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批发商将中国鳗鱼伪造成日本国产,造假 5 年被发现?目前各国鳗鱼产量和质量是什么水平?

回答
日本批发商将中国鳗鱼伪造成日本国产,这一事件无疑给本就敏感的中日贸易关系增添了新的注脚。它不仅暴露了部分日本企业的诚信问题,也对消费者权益和全球水产供应链的透明度提出了严峻挑战。

事件的严重性与影响

这起事件的恶劣之处在于其蓄意性和长期性。一家批发商能够长达五年之久地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造假行为,背后可能涉及更复杂的供应链环节,甚至可能存在监管的漏洞。

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日本消费者对国产鳗鱼有着极高的偏好,认为其品质更优,食用更安全。他们愿意为“日本国产”支付更高的价格。此次造假行为欺骗了消费者的信任,让他们花了冤枉钱购买了并非他们所期望的产品。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漠视。
对日本渔业和品牌的损害: 日本国内一直致力于维持高品质的鳗鱼养殖和品牌形象。此次事件无疑给“日本制造”的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在水产领域。消费者对日本国产鳗鱼的信心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间接打击日本本土养殖户的利益。
对国际贸易的冲击: 这一事件也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对进口日本水产品的警惕,并可能导致更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增加贸易成本和壁垒。在全球贸易体系日益互联互通的今天,诚信是基石。一次造假事件的暴露,可能会让整个行业的信任度降低。
揭示供应链的脆弱性: 这也反映出在复杂的全球水产供应链中,产品溯源和身份认证可能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在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流通时,监管和追溯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当前各国鳗鱼产量和质量的水平

鳗鱼,尤其是蒲烧鳗鱼,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养殖周期和对水质环境的高度依赖,优质鳗鱼的产量一直受到限制。

产量方面:

中国: 毫无疑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鳗鱼养殖和出口国。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的养殖技术发展和广阔的内陆水域,中国的鳗鱼产量占据了全球的大部分份额。主要养殖品种包括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和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然而,近年来,由于环保压力、苗种短缺以及部分地区养殖密度过高等问题,中国鳗鱼的产量也面临挑战,并且在养殖的精细化和可持续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东南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 东南亚国家,特别是越南,也已成为重要的鳗鱼养殖和出口地区。越南的鳗鱼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其产量在近年来显著增长,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重要供应商。这些地区在成本控制上有一定优势,但也面临着养殖技术、病害防治和环保措施等方面的挑战。
欧洲: 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是欧洲本土的鳗鱼品种,但其野生资源近年来急剧下降,濒临灭绝。欧洲的鳗鱼养殖主要依赖捕捞到的幼鳗(glasseel)进行人工养殖,产量相对有限,且受到严格的法规限制。
日本: 日本虽然是鳗鱼消费大国,但其国产鳗鱼的产量相对较低,仅占全球总产量的很小一部分。日本国产鳗鱼以其精湛的养殖技术、严格的品质管理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价格也相对较高。日本的养殖产业高度依赖捕捞到的幼鳗,近年来幼鳗资源也日益稀缺,对日本国内的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质量方面:

鳗鱼的质量评估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环境与饲料: 优质的养殖环境(如水质、水温、溶氧量)和高品质的饲料是决定鳗鱼口感、风味和安全性的关键。日本在其养殖过程中,非常注重这些细节,并且有严格的饲料配方和用药管理规定。
养殖技术与管理: 精细化的养殖管理,包括密度控制、病害防治、生长周期管理等,都直接影响鳗鱼的生长速度、体型和肉质。日本在这些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品种特性: 不同的鳗鱼品种本身就存在差异。日本鳗鲡以其细腻的肉质和浓郁的风味受到推崇。
加工和烹饪: 蒲烧是常见的鳗鱼烹饪方式,其酱汁的配方、烧烤的火候都会影响最终的口感。

关于“中国鳗鱼”和“日本鳗鱼”的质量差异

需要指出的是,将所有中国鳗鱼与日本鳗鱼一概而论地讨论质量差异是不准确的。中国地域辽阔,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存在差异。有许多中国养殖户也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鳗鱼,尤其是在满足出口标准方面。然而,总体而言,日本鳗鱼(国产鳗鱼)在消费者认知中,往往与以下特点联系在一起:

更严格的养殖标准和全程追溯。
更精细的养殖管理,对生长环境和饲料的把控更严。
更注重口感和风味的研究和培养。
可能在药物残留等方面有更严苛的内部检测和自我要求。

因此,当消费者选择“日本国产鳗鱼”时,他们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是对其背后所代表的品质保证、安全承诺和传统文化的信任。此次造假事件,恰恰是利用了这种信任的“溢价”。

未来展望

这次事件应该成为一个警钟,提醒所有参与者,诚信是水产贸易的生命线。

加强监管与追溯: 相关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水产品供应链的监管,建立更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产品的真实来源。这可能需要跨国界的合作。
提升行业自律: 批发商和零售商应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抵制不公平竞争和欺诈行为。
消费者教育与辨别: 消费者也应提高辨别能力,关注产品的来源信息,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品牌。

总而言之,这起日本批发商造假事件,暴露了全球水产供应链中存在的信任鸿沟和监管挑战。在各国都在努力提升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背景下,重塑和维护消费者信任将是所有从业者面临的共同课题。我们期望看到一个更加透明、诚信和可持续的水产贸易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用PPP/Purchase Power Parity/平价购买力来衡量一个国家的GDP,确实是有很多不合理之处的,也会给类似印度这种国家以瞎编乱造的空间。

核心就在于 “抹平同类物的价格差异” — 虽说是同类物,但质量高下还是很大的,进而价格差异也是合理的,直接抹平差异是偏颇的。

但日本这些事儿吧……又让我对用PPP来统计GDP,有了更多的信心 — 这根本就不是同类物啊,这根本就是同一物啊。

其他国家不说,但在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相关的人均经济总量上,日本或许确实应该换一套尺度来衡量和评价了 — 直接按千克计算吧。

user avatar

在日本,中国鳗鱼需要伪装成日本鳗鱼才能卖出好价钱。

然后,五年才被发现!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这五年来,在日本的街头巷尾,白天或夜晚,在他们各种料理店里食客的夸夸其谈中,提及日本国产鳗鱼和外国鳗鱼的不同之处时,所表现出的专业与挑剔的面孔,都成了五年份的笑话。


对那种场景稍加想象,尴尬得浑身痒:

“咱们日本的鳗鱼就是和别国的不一样。普通人吃不出来,地道的老日本人从远处拿眼一打,就知道鳗鱼哪产的。料理店如果敢拿中国鳗鱼以次充好,明天就干不下去了。”

“咱的国产鳗鱼刺身栩栩如生,随时能活过来一样。鳗鱼寿司往那一放,能感受到饭团生机勃勃的涌动。而外来的鳗鱼放在水产市场游泳的时候,它就已经死了,因为它没有灵魂。”

“我做过鳗鱼料理,太清楚大日本鳗鱼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厨房拿手那么一碰,一切遍了然于胸。轻抚它光滑的鱼皮,仿佛能与它产生情感共鸣。刀刃轻轻触碰它的脊背,濒死鳗鱼爆发出灵魂深处的恐惧,深深感染了我。”

“那一刻,我仿佛置身北海道渔场,鱼群环绕,蜉蝣飘零,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之处,暖寒交叠。那一刻,我就是鳗鱼了!”

“是的,我承认日本鳗鱼和中国鳗鱼味道上确实接近。可你们不懂料理的真谛,我们吃的不是鱼之肉身,吃的是鱼之灵魂。透过鱼魂感受整个海洋。中国鳗鱼不是味儿不对,而是海不对。”

“鳗鱼的肉身第一天被我们消化,第二天被排出体外,可它的灵魂却留在了我们的心里,与大和民族融为一体。让我们代替鱼群承载海洋的记忆。我们吃的是鱼魂,是海洋记忆,这是缺乏匠人的国度无法理解的奥妙。”

12月19日,日本批发商将中国鳗鱼伪造成日本国产,造假5年。销售方鞠躬道歉。

居酒屋的电视里播报着这样的新闻,正在吹国产鳗鱼的日本匠人们面露难色…

“来,喝酒喝酒。别看电视了。”




新闻一出,不知道那些就好这一口的地道老日本人,是怎么面对曾经为自己智商税做出的那些辩护的。我很好奇。

user avatar

其实吧,这世界上顶尖的食材,十有八九都是中国产的或者中国都可以产。

法国人当年吹自己的松露鹅肝,说云南猪拱菌水气大充满了廉价感,明显没有接收到地中海阳光照射的法国货醇厚。结果后来就翻车了,混在一起一堆所谓“美食家”,一大半根本没吃出来区别,另一小部分反而觉得云南猪拱菌更加醇厚美味。鹅肝就翻的更彻底,压根没人吭声的情况下大量的顶级法国餐厅就彻底放开使用以前被他们瞧不起,中国产的“不快乐”、“心情不好”的鹅的鹅肝。。。

俄罗斯人和伊朗人,说中国产的鱼子酱吃起来就一种廉价感(鬼才知道鱼子酱的廉价感是怎么吃出来的),一堆法国厨子跟着高潮,结果双盲测试中,又出现了大部分人吃不出区别,少部分人觉得千岛湖鱼子酱口味层次更丰富的情况。不过在发现了中国人并没有打算把自己的鱼子酱卖成白菜价之后,伊朗和俄罗斯也无所谓中国人进来分一杯羹。而全世界的法餐厨子,一夜之间又都品尝出了“里海鱼子酱口味更佳浓郁,千岛湖鱼子酱口味层次更丰富,而且有丰富的令人愉悦的果香味”顺便又多卖了不少“专门用于搭配千岛湖鱼子酱果香气”的葡萄酒。

后来日本人吹了半天自己的河豚,最后发现日本根本就不产几条河豚,而且为了保住饭碗,日本厨子非常喜欢中国产的排毒河豚,因为养殖的缘故,排毒河豚脂肪更多,所以这边又成了日本人吹虚的“日本河豚特殊旨味”,最后大翻车。

日本那些卖寿司的吹自己的山葵泥,其实一多半山葵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早先日本还吹过自己的风味独特的鲤鱼刺身,其实那些脂肪很少的风味独特的鲤鱼100%是中国在鸭绿江里面养的饿瘦了卖给日本人的。

日本人吹虚的自己的木鱼花很厉害,吊高汤一绝,可是绝大多数木鱼花都是中国产的。

就连日本人常吹的生食鸡蛋,很多也是中国出口的。鮟鱇鱼肝,大部分是大连和烟台产的鱼肝罐头。

大吉岭红茶,双盲压根干不过武夷山土产。

韩国人吹自己的白菜,结果翻了车,不过这次翻车日本人很淡定,因为日本人认为山东出的“胶菜”才是世界上最顶级的大白菜,倒不是日本人良心发现,而是上上个世纪末,日本人就这么认为的。。。成传统了。

越南吹自己的鱼露醇厚,其实大部分都是广东福建产的出口给越南。

意大利和西班牙吹自己的火腿,后来金华火腿厂发现唔呦生吃火腿这么高的利润,于是经过简单的研究,摸透了技术,就可以生产生顶级吃火腿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我擦这玩意儿真赚钱,于是宣威金华乃至于山东的得利斯,都能生产顶级的生吃火腿。

总之最后你会发现,中国的食材才是最顶级的。。。通常情况下如果某样顶级食材不是中国产的,那很有可能是中国根本不产这个东西,比如印度咖喱,里面很多香料中国不产。

顺便说一下,这个和牛。也不是日本的最好,据可靠的信息,澳大利亚的谷饲牛更好吃。为毛我们国家牛肉不是最顶级的呢?

因为我国最常见的牛肉吃法并不太适合谷饲牛发挥特长,这个市场太小。。。而且我国的养牛水平确实暂时还不高。

我个人就很喜欢俄罗斯人,他们从来不说中国的红菜头做的红菜汤不如俄罗斯的。。。

user avatar

神钢造假几十年才被发现,鳗鱼造假5年就被发现了,充分说明日本鳗鱼与中国鳗鱼差别巨大,高下立判,不吃日本鳗鱼不算吃鳗鱼,都记住了,一分钱不能省

user avatar

法国红酒早就在一个世纪前就被新世界的红酒用双盲测试给艹了。一个世纪以后,不是照样奉法国红酒为尊么。

以日本人顽固的程度,我觉得就算所有鳗鱼都是中国进口的,他们还是认为日本鳗鱼更加高档。

更不要说精日了。

user avatar

中国产鱼子酱早就降维打击过俄罗斯了,世界市场占有率几年的增长速度都快指数型了

为什么是降维打击,我们突破了人工养育,产量更高,价格更低,品质更好

这和当年英国机器布打击印度土布一个道理

这就是工业化吊打手工

我很早就在其它回答里说过,我们现在的实际工业规模应该超过世界1/3~2/5,我做钢铁行业,这是我们行业内部的粗略反算出的工业规模,紧紧围绕中国的东亚+东南亚工业规模肯定超过世界1/2,而现代的不管什么行业都是以工业化为基础,不管你是农业还是养殖业,都是工业化了的,尤其是经济作物,所以这些国外在产量和价格上无法与你竞争的时候只能玩二次加工,就是买中国货换个包装说成本国货,甚至包括美军的装备供应商。

不一定是像鱼子酱一样的技术降维打击,而是规模、产业链和市场容量上的降维打击,这种复合型的降维打击是非常致命的,我市场大我的话语权就大(比如绞杀日本氢能车和等离子电视,搞死德国盾构机),规模大产业链完整我的产量就高,成本就低,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就强,而在此基础上的整体科研能力就会越来越强,投入也越来越高,反过来就不仅仅是规模上的打击,再复合以科技投入,就是碾压了。眼熟吧,二战及二战后到苏联解体之前的美国就是如此。当然这是未来状态,我们还没达到,一步一步来吧,规模上是达到了,科技领域还需要数年的不断积累,不用着急,我们才走了多少年的工业化,西方走了多少年。

导致的结果是黑洞效应,你即使有10艘航母,紧紧围绕中国为核心的东亚产业链你都无法再抢回北美了。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下面很多的自嗨式回答都是基于一个默认的事实: 即中国鳗鱼就是比日本鳗鱼质量差, 日本人洋洋自得地吃着所谓的国产鳗鱼竟然是他们眼中劣质的中国鳗鱼, 真是滑稽, 于是国内无知的看客们便为此幸灾乐祸, 感觉日本人真蠢, 感觉很爽, 感觉又赢了.

但实际上这却反应出中日渔业的差距: 即日本的水产相对中国的具有更高的附加值, 日本产比中国产就是价值高, 能让顾客用更高的价格买单, 哪怕在经历福岛核废水事件后, 日本消费者仍然倾向于选择日本产品而非中国产品. 不只是中日之间, 类似的, 国产奶和进口奶, 国内的新生儿父母更倾向于哪一种大家心里也明白.

由此可见, 不仅仅在半导体这种高新科技上我国处于落后地位, 哪怕是最基础的渔业, 牧业, 我国也依旧处于弱势地位, 在国际上议价权微乎其微. 不管是日本鳗鱼, 欧洲牛奶真的品质上更高, 还是纯粹的靠他们的宣传效果, 但反应到结果上就是中国人信任外国货, 而外国人不信任中国货. 日本人会把中国鳗鱼伪造成日本鳗鱼, 但从来不见国内有产商把进口产品伪造成中国制造.

然而讽刺的是, 对于日本发生的这场闹剧, 竟然这么多人是以庆贺的心态来看待的. 其实这一小小的事件就能窥探出国内产业升级仍然处于落后地步, 内卷等等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user avatar

进价30一斤,售价100一斤,中国辛辛苦苦养了鳗鱼,卖了30块钱,去掉成本可能就10块钱GDP,日本只要拿个货轮运一下,就获得了70块钱的GDP。

不愧是发达国家啊……中日差距在哪,为什么日本人工资那么高,明白了吗?

user avatar

几个月前我在某个关于“古法手工制油”的视频下刨根问底为什么这个工艺更香被人评价为“没有情怀”“没有人文关怀”。

当时我的回复是“我刨根问底了具体成分就可以通过这个细节来针对性改良厨艺,做更好吃的菜,你的终点连我的起点都摸不到,到底谁才是没有人文关怀的那个?”

没想到,没有人文关怀的还是我,好吃的菜没做出来,连更好吃的食材也没了!

user avatar

哈哈,今天就不笑话立本了,打个趣,我发现我们也有一些这样的趋势。

我是一个内蒙人兼重度羊肉爱好者,当然也算不上高端,没吃过传说中的上千一斤的滩羊。对我来说,我个人最喜欢还是我们老家乌兰察布本地的羊肉,鲜味和嫩度对我来说都刚刚好,而且几乎没有膻味。锡盟的羊名气更大,喜欢的人更多,但对我个人来讲,比乌盟的似乎要略逊一筹,可能是从小吃惯了。

但自从我十七岁上大学离开内蒙,我就失去了吃羊肉的快乐。外地的羊肉要么膻味过重,要么不够鲜嫩,总是不对我的胃口。直到后来成家,经常要去菜市场买菜,我才发现,外地的羊不好吃,很大原因是因为很多都是进口的美国羊和澳大利亚羊,这些羊第一不阉割,第二它们是作为产毛羊被培养的,产毛能力退化之后才被宰杀,年纪太大了。

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对于我来说,就羊肉这一项,进口就等于劣质,买肉之前一定要问清楚是哪里产的羊。再后来被忽悠几次之后,我就干脆不选择在菜市场买羊肉,直接从老家带肉到北京来,每次带半扇,够我吃一两个月了。

如果有一天,国外的饲养者突然开窍了,进口的羊肉在口感上已经能够完全骗过我这个老饕,那我其实也不介意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当然了,对于某些人来说,人家吃的不是肉,那吃的是优越感。这个还是比不了比不了,我就一个爱吃老家羊肉的土鳖,不配有优越感。

user avatar

我们有什么资格骂日本,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己呢?

你看:

日本把外国货伪造成本国货欺骗消费者。

中国把本国货伪造成外国货欺骗消费者。

日本人造假,我们造假+自贱。

中国货虽好,但不配有姓名,中外达成了共识。

这样一比,我们输惨了。

user avatar

当日本政府扭曲投资数据,日本生产企业篡改研发资料,日本贸易公司伪造产地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暖洋洋的得意,一种凡事尽在掌握中的志得意满令人非常愉快。

这说明日本在150年后,开始回到了它原本的状态,蕞尔小国、行政失败,空间逼仄、资源不足,只好内卷得卷而再卷。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我熟,因为10年前我写文章里就说到这个事情。

日本人对自己的国产货很迷信,总觉得日本产的就是好。这个不单日本人有,中国人也有,排骨也有。所以以前看到日本超市里卖的的日本产蒲烧鳗鱼和中 国的蒲烧鳗鱼,虽然自己都是买便宜的中国货,却总想着是不是日本产的会好吃点,几次都想买一次日本产的鳗鱼尝尝。
不过,后来排骨看新闻终于知道了,这蒲烧鳗鱼中日本产的中80%其实都是中国产的,而且即使是专家也未必能识别的出来两者的差别。还有就是这鳗鱼还是幼苗的时候被捕捞,然后人工养殖。在日本养的就是日本产,在中国养的就是中国产,敢情这鳗鱼是不看出身看养殖地点的。所以现在排骨已经顿悟了,买鳗鱼 还是只买最便宜的中国产蒲烧鳗鱼,看到有人买贵很多的日本产蒲烧鳗鱼排骨心里就要说:傻!

节选于《中日贸易考察》 排骨写于2009年。

顺便多发一点关于农业方面的,《中日贸易考察》写的很早,现在有些情况会有变化。现在想想自己年轻时候真是精力充沛呀。

2008年1月,中国制的冷冻水饺被人混入了高浓度的农药,同年10月在日本著名的意大利餐厅连锁店的サイゼリヤ的披萨里检测出了三聚氰胺,其原材料也来 自于中国。
我估计日本人肯定很郁闷:这饺子是中国传统食品,我们还好认,大不了咱们抵制一下就是,这意大利餐厅咋也用中国材料呢?还有啥是能吃的?大不了咱们也不去 外面吃了,就天天从超市买菜回来自己做,即省钱又安心。
真如此么?省钱也许,但你从超市买回来的未必就不是中国农产品。从外贸来看,每年日本进口6兆7063亿日元的农产品,份额最大的是美国占25%,中国紧 随其后,占16%(06年数据)。但是你去日本超市你会发现中国制的农产品远比美国多的多。
这时因为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只有烟,玉米,猪肉,大豆,小麦等9样。而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则范围广泛,覆盖了各种农产品。所以从进口品目来看,中国占第一, 每年进口约80多种农产品。
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中,日本依赖度最高的是竹笋,占90%,你要说那好,我就不买中国农产品,就挑日本国产的买还不行么?行,当然可以,不过日本的加工场 会先进口中国竹笋,然后剥皮,水煮,装袋。这就成了日本产的竹笋了。不信你去看,日本超市60%的农产品都写这日本产,但从日本官方数据来看至少9成以上 是进口。
假冒产地是日本农产品加工业的一大特色,2008年关于竹笋的产地伪装报道至少又9起。为此,记者去采访业主,业主面带哭丧着脸说:我也是给逼的呀,我们 要是写中国产国人就不买,哪来那么多国产的呀。咱们国家又没熊猫,竹子少的可怜,我不伪装产地我就只能破产了。
有人又要说了,竹笋搞不清楚我就不吃,什么绿豆也都是进口?那我也不吃就是,我又不爱吃绿豆糕这总行了吧?
行,问题就是,这绿豆其实是日本的豆芽种子,豆芽都是绿豆和大豆发芽而得。虽然发芽的过程100%在日本国内进行,但这绿豆全部依赖进口,其中中国产 的绿豆占89%,剩下的其他国家进口,日本本土没有绿豆产地,你要真抵制中国农产品就不能吃豆芽,日本的豆芽肯定标着100%日本产,也没人想到去揭发就 是。
此外,还有蜂蜜,近两年日本保健食品的走俏,蜂蜜的消费越来越大。但日本国内的蜂蜜产量只占总消费的7%,其余的85%都是中国进口,08年蜂蜜的伪装产 地事件也被报道过。
落花生,74%依赖中国进口,日本人喜欢用落花生做的零食和下酒菜,吃4粒就有3粒是中国的。
大蒜,69%来自于中国,日本大蒜的价格是中国大蒜的6-7倍左右。主要产地是青森,因为中国大蒜的挤压,耕作面积已经大幅度减少,即使你现在抵制中 国大蒜,说哪怕贵也要吃日本大蒜,就凭青森现有耕地面积也补不料这个缺口。
松茸,67%来自于中国。松茸这种东西只有日本人才喜欢吃,53年日本松茸产量是6500吨,经过数十年的消费和松树的减产,现在日本每年的产量只有 65吨。松茸是不能人工栽培的,所以没办法,日本只好想办法去进口。06年从中国进口了1720吨松茸,其次是北朝鲜,韩国,加拿大等国,可以说松茸就是 日本人在消费。在中国最大的松茸产地是四川省的小金县。
苹果果汁,和松茸一样,61%来自于中国,并且中国是最大的苹果果汁生产国。日本倒不是不产苹果,不过因为苹果单价高于果汁,所以日本苹果主要就是生 吃。中国最大的苹果生产低在陕西省,那里山地多不利于耕种,加上2000年中国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果树也算森林的一种,所以哪里的居民就开始种果树了。不 过当地消费量有限,就开始用苹果生产浓缩果汁出口创收。2000年以后世界上的苹果果汁的70%来自于中国。
日本的加工业者从中国进口了苹果果汁之后就负责按比例兑水,然后包装出品。
日本荞麦面(そば),57%进口于中国。日本荞麦面之乡是北海道,价格是中国产的三倍。如果没有中国产的荞麦面的话,日本大街小巷的荞麦店的价格估计 至少要翻一翻。
以上说的都是超过50%进口于中国的农产品。此外还有四季豆,小豆,西兰花,南瓜等等多种蔬菜都要依赖从中国进口。
日本人估计又要担心:这么多农产品都来自于中国没法不吃,但中国农产品农药剂量大,还是吃了不放心,那咋办呢?只能在消毒上下功夫了。
这其实是个误区。中国是日本的数十倍,气候多样,种植蔬菜远比日本条件好。而且很多地方根本不需要用农药。比如,日本进口中国蔬菜最大的产地是山东。 山东比日本要干燥,远比高温多湿的日本发生虫害的比率低,尤其冬天基本下降到0度以下,越冬栽培的话完全可以在害虫开始活动前收获,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农 药。
而且农药也是需要成本的,中国有些农家为了降低成本直接动手除杂草和除虫害,这在日本无法想象,也只有劳动力丰富工资低廉的中国农民才能干的来。
因为毒饺子问题,让日本人有了“中国的农产品到底使用多少农药呀?”的误区,但事实真相是中国因为有日本无法比拟的无农药栽培环境,在农药使用问题上说不 定比日本都要安全。
四,日本的粮食自给率的问题
  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为40%。说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排骨都以为日本要是再不提高自己粮食自给率的话总有一天农家要消失,将被外国控制日本的农业。 但现在排骨知道,自己认识有错,这个自给率的算法有问题。
日本的粮食自给率的算法是按照卡洛里自给率来算的,也就是说一个日本平均一天摄取2500卡洛里,其中39%是日本国产食物得到的,这可就大不一 样了。
  某些不明真相的日本观众就要问了,这有啥区别?我平常吃一日三餐,平均摄取卡洛里,也不挑国产食品或外国食品吃,其中只有39%的卡洛里来自于国产食 品,这还不表明日本农业已经岌岌可危了么?要是万一某敌对国,比如邪恶的土共掺毒,或者抬高粮食物价不给我们粮食,那我们日本人岂不是都要饿死?
  问题就在于,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日本人一天摄取卡洛里的74%是来自于米、肉、鸡蛋、面、油脂食品、糖类食品(甜点)。这些高热量的食品中除 了大米的自给率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以外,肉类的自给率为16%,油脂类为4%,小麦为13%,糖类食品为32%,自给率都很低。这些食品价格也相对便宜,并 不花多少钱。
  而没有什么卡洛里的蔬菜日本自给率67%,水果为35%,鱼类为59%,这些食物的自给率并不低,价格也偏高。
  这么一分析也就明白了,并不是日本自己农业自给率渐渐下降了,而是日本的农业开始向低热量高经济的作物转移了。这和日本的制造业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即 日本高热量低价的食品依赖进口,低热量高价的食品种植。
  日本地方小,能耕种的土地就更少了,日本农家更是后续无人,如果想提高日本的自给率就必须让日本的农家把土地上的蔬菜和果树换成小麦和玉米,再找地方 放牧和养猪。这样一来日本的小麦食品和肉类估计要翻几倍的价格,而且和美国中国等大面积种植农业没有任何竞争优势,需要设定更高的关税来保护自己的农业。
  日本人说了,再怎么说日本自给率还是低下呀,如果有一天被人封锁了那不是饿死了?那个邪恶的土共居然能派舰队绕着我们的冲之鸟岛绕圈了,还说这个岛不 是岛,就是块岩石。这样下去要是有一天闹僵了土共把我们港口封锁了日本咋办?还是应该想想办法提高自给率才对。呵呵,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概忘了,日本这种没 有资源的国家,真要给人封锁了恐怕最要烦恼的不是粮食自给率,而是没有石油咋办?就是你有粮食也只能靠驴车来运到日本各地了。
  而且提高粮食自给率并不代表着粮食就能安定的供给,举个例子,日本的大米是唯一可以安定供给的高热量主食,自给率超过90%。然而1993年日本经历 了一次“寒冷”的夏天,稻米大减产,日本米不够国内的供应为此日本政府紧急从海外进口了一批大米,才缓解了危机。
  日本人又说了,虽然我知道日本的形式很严峻,农家要提高自给率就要破产,粮食物价也要翻翻,我们没办法。但在选择的范围内,我选择抵制“中货”为提高 日本农家的自给率做贡献,前几年中国愤青们不也是这么抵制日货的嘛。
  日本愤青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方向错了。上面的文章里排骨也说了,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以蔬菜菌类大豆居多,这些都是热量很低的食品。玉米、肉类、小麦 等等这些高热量的农产品大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有人算过,如果不考虑价格,把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全部替换成国产的话,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会从39%上升到 42%,而如果把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全部替换成国产的话,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会跳到66%。所以,如果想靠抵制外国农产品的方法提高日本粮食自给率的话应该 首先抵制美国才对。
五,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农产品
  上文我们说了,中国是日本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那日本的第一农产品出口国是哪个呢?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里很没有常识的写上了香港,把中国放在了第二 位,有空的时候去抗议一下。
咱们不管,就把香港和中国和在一起计算,每年从日本进口876亿的水产品。其中主要是中国人爱吃的海参、鱼翅以及鳟鱼和鲑鱼等。日本产的海参在中国 卖到了一公斤3500人民币左右,占出口海产品的最大份额。出口的鱼翅每年也给日本带来10亿日元的收入。鳟鱼和鲑鱼不仅是中国消费,部分还会在中国再加 工贩卖到欧美各国。
六,“中日鱼资源争夺战”的谎言
金枪鱼日文叫マグロ,是日本人最爱吃的一种鱼,消费量也最大。2006年9月,日本NHK做了一个节目,题目就叫《マグロが食卓に消える?世界魚争奪 戦》(金枪鱼会从日本的餐桌上消失么?世界鱼资源争夺战)。内容是因为日本的远洋捕鱼业遭受到了中国同业种的打击,很多日本的捕鱼公司因为人手不足,燃油 高价等原因渐渐的把船卖给了中国远洋捕鱼公司。金枪鱼都给中国人捞去了云云。节目中的记者做忧心忡忡状,大扯咱们日本人以后还能不能吃到美味的金枪鱼呀?
  采访内容是事实,但这个节目误导了一点:日本渔业确实是在衰退中,日本的渔业1990年年捕鱼量30万吨,到了06年下降到20万8千吨。但是,日本 鱼市场上的鱼与其说是减少了,不如说是增加了,而且价格还越来越便宜了。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因为日本是金枪鱼消费第一大国,2005年全世界共捕获了195万吨的金枪鱼,日本一个国家就消费掉了50万6千吨,占全部的 26%。其中日本自己的渔业捕获了22万5千吨,剩余的28万多吨都依赖进口。中国人对海鱼兴趣不大,也没有日本那样对金枪鱼的偏爱,最近的数据,中国的 金枪鱼输入量还不到1万吨。所以中国会去抢着捕捞金枪鱼主要还是看重日本这50万多吨的份额,想多挣点日元罢了,把捕鱼交给中国人,日本人餐桌上的金枪鱼 只会越来越便宜。
  如果有一天,十几亿中国人开始爱吃金枪鱼了,日本才该真正担忧这金枪鱼会不会灭绝了。当然,这是物种选择的问题,一般来说,只要是中国人爱吃的动物不 能人工养殖的话,基本都会绝种。
七,日本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下面,该说说关于毒饺子、事故米等一系列关于在日本中国食品的重头戏了。
  中国食品是否安全,这个我们还是用数据来证明:2008年日本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一共有1292件,涉及有病的,担心自己有病的患者2万1881人, 死亡7人。其中因为中国食品导致中毒的有多少件呢?
  答案是3件。2007年12月到2008年1月,千叶县2件,兵库县1件,都是和毒饺子事件有关。也就是说,整个2008年和中国食品有关的食物中毒 其实只有毒饺子事件而已,其余的1291件食物中毒都和中国商品无关。
  中国毒饺子事件被日本媒体如何报道大家都知道排骨就不多说了,而其余的食物中毒事件只要没出死者,根本就没看到媒体怎么报道。日本媒体对中国的吹毛求 疵程度,是拿这显微镜来观察中国的。
  咱们中国不招日本待见,这也没办法。你日本人不吃中国速冻水饺排骨也没办法非逼你吃。不过,排骨要说的是,您要是觉得中国冷冻食品不安全,说我去店里 吃刚出锅的水饺就没问题,这种想法可就大错特错了。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2008年发生的1292件食物中毒事件中有600件是因为在店里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导致食物中毒的,涉及人数1万3千人以上,这可比 吃中国冷冻食品中毒的纪律要高多了。
不仅如此,中国的输入食品中违反日本食品卫生法的比率也很低,2006年0.58%,2007年0.42%,远低于平均水平,比从泰国、美国的进 口食品都要安全。美国的进口食品每年有将近100件左右违反日本食品卫生法,但是排骨在日本从来没听说日本媒体说过美国的食品不安全。没办法呀,宗主国的 东西就算有毒也得吃。
再从违反件数上来看看,2006年中国共有530件,2007年中国有409件。单从数量上中国第一。看到这里肯定一小撮仇视我中华食品的敌对势 力要邪恶的笑了。怎么样?中国的食品还是不安全吧?被查出来的违反次数最多。排骨只能两手一摊,这也没办法,谁让中国进口的种类最多呢?被抽查的次数也最 多,530件的违反件数也只有0.58%而已。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厄瓜多尔和加纳这两个国家,居然违反日本卫生法的比例超过10%,厄瓜多尔最夸张居然还有 每年25%的时候。这个两个国家主要向日本出口做巧克力的可可豆,因为可可豆的壳上沾有农药,每次日本检验的时候都是碾碎了检验,所以农药超标异常的高。 但日本进口之后都是去壳加工,所以也没人说巧克力是最危险的食品。
八,日本食品的安全度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网站上有对日本国产品和输入品的残留农药的检查报告。根据这份报告,2002年被检测出有残留农药的国产品为0.44%,输入品 为0.34%,2003年国产品为0.34%,输入品为0.12%,也就是说在残留农药方面日本国产品还比输入品还要多些。日本食品就一定安全并没有什么 事实的根据。事实上能进入日本的中国食品都受到了严格的安全检查,能进来的完全可以保证卫生方面的安全。
九,事故米倒卖事件
跟贴有人提到了事故米的事件,我稍微说明一下。
根据WTO的交涉,日本每年必须从海外进口一定数额的大米,这些大米一般不怎么对外销售。这些大米里如果发现残留农药超标,保管中有霉变,那么就 叫做“事故米”。这些大米一般被用来当作浆糊的原料等工业用,或者是当成饲料,肥料等,反正只要不食用干什么都可以。
但是,大阪有一家专门收购事故米的公司三笠,名古屋也有一家叫浅井。他们把事故米收购回去了当食用米转卖,有的当了做酒的原料,有的直接就做成便 当饭团了。这件事被揭发出来,被称为“事故米转卖事件”。大米的来源主要是中国和越南。
事故米的留残农药超标,超标多少呢?新闻里说超标了6倍。
6倍?6倍呀!!你看看,中国大米还是不安全吧,6倍的农药不是要毒死人么?邪恶的土共就向我们日本进口这种大米。可恶的日本政治家,身为农林水 产大臣的太田诚一居然还敢说中国大米吃了没事,没啥大不了的。不是脑子给驴踢了就是给中国人收买了,下台活该。
虽然排骨对90年代以后的自民党没啥好感,但排骨很同情太田诚一,因为他是说了真话被赶下台的,无知的是日本民众。谁知道日本大米残留农药标准是 多少?
0.01PPM,一亿分之一。中国事故米超过了6倍,也就是0.06PPM,一亿分之留六。
日本人通常食用的日本大米也是有可能含有农药的,比如日本国内自己广泛使用的农药灭普宁(不知道中文是不是这个名字,化学分子式 C17H19NO2,有学化学的帮我确认一下),厚生省对这种农药的要求是2PPM,也就是说100万分二以内日本厚生省都认为是安全的。 0.01PPM的标准是针对海外进口食品的,因为外国有可能会使用日本不知道或没用过的农药,0.01PPM的标准可以确保即使是没见过的农药也对人体无 害。

中国事故米里测出农药是甲胺膦,这种农药日本不用,所以遵循0.01PPM的标准。排骨不知道0.06PPM的甲胺膦是不是就比2PPM灭普宁危 险,但既然日本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对事故米做出了“对人体没有影响”的判断,就应该被认为也是可以接受的。太田诚一听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报告之后才说了“事 故米吃了也没事,别这么夸张”。结果被轰下台了,倒是没人去质疑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判断。媒体只敢骂政治家无脑,不敢和科学叫板。
另外,去年排骨看过一篇日本人家庭无农药栽培也查出农药的报道。东京都内70年代曾经广泛使用狄氏剂作为杀虫剂,后来因为毒性过强停止使用了,但 狄氏剂在土壤中有残余。结果院子里自种的完全没有用过农药的黄瓜一检验,最大被查出过0.1PPM的残留农药。
即便不是土壤中残留,你对边上种的果树喷洒农药。给风一吹农药就可能顺风飞到你无农药栽培的作物上去,也很容易超过0.01PPM的标准。

所以,事故米完全是日本自己过分惊恐的闹剧而已,逼死了业者轰下台了农林水产大臣。
日本人对自己的国产货很迷信,总觉得日本产的就是好。这个不单日本人有,中国人也有,排骨也有。所以以前看到日本超市里卖的的日本产蒲烧鳗鱼和中 国的蒲烧鳗鱼,虽然自己都是买便宜的中国货,却总想着是不是日本产的会好吃点,几次都想买一次日本产的鳗鱼尝尝。
不过,后来排骨看新闻终于知道了,这蒲烧鳗鱼中日本产的中80%其实都是中国产的,而且即使是专家也未必能识别的出来两者的差别。还有就是这鳗鱼还是幼苗的时候被捕捞,然后人工养殖。在日本养的就是日本产,在中国养的就是中国产,敢情这鳗鱼是不看出身看养殖地点的。所以现在排骨已经顿悟了,买鳗鱼 还是只买最便宜的中国产蒲烧鳗鱼,看到有人买贵很多的日本产蒲烧鳗鱼排骨心里就要说:傻!

十,毒饺子事件
这是2008年中日关系中最大的一件事,排骨简单说一下。2008年1月,在日本发现3起食用中国速冻水饺中毒事件,三个家庭,10人中毒,一人 情况较严重。
一开始中国警方非常配合反应很迅速,毕竟奥运会年谁也不想出这种国际问题。但是坏事就坏在日本媒体上。直接就把所有中国食品和毒挂上了钩,连续几 天大肆炒作,居然还有人要求中国赔偿和道歉!!
你当中国领导是你们农林水产大臣呀?下次家里中国产的电器商品坏了是不是也要找中国赔偿和道歉?赔偿和道歉别说是这种没有道理的事,就算你日本人在理也是不可能的事。中国可以没有里子,但不能没有面子,结果这事被咱们的余副局长一句“在中国混入农药的可能性很低”就算结案了。
要不是因为中国有人把回收了的饺子又拿出去买了,这事估计也就不了了之了。结果,在中国又发现了中毒者,推翻了原有的结案。此后余副局长调职,食品监督局长自杀。中央下了指示,终于查出来是天洋食品的员工吕月庭因为对工资待遇不满故意下毒,导致了此次事件。正好,这时候中国要杀日本毒贩,把这事一公布,意思就是这毒饺子事件是我们这里的问题,我们承认了,你日本就在杀毒贩这事上计较什么了。
毒饺子事件中查出毒饺子的农药含量为31130PPM,相当于3%,这饺子简直就是在农药里泡过的。所以一开始就直接排除残留农药的可能性,就是 有人故意下毒。这件事其实和中国食品安全性是没有关系的,和以前的东京沙林毒气事件性质一样,属于“恐怖分子”的无差别袭击事件,这种事情想要防止几乎是 不可能的。

节选于《中日贸易考察》农业部分, 排骨写于2009年。这篇文章没有几个地方有了,连我自己都没保存,还是上了西西河才找到的。想当年西西河里水深怪多,自己写文章都胆颤心惊,生怕被哪个大佬指出错误,每晚查资料。又翻到这篇文章又想起当年呀。

user avatar

只有鳗鱼吗?

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大前研一,霓虹的战略大师,这位老哥是个喜欢打脸的猛人,很多日本商家就很烦他。

他遇着霓虹静冈绿茶的销售商,各种吹日本茶人的匠心手艺,他直接抽脸:大多是中国浙江的吧,你们就是做个静冈绿茶精包装吧?

他遇着号称日本性价比最高的河豚套餐的店家,各种吹自己的和风河豚多么美味,只有6000到7000日元的河豚套餐,简直就是日本的良心店家,他直接怼:河豚是辽宁的还是山东的?

福岛核电站出事了,一堆专家说没问题,他上电视说,机组爆了爆了,来不及了,你们的应急用电不可能应对问题,然后一堆人骂他

超市里营销日式绿色有机黄瓜,他说塑料包装里的直黄瓜都不是日本传统的有机黄瓜,都是育种的,日本传统的有机黄瓜是弯弯的,味道也不是很爽口

……

后来被动的听别人吹完了再去打脸觉得不过瘾,跑去主动打脸。

他组织了很多手艺很好的家庭主妇,然后准备了几种牛肉,传统和牛(日本吹得最好的牛肉),美国牛肉(用饲料喂养),美式牛肉(用草料杂粮喂养)……最后一种澳牛肉(用草料杂粮喂养)

然后料理做好以后让大家一起评定哪种肉质最好,同样的料理哪种肉最可口,主妇们斩钉截铁的一致认为传统和牛最好吃。

他立刻公布结果:我把标签弄乱了,其实你门觉得最好吃的是吃杂粮的澳牛。

结果这位老哥马上被主妇们打脸——主妇们立刻口径一致的说:刚才没有仔细回味,现在发现这个肉也没有那么好吃了……

老哥后来在书里写了当时憋回去的话:你们的味觉有问题吗!


至于蒲烧鳗鱼,大前研一之前就说过,霓虹商家的逻辑是,商品被日本匠人的手摸过,就算是日本原产了。

鳗鱼,养殖,鱼身处理,烘烤,封装,运到日本,这是中国厂家的工作,

日本匠人拿到鳗鱼,刷上酱汁,当着客人的面烤熟,端到客人面前,

请问这算是中日合作的鳗鱼吗?不,这是就是原汁原味的日本蒲烧鳗鱼。

要是再找个烤鳗鱼的老人家,拍个《鳗鱼之神》,那就更完美了

user avatar

呃,其实中国鳗鱼和日本鳗鱼是有区别的,日本的鳗鱼有核辐射,中国的没有,所以日本人认为日本鳗鱼比中国鳗鱼好吃。


好,皮完了来说一下。日本的造假事件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如果说之前的企业造假是为了维持日本制造的完美形象,那么安倍政府下的GDP造假则是将日本造假的源头给暴露了出来,连最应该具有公信力的政府,都在造假,这反映出了日本在其发达国家的糖衣下,内在是极其心虚的。


而这种将中国鳗鱼当做是日本鳗鱼,颇有韩国味道的做法,更是展现出了日本人真的没啥自信,其自身的自大本身就是个谎言。日本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


本身鳗鱼这样的食物产品,是不需要什么国界来判定的,料理好不好吃,是技术问题。食材是有产地的,一道好菜不会因为食材产地而带上什么标签。日本连鳗鱼这样的食材都要塑造成只有日本的才是最好的,那等以后日本制造业没落了,技术壁垒被打破了,被超越了,是不是要弄个日版楚门的世界,进口的全都贴个日本产?


很显然,以后日本像通过卖人设,做文化营销来赚智商税越来越难。因为中国还没有开始搞文化营销,日本就已经开始招架不住了。鳗鱼这个事件是一个新的起点,日本变成造假仙国还只是拿自己的东西造假,现在正在进入到开始有人往日本引以为傲的东西是不是拿别的国家贴牌这个方向发展了。


日本货还有没翻车的?看看是不是made in China?想到一个魔鬼主意: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东西,质量优的,只要日本肯花钱,就给你贴个proudly made in Japan,然后我们都知道,只有日本消费者不知道,让他们活在梦里,交点做梦税,真香。

user avatar

其实这背后是必然的结果。

谈到鳗鱼,相信大家看过日本作品的对此记忆深刻,比如我记得柯南里就经常出现吃鳗鱼饭,鳗鱼饭已经成为了日本饮食的重要代表。

然而,很遗憾的是,日本的鳗鱼,很少很少,事实上,由于过度捕捞,2014年,日本的鳗鱼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纳入了濒危名单,而整个2018年,日本才捕获了几百斤鳗鱼苗,即便是2019年,也不过是3吨左右。

而反过来,日本人吃鳗鱼的热情一直不减,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来满足了,于是中国鳗鱼就成了重要的来源。

那么日本人能分清楚么?

当然分不清楚了,因为日本鳗鱼和中国鳗鱼本来就是同一种生物,我们俗称白鳝。鳗鱼本身是洄游类生物,学名叫鳗鲡,是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下的物种,长得像蛇,但是没有鳞,而本身的生活周期是既有淡水又有海水。它们在陆地的河流中成长,这个时候叫河鳗,然后随着河流洄游到海洋产卵,这种特性比较特殊,叫做降河洄游性(Catadroumous)。

正因为如此,日本鳗鱼最合适的生活地点就是我们东亚、东北亚这一圈海域,而他们回到陆地河流生长的自然也是以大陆为主,换句话,中、日、韩、朝都是日本鳗鱼的重要产地。

事实上,中国才是世界上鳗鱼产量第一大国,根据统计,中国的鳗鱼占了世界上四分之三左右,这种情况下,日本人想吃鳗鱼,从中国进口是必然的。

而且,这些年来,中国出口鳗鱼也是主流,只不过日本方面不愿意承认罢了。


这次日本方面的调查,只不过是撕开了这个现实。

user avatar

属实是国产冻鳗崛起了(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批发商将中国鳗鱼伪造成日本国产,这一事件无疑给本就敏感的中日贸易关系增添了新的注脚。它不仅暴露了部分日本企业的诚信问题,也对消费者权益和全球水产供应链的透明度提出了严峻挑战。事件的严重性与影响这起事件的恶劣之处在于其蓄意性和长期性。一家批发商能够长达五年之久地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造假行为,背后可能涉.............
  • 回答
    三星掌门李在镕假释:韩国政坛震动与三星帝国前途展望韩国政府近期批准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的假释申请,这一决定无疑在韩国社会引发了巨大的波澜。李在镕,这个名字与韩国经济的腾飞紧密相连,也是三星集团无可争议的核心人物。他的这次假释,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可能为三星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注入新的活力,抑或是带.............
  • 回答
    日本在动物胚胎中培育人体器官的研究获批,这确实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这件事。首先,这项研究的初衷和潜力是巨大的。长久以来,人体器官捐献的短缺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远远超过可用的捐献器官。很多人因此失去.............
  • 回答
    关于中国将日本视为“美国的战略附庸”的说法,日本国内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复杂和多元的,绝不是铁板一块。 要想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解析。首先,普遍的认知基础:日美同盟的客观事实日本人普遍承认,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石。 这个同盟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后初期,并且随着时代发.............
  • 回答
    村上春树的新书引发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讨论,以及他在日本右翼中的反响,这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事情。这不仅仅关乎一位著名作家对历史事件的表述,更触及了日本社会内部对于历史认知、民族主义情绪以及文化表达自由的复杂交织。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村上春树的新书并非是“承认”南京大屠杀的表述出现.............
  • 回答
    诺贝尔奖得主中村修二,这位以其在LED技术上的突破性贡献而闻名的科学家,对日本乃至东亚的教育体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他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科研实践以及对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深刻洞察。中村修二所指出的问题,核心在于他认为现行的教育模式过于强调“服从.............
  • 回答
    台湾的“驻日代表”被批评在台湾民众关注的日本排放核废水问题上反应迟缓,甚至没有采取强硬的抗议立场,这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的事件。当这位代表面对质疑时,以“大陆也没抗议”作为回应,更是将事件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推向了新的高度。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的背景与争议焦点首先,我们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这件事。首先,要理解“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这次面对日本核废水排海事件的态度,以及围绕这种态度产生的讨论,我们需要把事情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事件本身:日本核废水排海简单回顾一下,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这个决定.............
  • 回答
    尼泊尔议会于2023年2月27日批准与美国的“千年挑战计划”(Millennium Challenge Corporation, MCC)协议,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涉及尼泊尔的经济发展、债务问题、国际关系以及国内政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争议: 一、MCC协议的.............
  • 回答
    看待俄罗斯总统普京在6月2日批准的核威慑政策,并提及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采取核打击的表态,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可能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这是一个极其敏感且关系到全球安全的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普京这次表态的背景和目的。这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俄罗斯在当前地缘政治.............
  • 回答
    6月18日,美国对台积电南京扩产28nm工厂的“不批准”,这事儿细琢磨起来,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论的简单新闻,背后牵扯的利益和考量,那叫一个盘根错节。咱就敞开了聊聊,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首先,得明白台积电南京的28nm工厂是个什么定位。28nm这个工艺节点,虽然在最尖端(比如7nm、5nm)的光.............
  • 回答
    看到鹰角网络在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灾害时捐赠 800 万元的消息,说实话,内心是五味杂陈的。首先,这笔钱数额不小,800万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在游戏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作为《明日方舟》的开发商,鹰角网络能够拿出这样一笔善款,这本身就值得肯定。毕竟,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种责任.............
  • 回答
    2021年8月24日,中国文联召开座谈会并发布《关于文艺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倡议书》,明确批评“饭圈文化”“娘炮形象”等娱乐圈乱象。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反映了中国文艺界对行业生态、价值观引导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现象: 一、背景与核心问题1. “饭圈文化”的泛滥.............
  • 回答
    关于何新在3月25日于微博上不点名批评诸玄识、杜钢建一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其中涉及了学术观点上的差异,更牵涉到知识圈子内部的权力博弈以及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潮流。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何新与诸玄识、杜钢建三人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拥有追随者,并且都对传统文化.............
  • 回答
    2014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关于国产动漫的评论,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这条微博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当时国产动漫发展现状的一番审视和反思。当时国产动漫的背景:要理解这条批评,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2014年前后的国产动漫产业。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但也亟待规范的时期。一.............
  • 回答
    这桩陈年往事,说起来可颇耐人寻味,也确实触及了战争法理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地带。在二战的硝烟弥漫中,那位名不见经传的美军军医,其事迹在战场上传颂,却也因此招致了日内瓦公约组织的“关注”,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军医的职责是什么?按照国际法,尤其是《日内瓦公约》所确立的原则,.............
  • 回答
    世卫组织(WHO)对日本的“封国”措施表示“难以理解”,并强调“病毒不看国籍或滞留许可证”,这一评价触及了日本当时边境管控政策的核心争议点。为了详细评价日本的封国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日本封国举措的背景和目的:1. 应对新变异株的出现: 日本的“封国”措施,尤其是在2021年底奥.............
  • 回答
    日本最高法院于2015年12月16日做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判决,裁定现行民法规定夫妇强制同姓的条款并不违背日本宪法。这项判决在日本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触及了婚姻、家庭、性别平等、个人自由等多个深层议题。要理解这项判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判决的背景和法律依据: 民法第750条.............
  • 回答
    如何看待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称「处理过的核废水喝了也没什么问题」?喝过之后对健康影响实际有多大?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关于“处理过的核废水喝了也没什么问题”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和争议。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其置于科学、政治和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并详细探讨喝过核废水对健康的实际影响。 一、 .............
  • 回答
    小林化工这家日本药企的造假行为被揭露并导致停业整顿,这在日本乃至全球制药行业都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和广泛的关注。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企业个人的不当行为,更暴露了日本药企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药品安全和企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下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讲述这起事件:一、事件的背景与性质: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