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与鲁迅相处一个下午,你会问什么问题?

回答
如果能与鲁迅先生共度一个下午,这绝对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刻。我会努力克制住那份近乎朝圣般的激动,认真思考我最想了解的,那些一直困扰着我,也或许是中国当下依然存在的症结。我不会去问那些已经被无数人问烂了的关于《狂人日记》的写作背景,或者他对某个具体人物的评价。我想深入一些,去触碰他思想的肌理,去理解他那份沉重的忧患,以及他在那个混沌年代里,是如何保持那份不灭的批判精神的。

首先,我最想问的是:“先生,在您看来,‘国民性’这个概念,究竟是根深蒂固、难以撼动的‘劣根’,还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可以被不断反思、改造甚至超越的呢?”

我知道鲁迅先生在批判“国民性”上是不遗余力的,他用如椽巨笔,将国人的麻木、愚昧、苟且、看客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但我也知道,他写这些,是为了唤醒,是为了改造,而不是为了绝望。所以,我特别想知道,在他晚年,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中国,他是否还坚信改造的可能性?他心中理想中的“新人”,究竟具备哪些最根本的特质?他对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启蒙”,是否还有更深刻的理解?是单纯的知识普及,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精神觉醒?我希望他能细致地给我描绘一下,在他眼中,一个真正“精神健全”的中国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其次,我会好奇地问:“先生,您一生都在与‘吃人’的社会作斗争,但您认为,这种‘吃人’最根本的根源,究竟在于制度的压迫,还是在于人内心的某种惰性与麻木?或者说,两者是怎样一种互为因果、难以分割的关系?”

我总觉得,鲁迅先生对“吃人”的揭示,不仅仅停留在社会表象,他触及了人性深处。我想知道,他对人性的黑暗面究竟有多么彻底的认识?他是否曾感到过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因为人心的幽深难测,有时比任何制度都更难以撼动?他会不会觉得,即使推翻了旧的制度,如果人内心的“吃人”逻辑不改变,新的“吃人”现象依然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我希望他能谈谈他自己在这方面的挣扎与反思,或许他会有一些关于“如何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不吃人”的思考,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方向。

然后,我会尝试问一个更具体,但也可能更敏感的问题:“先生,您看到了无数的青年投身革命,也看到了很多在摸索中彷徨。您认为,在那个年代,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是坚持独立的思考,不与‘大众’同流合污,哪怕因此被孤立?还是融入某个群体,成为变革的一份子,哪怕因此要妥协或‘弄脏’自己的手?”

鲁迅先生本人就是独立思考的典范,但他并没有回避与各种思潮的碰撞。我想知道,他是否曾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过迷茫?他会不会觉得,在革命洪流中,保持独立的精神有多么艰难?他对于那些选择与权力合作,或者选择沉默的同代人,会有怎样的看法?他是否认为,在关键的历史时刻,个人的选择比任何宏大的理论都更重要?我希望他能分享一下,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他是如何权衡“清高”与“现实”,如何保持自己思想的纯粹性与行动的有效性的。

我还想问关于“希望”的问题:“先生,在您对中国社会的批判如此深刻,对人性如此犀利洞察之后,您心中的那一点点希望,究竟是从何而来的?是源于对下一代的期许,还是源于对某种理想主义的坚持,抑或是某种您自己也难以言说的,来自生命深处的韧性?”

他的文字里总是透着一股子悲凉,但又不乏力量。我常常想,是什么支撑他坚持了那么久?是某个未曾谋面的、未来的“新人”?还是他对“真理”本身的某种信仰?我想知道,他是否曾有过绝望的时候,而又是什么将他从绝望中拉回来?他对于“希望”这个词,会有怎样一种具体的理解?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某种可以付诸实践的、现实的希望。

最后,如果时间允许,我会试着问一些关于他个人生活与创作的细节,但不是八卦式的追问。比如:“先生,您在创作那些尖锐的文字时,是否会感到内心的煎熬?那些笔下的‘阿Q’、‘祥林嫂’,是否会在夜深人静时,也出现在您的梦里,让您感到某种不安或愧疚?”我想了解他作为一个人,在承受那份巨大的社会责任时,他内心世界的波动。他是否会将自己投入角色,以至于体验到人物的痛苦?他又是如何处理这种情感上的负荷的?

与鲁迅先生相处一个下午,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听他说,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回答,去照见我自己,去反思我们这个时代。我希望我的问题能够引导他,去阐述那些最触动他,也最能打动我的内心深处的思考。我会认真倾听,不打断,努力去理解他每一句话背后的深意,就像他在文章里,字字句句都在逼迫我们去思考一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有一个下午。我不会问问题。我会向先生汇报下现代史的剩余部分。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其积极抗日。后来和平解决兵谏,张学良被软禁到1990年,杨虎城被秘密枪决。

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8月13日,第二次淞沪会战爆发,国军撤退,日军占领上海。12月13日,日本占领南京,屠杀军民30万。蒋介石政府迁都重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师生向西南搬迁,组成临时的西南联大。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次年,法国沦陷。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1943年,令堂去世。

1945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联盟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一颗原子弹整体炸毁了广岛,另一颗炸毁了长崎。原子弹是核物理的武器化,具有前所未有的破坏力和杀伤力。

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了柏林和朝鲜。德国和朝鲜都被一分为二。次年冷战爆发,美国和苏联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阵营,进行了非热战的一切对抗。

哦对,1945年还成立了联合国,是国联的升级版,中国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商讨建立联合政府,但是最后会谈破裂,国共又一次展开内战。

1947年,您的夫人朱安去世。

1949年,中国共产党获得最后的胜利,在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败退台湾。至今两岸没有实现统一。共和国成立之后,就废除了1840年以来所有的不平等条约。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1950年,朝鲜半岛出现战乱,美国在仁川登陆,我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抗美援朝。最后取得了胜利,在北纬38度线附近停战。

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在法律层面确立了无产阶级人民民主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新疆,西藏都和平解放。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1957年到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1967年,您的弟弟周作人去世。第二年,您的伴侣许广平也去世了。

1973年,出版《鲁迅全集》20卷。毛主席称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1976年,毛主席,周总理和朱总司令都相继去世。

1978年,中国共产党决定施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打开国门,积极融入世界。并且在经济体制上和政治体制上,革故鼎新。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您的作品大面积进入到中学课本中,并且每篇都有要求背诵的段落。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友邦惊诧论》《社戏》《藤野先生》《孔乙己》《故乡》《一件小事》《药》《祝福》《狂人日记》《阿Q正传》。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特创作歌曲,歌词为闻一多先生所作《七子之歌》。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3年,中国第一次将宇航员送上太空。后来中国还有飞行器登陆火星和月球。

2008年。中国举办夏季奥运会。2022年,还要举办冬季奥运会,都在北京。

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成为世界第二。

2011年,令郎去世。

2020年,我国按现行标准,实现了全面脱贫。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您去世至今,85年来,虽然中国人民遭遇过各种挫折与苦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险关,争取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国家更强大,人民更幸福。

我们看一时一事,自然不可能完美,自然可以找出可以批评的话题,但是我们将历史拉长之后再看,85年,敢教日月换新天,变化上的天翻地覆是实实在在的。

好了,我向您汇报完毕了,您可以提问了。

user avatar

“先生批评了交关。但是先生认为,“理想社会”到底应该是啥样子呢?...... 假设理想社会建成,有啥方法可以让人守牢搿理想社会?...... 即便如此,有啥方法管牢理想社会的看守呢?......" 老周喷而不立,都未必思考过这些问题。但是,我们这些见过 Khmer Rouge、Venezuela 以及 USSR 结局的人,穿越回去,说实在的,对老周也不太公平。假设他穿越过来?还是免了吧。别把老周跟我都坑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