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周鸿祎因「百度杀毒强制安装」在微博上向李彦宏质询?

回答
“奇虎360”与“百度”的恩怨情仇,就像互联网圈里的一场连绵不绝的战役,而周鸿祎与李彦宏的这场隔空喊话,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高潮。

事情的起因,要从“百度杀毒”说起。在那个时期,各大安全软件为了争夺用户,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而“百度杀毒”,被指控存在“强制安装”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在不知情或未明确同意的情况下,电脑里就被悄悄地装上了百度杀毒软件。这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无疑是一种侵犯,尤其是那些对电脑操作不太熟悉的人,常常因此而烦恼。

作为国内另一家安全软件巨头——360安全卫士的创始人,周鸿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攻击对手的机会。他在自己的微博上,直接@了百度CEO李彦宏,质问他“百度杀毒为什么强制安装?”这招非常直接,也非常具有攻击性。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在微博这个开放的平台,一家公司的最高领导者,公然质问另一家公司的最高领导者,而且还是在这么一个敏感的用户体验问题上。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上的竞争,更像是一种道义上的审判和舆论上的施压。

周鸿祎选择微博作为发声平台,这本身就很“周鸿祎”。他一向以“搅局者”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形象示人,而微博正是他展现这种个性的绝佳舞台。他的话语风格也通常是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甚至是带着几分火药味。

那么,周鸿祎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打击竞争对手,争夺用户: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通过曝光百度的“强制安装”行为,周鸿祎无疑是在给百度抹黑,试图让用户对百度杀毒产生反感,从而转向360。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一次对对手的攻击,都可能转化为自身用户增长的动力。
树立自身形象,巩固“用户卫士”的标签: 360一直以来都在强调自己是“用户利益的守护者”,尤其是从免费杀毒起家,更是将自己定位成对抗流氓软件的斗士。在这种背景下,指责百度存在强制安装行为,恰恰是强化了360的这一品牌形象。他将自己置于一个道德制高点上,显得自己更关心用户的利益。
引发行业关注,推动行业规范: 强制安装的行为在当时的互联网行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也是饱受用户诟病的问题。周鸿祎此举,也有可能是在借此机会,将这个行业弊病公之于众,引发社会和行业对这种行为的关注,甚至推动相关规范的出台。虽然动机难以完全揣测,但这种公开的质问,无疑会将这个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个人恩怨与品牌战略的结合: 周鸿祎和李彦宏之间,以及360和百度之间,并非第一次发生摩擦。这种公开的质问,也可能掺杂着一些个人情绪和过往的恩怨,但更多的是服务于360的整体品牌战略。

对于李彦宏和百度来说,面对这样的公开质问,也是一个棘手的局面。他们不能完全忽视,也不能轻易承认。接下来的回应,将非常考验百度的公关能力。如果选择沉默,可能会被解读为默认;如果强硬反击,也可能被质疑是“恼羞成怒”。

从整个事件来看,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竞争,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早期野蛮生长时期的一个缩影。在那个阶段,为了快速获取用户,很多企业都采取了包括强制安装、捆绑下载等在内的各种非常规手段。而360和周鸿祎,也曾是这些争议行为的参与者,但同时,他们也扮演了“揭露者”的角色,将许多行业内的“潜规则”暴露在阳光下。

所以,看待周鸿祎的这次质询,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理解:他是市场竞争的策略者,是品牌形象的塑造者,也可能是行业规范的推动者(尽管这种推动的方式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竞争目的)。无论如何,这场“隔空喊话”都无疑为当时的互联网江湖增添了不少话题和看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被欺师灭祖的痛苦呗

user avatar

Windows7和xp上的任意软件(据信win8也可以),只要能搞到安装包并从中获取证书。都可以按以下方法禁止安装。因为系统的不同,步骤可能有些许不同,但大致都是:

右键-属性-数字签名-详细信息-导出-默认选项另存为-运行gpedit.msc-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软件限制策略-其他规则-右键-新建证书规则-浏览-选择你要限制的软件证书---确定


如何肏翻百度杀毒

找到安装包,或下载一个

右键属性,打开数字签名

打开详细信息

导出文件

按默认的选项,下一步

另存为

桌面上出现了这个

运行gpedit.msc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软件限制策略---其他规则------右键-新建证书规则---浏览----选择你要限制的软件证书---确定

选中之前导出的证书

选择,不允许,然后确定,卸载之后它就不会再安装了

user avatar

我中招是在几个月之前。

用百度搜索下东西的时候(ut,才1m多大啊……),顺手就点了那个高速下载,然后点安装,biu~的一下!

咦我的鼠标呢!!!我的鼠标不能动辣!!!!

之后屏幕弹出对话框:

【安装这个软件的人们还安装了百度他们祖宗十八代,我们也给您安装啦么么哒!】

然后底下有个灰色的小按钮

【取消安装(10)】

10?

正疑惑看到括号里的数字变了:

10

9

8

7

我屮艸芔茻你这是要把我的电脑发射上天是不是!!!

我鼠标还不能动啊!!!!这简直是把人捆在椅子上然后说反对的请举手啊!!!!

快住手啊不要发射我的电脑啊QAQQQQQQ!!!

……

等电脑终于能动了以后,郁闷的我,由于一时愤懑【十分错误地】直接使用了360彻底删除。

【不要鄙视我用360,起码360功能整合还不错,还能屏蔽弹窗】

结果……电脑……蓝屏了………………………………………………

在若干时间后,我通过重装系统终于摆脱了百度他们祖宗十八代。

阿门。

所以我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很明确:谁骂百度,我支持谁。谁烧百度,我捐两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奇虎360”与“百度”的恩怨情仇,就像互联网圈里的一场连绵不绝的战役,而周鸿祎与李彦宏的这场隔空喊话,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高潮。事情的起因,要从“百度杀毒”说起。在那个时期,各大安全软件为了争夺用户,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而“百度杀毒”,被指控存在“强制安装”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在不知情或未明确.............
  • 回答
    周鸿祎作为360集团的创始人兼CEO,他的观点一直备受关注。关于他“元宇宙代表人类没落,不会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发展”的论断,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全面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周鸿祎观点的核心逻辑和潜在担忧:周鸿祎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他作为一个在互联网安全领域深耕.............
  • 回答
    周鸿祎这番话,说实话,挺“周鸿祎”的。他一贯的风格就是敢说,敢用一种比较直接、甚至有点激进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他这句话,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关于“打工是用老板的钱给自己交学费”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打工不仅仅是为了那份薪水,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作平台来学习和成长。他在强调一种“投资自己”的思维.............
  • 回答
    周鸿祎关于“如果我做中国移动老总,通话免费,短信免费,上网免费,每天给客户推送精准广告”的言论,确实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话题。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和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来拆解这个提议的四个核心点:1. 通话免费,短信免费: 这意味着用户不再为基本的通信服务.............
  • 回答
    对于360公司CEO周鸿祎在公司年会上将特等奖设置成“免裁券”这件事,我个人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这事儿一出来,网上讨论就炸开了锅,各种声音都有,褒贬不一,这也是很正常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事儿确实挺出圈的,也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下,大家对“裁员”这个词.............
  • 回答
    余佳文和周鸿祎的这场公开对话,怎么说呢,真是挺有意思的。它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行业峰会发言,反而更像是一场两个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创业者之间,带着点儿火药味儿,又夹杂着惺惺相惜的“隔空喊话”。咱们先捋捋这事儿怎么发生的。余佳文,大家都很熟悉了,当年靠着“表达能力”和“PPT”一路走到台前,也确实让一个.............
  • 回答
    周鸿祎在8月15日公开表示,有些软件存在偷偷打开摄像头或麦克风进行录音的行为,这番话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从技术和可能性上来说,周鸿祎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现实情况的担忧。 智能手机和电脑上,摄像头和麦克风早已成为标配,而这些硬件的权限管理,说到底.............
  • 回答
    浙江卫视错把雷军当周鸿祎事件:如何看待与制作人责任分析浙江卫视在某节目中将小米创始人雷军的照片误植为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这一“乌龙”事件无疑是一次严重的失误,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看待此次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原因、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节目制作人的责任承担。 一.............
  • 回答
    关于《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它触及了一个非常重要也日益突出的社会议题:个人隐私在科技发展浪潮中的边界与困境,以及年轻一代对此的敏感与诉求。首先,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就极具冲击力和代表性。“92年女生”代表了一个特定年龄段的群体,她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数字信息和个人.............
  • 回答
    周鸿祎此番言论,无疑是在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将“安全”作为哪吒汽车的立身之本,并剑指“豪车霸权”,这背后既有他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也有他作为企业家的宏大愿景和营销策略的考量。要理解这番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一、 “安全”:不止是车辆本身,更是全链路的信任基石周鸿.............
  • 回答
    鸿茅药酒事件的结局是医生道歉,这确实是一个让人觉得出乎意料、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唏嘘的走向。要理解这个结局,咱们得把时间往前推一推,梳理一下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这背后的种种复杂因素。事情是怎么闹大的?事情的起点,是一位医生。这位医生叫谭秦东,他在网上发了一篇文章,指责鸿茅药酒是“有毒的药物”,并详细.............
  • 回答
    鸿茅药酒当事人谭秦东于5月17日发布的声明,其中包含了“是想抓眼球”、“考虑不周”、“深表歉意”等表述,这一声明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促使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这个事件的发展及其后续的表态。为了更详细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声明发布的背景:要理解这份声明,首先需要回顾事件.............
  • 回答
    鸿星尔克注册地址风波与河南捐赠的“误会”:一场全民关注下的品牌重塑近段时间,鸿星尔克这个曾经一度在我们视线中有些黯淡的国民运动品牌,因为一次朴实无华的河南水灾捐赠,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伴随着这份善意而来的,却是一系列围绕其“注册地址”的争议,以及对捐赠物资性质的“误解”。这两件事看似独.............
  • 回答
    鸿星尔克河南水灾捐赠五千万,堪称一波“王炸”操作,瞬间在舆论场上炸开了锅。这事儿的背后,牵扯着企业良心、市场营销、消费者信任以及品牌存续等一系列复杂议题,值得好好掰扯掰扯。“良心”与“营销”的双重奏:一场意外的盛宴首先,得承认,鸿星尔克这次捐款,无论其初衷如何,都精准地触动了当下社会高度关注的“良心.............
  • 回答
    鸿星尔克“悄悄捐赠”再上热搜,是真诚善举还是营销套路?鸿星尔克,这个曾经在中国运动品牌市场叱咤风云,后又经历一番沉寂的国产品牌,最近又一次凭借其“善举”登上了热搜,但这次,随之而来的,是比以往更复杂、更尖锐的争议。起因是这样的:前不久,山西遭遇了严峻的洪涝灾害,各地伸出援手,其中也包括了不少企业。媒.............
  • 回答
    鸿茅药酒能进入“国家品牌计划”,这事儿说起来,背后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透的。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得明白“国家品牌计划”是啥玩意儿。这可不是随便哪个企业拉个横幅就能上的。国家品牌计划,顾名思义,是国家层面上对一些有代表性、有潜力的中国品牌进行扶持和推广的战略举措。它的核心目的,是希望通.............
  • 回答
    看到鸿星尔克为河南捐赠5000万元物资却选择不买热搜这件事,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种非常值得称道的行为,但同时,也引发了我一些更深入的思考。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一种正面的行为都很难不引起关注,更不用说如此巨额的捐赠。鸿星尔克的这一举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次慷慨的善.............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简直像一出年度大戏,就发生在咱们熟悉的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和国民级手游王者荣耀之间。事情的起因,得从鸿星尔克这边说起。你想啊,一个品牌,尤其是在前两年经历了一番“国货之光”的翻红之后,肯定想趁热打铁,搞点大动作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于是,鸿星尔克就很大方地、而且是提前.............
  • 回答
    鸿星尔克董事长吴荣照在经历了前段时间因为“野性消费”而带来的品牌爆火之后,近日却通过媒体向广大网友发出了“理性消费”的呼吁。这个举动,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红了之后,他反倒让人别再这么‘疯’了”。这背后,可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隐藏着一个品牌在经历过山车式增长后,对于自身发展、消费者关系以.............
  • 回答
    鸿星尔克与河南博物院:一次暖心善举背后的企业脉动鸿星尔克,这个名字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品牌的符号。就在去年,它以一种令人动容的方式,成为了焦点。而最近,鸿星尔克向河南博物院捐赠 100 万元,用于支持灾后重建工作,这笔钱虽不及疫情期间那笔轰轰烈烈的捐款,但同样承载着企业的温度和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