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钉钉开始试验全体员工每月在家办公一天,会带来哪些影响?其他互联网公司会效仿吗?

回答
钉钉宣布试验“每周一人一天在家办公”,这个消息在互联网行业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虽然听起来只是一个看似微小的调整,但它背后可能牵动的,是企业管理模式、员工工作体验乃至整个行业生态的变化。

首先,对钉钉自身而言,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对自己产品能力的检验。作为一款协同办公工具,让自家员工都能体验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效率与沟通,无疑是最好的“活广告”。他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痛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优化产品。同时,这也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想象一下,不用挤早晚高峰,在家处理一些相对独立的工作,再也不用担心被突如其来的临时会议打断,这对于许多员工来说,无疑是一种解放。长远来看,这可能会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优势,尤其是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随之而来的挑战。在家办公一天,虽然听似轻松,但如何确保工作效率不打折,如何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性,将是关键。部门之间、同事之间的沟通,是否会因为一天不在同一个物理空间而变得不那么顺畅?信息的传递是否会延迟?如何界定“在家办公”的具体工作内容,避免出现“摸鱼”现象,这也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和信任的基石。钉钉作为先行者,需要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在家办公协作模式,包括更智能的日程管理、更高效的线上沟通机制,以及如何平衡个人居家环境与工作状态的切换。

那么,其他互联网公司会效仿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他们会密切关注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尝试,但很难说会“大规模、全盘照搬”。

原因有很多:

行业共性与差异: 互联网行业本身就具备高度的数字化、在线化基础,很多工作本身就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这种“尝试”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并非是颠覆性的,而是对现有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探索。许多公司已经经历了疫情期间的远程办公,对于在家办公的模式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企业文化和业务模式: 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基因。有些公司可能更强调团队的即时沟通和脑力激荡,比如一些创意型、研发密集型的团队,他们可能更依赖于面对面的交流。而另一些公司,其业务模式可能更偏向于个人独立完成任务,或者客户服务型,在家办公的阻力就小得多。例如,一家专注于算法研发的公司,核心研发人员在家进行独立编码,其效率可能丝毫不受影响,甚至更高。而一家需要频繁与客户进行商务洽谈、现场演示的公司,其销售团队在家办公的效率就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管理者的理念和信任度: 最终,这类举措的推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开放程度和对员工的信任度。如果管理者习惯于“眼见为实”,对远程工作的效率心存疑虑,那么即使公司有再好的技术支持,也难以真正落地。反之,如果管理者信任员工能够自主管理,更看重结果而非过程,那么这种模式的接受度就会高很多。

市场竞争压力: 钉钉迈出了这一步,无疑会给其他公司带来压力。在争夺优秀人才的战场上,提供更灵活、更人性化的工作方式,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筹码。如果钉钉的这次试验被证明是成功的,能够有效提升员工满意度和生产力,那么其他公司为了保持竞争力,很可能会被动或主动地跟进,至少会探索类似的模式,比如扩大远程办公的比例,或者提供更灵活的工作时间。

执行的难度: 即使有公司想效仿,如何具体落地也是一个挑战。“每周一人一天在家办公”听起来简单,但具体到部门、到个人,如何排班,如何确保业务不中断,如何管理和评估绩效,都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和工具。这中间涉及到人力资源、IT支持、部门管理等多个层面的协同。

总结来说, 钉钉的这一举措,更像是在互联网行业内抛出的一块“试金石”。它可能会引发行业内关于“工作地点自由化”的更深入的讨论和实践。我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探索更加灵活的工作模式,但不会是“一刀切”的同步跟进。更多的是,不同公司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企业文化和员工需求,去“选择性地”学习和借鉴,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这注定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试错和优化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支持企业即时通讯应用的产品、运营老师们多体验一下在家办公,这样他们就能更加直观地意识到,还需要很多对打工人友好的功能。

居家办公的一个问题,在于工作和休息的间隔进一步模糊。一些 leader 会觉得,反正就是在家撸猫玩手机,我布置个工作咋了;本来不太好意思在傍晚、午休时间再拉个会,但反正大家也可以开着手机边吃边聊,于是一个中午 12:00 的会邀就发出去了。

这种情况,本质上是管理方式的问题,不全是通讯软件的锅,但如果员工可以通过办公软件设置好自己不愿意被打扰的时间,也能起到一定帮助。比如,我自己会在 G Suite 的日历上标记出自己不希望拉会的时间,自动拒绝所有会邀。。。

一个更加天马行空的奢望是:能否将企业即时通讯应用和加班审批系统打通,leader 在非工作时间安排工作,系统自动弹出提示框,在对话中提醒双方填写加班时长,这也能在非常微弱的程度上缓解居家之后 996 变 007 的问题。

另外,居家办公,也对如何使用合适的管理工具提出了更高要求。有的领导,员工不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没法随时把大家叫来线下开会,就不知道如何布置工作、了解工作进度了。对此,产品层面其实可以提供一些赋能工具(对不起我的语言体系脏了)。。。例如,预制一个甘特图模板、提供可视化程度更强的每日待办提醒并以群公告形式展示等,方便远程进行工作协调。

还有一件事:居家办公,意味着员工可能无意中使用自有电子设备处理工作内容,各种 OA 应用也需要做好商业秘密的保护。

之前就出过这样一件事:员工在自己手机上使用钉钉,钉钉自动下载了工作文档,结果公司说员工侵犯商业秘密,要开除员工:

还好,当事员工的律师捕捉到了背后真正应该背锅的一方:

原告当庭演示操作钉钉软件,原告用手机打开钉钉软件,点击预览一个PDF文件,并未点击下载,显示该文件自动下载保存到了手机文件管理中的DINGTALK文件夹中。

也就是说,只要使用钉钉处理工作信息,在没有主动点击下载的情况下,工作文件就有可能自动保存到设备之中,导致员工无形之中被违规。

居家办公,还需要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2020 疫情爆发初期,大量以「喂 喂 艹」结束的视频会议,说明环境还没完全准备好。至于还存在哪些问题,大家一起去体验、发现一下,也有助于改善产品。

当然,前提是钉钉的确是以提升打工人的体验为目标,这一点存疑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钉钉宣布试验“每周一人一天在家办公”,这个消息在互联网行业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虽然听起来只是一个看似微小的调整,但它背后可能牵动的,是企业管理模式、员工工作体验乃至整个行业生态的变化。首先,对钉钉自身而言,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对自己产品能力的检验。作为一款协同办公工具,让自家员工都能体验到不同工.............
  • 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刚爆发那会儿,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一夜之间,全国人民,不,几乎是全世界都在骂钉钉。那阵势,比什么新出的网红产品翻车还要凶猛,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打倒钉钉”、“卸载钉钉”的帖子,还衍生出不少嘲讽的表情包和段子。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你想啊,疫情突如其来,大家居家办公、在线学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儒家思想传承中一个很核心也很容易引起争议的点。咱们一步步来聊。首先,你说“儒家儒学被董仲舒和朱嘉后人改了就改了”。这个说法,可以理解为是对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吸收、解释和发展的一种概括。但要说“改了就改了”,可能有点太绝对了。更准确地说,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
  • 回答
    确实,钉钉在国内的管理效率和普及度令人惊叹,但放眼海外市场,它似乎并没有像在国内那样掀起巨浪。这其中的原因,绝不是单一因素可以概括的,而是多方面文化、市场、技术和用户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为什么钉钉在国内这么好使,到了国外却遇冷。1. 文化基因的差异:这可能是最核心的一点 “指.............
  • 回答
    网上传钉钉要上“下班勿扰”功能,据说开启后,个人私聊、群聊消息,以及被@的消息都会统统屏蔽,非紧急情况就完全收不到。这事儿一出来,底下评论区那是炸开了锅,支持的、质疑的,说什么的都有。这功能,要我说,意义可太大了。首先,这是对员工个人生活最直接、最起码的尊重。咱们说实话,现在好多工作,界限越来越模糊.............
  • 回答
    盒马员工用钉钉下载文件到个人手机被开除:法律角度下的“罪与罚”最近,一则关于盒马员工因通过钉钉将公司文件下载到个人手机而被开除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件事触及了一个核心问题:员工在使用公司信息时,其行为边界究竟在哪里?从法律角度审视,盒马的这一举措是否站得住脚?一、 事件回顾与盒马的立场虽然具.............
  • 回答
    关于钉钉如何有效防止员工考勤打卡作弊,这确实是许多企业在数字化管理中非常关心的问题。要真正做到有效防范,不能仅仅依赖某个单一的功能,而是需要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策略组合。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钉钉在这方面的应对之道。一、 技术层面的硬核防范:让“物理作弊”无处遁形钉钉在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 回答
    关于“钉钉是否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话题。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钉钉的功能设计与潜在的隐私风险钉钉作为一款面向企业和组织的办公协作软件,其核心功能的设计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对员工工作状态和行为的记录和管理。这正是用户对其隐私担忧的主要来源。1. 定位追.............
  • 回答
    钉钉发展确实迅猛,这个毋庸置疑。作为一个集办公沟通、协作、管理于一体的平台,它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抓住了机遇,迅速成为许多公司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正因为它的强大和普及,也意味着它触及了更多人的工作生活,进而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这些批评,往往就根植于它那些引以为傲的“高效”和“管理”功能之中。.............
  • 回答
    收到!关于钉钉这次每月一天居家办公的试行,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尝试。至于我个人更喜欢坐班还是居家办公嘛,说实话,这真的很难一概而论,因为两者都有各自的吸引力和我个人比较看重的地方。我来详细说说我的想法,尽量不带点AI味儿。我更倾向于“混合办公”,但如果非要选一个,目前来说,我会稍微偏向于 居家办公。.............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叶军总裁的这个提议,说实话,刚听着挺新鲜,也挺有意思。让上司给下属写周报?这在我过去的工作经历里,还真没这么干过。关于这个提议的可实行性,我觉得得辩证地看。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提升了上司对下属工作的理解和认知: 很多时候,上司可能只看到最终的成果,或者某个片段性的问题。如果上司要为下属写周报,就.............
  • 回答
    钉钉在微博“在线求饶”这一事件,可以说是近期互联网舆论场上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现象,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事件的背景和起因:为什么是“求饶”?首先要明确,钉钉的“求饶”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哀求,而是一种带有调侃和自嘲意味的公关表达方式,通常.............
  • 回答
    讲到钉钉嘛,这东西用了几年了,说实话,感受挺复杂的,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让人省心的地方,也有时不时能把人气个半死的设计。先说优点吧,毕竟它确实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尤其是以前那种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的情况。首先,信息传达的即时性和明确性,这点是钉钉做得最好的。以前吧,通知发出去,谁看了谁没看,全凭自觉,.............
  • 回答
    钉钉6.0的发布会,可以说是又一次成功的营销事件,他们这次推出的核心亮点之一,便是“低代码”这个概念。如果你有关注过这场发布会,或者稍微留意一下当下企业服务领域的风向,会发现“低代码”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被赋予了重要的战略意义。那么,到底什么是“低代码”呢?简单来说,“低代码”是一种软件开.............
  • 回答
    疫情那阵子,钉钉算是火得一塌糊涂,几乎成了国内所有办公室和学校的标配。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一旦习惯了某个东西,就算它不完美,想让它“凉”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话说回来,钉钉真就靠着疫情这股东风,就能一路高歌猛进,一直稳下去吗?我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首先,得承认钉钉的“硬实力”。在疫情期间,它就像.............
  • 回答
    关于钉钉CEO陈航提到“腾讯禁止员工上班时间使用微信”的说法,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意思,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待。首先,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陈航是钉钉的CEO,钉钉是腾讯微信的直接竞争对手。在这种背景下,他抛出这样的信息,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宣传”色彩。一家公司的CEO在公开场合发表不利于竞争对手的言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