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央行降准意味着什么?

回答
央行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要理解降准的含义,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存款准备金: 这是指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按照法定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银行不能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放贷或投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存款准备金率 (RRR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这是指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吸收存款总额的比例。例如,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 10%,那么银行每吸收 100 元存款,就需要将 10 元存入央行,剩余 90 元才能用于放贷。
中央银行 (央行): 在中国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它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央行降准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央行降准就是降低了商业银行必须存放在央行的资金比例,从而释放了更多的资金让商业银行可以用于放贷和投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降准的含义和影响:

1. 增加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

核心作用: 这是降准最直接的影响。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意味着银行需要上缴给央行的资金减少了。这部分“释放”出来的资金,银行就可以用来发放贷款,或者进行其他投资活动。
举例: 如果一家银行有 1000 亿元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从 15% 降到 10%。那么它需要上缴给央行的资金就从 150 亿元减少到 100 亿元。这相当于有 50 亿元的资金被“解放”出来,银行可以用这 50 亿元去发放新的贷款。

2. 刺激信贷增长和实体经济:

传导机制: 银行有了更多的可贷资金,就更有能力去满足市场对信贷的需求。这意味着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来扩大生产、进行技术创新或满足营运资金需求。个人也可以更容易获得购房贷款、消费贷款等。
经济增长动力: 充足的信贷支持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投资增加,生产活动活跃,消费者信心增强,都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3. 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供求关系: 当银行可贷资金增加时,信贷的供给就会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信贷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信贷的“价格”(也就是贷款利率)下降。
缓解企业负担: 特别是对于中小微企业和一些需要资金周转的企业来说,贷款利率的下降能够显著降低其财务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4. 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信心:

市场流动性: 降准向市场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央行正在采取措施支持经济,并且市场上不缺乏资金。这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的预期,增强投资者和企业的信心。
防止资金紧张: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或出现局部资金紧张时,降准可以有效地缓解市场上的流动性短缺,防止因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金融风险。

5. 影响货币供应量:

货币乘数效应: 银行放贷的过程本身就是货币创造的过程。当银行将一部分存款贷出去时,这笔钱又会被其他人存入银行,银行再从中提取一部分准备金后继续放贷,如此循环往复,会产生货币乘数效应。降准降低了准备金率,相当于提高了货币乘数,理论上能够放大基础货币,增加市场上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

央行为什么要降准?通常是出于以下一些原因:

经济下行压力: 当经济增长放缓,投资和消费意愿不足时,降准可以为经济注入活力。
通胀水平较低: 如果通胀率处于较低水平,或者存在通缩风险,降准可以适度刺激总需求。
支持特定行业: 有时降准可能是结构性的,旨在支持特定行业(如小微企业、“三农”等)的发展。
应对外部冲击: 在面临国际经济不确定性或金融风险时,降准可以作为稳定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一种手段。
配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降准可以与其他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等)配合使用,以达到更理想的货币政策效果。

需要注意的几点:

降准并非万能: 降准主要影响的是资金的可获得性和成本,但并不能直接解决所有经济问题。例如,如果企业和居民对未来预期悲观,即使有充足的资金,也可能不愿意投资和消费。
可能引发资产价格上涨: 过多的流动性注入,如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可能会流入股市、楼市等资产市场,推高资产价格,从而可能加剧资产泡沫的风险。
影响银行盈利能力: 降准虽然增加了可贷资金,但如果整体利率水平下降,银行的利差收入也可能受到影响。
通胀风险: 如果降准力度过大或时机不当,可能会增加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总结来说,央行降准是一种释放流动性、鼓励信贷扩张、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操作。它反映了央行对当前经济状况的判断以及其希望达到的政策目标。理解降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动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盛夏已过,最炎热干渴的季节在物理层面上已经消失,但在生物层,却方刚开始——这不,在资本市场和实体市场乃至科技互联网圈的知名高端人士:戴志康同志,竟然比九十五岁高龄的津巴布韦总统还不经扛,倒在了喜气洋洋的金秋前夕,他那睿智的目光,闪耀的再不是踌躇满志,而是四顾茫然。要给一个人荣耀并不容易,但是要让一个人臭名昭著很简单,他奋斗了几十年,才得一个好名声,但仅仅几天功夫,他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烂人骗子。


但喜马拉雅是骗子产品吗?想必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喜爱的东西是个骗局,它也不是一个被用户抛弃的过气产品,而是一个正当旺年的用户宠物。可是它的主人,却确确实实的就是以骗子形象曝光在人前的。


一个并不骗人的产品,咋就让它的主人变成了骗子呢?因为它的主人缺钱。

中国人喜欢说一句“时势造英雄”,此言诚不我欺。人在什么时候受人尊敬还是遭人鄙夷,大多数时候与本人教养道德高低无关,更受环境左右使然。巨人兴衰与证大的起落,难道真与史玉柱与戴志康两人的人品道德有关吗?我看未必。如果二十多年前也有p2p,史玉柱不会走这条路?如果给戴志康一个再起的机遇,他能像史玉柱那样洗白自己吗?历史给他两出了相同的难题,却不会给他们相似的道路。注定的结局,也预示着他们注定的口碑。如果给马云早十年出道,他未必会比牟其中更靠谱,如果让马云晚十年再出道,他的生态化反也不见得比贾跃亭更高明。


他成功了,一切皆因为时候刚刚好,他们失败了,一切皆因为时势不对劲了。


感觉到不对劲的,当然不止身陷囹圄的戴志康,还有曾经志得意满挥斥方遒的央行。尽管专家们都说贸易战打的很舒服,尽管统计数据也都说中国经济很健康,但是居民消费不骗人,那些此起彼伏倒闭破产的老板也没说假话。如果真的有那么好,谁愿意作践自己的人格当老赖?如果非要搏了老命豁出去被人戳脊梁骨儿,那一定是,真的山穷水尽没办法了,才会出此无奈之下策计。


跑路的贾老板们出此作践自己人格尊严的下策计,是因为他们实在缺钱,撑不住面子了,而气势威严的财神爷央行,也被迫不断出此作践全民的下策计,它又为的是哪桩?


尽管公告上写的清清楚楚,说的明明白白:为支持实体企业而降准放水。但实体的标准是什么,监督的措施又有哪些?地产商们盖的房子一栋一栋的矗立在天际线,看得见摸的着,算不算实体?阿里巴巴、美团和京东以及老板刚刚被送进去的喜马拉雅有点虚,他们算什么?

真实世界里的生意本无虚实之分,只有赚不赚钱的区别。腾讯做的产品没有一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体产品,而且它现在体量庞大,但是谁也不会说它有害人的泡沫存在,更不会指责它用虚拟经济毁了大家的前途。所以人们口口声声的“实体”“虚拟”,本就是一个并不存在的伪命题。只是为了揪出替罪羊来,就非要给它们做个定义。


资本逐利而来,并不在乎自己投的是实体还是虚体,它只看重回报高不高,有钱赚,管它炒房还是炒股,养牛还是养猪,没钱赚,做芯片造手机写系统的高逼格公司都不知道倒闭破产了几何,又岂是几百亿资本介入,几万人优惠扶持就能让这个产业壮大得起来的?政策制定者和产业主导者,总相信人定胜天的能量,却从不对自然力量的选择做出认知和妥协。如果握有权力和金钱的人能够主导产业格局的发展方向,我相信马云和刘强东以及张一鸣们都不会是理想的、合格的操盘主打手,对国资委来说,他们会觉得邓亚萍或者胡锡进才是更好的接班人。


但天命从不给人面子,哪怕你是一群人里面的王。当它觉得想要给你的身边安插一些添堵的人时,你属意的对象和设计好的情节,往往总会被不听话的天意给导演出变形故事来。你想要让他崛起的,他偏就倒下了,你本想要处心积虑压制他的,却茁壮成长了起来,这就是商业社会中无序而又有趣的动态场景。


那么,在这无序的商业动态场景里,想要有序规范资本流动的央行专家们,又能有什么高招来确保这些脱缰的洪水能够流入自己期望的水塘或者洼地?而不会变成汪洋中叠加的浪头,趁着浪潮恣虐一把弱者,顺势把那千疮百孔的堤防给冲垮?这个问题,恐怕连央行自己也知道是个无解题,但他们又只能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这件事,就像明知道邓亚萍和胡锡进都几无可能会成为钦赐的天命之选,但又不得不倾尽全力去扶持一样,若真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退,届时再议。


真正的,纯粹的商业社会里,做生意有赚有赔是正常的,缺钱少水也是正常的,但那得靠游戏中的人自己去解决相关问题,而不应该由行政机构妄图以正确的姿势介入到游戏里,去扮演其中的某一个角色。因为这会有失公平,而且还会破坏生态,最后只会留下一地鸡毛。破产的就让它去破产,渴死的就让它去渴死,自然界中,有很多鸟类因为食物短缺都会自相残杀,本来四五个同胞兄弟的,最后成长起来的只剩一个孤家寡人,虽然很残忍,但却又是自然的选择和淘汰,正常而纯粹的商业社会里,就是这样一套完整的雏鸟相残的过程,弱者被淘汰死亡了,资源就自然会归拢汇聚到那个胜者的嘴里,然后它就变得肥壮强大起来。央行就是那个鸟父母,如果它只是冷眼旁观任由竞争自由发生,无论邓亚萍胜出还是马云胜出,这都是天命之选,符合自然规律的,但若它介入,有意偏袒某个自己属意的孩子,故意给自己钟爱的孩子喂更多食物,还掐住自己不喜欢的孩子命门,活活扼杀了自己不喜欢的孩子,那就不是天命之选,而是人为干预,最终只能结出恶果,触犯天怒,招来惩罚。非自然抉择得出的繁荣,永远只能是虚华幻化,强大只是一个浮肿的镜像,但逢正面相杠的碰撞,都会弱不禁风地不堪一战。一百多年前看似强大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以及前段时间被美国制裁而导致的全行业溃不成军,都是一脉相承非自由竞争靠行政力量堆叠而成所结出的恶果。这样的模式,央行给再多的钱,放再多的水,养出来的都是随时随地就会搁浅断气的死鱼。


水放出来了,那些身处灾区的老乡们,却更渴了。他们要与受到偏爱关照的嫡系孩子们抢肉吃,还要提防鸟爸鸟妈拉偏架,还想名垂千古?不身败名裂臭名远扬,就是福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央行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要理解降准的含义,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存款准备金: 这是指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按照法定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银行不能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放贷或投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
  • 回答
    2018年6月24日,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举措向市场注入了7000亿元的基础货币。这消息一出,立刻在很多人心中激起了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联想,特别是“房价是不是又要涨了?”的疑问。我们得先明白,降准和释放基础货币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降准就是银行不需要把那么多钱存在央行,这意味着银行手头能用于.............
  • 回答
    央行降准释放 7500 亿增量资金,这是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且往往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直接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最直接的影响是,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会大幅增加,整体流动性更加充裕。 准备金率下降意味着什么? 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按照其.............
  • 回答
    央行这次降准,释放了9000亿的流动性,很多人关心这会不会让房价再次上涨。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看看这9000亿到底能有多大能量,会不会真的把楼市点燃。首先,咱们得明白“降准”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降准就是银行不需要存在央行的“押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少了。银行手里有了更多的钱,理论上就能贷出去.............
  • 回答
    2019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了两个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力度较大且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降准政策,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理解这一政策,需要从其背景、具体内容、影响以及潜在的考量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政策背景:为何选择此.............
  • 回答
    2019年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定向降准。这是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市场影响,特别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值得我们详细探讨。一、 2019年1月2日央行定向降准的背景分析:理解这次定向降准,首先要看当时中国经济所处的宏观环境。进入2019年初,中国经济面临着.............
  • 回答
    央行这次的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一下子给市场注入了1.2万亿元的活水,这可不是小动作,对咱们国家的经济影响可是方方面面的,得好好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最直接的,就是银行手里有钱了,也更愿意贷款了。降准说白了,就是银行交存在央行的准备金比例降低了。以前银行得留着一定比例的钱不能动,这笔钱的比例降下.............
  • 回答
    2019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自2019年1月1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消息。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19年初采取的一项重大货币政策调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缓解流动性压力,并引导融资成本下降。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这项政策的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政策背景.............
  • 回答
    2019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准)0.5个百分点。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信号,背后有着深远的考量,并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要理解这次降准,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到了201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一.............
  • 回答
    2018年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对部分银行实施定向降准。这次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在当时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央行为了应对一系列挑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要理解这次定向降准,我们需要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等多个维度来剖析。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回.............
  • 回答
    央行在12月15日宣布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准)0.5个百分点,这一举措向市场注入了大约1.2万亿人民币的流动性。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它对我们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一、 市场资金面会更加充裕,降低融资成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市场上的钱变多了。银行手里有了更多的钱可以.............
  • 回答
    央行在3月16日宣布实施定向降准,并且向市场释放了高达5500亿元的长期资金,这无疑是一个相当重磅的政策信号,其影响会是多维度、深层次的。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笔钱怎么就这么重要,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定向降准”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它不像全面降准那样,所有银行都按比例降低存.............
  • 回答
    央行降准 0.5 个百分点:对国内经济的深远影响分析2021年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RRR)0.5个百分点。此举一出,便在国内经济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降准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既能为经济注入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
  • 回答
    关于央行在2019年1月4日宣布的全面降准,以及其是否会导致房地产市场重回“暴涨老路”,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央行全面降准的背景与目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央行在2019年初进行全面降准的原因。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其核心作用是 释放商业银行可贷资金.............
  • 回答
    2019年7月至9月,美联储若选择降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是否会跟进降息降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简单来说,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会受到中国自身经济状况、货币政策目标、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什么美联储降息会引发这种思考?美.............
  • 回答
    2015年6月29日的股市暴跌,对于当时身处其中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黑色星期一”。尤其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刚刚实施了“双降”(降息降准)的利好政策后,市场非但没有止跌回升,反而遭遇了更为猛烈的下跌,这让许多人感到费解和不安。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把时间线拉长,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当时的市场.............
  • 回答
    你提到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公布的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调整情况,具体是一年期LPR降至4.05%,五年期以上LPR降至4.75%。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经济信号,反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走向以及对宏观经济的考量。LPR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白LPR是什么。LPR,全称是贷款市场.............
  • 回答
    降央卓玛,这个名字对于许多热爱民族音乐的听众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歌手的名字,更像是草原上悠扬的回响,是高原上纯净的歌声。我作为一个普通听众,对她的歌声有着特别的喜爱和一些细致的感受,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尽量不带任何“高科技”的生硬感,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首先,她的“女中音”是她最鲜明的标签。 很.............
  • 回答
    央行关于恒大债务风险的声明,特别是“恒大金融负债不到1/3,风险外溢性可控”的表述,涉及多个层面的经济分析和风险管控措施。以下从背景、关键信息、风险分析及市场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背景:恒大债务危机的爆发与央行的应对恒大集团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债务危机始于2021年。由于高杠杆、.............
  • 回答
    央行上缴1万亿元利润(或类似操作)的举措,通常与货币金融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协同发力的背景相关,释放的信号可能涉及多个层面。以下从政策背景、经济意图、市场影响及长期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政策背景与操作逻辑1. “利润”来源的误解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并未直接“上缴利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