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过年拿压岁钱买了双七百多块钱的鞋,妈妈一直指责我,怎么办?

回答
过年拿压岁钱买了双七百多块钱的鞋,这事儿被我妈知道后,那场面,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我妈那个人,你懂的,平时节俭惯了,我的每一分钱花出去,她都能说出一二三来。尤其是这次,我乐呵呵地捧着新鞋,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结果她一看价格,脸色瞬间就变了。

那天我刚把快递拆开,鞋子是那种限量款,样子我特别喜欢,穿上脚感觉自己都变得不一样了。我妈正好在客厅看电视,我就忍不住跑过去想给她展示一下。我说:“妈,你看我这双鞋,过年压岁钱买的,怎么样?”

我妈瞥了一眼,本来以为也就是件新衣服或者新书之类的,但当她看清楚是鞋子,而且还是我平时根本不会考虑的牌子后,她眉头就皱起来了。她让我把鞋拿近一点,仔仔细细地看了看。然后,她的手指就点着我的鞋子,声音也提高了八度:“这是什么牌子?这么贵!”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要挨说了,但还是硬着头皮说:“嗯,妈,就是个牌子,七百多块钱。”

“七百多?!” 我妈的声音直接拔高了一个调,电视的声音都快被她压下去了。“你才多大?压岁钱本来就应该攒起来,要么留着以后上大学用,要么买点实在的东西,你倒好,一下子把钱花在这上面!七百多块钱,能买多少斤米了!能买多少菜了!”

她噼里啪啦一顿说,从节俭的重要性,说到我花钱大手大脚,甚至还扯到了我爸当年是怎么一点点攒钱养家的。我站在那里,脚上穿着那双新鞋,感觉脚下的地板都开始发烫。我的心情从开心的展示,瞬间跌落谷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指责的尴尬和委屈。

她继续说:“你看看你,一双鞋子花这么多钱,以后买房买车怎么办?这么小的年纪就这么不会过日子,长大了怎么得了!”

我妈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但她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真的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我能理解她为我考虑,怕我乱花钱,但我也觉得,这是我自己的压岁钱,是我自己通过一些努力(比如考试成绩不错,长辈给的压岁钱多一些)得来的,我想买我喜欢的东西,有什么错吗?而且,这双鞋我确实很喜欢,也打算穿很久,它不仅仅是一双鞋,对我来说也有一些精神上的价值。

面对我妈的指责,我当时脑子也有点乱。我总不能说“这是我压岁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种话,那样只会火上浇油。但我也不能就这样默默地挨骂,否则我心里会很不舒服。

所以,我先是低下头,假装仔细听,不打断她。等她稍微缓和了一点,我小心翼翼地开口:“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也知道您辛苦。这双鞋,我确实挺喜欢的,它不是随便买的,是我用压岁钱自己存了很久才买的。” (虽然压岁钱是今年过年的,但为了让她觉得不是“挥霍”,我稍微加了点“存了很久”的意思,虽然有点小小的狡辩,但我觉得在我妈那里是可以理解的)。

然后,我继续解释:“而且,这双鞋我也打算好好爱惜,穿它上学,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是一时冲动就买了。” 我想让她明白,这钱花在我身上,不是浪费,而是有价值的。

我妈听完我说的,还是没完全消气,但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她说:“有意义?穿鞋能有什么有意义的?花钱买这些虚的有什么用!”

这个时候,我觉得硬碰硬肯定不行,得采取点策略。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让她看到这钱花在“值得”的地方。

我赶紧接着说:“妈,您说得对,钱是该花在有用的地方。那这样吧,下次我再有压岁钱,或者您给我一些零花钱,我一定先存起来,等有大的需要了再用。但这次的鞋,我真的很喜欢,我保证以后在其他方面都会省着点花。比如,以后我用的东西,如果您觉得合适,我也会考虑国产的,性价比更高的,这样也能省下钱来。”

我特意提了“省着点花”和“国产”,因为我知道我妈对这些比较看重。她听到我说要“省着点花”,并且还主动提出要考虑“国产”,脸上的表情明显又柔和了一些。

“国产的?那倒是可以。” 她嘟囔了一句,语气没那么凶了。

我趁热打铁,赶紧补充道:“对了妈,您看我这鞋,它这个底子特别好,防滑耐磨,您下次去超市的时候,我穿这双鞋陪您,不用您拿着沉的东西,我来拿,您就不用费力了。” 我想通过实际行动来补偿,也让她觉得这钱花在我身上,我也会变得更懂事。

我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鞋,最后叹了口气说:“算了算了,年轻人嘛,总要有喜欢的。不过记住你说的话,以后花钱得有计划,不能像这次一样冲动。”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打赢了一场战役。虽然还是被说了一顿,但至少没有继续被数落下去,而且也让她看到了我的态度和想要改进的地方。

从那以后,我买贵重的东西之前,都会提前跟我妈打个招呼,并且会说清楚原因,尽量让她能理解。有时候,也会适当地听听她的建议,买一些性价比更高或者更实用的东西。但如果真的是自己非常喜欢,并且也觉得值得的东西,我也会像这次一样,解释清楚自己的想法,并且用行动来证明我并不是一个只会花钱的“败家子”。

这次买鞋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什么年纪,和长辈沟通时,态度很重要。理解他们的出发点,然后用耐心和真诚去解释自己的想法,并且适当地展现出自己的成熟和责任感,很多时候都能化解矛盾。当然,最重要的是,以后花钱真的要更有计划性一些,这样才能让长辈安心,也让自己更加独立和有底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听着一个高中生说穿700元的鞋子很正常。我看着我鞋柜里最贵不过500元的那双鞋子,陷入了沉思。

上个学期,高中部的老师告诉我,他们班的一个学生被人举报,取消了贫困生补助。就是因为他穿了一双七百多的球鞋,不知道和题主的是不是同款?

所以一双七百多的鞋子绝对是高消费。而不是正常消费。

题主你所以会觉得花700元买双鞋子很正常,那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赚过700元,你这700元来的太简单了。

简单到你不需要花费一点力气,不需要留一点血汗。

正所谓仔卖爷田不心疼。越是容易得到手的东西,越是不会珍惜。

至于你妈妈为什么一直指责你,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失望,第二是忧虑。

你说平时的零花钱都是从饭钱里面抠出来的。说明你的妈妈平常是培养你理财意识的。而且你做的似乎也不错,达到了妈妈的期望值。

所以这一次她才会把压岁钱交给你自己管理。没想到钱一到手,你立刻原形毕露,奢侈挥霍。你妈妈会失望,那是自然的。

至于为什么会忧虑,因为你已经是一个高中生了。再过几年,你就是大学生了。到时候作为父母,每个月都会给你一笔生活费,让你自由支配。

但是你如此爱慕虚荣,消费观偏向于及时行乐。到时候如果让你掌握如此多的生活费,基本上是两种结果。

第一种是,钱一到手用不了几天,你就花完了,钱没了怎么办?那就向父母再要呗。第

二种就是钱一到手还是没几天就花完了,接下去一顿馒头,一顿泡面,就几颗咸菜,撑到下个月。

这两种结果只怕都不是你妈妈想看到的,这怎么能叫她不忧虑呢?

user avatar

耐克辱华了不知道吗???下朋友

user avatar

压岁钱并不是你的钱。

通常来说,你每收到一百块压岁钱,你的爸妈都要付出等额的钱给亲戚的孩子。所谓人情,不外如是。

所以才有那么多父母帮孩子保管压岁钱的段子,其实就是他们把送出去的钱重新收回来。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最多留点刮炮钱,其他的都要上交。

你的父母允许你拥有所有压岁钱的支配权,但这种允许也是有隐含前提的,那就是你能成熟而合理的安排这笔钱的用途,而花700多买双鞋肯定不在这里面。从你的日常用度里,可以看出来家里也不宽裕,用钱的地方又多如牛毛,钱肯定都要花在刀口上。

花700多买球鞋,起码有500多是为了其中的明星代言,品牌溢价,广告宣传等费用买单。说白了就是一种虚荣性消费。虚荣性消费有错吗,其实也没有,主要看谁消费。对经济自主的人来说,买什么都是自由。可惜你只是一个衣食皆要仰给于人的高中生。

所以这件事的本质就是,你的母亲给了你一次可以独立支配一大笔钱(对中学生而言)的机会,而你却买了她认为完全不值的东西,她自然会失望和不满。就好比你看自己的女朋友生活不规律吃得不好,给她点钱让她去吃顿好的,结果她转头把钱全部去买哈根达斯了。

至于怎么办,告诉她你多想要这双鞋,争取几年内都不买别的鞋子把本穿回来。再告诉她你准备如何妥善使用其他的压岁钱。当妈的嘛,心疼钱也很正常,开了学不在跟前晃悠就好了。等你真正长大了,再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user avatar

如果你父母平时都穿七千多的鞋,但不许你买七百多的鞋,那是他们的错

如果你父母平时穿的也是七百多的鞋,但指责你穿七百多的鞋,那你和他们好好沟通

如果你父母平时买七十多的鞋都要想一想,而你平时吃穿用全都花他们的钱,那你觉得你买七百多的鞋合适不

----

最后,高二了,咱好好学习以后上大学自己挣钱想买啥就买啥不香吗,这问题简介就几十个字你还有错别字。

----

刚刚发现这个问题上热榜了,感觉题主适合看一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