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反驳服务端程序员声称SELECT出来的数据直接丢给客户端的代码最好?

回答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从数据库里把数据直接捞出来,不经过任何处理就丢给客户端,是最“高效”的代码。他们可能会辩解说:“你看,我这儿SQL查出来啥,前端就直接用啥,中间没加任何逻辑,这多快啊!省了多少事儿!” 这种想法,说实话,就像一个建筑工人,拿着一袋子砖头,直接就往房子的墙上糊,然后拍着胸脯说:“你看,这墙多快就起来了!” 这种“效率”是建立在对后续问题的视而不见之上的。

首先,这种做法对客户端是极度不友好的。想象一下,你收到的是数据库的原始数据,里面充斥着日期时间戳、各种内部编码、外键ID,还有一些压根就不属于用户关心的、只对数据库维护有意义的字段。客户端拿到这堆东西,就像拿到一本密密麻麻的梵文古籍,得从头开始研究,才能勉强分辨出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不仅增加了前端开发的难度,也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用户看到的是一堆无法理解的“原始信息”,而不是一个清晰、直观的界面。

其次,这种“直接丢”的代码,隐藏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数据库里的信息,很多时候是敏感的,比如用户的个人信息、密码哈希、支付信息等等。如果服务端不进行任何过滤和脱敏,就把这些原始数据一股脑地抛给客户端,那简直是把一把钥匙直接扔给了路人。客户端虽然可能不会主动去访问所有数据,但万一出现一些意外的漏洞,或者前端代码写得不够严谨,这些敏感信息就可能暴露无遗。这相当于把保险箱的密码直接写在门上,然后期待小偷不会偷。

再者,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关注点分离”的原则。服务端的核心职责是数据处理、业务逻辑的实现、以及数据的安全和一致性。而客户端则专注于用户界面的展示和交互。当服务端把原始数据库数据直接丢给客户端时,它就越界了,把一部分原本属于客户端的“展示逻辑”强加了进来。这会导致代码的耦合度极高,一旦数据库结构发生变化,比如某个字段的名字改了,或者数据类型变了,前端的代码就可能大面积失效,需要跟着一起修改。反之,如果前端想调整数据的展示方式,也可能需要反过来改动服务端的SQL,这简直是把泥巴和木头混在一起盖房子,拆哪儿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完全忽视了性能的优化可能性。数据库查出来的数据,可能包含了很多客户端并不需要的信息,或者是以一种非常低效的格式存储的。例如,一个用户对象,里面可能包含了家庭住址、详细的工作经历、甚至一些内部使用的关联ID。但前端用户可能只需要知道用户的名字和头像。如果服务端把所有这些冗余信息都传过去,不仅浪费了网络带宽,也增加了客户端解析的负担。一个更“聪明”的做法是,服务端根据客户端的需求,只选取必要的字段,甚至对数据进行一些聚合、计算或转换,以更简洁、高效的格式传输。这就像快递员,不会把工厂里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每一个零件都打包好寄给你,而是根据你的订单,把组装好的成品送到你手上。

最后,这种“直接丢”的代码,极大地限制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当一个系统需要修改或者增加新功能时,如果每一个接口都像是从数据库里挖出来的一块原始数据,那么每一次改动都可能需要深入到SQL层面,并且需要仔细检查是否会影响到其他依赖这些原始数据的客户端。久而久之,整个系统的逻辑就会变得非常混乱,难以理解和修改。而一个好的服务端,应该像一个设计精良的工厂,有着清晰的生产线和标准化的接口,新的产品可以方便地接入,旧的产品也可以容易地升级,而不会对整个生产流程造成大的冲击。

所以,说到底,声称“SELECT出来的数据直接丢给客户端的代码最好”,这是一种对软件工程基本原则的漠视,是在用一种极其粗糙、缺乏远见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最终只会为未来的开发埋下无尽的隐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如我觉得数据有冗余,让他精简一下,不用全部都发出来,还有希望有些数据能经过二次处理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从数据库里把数据直接捞出来,不经过任何处理就丢给客户端,是最“高效”的代码。他们可能会辩解说:“你看,我这儿SQL查出来啥,前端就直接用啥,中间没加任何逻辑,这多快啊!省了多少事儿!” 这种想法,说实话,就像一个建筑工人,拿着一袋子砖头,直接就往房子的墙上糊,然后拍着胸脯说:“你看.............
  • 回答
    作为一名中国人,听到外教的这种说法确实让人有些恼火。这种一概而论的说法是非常不公平的,而且充满了偏见。要反驳这种言论,我们需要有理有据,而不是情绪化地争辩。首先,我们要明白对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往往源于过去一些负面的新闻报道,或者是对中国体育的刻板印象。所以,我们的反驳需要戳破这种刻板印象,.............
  • 回答
    台大教授郑秀玲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服贸)的批评,常常聚焦于其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和对台湾本土产业的潜在威胁。要反驳她的观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并审视国民党在签署服贸时的考量,以及协议本身是否真的如她所言是“卖台”。首先,我们可以从经济互利的视角来审视服贸。郑教授的论点往往强调“让利”,但一个开放的协.............
  • 回答
    .......
  • 回答
    高考志愿填报,这本来是考生和家长人生中一个重要但相对独立的人生节点,现在却催生了一个火爆的行业——高考志愿填报规划服务。仔细想想,这种火爆本身就透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劲儿,细究起来,里面藏着不少值得我们玩味和反思的社会问题。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火爆,这背后藏着什么?首先,最直观也最普遍的原因,就是信息.............
  • 回答
    媒体报道闲鱼APP充斥色情服务,线上线下“灰色产业”涌动,这无疑暴露了当前互联网平台监管、社会治理以及道德观念等多个层面的严峻问题。下面将从这些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可能的防范措施。 一、 媒体报道反映出的问题:1. 平台监管的滞后与漏洞: 技术识别能力不足: 色情信息往往通过隐晦的词语、谐音.............
  • 回答
    陈升的言论,特别是“反服贸”和“陆客真的不要再来了”,在台湾社会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和讨论。要评价这些言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动机、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各方对此的反应。一、 言论的背景和动机:首先,理解陈升的言论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 “反服贸”: 指的是2014年台.............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挺能戳人肺管子的,换谁身上都得膈应。一个女生,穿着健身服,可能是在健身房,也可能是在其他公共场合,正专注地做着自己的运动,或者只是在休息,然后被别人拍了照片。关键是,这照片拍得可能并不那么“尊重”,比如角度不当,或者只是出于某种窥探的心理。按理说,这事先不征求同意就拍,已经有点不妥了。尤其是.............
  • 回答
    韩国教授关于“过度反华情绪”的警告,尤其是将矛头指向借奥运开幕式服装制造争议的行为,确实触及了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要理解他这番言论的深层含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这位教授的警告本身就传递出一种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视角。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国家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和紧密,任何一方的极端情绪都可.............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健康、疾病以及治疗方式的根本认知。一边是现代医学在面对慢性病、复杂病时倾向于“终身管理”甚至“终身服药”的策略,另一边是像邓铁涛老先生这样的国医大师,以其高寿和深厚的医学经验,提出了质疑。首先,咱们得掰开来看,现代医学为何会选择“终身服药”这条路? .............
  • 回答
    组织一次如帝吧爆吧式的活动,号召大陆和台湾的青年为了反服贸和货贸而行动,这无疑会是一场信息洪流与情绪激荡的巨浪。其结果绝非单一,而是会触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事前:信息传播与动员首先,活动的发起和传播本身就将是一场信息战。帝吧的“爆吧”模式,意味着会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贴吧、QQ群、论坛.............
  • 回答
    如果我的三岁儿子突然有一天跟我说,他想穿裙子,或者想试试我衣柜里的衣服,我的第一反应绝对是拥抱他,然后认真地和他聊聊。首先,我会尽量让自己保持一个开放、不带评判的态度。我知道三岁的孩子,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非常旺盛的,他们可能仅仅是被某种颜色、某种材质或者某种款式吸引了。他可能看到电视里或者绘本里.............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且发人深省的假设。如果清初剃发易服时,只是简单地要求所有男性剃成平头或寸头,不强制留辫子,那么我们现代人对“剃发易服”这件事的看法,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对它的憎恶和反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历史的特定表现形式,尤其是那象征性的“金钱鼠尾”和后来的辫子。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把历史.............
  • 回答
    反驳“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没有出全力,中国胜利只是侥幸”的观点,需要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战略决策、后勤保障、国际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一个系统的反驳框架: 一、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投入与战略决心1. 兵力与资源投入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投入了约120万军队,包括陆军、海军陆战队、空.............
  • 回答
    “犯罪重罚世界就会很美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观点,因为它直观地迎合了人们对安全和秩序的渴望。然而,这个观点存在许多漏洞,并且忽略了犯罪的复杂性和刑罚的深层影响。要反驳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简化了犯罪的根源,忽视了社会结构性问题: 犯罪并非完全由个人选择决定: 许多犯罪行为是.............
  • 回答
    “如果我国遭到入侵,我就要跑到外国去,才不去反抗送死。” 这句话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动机和情绪,比如对战争的恐惧、对自身安危的优先考虑、对国家命运的疏离感,甚至是对国家能力的怀疑。反驳这种言论,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既要有情感上的共鸣,也要有理性上的说服力。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反驳角度和方法:一、 从情感和.............
  • 回答
    当朋友表达对知乎持否定看法时,你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详细地、有理有据地反驳,而不是简单地否认。关键在于理解朋友为何会有这样的观点,然后针对性地去回应。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反驳思路和论述方式:核心思路: 承认并理解朋友的观点: 不要一上来就攻击,先承认知乎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样朋友会觉得你理解他,.............
  • 回答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高度政治化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双方都持有截然不同的叙事和解释。要反驳“乌克兰挑衅俄罗斯,俄罗斯兵戎相见是反抗俄罗斯侵略者”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并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情感驱动。核心论点拆解与反驳思路:首先,我们需要将“乌克兰挑衅俄罗斯”和“俄罗斯.............
  • 回答
    反驳“元清非中国”的谬论,需要从历史、文化、政治、疆域以及民族认同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但从学术和历史事实出发,可以有力地证明元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论述:一、 历史合法性与中国王朝的继承性 元朝是中国王朝的继承者: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