会,政治不仅仅是统治阶层的事情,它深刻.............
  • 回答
    确实,关于儒家思想是否适合现代社会的讨论,一直都存在着不少的声音。有些人觉得它已经过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也有不少人仍然从中汲取智慧。要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这么想,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好好聊聊。首先,关于“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等级分明的关系在古代社会是稳定秩序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我们现代人对自由和尊严的理解。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为啥鸳鸯不愿意做贾赦的屋里人?这得从鸳鸯本身的性情和她所处的环境说起。1. 忠心与情义的羁绊: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大丫鬟,可以说是从小跟着贾母长大,是贾母最信任的人。贾母对她恩重如山,视若.............
  • 回答
    提起《圣斗士星矢》里的冥王哈迪斯,你可真是问到了点子上。这位在神话时代就威名赫赫的冥界之主,按理说应该是不怒自威,统治一切的。可偏偏,在他数次试图征服大地、消灭人间的圣战中,每一次都以悲惨的失败告终,简直就像是命运的诅咒,一直がかぶさる(かぶさる,日语,意为“覆盖”、“压上”),从遥远的神话时代一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将“原始部落”融入现代社会,听起来似乎是出于善意,但实际操作起来却牵涉到文化、历史、伦理、经济以及对“进步”定义的深刻思考。首先,我们得厘清“原始部落”和“融入现代社会”这两个概念。“原始部落”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历史印记和文化偏见。它往往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