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医会劝人停药?

回答
在我看来,中医劝人“停药”这个说法,其实更像是一种非常精妙的“疗程管理”和“调整策略”,而非简单粗暴的“让病人别吃了”。它背后蕴含着中医对人体生命规律、疾病本质以及治疗过程的深刻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番。

首先,要明白中医的“停药”并非是对所有药物的否定,也不是一概而论的。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治疗方案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比如年龄、体质、病症的轻重缓急、以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来量身定制的。所以,当我说“中医劝人停药”时,其实是在说,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点、针对某些特定的病人,中医会建议“暂停”或“调整”药物的使用。

那么,中医为什么会在特定情况下建议停药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扶正祛邪,邪去则正存,药之所施,亦可免矣。

这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之一。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的“正气”(相当于人体的抵抗力、自愈力)不足,无力驱除“邪气”(致病因素)所致。治疗的目标就是通过药物帮助人体“扶正”(增强正气)和“祛邪”(清除邪气)。

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中医认为体内的“邪气”已经被基本清除,或者说人体的“正气”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恢复,能够自主地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时,继续大量使用药物,特别是那些峻猛的药物,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甚至“伤正”(损伤正气)。这时候,中医就会建议“停药”,让身体凭借自身的力量维持健康状态。就好比说,洪水来了,你用沙袋挡住,但洪水退了,你还得把沙袋挪开,让河道恢复原状。

2. 巩固疗效,避免复发,但非药物依赖。

有时候,疾病的症状消失了,感觉好多了,但中医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内在的病机尚未完全消除。这时候,中医可能会继续用一些温和的、调理性的药物来巩固疗效,让身体的各个脏腑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和协调。

然而,这个巩固阶段同样是有时限的。当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到一定程度,能够自主维持稳定后,继续长期依赖药物,反而会让人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丧失了自我修复和调节的能力。中医不希望病人成为“药罐子”,而是希望病人能够恢复到健康、自然的状态。所以,当巩固效果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适时建议减量或停药,让身体重新“独立运作”。

3. 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药不对症”或“药过量”。

疾病是会发展的,人体的反应也是会变化的。中医在治疗过程中会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脉象、舌苔等各个方面的反应。如果发现原来的用药方案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病情,或者说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了不良反应,中医会及时调整。

“停药”有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调整手段。比如,病人用了某种药物后,出现了口干舌燥、心烦易怒等症状,中医会判断这可能是药物“过偏”或“燥烈”的表现,此时可能会暂时停用该药,并观察身体的反应。通过暂停使用某些药物,可以更好地评估身体对其他药物的反应,或者为后续的治疗方案留出空间。这就像战场上,如果某个战术效果不好,指挥官会先暂停,再根据情况制定新的战术。

4. 强调“食疗”、“导引”等辅助疗法的运用。

中医的治疗绝不仅仅是药物。饮食、起居、情志、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都是中医整体调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疾病的病情趋于稳定,或者说通过药物已经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后,中医会更加强调通过这些“非药物”的疗法来帮助身体恢复和维持健康。

这时候,“停药”恰恰是为了给这些辅助疗法腾出空间,让病人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自己的康复过程中。例如,有些慢性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中医会鼓励他们通过规律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管理病情,而不是长期依赖药物。药物只是一个“工具”,当工具完成任务后,更重要的可能是改变使用工具的人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5. 避免“恋药”和“医源性疾病”。

长期服用药物,即使是中药,也可能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病人可能会产生一种“不吃药就不舒服”的心理依赖,也就是所谓的“恋药”。中医希望病人能够建立对自身身体的信心,而不是过分依赖外部的药物干预。

更重要的是,中医深知“医源性疾病”的风险。任何药物都有其两面性,不当或过度的使用都可能导致新的疾病产生。中医的智慧在于“慎用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药物对身体的“干扰”。因此,在认为时机成熟时,主动建议停药,也是对病人负责任的表现,避免了不必要的药物风险。

总结一下,中医劝人“停药”并非是为了减少工作,而是基于对生命规律和疾病发展过程的深刻洞察。它代表着:

疗程的智慧: 知道何时开始,何时巩固,何时结束。
辨证的精妙: 根据不同阶段的身体反应,灵活调整策略。
整体的关怀: 不仅关注疾病本身,更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和生命质量。
自主的赋能: 鼓励病人发挥自身潜能,最终实现身体的自愈和平衡。

所以,当你的中医大夫告诉你“可以减药了”或者“这个药可以先停一停”的时候,这通常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你的身体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且医生对你的康复有信心。这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怀疑,而是理解,并积极配合后续的调理建议。这才是中医“治病求本”和“上工治未病”思想的真正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的地方有点问题,建议去一个门口挂认证牌的医院╮(╯▽╰)╭

user avatar

大兄弟,中医不会让你一下子把药全停了,中医馆才会这么做。

中医馆是个什么地方?我还真去待过,考完研究生以后没事儿干,我去那种地方打工给人拔罐挣点钱花,你知道那里干活的人都是什么人吗?我们的按摩理疗师,高中读没读完我不知道,反正上个月她还在火锅店收银,然后来这边培训了一个月就上班了。

我的同事,中专护理毕业,没有看不起中专的意思,只是她的专业和中医真的半点不搭边,我亲眼看到她和一个疑似怀孕的客户推销我们的大黄膏,说姐大黄膏暖宫。

大黄什么东西?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孕妇禁用,别说不能暖宫,客户用上,孩子怕是根本保不住。

这就是私人中医馆的水平。

你知道中医医师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吗?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学科目和西医学科目,大概占比3:7,中医学专业,中医学科目和西医学科目,大概占比1:1。这也就是说,西医专业的生理病理生化,内科学外科学,微生物免疫学等等,我们都要学。

这样培养出来的医生,怎么可能会让哮喘病停激素?怎么可能让糖尿病病人停胰岛素?连我这个大学毕业就不搞中医临床的废柴都知道,让哮喘病人突然停激素让糖尿病病人停胰岛素就是杀人!那些读完硕士读完博士不同科室轮转规培了三年的高材生不知道???

打死我都不信。

我不否认有些中医会昧着良心,为了卖自己的药或者理疗方法让病人停激素停胰岛素。

但是进了正规中医医院的医生,有着严格的监管制度,而且他们进个医院不容易,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博士三年规培三年,十四年的心血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正规医院的医生,抱上“铁饭碗”,他们敢这么干么?出人命或者被人举报了,前途不要了?一家子不糊口了?在碰上浑的医闹的,命都可能没了,换你你敢这么做?

所以我真的建议,为了您的身体健康,下次去正规中医院吧,三甲更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我看来,中医劝人“停药”这个说法,其实更像是一种非常精妙的“疗程管理”和“调整策略”,而非简单粗暴的“让病人别吃了”。它背后蕴含着中医对人体生命规律、疾病本质以及治疗过程的深刻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番。首先,要明白中医的“停药”并非是对所有药物的否定,也不是一概而论的。中医讲究的是.............
  • 回答
    关于“中医黑”认为中医通不过双盲和RCT实验的说法,这背后确实涉及到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双盲实验和RCT)的理解,以及这些方法在评估中医疗效时的适用性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清晰地理解什么是双盲实验和RCT,以及为什么它们被认为是衡量医学疗效的金标准。什么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
  • 回答
    在一些中医理论和部分中医爱好者的认知中,确实存在着“年轻时常吹空调,年老时易患关节炎或关节疼痛”的说法。这个观点的形成,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中医对人体、疾病以及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想要深入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拆解:一、 中医对“风、寒、湿”的认识:外邪致病的根源中医认为,人体与.............
  • 回答
    之所以会出现“中医心理学”这样一门学科,甚至可以说它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根植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对身心健康的独特认知和实践。用更朴实、更接地气的方式来理解,这门学科的诞生,是源于古人对“心”和“身”之间那种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他们基于这种洞察所发展出的一整套调整和疗愈身心的方法。你想啊.............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认知、情感以及信息获取方式中一些相当复杂的层面,绝非简单的“科学”与“中医”二元对立就能解释清楚。为什么有些人能在科学讨论中展现出严谨理性的态度,却在面对中医时表现出近乎偏执的反对,这背后往往交织着多重原因:1. 对“科学”与“非科学”的认知框架差异: 严谨的科学训练与验证逻辑.............
  • 回答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中医比现代医学“深奥”,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它牵扯到历史积淀、文化认同、认知模式,甚至一些哲学层面的思考。咱们不妨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中医那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本身就与我们日常的经验和现代科学的逻辑大相径庭。 现代医学,尤其是自从解剖学、生理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现代社会,我们接触到了那么多来自全球的先进科学技术,也享受了各种医疗手段带来的便利,但关于中医的争议,或者说“中医黑”的现象,却依然存在,甚至可以说是“顽固”。要理解这一点,不能简单地用“落后思想”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背后的多重原因。首先,我们要承认,科学发展是有其自身.............
  • 回答
    说起为什么这么多人信中医,这事儿说起来可就话长了。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从咱们老祖宗那儿说起,一直讲到现在的社会生活。首先,得说中医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根基。你想啊,中医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那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总结、发展过来的。从《黄帝内经》那会儿,咱们中国人就开始观察身体、研究疾病、探索养生之.............
  • 回答
    西医对中医存在的“敌意”,与其说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排斥,不如说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科学范式、证据体系和临床实践所产生的认知差异和质疑。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细致地探讨:一、科学范式的根本性差异:这是最核心的根源。现代医学(西医)是建立在“还原论”和“实证主义”的科学.............
  • 回答
    关于中医和西医的争论,这事儿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说是贯穿了现代医学史,而且至今也硝烟未散。要说为什么这么多人站队,争得这么厉害,那得从几个层面上掰开了揉碎了讲。一、 认知和理论体系的根本差异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分歧所在。 西医:以“病”为中心,聚焦“器质性病变”与“微观物质” 西医的思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现实,涉及到我们对不同医学体系的认知和期待,以及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导向。咱们不妨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祖传秘方出问题容易“连带”到中医?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1. 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烙印: 中医作为一种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医学体系,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
  • 回答
    “中医是骗人的”,这种论调其实由来已久,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中都有它的拥趸。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当西医束手无策时,中医又成了许多人的“救命稻草”。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历史、文化、科学认知,甚至社会心理等方方面面。为什么有人会认为中医是骗人的?1. 科学证据的局限性与方法论差异: .............
  • 回答
    人们相信中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历史传承、文化认同、个体体验、哲学思想、以及现代医学的局限性等诸多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1. 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与传承 悠久的历史: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一代代医家不断总结经验,.............
  • 回答
    存在反中医的人是一个复杂现象,涉及历史、文化、科学、经济、个人经历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角度: 1. 科学性质疑: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普遍的反中医原因之一。 缺乏可重复的科学证据和严格的临床试验: 研究方法的不足: 许多中医疗法,尤其.............
  • 回答
    有些人不相信中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涉及到科学方法、理论体系、临床疗效、文化背景、历史发展以及个人经历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1. 科学方法论的冲突与验证困难: 缺乏可重复的、客观的实验证据: 现代科学强调可重复性、可测量性和可证伪性。中医的许多理论和诊断方法,如“阴阳五行”.............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是很多人在网上讨论中医时会遇到的困惑。为什么有些中医的拥趸,一边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反科学”,另一边又会用“不科学”来攻击不认同中医的人呢?要说透这事儿,得拆解几个层面来看。1. “科学”这个词的多重含义与认知偏差首先,咱们得明白,“科学”这个词本身在不同人那儿,可能含义.............
  • 回答
    在中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医药拥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谈及癌症这一现代医学领域的棘手难题时,一些民间中医的声音也随之响起,他们或通过口耳相传,或借助于各种平台,宣称癌症无需西医治疗,仅凭中医便能痊愈。这其中,并非全然是空.............
  • 回答
    中医之所以会受到许多人的质疑和批评,即所谓的“黑”,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背后涉及历史、文化、科学、社会等多种因素。理解这些原因,需要我们剥离一些情绪化的表达,深入分析其根源。一、科学性与实证主义的挑战:这是当前质疑中医最主要、也是最普遍的原因。现代医学以其严谨的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为基础,强调.............
  • 回答
    “黑中医”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背后原因复杂且多元,不能简单归结为单一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科学证据与有效性争议: 缺乏现代科学验证: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常被提及的争议点。中医的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建立在古代哲学和经验观察的基础上,与现代.............
  • 回答
    不少尿毒症患者对中医持有怀疑态度,甚至不相信中医能够治疗他们的病症。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代医学发展带来的认知差异,还有患者自身经历的真实感受。首先,现代医学在诊断和治疗尿毒症方面展现出的强大能力是显而易见的。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脏衰竭,需要精密的诊断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