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高通在专利侵权案中获得临时禁令,福州法院禁止苹果在华销售 iPhone X 等多款机型?

回答
高通与苹果的专利纠纷,最终在福州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决下,给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法院下达了针对苹果多款iPhone机型的临时禁令,禁止这些产品在中国境内销售。这个结果无疑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战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事件的背景:专利的硝烟与权力的博弈

要理解这个判决的深远影响,我们得先梳理一下高通和苹果之间的恩怨情仇。简单来说,双方的冲突核心在于蜂窝通信技术专利的使用费用。高通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技术专利提供商,在2G、3G和4G通信领域拥有数量庞大且至关重要的基础专利。而苹果,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其iPhone产品自然离不开这些关键的通信技术。

过去,苹果一直是高通的客户,并向其支付专利授权费。然而,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矛盾也逐渐显现。苹果认为高通的专利授权模式存在不公平之处,尤其是在其认为高通利用其在调制解调器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强制收取不合理的专利费。因此,苹果开始采取反击,包括:

停止支付专利费: 苹果以专利授权费过高、存在垄断行为为由,停止了对高通的支付。
发起反垄断诉讼: 苹果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在中国,也对高通提起了反垄断调查和诉讼,试图削弱高通的专利优势和市场影响力。
寻求替代供应商: 苹果积极寻找除了高通之外的调制解调器芯片供应商,例如英特尔,试图摆脱对高通的依赖。

而高通方面,则坚决捍卫其专利权,认为其专利是技术进步的基石,理应获得合理回报。在苹果停止支付专利费后,高通也采取了一系列法律行动,包括在全球范围内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迫使苹果支付专利费。

福州法院的裁决:为何如此关键?

福州中级人民法院的这份临时禁令,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临时禁令的威力: 临时禁令是一种特殊的法律救济措施,旨在防止在案件最终判决前,侵权行为继续发生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一旦生效,它具有即时且强制的法律效力。对于苹果这样高度依赖其产品销售和供应链的公司来说,任何形式的销售禁令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品牌声誉损害。

2. 禁令所涉及的专利: 此次被禁售的iPhone机型,据报道侵犯了高通两项专利,分别是“用于手机的衬底的包络追踪”和“用于手机的应用程序的衬底”。这些专利据高通称,与手机的功耗管理和用户界面操作有关,是其在无线通信领域长期研发积累的成果。

3. 禁令的地域性与影响: 该禁令在中国境内生效,这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商被禁止销售被禁售的iPhone型号。考虑到中国是苹果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禁令被严格执行,将直接影响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

4. 中国法院的司法独立性与国际影响力: 一些分析认为,此次判决也间接触及了中国司法体系在处理国际商事纠纷中的作用。福州法院敢于对苹果这样一家全球巨头发布销售禁令,显示出中国司法在维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决心,同时也引发了关于中国司法独立性和国际商业活动中法律风险的讨论。

对苹果和整个行业的影响:

对苹果的直接冲击:
销售受阻: 最直接的影响是苹果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将受到限制,虽然苹果可能通过技术手段绕过部分禁令(例如更新系统),但市场份额和消费者信心可能会受到影响。
供应链调整: 苹果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其在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和销售策略,以应对潜在的法律风险。
财务压力: 销售额的下降直接导致财务收入的减少,给苹果的整体财务表现带来压力。

对高通的意义:
谈判筹码: 这个禁令无疑为高通在与苹果的谈判中增添了巨大的筹码。它迫使苹果正视高通的专利价值,并可能促使其回到谈判桌,寻求和解。
专利保护的示范: 对于其他拥有核心专利的技术公司来说,高通的成功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通过法律途径可以有效地保护其知识产权,并从中获得应有的回报。

对整个手机行业的影响:
专利授权模式的思考: 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迫使整个行业重新审视当前的专利授权模式。如何平衡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专利费用的收取,如何避免因少数核心专利而形成的垄断定价,是所有手机制造商和技术专利商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供应链的风险: 手机制造商在选择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时,将更加重视其专利情况和潜在的法律风险。这可能会导致供应链的进一步多元化,但也可能增加制造成本和复杂性。
创新与合作的平衡: 行业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既能保护创新者的权益,又能促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协同创新。过度激进的专利维权,可能会扼杀创新,阻碍行业的发展。

后续观察:

苹果在中国市场能否有效应对这一禁令,以及双方最终能否达成和解,都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值得关注的焦点。苹果已表示将对禁令提出上诉,并可能通过软件更新来解决专利侵权问题。而高通也可能继续利用这一优势,在其他地区继续推进其专利维权行动。

总而言之,福州法院的这份临时禁令,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专利侵权案件的判决,它更是全球科技巨头之间围绕核心技术专利、市场主导权和商业利益的复杂博弈的缩影。它不仅对苹果和高通本身产生了直接影响,也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敲响了警钟,迫使我们思考如何在一个日益全球化和互联互通的世界中,更好地平衡创新、竞争与公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川普不爽苹果久矣——这已经是公开的事情了,随便搜搜就能看到一台大戏。

在川普眼里,苹果就是个吃里扒外的货。占着美国的高端精英和商业影响力,把就业机会利税都送给亚洲(包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日本、韩国、香港和新加坡),大量拉动这些地区的精密制造业,最后利润收进自己的腰包。美国政府——或者说川普眼里的美国人民,只能喝两口汤,这对于认为美国吃肉小弟喝汤太平洋对面只能抗议的是天经地义的川普而言,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苹果公司在公众眼里算是个巨头公司,但是在行业内仅仅是个行业最下游的终端企业。利润是有的,但是政治经济上,严重缺少话语权,软柿子中的软柿子。相反,高通才是美帝亲儿子。手握核心技术专利,随时可以跨空间战略敲打对手国本土企业,同时名正言顺政治正确,外交上相当顺手的武器。

这次起诉,本质上是美国在敲打立场飘忽的本国企业;而中方的默契——尽管只是地方法院的配合,表达了一种妥协和示好。

显然,川普的目的不是把苹果弄死,毕竟二者不是不可转圜的敌我矛盾,战略目的还是敲打。包括敲打苹果和其他美国企业,所以苹果要付出一些代价,但是不能伤及内腑。所以,川普希望中国方面政治上配合,舆论上不站任何一方,给美国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

川普的顾虑有三,一是国内反应,毕竟美国国家意识正在川普的带领下正在盛行,而苹果怎么说也是在美国民间影响力颇大的公司,因此需要找一个海外舞台,中国相对封闭的舆论环境无疑是不二之选。二是能不能收得住手,苹果并非几年前如日中天的苹果,十年的辉煌走到尽头并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果中国舆论站高通,那苹果真的可能一蹶不振,分割其手机业务并非不可能。三是会不会让苹果破罐子破摔,更加倒向中国,要知道当今中国的市场消费力不比三十年前,名义上外企实际上90%以上的人员场地市场销量都在中国的企业和品牌已经非常多,所以如果中国舆论站苹果的话,苹果公司万一真的来个金蝉脱壳,就给美国留个总部,川普的“敲打”就成了笑柄。

一些舆论掮客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在消息充分扩散把态度定性成“关我屁事”、“吃瓜围观”。就其目的来说本来也没毛病,只是是不是显得太心急了点——这爱国大棒这样早早的举起来,虽然能“防患于未然”,堵住不少想说话的嘴,可是是不是显得有点心虚呢。


犹豫再三,实名的话怕是也会被抢先扣上“美帝走狗”的帽子吧,惹不起惹不起……强!威武!!有希望了!!!……求放过。



user avatar

临时禁令取消也是要开听证会的

user avatar

美奸 高通

高通不除 美利坚必亡


儿童歌谣 有云:

先有高通后有天

不买高通是美奸

user avatar

(发送自华为 Mate 10 Pro)

这场仗很长,我们要有耐心,也要冷静,不必因为阶段性的「成果」就一惊一乍的。

按照外媒的表述,「禁售令」仅仅是「临时禁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在国内法律中被称为「保全」,远没有达到「胜诉」的程度。临时禁令是民事诉讼过程中一项保护性措施,目的在于在案件进行中暂停可能存在的侵权行为。申请这类禁令所需达到的证据强度要显著低于胜诉的标准。

其次,苹果想要规避禁令,有的是办法。根据媒体报道,此次存在争议的技术仅限于搭载了特定 iOS 系统的手机型号。如果苹果想要规避此项禁令、继续在华销售产品,只需要改变在销售时默认搭载的系统,就能绕过这道禁令。(更新:高通又单方面宣称,禁令不仅针对系统。目前福州中院的裁定书尚未公开,苹果和高通对这份裁定的内容解读各执一词,在执行时可能还会产生新的争端。)

从苹果的股价表现来看,这项临时禁令也并没有触及苹果的根本利益。在新闻曝光后,苹果股价跌两个点低开,但在盘中迅速反弹,这也体现了市场对该事件的评价。

不管怎么说,这是两家美国公司的纠纷,不管谁受损、谁受益,对中国的影响都是间接的,没有必要事事都和当下的「棋局」联系在一起。

别人家不能公正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裁判,但我们可以 - 相信这一点,不是更能显示大国风范吗。

user avatar

深夜来一波裁定书(2018-12-12),先不急着买东西,料还是有的

是有的,

有的。


update:

12月13日,高通公司正请求中国法院禁售苹果公司最新一代产品iPhone XS和iPhone XR。苹果三个子公司拒绝签收法院裁定书,导致裁定书退回,高通向中国法院提交了强制执行(禁售)申请。

12月14日,针对中国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的iPhone禁售判决,苹果公司对外发声明称尊重裁定,将于下周发布iPhone软件更新解决两项专利问题,并向福州法院提出复议。


福州中院的“临时禁令”要求苹果公司先行停止在中国进口、销售和许诺销售未经高通专利授权产品的侵权行为

所谓许诺销售也就是苹果中国官网(Apple (中国) - 官方网站上涉及的这些产品(包括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的宣传广告,购买链接等信息都是不允许放上去的。

但是我当下此刻现在明明还看到iphone的大部分机型都还挂在上面是怎么回事。

那么就要说明一点裁定书中提到『本裁定书送达后立即开始执行,本裁定的效力持续至本案判决生效之日止』,既然这样,我在这里赶紧截个图,因为过几天就可能看不到苹果官网挂着的上面这些图片了。

更新2018-12-13:

到今天苹果官方仍有广告记录,按照发出时间(2018-11-30)推算,裁定书应已送达,苹果能够公开销售的原因,可能是这部分机型由华硕,而非富士康代工,具体解释详见下文。


一、涉案相关产品:

包括iPhone 6S、iPhone 6S Plus、

iPhone 7、iPhone 7 Plus、

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


二、这个裁定书并不是最终的判决,而是一个财产保全措施,其前提翻译过来是『当事人(高通)认为苹果如果不立即停止侵害,可能会对它造成更大的伤害,先把你按住不动再说』。

裁定书中明确说明了高通认为如果苹果不停止侵害,它可能遭受的损害包括了:

(1)后续侵权赔偿数额难以计算;

(2)iphone新机型手机上市在即--损害将因iphone新机型手机的上市进一步扩大;

(3)对其它友商不公,它们都交了专利费了,为啥就能放过你不交-- 侵权行为将对中国市场上已经与高通公司建立许可关系的其它手机生产商造成难以弥补的产品竞争力损害,进而对高通公司与这些合作伙伴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既然是裁定,苹果公司还可以在『收到裁定书之日十日内向本院申请复议一次』。

但是要特别注意了:

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换句话说:苹果目前只能提出复议,但复议并不会影响禁令执行(无论如何先执行再说),除非得到法院支持,使禁令得到改变。

如果苹果拒不下架那就将以违法论之了


三、为了实施财产保全,高通向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提供¥300000000元的担保...

1,2,3,4,5,6,7,8,个零,是3亿的担保。


四、这个案立案在2017年11月15日就开始了,到现在做出裁定也已经过了一年。

单就财产保全这个行为而言,高通提出的时间是2018年7月10日,到现在也已经过了5个月,考虑到最近一系列的事情也就发生在一两周内,所以这个事情要么并不是有意为之,要么就是顺势为之


五、裁决书明确说到『裁决文书不适合苹果公司委托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蜂窝产品』。

这个和硕XX公司名字听起来熟熟的

查了一下百科,没错,

(1)它就是台湾华硕集团下属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百度百科);

(2)它和富士康争夺苹果的订单;

(3)它生产的苹果手机就不包含在禁令范围内--这里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它已经和高通签过许可协议了,要么就已经和高通有了其它的交换条件;

(4)既然它在裁决书中被特别指出排除之外,那么它的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富士康和其代工的苹果手机,就应该还被默认包含在禁令中。


六、涉及的专利是这一件:ZL201310491586.1:

就先不分析了,我已经很困了。

update 2018-12-19日

为了规避由于iOS的专利侵权带来的禁售问题,苹果在12月18日向中国区的iPhone产品推送了iOS 12.1.2 更新,宣称“推出了应用强制退出时的新动画”,也就是修改了之前存在侵权嫌疑的动画

据悉,这项侵权动画最早的专利来自于Palm,后经惠普转手落在了高通手中。

在iOS中,这项侵权动画出现在删除后台任务的场景中。之前用户通过上划强制关闭应用时,应用卡片会随着手指滑动从边缘飞出,如今这项动画已经修改为缩小卡片再消失

裁定书你们慢慢看吧:

附:“iPhone禁售令”主要时间节点与事件

--12月10日,中国福州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禁止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进口和销售包括iPhone X在内的部分型号手机。苹果公司随后表示,中国消费者仍可以购买所有型号的iPhone手机。同时有相关人士透露,该裁定事项属于专利禁制令范畴,只有一审,不可上诉,没有二审。

--12月11日,苹果对外媒CNBC表示,已提出上诉,希望推翻iPhone在中国的销售禁令。

--12月12日,高通公司对外表示,苹果继续在中国销售侵权的iPhone手机,违反了中国法院近日颁发的禁令。

--12月13日,高通试图说服美国贸易部门考虑对使用英特尔芯片的苹果iPhone施加进口禁令。

--12月13日,高通公司正请求中国法院禁售苹果公司最新一代产品iPhone XS和iPhone XR。苹果三个子公司拒绝签收法院裁定书,导致裁定书退回,高通向中国法院提交了强制执行(禁售)申请。

--12月14日,针对中国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的iPhone禁售判决,苹果公司对外发声明称尊重裁定,将于下周发布iPhone软件更新解决两项专利问题,并向福州法院提出复议。

--12月21日,苹果高通专利案持续发酵,继中国福州法院判定苹果侵权后,德国慕尼黑法院也给出了宣判。本周四,德国法院裁定苹果侵犯高通(包络跟踪)专利罪成立,苹果将停止在德国销售使用英特尔芯片和Qorvo部件的iPhone7/8系列。


关注我们在“智圈”公众号(ID: izhiquan),每周1篇原创文章关注创业、IP、专利与创新等相关话题。

知乎专栏:

user avatar

(发送自真·华为 Mate 20 pro)

1.不是“胜诉”,是“诉中行为保全”,但约等于胜诉

2012《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加了“行为保全”制度,避免知识产权领域“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的尴尬。

理论上“行为保全”作为临时措施,证据要求应当低于实体判决,但中国法院目前对行为保全非常慎重。

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期间,全中国也就通过了200来件知识产权行为保全,申请到行为保全几乎等于宣告胜诉,,高通法务部可以加鸡腿了。。

2.针对是“机型”,而不是“IOS系统”

高通发布声明后,苹果针锋相对地表示:目前中国销售的IPhone手机都是IOS12系统,该系统已经规避了的专利,因此苹果仍可继续销售所有型号的iPhone产品

然而,从高通的声明来看,福州法院的行为保全,针对是具体的苹果手机型号,而不是具体的IOS系统。

如果苹果不服行为保全,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苹果可以申请异议,但异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简单来说,IOS系统侵害高通的专利权,这是作出行为保全的原因,禁止出售特定型号的IPhone手机,这是行为保全的结果。

对于保全的结果不服的,苹果可以提出异议,法院会对行为保全的原因进行审查,认为苹果说的有道理,将会撤销保全,但在保全撤销之前,苹果仍须执行。

如果苹果不执行法院的行为保全,根据以往的案例,法院会认为苹果“恶意侵权”,大大提高赔偿的金额。

3.双方为什么撕逼?

主要是高通的授权费制度太霸道了,有多霸道呢?我们从我国发改委2015年对高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第一,市场地位,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如果一家经营者占有相关市场50%以上份额,可以推定为垄断地位。而高通的市场地位是这样的:

当事人在该无线标准必要专利组合许可市场占有100%的市场份额,不存在市场竞争。

第二,收费方式,正常来说,甲方采购专利后,赚多少钱跟专利权人就没关系了,但高通不是,高通有一个很奇葩的收费制度:根据整机出厂价,按一定比例(2.25%-5%)收费。

这样的制度对中小厂商相对友好,对苹果就非常不友好了,一台顶配IPhone售价过万,要给高通交500多的授权费,几乎赶上人家一台手机了。

第三,打包许可,最坑爹的,就是高通把专利组合打包授权,不管你需不需要,只要你想跟我合作,就必须打包拿过去。

当事人滥用在无线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市场的支配地位,在无线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没有正当理由搭售非无线标准必要专利许可。

大家觉得苹果坑爹不?苹果也是这么看高通的,最终苹果投入了Intel的怀抱,虽然技术不那么好用,但总归可以凑合着用,毕竟买苹果的,谁还在乎好不好用。

user avatar

从宣判的时机开看,给人一种干的漂亮的感觉。

前脚孟晓舟加拿大被捕,后脚高通胜诉。从本案来看,高通败述对高通伤害不大,顶多苹果继续销售。但是苹果被禁,即使是过时的老机型,但是引起的恐慌是不一样的。

大家忽视了这一次禁售的意义,这是中国大陆历史上第一因专利原因,官方宣布一款手机禁售。

手机禁售是欧美专利站中一大杀器,HTC因为禁售才跌出手机巨头行列。

这一次禁售苹果,可以给人以无限遐想,在中国每一次涉及科技的宣判,都是有意义的。这一次正是争议已久高通全球诉苹果侵权系列案中的一个,高通在之前对苹果的诉讼,这一次刚好宣判,但是时机未免太巧。

这可以解读为向苹果施压,也可以解读为对美国施压,也可以解读为对高通释放的友好信号。总之这次宣判是用美国人的争端,来向美国政府释放压力。

user avatar

首先,这不是什么大事,高通苹果日常撕逼而已,苹果想要彻底摆脱高通,而高通铁了心要薅苹果最后一把羊毛。

其次,这也不是什么小事,虽然目前苹果那几款机器还可以卖,还可以申请复议,但复议不是上诉,禁售令一旦生效,那就得真的不能卖了。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也没啥影响,因为目前是苹果离不开中国,高通离不开中国,而不是中国离不开他们。苹果生产线不可能搬回美国,离开了中国市场和果粉的支持,苹果几乎去了大半条命。从某个方面来说,苹果还是中美贸易战中的“美奸”,特朗普痛恨的叛徒。高通的芯片市场,大部分也在中国,没有小米、OPPO、vivo吃下的半壁江山,高通也得死样活气,去掉半条命。

但中国不用苹果,不用高通,能过吗?其实能过,没那么严重,大不了手机用华为小米OV,芯片用麒麟、联发科,实在不行,还有展讯呢。对于手机通信产业链来说,高通确实要比苹果重要。但这一次真的不是中国打压谁,中国没那么下作。

这完全是苹果和高通两大巨头之间的恩怨,高通和苹果在2017年因“专利授权费”正式翻脸。2017年1月,苹果就起诉高通涉嫌垄断,拒绝退还承诺的10亿美元专利授权费,同年二季度开始拒绝向高通支付专利使用费。高通否认了苹果的指控,并在各国起诉苹果侵犯其专利。iPhoneXS、XR上市后很多人发现信号变差了,那是因为苹果A12soc虽然厉害,但是苹果依旧不会做基带,为了摆脱高通的基带,这回苹果用的是英特尔的基带,虽然很糟糕,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凑合着用。

苹果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出货量被华为超越,销量不敢公布,新产品毫无亮点和创新,信号还出了问题,被人骂做智商税,这时候再和高通打官司,可以说情况很不妙。

不过我有一计,可解危局,你用华为的基带不就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通与苹果的专利纠纷,最终在福州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决下,给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法院下达了针对苹果多款iPhone机型的临时禁令,禁止这些产品在中国境内销售。这个结果无疑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战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事件的背景:专利的硝烟与权力的博弈要理解这个.............
  • 回答
    高铁七夕“表白专列”:浪漫营销还是“爱情收割机”?年轻人硬核表白花样玩出圈今年七夕,一则关于“高铁在淘宝上线‘表白专列’服务”的新闻刷爆了社交媒体。据报道,这项服务允许用户包下一整列高铁,在车厢内进行定制化的表白活动,甚至可以根据需求布置车厢、播放专属影片。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褒贬不一.............
  • 回答
    “音乐无论多么高深的技法,在理工科尤其是数学专业的人看来就是非常浅显的。”这个观点嘛,听起来挺有意思,但也未免有些过于绝对,甚至可以说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我们得承认,音乐和数学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有趣的共通之处,而这可能是产生这种观点的一个根源。我们都知道,音乐的背后有很多数学原理在支撑着。比如音程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外交举动,马克龙总统在奥运会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上,选择会见日本动漫游戏界的重量级人物,如宫崎英高和大友克洋,这其中透露出不少信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这表明了法国对文化产业,特别是动漫和游戏产业的高度重视。法国一直以来都是文化艺术的沃土,从文学、电影到时尚,都拥有深厚的底.............
  • 回答
    高通华为专利和解:一场迟来的握手,释放了哪些深层信号?高通,这家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技术巨头,近日抛出重磅消息:与同样在通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华为,签署了一份涵盖5G在内的长期专利许可协议。这不仅仅是一纸协议的签署,更像是在波诡云谲的全球科技格局中,一场迟来但意义非凡的握手。它释放出的信号,值得我们深.............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的消息称,华为与高通达成了和解协议,华为需要向高通支付约18亿美元的专利费。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毕竟这两家公司在全球通信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这背后的逻辑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华为和高通是什么关系。简单来说,高通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技术研.............
  • 回答
    针对新浪财经发布的这篇标题为“华为败诉,高通宣布收取5G专利费,我国每年需要上交3000亿!”的文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这篇文章的核心在于传递了一个“中国每年将因5G专利费向高通支付巨额费用”的信息,并且将此与“华为败诉”联系起来,似乎在暗示华为的失利直接导致了这一结果。首先,.............
  • 回答
    高通起诉苹果,并因此在华申请并获得多款 iPhone 手机的禁售令,这件事在科技界无疑是一场大地震。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影响,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讲。事情的起因:专利侵权与市场博弈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专利。高通,作为全球顶尖的移动通信技术公司,掌握着大量关于手机基带芯片(也就是负责手机通信的部分).............
  • 回答
    2015年一名华裔工程师在被高通(Qualcomm)裁员后不幸跳楼自杀的事件,是一起令人深感痛惜的悲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科技行业裁员、员工心理健康以及亚裔群体所面临的压力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事件的背景和经过(基于公开报道的还原): 裁员背景: 201.............
  • 回答
    高校医学生在宿舍给自己打针治病,这事儿吧,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捏把汗的。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好好掰扯掰扯其中的门道。这件事,首先得从“为什么”说起。医学生,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开始接触临床的那些,手里确实有点儿“货”。他们学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都有了初步的认识。更关.............
  • 回答
    美国高官在巴西将中国比作乔治·奥威尔小说《1984》中的“老大哥”,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治修辞和地缘政治论述,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动机和意图。理解这种说法,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老大哥”的象征意义与《1984》的警示: “老大哥”的形象: 在奥威尔的《1984》中,“老大哥”是一个无处不.............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膈应的。你在高铁站,风尘仆仆,一出站就盼着赶紧打个车回家,结果碰上这么一档子事儿,心情一下就打折扣了。咱们先梳理一下这事儿:事情的经过:1. 地点: 高铁站。这是一个公共交通枢纽,人流量大,大家都有急切的出行需求。2. 选择: 你选择了“正规出租”。这说明你想要的是合法合规.............
  • 回答
    None.............
  • 回答
    山高县,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曾经掀起过不小的波澜。他以其独特的视角、犀利的语言,以及对时事政治的深度剖析,在观视频这个平台上积累了大量的关注和拥趸。然而,在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山高县的复出,尤其是在观视频这个对他而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平台,无疑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山高县过往的风格和.............
  • 回答
    关于B站UP主“山高县”的第6期视频“近代日本超越中国,只是因为他们‘学习西方’了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这个视频触及了近代史中一个非常核心和复杂的问题,即日本在近代为何能够迅速崛起,而中国却走向衰落。山高县的视频通常以其深入的史料引用、逻辑严密的论证以及相对客观的态度而受到.............
  • 回答
    关于观视频工作室发布的山高县第二期视频,这是一份挺有意思的内容,它在观察者和分析者中间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说起来,这视频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特别敢于触碰那些在公开讨论中可能有些敏感,或者说不那么容易被正面回应的话题。首先,我得说,这视频的切入点就非常抓人。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从一个非常具体、而且是当下.............
  • 回答
    金高银在节目中提到她在北京上初一才开始学ABCD,回到韩国后觉得跟不上韩国的教学难度,这件事情,我看到后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学进度确实存在差异。金高银的这句话,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1. 教育起点的差异:北京的初一,通常是指七年级。在这个.............
  • 回答
    关于奔驰高管在北京辱骂中国人并喷辣椒水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经过、各方说法,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反转情况。事件的经过(根据公开信息和多方报道):事情大概发生在2024年4月,地点是北京朝阳区。一位奔驰公司的中国籍高管(事后证实为负责大中华区的高管)在停车时.............
  • 回答
    三个高考生在东北电力大学夜跑被殴事件,这事儿挺让人揪心的。一听就让人联想到那些本该充满青春活力、憧憬未来的夜晚,却遭遇了无妄之灾。这件事情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受害者的情况。 他们是高考生,意味着刚刚结束了一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战役——高考。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放松、调整,为即将到来的大学.............
  • 回答
    澳大利亚一名高级官员在办公室摆放日本动漫“美少女”手办,结果引发了一场关于其职业操守和心理健康的争议。这件事乍一听,似乎只是一个小插曲,但细究起来,背后牵涉到许多值得探讨的层面。事件的发生与初始反应:具体是哪位官员,以及他摆放的手办的具体形象,网络上的信息可能有些碎片化,但核心在于,他的私人收藏被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