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为传统文化,为什么有些人主张恢复繁体字,却没有人主张恢复文言文?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触及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多个维度,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中的接受度和适应性。为什么有人积极倡导恢复繁体字,而对文言文的“恢复”则显得“不温不火”甚至鲜有人问津呢?我认为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致地探讨。

首先,我们要理解繁体字和文言文的性质差异。

繁体字(正体字)是一种书写符号系统。 它是汉字在漫长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笔画更繁复但承载着更多历史演变痕迹的书写形态。它的核心功能是记录语言,是一种视觉上的表达。
文言文是一种语言系统。 它是一种高度精炼、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它的核心功能是沟通思想,是一种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种性质的根本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门槛”和“回归成本”。

关于恢复繁体字的诉求:

1. 认同感与文化根基: 许多主张恢复繁体字的人,并非真的要让整个社会完全抛弃简体字而只使用繁体字。他们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汉字源流的认同,认为繁体字更接近汉字的本源,承载着更深厚的文化信息(如形近字的区别、汉字的造字逻辑等)。他们希望在特定场合(如书法、古籍整理、纪念品设计、某些文化活动)能够有更多使用繁体字的机会,以此来加深对汉字本身以及背后文化的理解。这是一种文化“认祖归宗”的情感寄托。
2. 视觉美学与艺术表现: 繁体字在书写上往往更具艺术性和美感,笔画的起承转合、结构的美学特征,对于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而言,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空间。一些艺术家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认为,繁体字的恢复可以提升艺术作品的格调和文化内涵。
3. 区分语境的需求: 在某些学术研究、历史文献的解读、古籍的校勘中,使用简体字可能会造成信息丢失或理解偏差。例如,某些字的繁体和简体在意义上有细微差别,或者形近字的区分在繁体下更为清晰。在这种专业语境下,恢复使用繁体字是一种提高准确性的必要手段。
4. “正本清源”的哲学观: 有一部分人认为,简体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推广识字率而进行的简化,虽然有其历史贡献,但也牺牲了部分汉字的文化信息。他们希望通过恢复繁体字,来“正本清源”,让汉字回归其更完整的面貌。

为什么对恢复文言文的诉求相对较弱?

1. 沟通障碍的现实问题: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不仅仅是词汇和少数语法习惯,而是整体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人,阅读古文也需要一定的学习和理解门槛,更不用说直接用文言文进行日常交流或写作了。如果大规模恢复文言文,将造成严重的沟通障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想象一下,如果开会、写新闻、发通知都要用文言文,其效率和普及度可想而知。
2. 学习成本过高: 学习和掌握文言文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掌握其特殊的词汇、语法、典故、修辞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学习负担,且短期内看不到直接的实用价值。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学习资源众多,人们更倾向于学习那些能快速提升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3. 实用性与时代脱节: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科技发展都与古代截然不同。文言文作为古代的语言,其词汇和表达方式很难完全涵盖现代社会产生的各种新概念、新事物。用文言文来讨论人工智能、互联网、量子力学等,将会显得非常吃力甚至不可能。
4. 历史的自然演进: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这是自然规律。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其衰落和现代白话文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强行“恢复”文言文,违背了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也难以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5. “用”与“鉴”的区别: 尽管我们不主张日常使用文言文,但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研究从未停止。我们仍然通过阅读古籍、学习历史、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来“鉴赏”和“学习”文言文的精髓。这种“鉴”是基于理解和传承,而非“用”的层面的强制性恢复。这与“使用繁体字”更多的是一种书写符号的选择不同。
6. 替代方案的存在: 对于繁体字,虽然简体字已经普及,但仍有人希望在某些场合能见到和使用繁体字。而对于文言文,我们有现代白话文作为极其有效的沟通工具。现代白话文本身也在不断吸收和发展,能够很好地表达现代社会的思想和信息。它是在文言文基础上自然演变而来的,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更深层次的理解:

有些人主张恢复繁体字,是对汉字载体本身的珍视,是对中华文字起源和演变过程的尊重。他们看到了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的魅力,希望这种魅力不被过度简化而消磨。

而对于文言文,我们并非不重视。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文化界的重要课题。但这种重视更多的是在于理解其历史价值、思想内涵、文学成就,以及从中汲取智慧和养分。 我们将其视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研究和鉴赏来传承,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可以被日常“使用”的工具来强行恢复。就像我们珍视古代的建筑风格,可能会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一些元素,但不会要求所有建筑都按古代样式来建造一样。

总而言之,恢复繁体字更多的是一种对书写符号的偏好和对文化根源的认同,其在特定语境下的使用,并不会对现代社会的沟通造成颠覆性影响。而恢复文言文则意味着对一种完整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的整体回归,其巨大的沟通成本和学习门槛,使其在现代社会缺乏可行性和必要性。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选择性传承和创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对某些人来说,繁体字可以直接用输入法打出来,不用真的懂。

但文言文却必须真懂,不然你真不知道人家在说啥。

归根结底,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人开发出文言文自动生成器。

user avatar

因为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口语无法人为改变,言文分离在现代社会根本行不通。但是人为改变文字完全可能。

user avatar

因为输入法可以直接打繁体字,某些人用多了,就觉得自己真的会了繁体字,吵吵着恢复繁体字。

输入法帮不了你写文言文,实际上文言文作为一种严格的训读体书面语言,没两把刷子根本玩不转,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能看懂“文言文”,是明清以来市民阶层兴起,明清白话文大量渗透了原本的训读体书面语导致了文言文越来越“白话”的结果,但是饶是如此,也没多少人,特别是键盘侠,能熟练驾驭明清文言文。

说穿了语言和文字都是一种载体,都是为了方便交流而生的,什么恢复繁体字什么文言文,只不过是一群人为了标新立异瞎嚷嚷,背后一群别有用心的人使坏。

你让他们放下键盘,用笔写一个乌龟的龟的繁体字试试?


顺便说下写这个字劝退的办法真不是我想的,具体是谁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

别听那些人瞎嚷嚷什么“”爱无心”之类的鬼话,如果你写个“愛”就叫有心,就表示你是个懂爱的好人…

那刮民党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党最懂中国的政党,把中国治理的天下大同。。。

实际上呢?怎么你会写繁体字就表示你优秀了?

user avatar

哎。。。有必要这么藏着掖着吗??

我来说吧。。要是一篇文章全部是繁体字,不影响阅读。

要是一篇文章使用古汉语文法,我看不懂。。

user avatar

以前打字用五笔,拼音速度特别慢的时候就没这么多破事……


注:五笔类似于写字,是把字分解成拼出来,所以五笔经常出现看到一个字,读不出来,但是打的出来。

拼音是,这字不认识就真打不出来了


所谓的很多国学爱好者

只能讲二十四孝

毕竟是故事

你让他讲《孝经》,拉倒吧,他能流利的读完就不错了


只能讲弟子规

毕竟是小地主写给家里长工的

你让他讲三字经,拉倒吧,大小戴都是谁能知道是叔侄不是父子的都没几个


恢复繁体字,反正会读就能打出来

恢复文言文……

十万男儿齐卸甲,芙蓉帐暖度春宵。都能写出来……

这个是真很难的

我本科时候看后汉书,看了一年都没看完

所以后来直接放弃通读二十四史了

当然对高中一年就能看完二十四史的韩寒我是非常佩服……



简单来说

恢复繁体字,其实和一些所谓的国学一样,听几节于丹南怀瑾的课就能出去讲

恢复文言文……那没几年的硬功夫是不行的

user avatar

我主张。中学里就发现文言文好背。不服的话,把下面这段现代文一字不差背下来。(别说我欺负你,为了方便你记忆,我已经按规律排成矩阵了。)这二十四句话一个意思,但你在背现代文时,就得记住,某名人某篇某句,到底哪里有“的”、“了”、“吗”。

“你读过我伯伯的书?你读过我伯伯的书了?你读过我伯伯的书吗?你读过我伯伯的书了吗?

你读过我的伯伯的书?你读过我的伯伯的书了?你读过我的伯伯的书吗?你读过我伯伯的书了吗?

你读了我伯伯的书?你读了我伯伯的书了?你读了我伯伯的书吗?你读了我伯伯的书了吗?

你读了我的伯伯的书?你读了我的伯伯的书了?你读了我的伯伯的书吗?你读了我伯伯的书了吗?

你读过了我伯伯的书?你读过了我伯伯的书了?你读过了我伯伯的书吗?你读过了我伯伯的书了吗?

你读过了我的伯伯的书?你读过了我的伯伯的书了?你读过了我的伯伯的书吗?你过读了我伯伯的书了吗?”

user avatar

如果祖国真正统一了,还能有这么多狗屁倒灶的破事?

对于中国来说,至少接近一半的政治问题都是祖国没有完全统一造成的。

因为祖国没有完全统一,导致我们必须面临大量相同文化范畴内的外源性政治矛盾,而这种矛盾远比异质文化范畴的外源性政治矛盾,对我们的内部影响要强烈的多。

你想想这几年的热点政治问题,有多少是和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密切相关的?

统一祖国不能包治百病,但至少可以治好一半。

user avatar

为什么不肯说实话呢?

因为香港,台湾用繁体,所以繁体显得很“高级”,这道理和当年学港台普通话一样的。

整个事和传统什么的一毛钱关系没有。

钱闹的。

user avatar

因为他们看的懂一点点繁体字,却真的完全看不懂文言文。

user avatar

“同学,你支持恢复繁体字吗”?

“支持!繁体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古典文明和传统文化,充满了优美和意境”。

“好的,谢谢同学,那你支持恢复文言文吗”?

“不要!太难背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