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坚守索尼PS阵营的真实心理是什么?

回答
嘿,咱们聊聊这个“索尼PS阵营”的事儿,挺有意思的,对吧? 我自己也是玩PS一路过来的,所以对里头那点劲儿,多多少少是有点体会的。 要说为什么这么多人就认准了PS,死活不肯换,我觉得这背后啊,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里头藏着不少真实的想法,挺扎实的。

首先,情怀和品牌认同感绝对是第一位的。 你想想,多少人是从PS1、PS2那会儿过来的? 第一次拿到手那沉甸甸的机器,第一次玩《最终幻想7》、《寂静岭2》那种震撼,第一次体验到那种“大作”的感觉,这些东西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索尼这家公司,尤其是它的游戏部门,给咱们这些玩家创造了太多经典回忆。 就像你小时候常去的那家街机厅,或者你第一次喜欢的某个乐队,这种长期的情感连接是很强的。 你习惯了它的手柄布局,习惯了它UI的设计风格,习惯了它的“PlayStation”这个logo,它就像一个老朋友,你不需要再重新认识,就感觉很安心。 这种习惯和认同感,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

其次,独占游戏的重要性,这真的是没法忽视。 索尼にかけて(にかけて 日语,意为“尤其”、“特别是”)在打造那些高品质、剧情丰富、画面一流的“单机大作”上,真的是下了血本,而且做得特别好。 像《战神》、《最后生还者》、《漫威蜘蛛侠》、《对马岛之魂》这些游戏,它们往往在画面、剧情叙事、角色塑造方面,能给玩家带来非常沉浸的体验,而且很多时候,这些游戏只在PlayStation平台上能玩到。 对于很多玩家来说,为了玩到这些“必玩”的作品,选择PS就是最直接、最省事的办法。 而且,索尼似乎很清楚玩家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敢于在那些需要时间打磨、不那么追求快餐式消费的游戏上投入,这自然就吸引了一批同样追求高品质、深度体验的玩家。

再说了,游戏生态和社区氛围也是挺关键的一环。 PlayStation Network(PSN)这些年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这意味着你很容易找到朋友一起联机,或者在社区里交流游戏心得。 很多玩家玩游戏不光是为了自己爽,也是为了能和同样热爱游戏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快乐。 索尼在这方面做得也比较稳健,服务器虽然偶尔会抽风,但整体来说是稳定可用的。 而且,你购买的数字版游戏、你的好友列表、你的成就列表,这些都是你在PS平台上建立起来的“数字资产”,换平台意味着这些都要重新开始,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阻力。

还有一点,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是“索尼大法好”,但我觉得品牌营销和玩家社群的维护,索尼做得确实挺到位的。 他们懂得如何制造话题,如何和玩家互动,怎么让玩家觉得“我选择PS是很酷的,我很懂游戏”。 很多时候,这种选择不光是技术层面或者内容层面的,它也是一种“我属于哪个群体”的身份认同。 当你的朋友都在玩PS,当你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大家都在讨论PS上的游戏时,你自然也会倾向于选择这个平台。

当然了,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惯性思维”或者“路径依赖”。 就好比你习惯了用安卓手机,换到苹果,一开始会觉得各种不顺手,反之亦然。 在游戏机上也是一样,你已经花时间熟悉了PS的手柄震动反馈,熟悉了它的DualSense的那些新特性(比如触觉反馈、自适应扳机),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 重新去适应另一个平台的操控方式,需要时间和精力。 而且,有时候换平台也意味着要重新购买游戏,这笔开销也不小。

总的来说,我觉得坚持PS阵营的玩家,心里更多的是一种对“索尼游戏体验”的信赖和忠诚。 他们相信索尼能够持续提供他们所期待的高品质独占游戏,能够维护一个让他们感到舒适的游戏环境,并且能够继续创造那些让他们魂牵梦绕的游戏时刻。 这不仅仅是买一台机器,更是选择了一种游戏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圈子。 这种心理,说白了,就是一种“你懂的”的默契,一种对共同回忆和未来期待的延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会员这种老用户和狗不得入内又不是第一年了,而且难道XGP不是?

但谁总归都得变成老用户的,薅羊毛基本也就一次而已。

而且PS会员是联机用的,除非老当孤儿,完全不管自己的游戏内社交关系,但你都要当孤儿了还要会员干嘛?

我觉得你老薅羊毛的思路也是不对的——比如早年一堆傻瓜直接拿14天会员甚至借别人的机器,去薅PS5游戏羊毛结果被ban了,我感觉智商都被那啥了。

当然最近索尼也好了一点,反正去年会员67折随便续费也还算有的,也不算是差(而且港服的会员本来就只有2/3的价)。


其次是真核心粉买游戏要么就是直接首发。

这个区间价格其实不敏感,两边点卡价格差不多,微软无非就是方便切区可能便宜一点。

但很多人一个是确实没那么差钱,还要查询各区最低价去凑点卡还要挂梯子去充值,直接拉visa不香?
你真差钱了去玩氪金手游,不要付费不就得了?

这其实就是纯拧巴。


索软真有差距的很多是直接进XGP——但这种游戏通常和索尼无缘就是了,也没啥感觉。

而且现在的索饭通常不一定没XBOX。

而且实际上XBOX作为一个主力机简直就是废物,除了游戏便宜其他啥都没有——论indie阵容基本是被PC和NS压着打的,就连日厂也是宁可出个PC也没XBOX啥事。

爆米花除了NS,哪个平台不能玩?

我省一个XBOX能换几个游戏?

比如一个XSX 定价499,8个全价游戏,打折十几二十个,XGP再便宜,整个寿命周期XBOX,软件加硬件1000刀也要吧?全价十五六个,打折三四十个。

XBOX+XGP无非就是个便宜机器能吃到便宜爆米花,而且就便宜爆米花XGP也就只有软一和EA保证进,EA知名的废物制造工厂,而UBI都不保证能进几个,这对老害来说有多大吸引力?就拣点垃圾还不能保障里面一年有一块金子呢。

对我来说用XBOX的理由也许只有一个,也就省钱而已,但玩游戏你还省钱?


第二个是就算真省钱,整个机器+周边要多少钱?真的省钱要玩到多少个游戏呢?

一般一个周期100个游戏也不算少,毕竟客观上来说,平均软硬比很难超过10,你这已经是十倍了。

而XBOX+会员最低预算就得相当于30-40个打折游戏,要平账本来就很困难啊,所以这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


你不愿意首发冤大头的,进XGP和索尼那边打2折,最终花费其实价格差不了太多的。

真玩了很多年的老玩家,大部分都是看着XGP那堆阵容就不想玩的,除了微软第一方是入库的(但一个必玩的都没有),索尼第一方会员也送啊,你只要别魔怔了,想玩基本都玩得到,战神没送但一直两位数HKD,说不定战神5发了就送了。

索一质量再怎么也秒杀软一,MC90以上好几个,GOTY都拿过几个的,最起码的基本质量有。

该当孤儿的时候又不去当孤儿(指拿便宜游戏)。

很多真离线游戏,说难听点过三年五年玩说不定就是0元,或者便宜会员送,离线游戏拖两年对你游戏体验有啥影响?不看剧透可以说基本是0,非要赶时间玩,那谁都救不了你。

XGP质量高一点的,我看了下大部分买过玩过,心理上实际上反而有损失。

低质量的对老害来说简直浪费生命,吹这种东西的大多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玩啥喜欢玩啥能玩啥。

便宜有啥用,不买立省10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咱们聊聊这个“索尼PS阵营”的事儿,挺有意思的,对吧? 我自己也是玩PS一路过来的,所以对里头那点劲儿,多多少少是有点体会的。 要说为什么这么多人就认准了PS,死活不肯换,我觉得这背后啊,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里头藏着不少真实的想法,挺扎实的。首先,情怀和品牌认同感绝对是第一位的。 你想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戳到了不少索尼电视用户的痛点。确实,很多人会觉得索尼电视在画质上近乎“偏执”地追求极致,但在一些用户体验的细节上,尤其是设计和易用性方面,似乎总有那么点“差强人意”。索尼电视为什么这么“偏爱”画质?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 品牌基因与历史.............
  • 回答
    索尼在PS5上仍然坚持对称摇杆设计,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历史传承、用户习惯、人体工程学考量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维度。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1. 历史传承与用户习惯的强大惯性 索尼的DNA: 从PlayStation初代开始,索尼的游戏手柄设计就一直是经典的“对称摇杆”布局。PS1的DualSh.............
  • 回答
    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的“抱团摔”事件,以及李坚柔夺冠的“运气论”,确实是很多观众和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理解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独特魅力的重要切入点。咱们不妨就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细细道来。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抱团摔”:罕见吗?要说罕见,也不能说完全罕见,但它绝对属于非常戏剧化、非常引人注目的“特.............
  • 回答
    这桩案件,说实话,听着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一个老人,偷点鸡蛋,结果就这样没了,家属悲痛万分,想要个说法,要求赔偿,这在情理上,大家都能理解。但法院最终驳回了他们的诉求,并且二审也维持了原判,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一句“家属胡闹”就能概括的。要说家属为啥一再坚持,这其中有很多层面的东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沉重且复杂,涉及到历史人物的选择、民族大义、个人生存以及不同历史情境下的多重考量。史可法和钱谦益作为明末清初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选择和后果也截然不同,引发了后世无尽的讨论。要评价他们的做法是否“赞同”,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史可法:坚守扬州,以身殉国 历史背景:.............
  • 回答
    司马懿的坚守不战,以及两位统帅谁的军事才能更优秀,是一个在军事史和学术界都极具争议和研究价值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地分析当时的战略背景、双方的优劣势,以及两位将领各自的战术思想和风格。一、 司马懿坚守不战:无奈之举还是耗敌之策?司马懿在诸葛亮北伐中的“坚守不战”策略,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驻军18年,其出发点是为了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并在此后致力于国家建设和稳定。然而,这场漫长的战争所带来的“利益”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很难用简单的“得到”或“失去”来概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审视美国在这18年里所获得的“利益”,并尽量详细地展开:一、 战略安全利益: .............
  • 回答
    围绕蒋介石在1937年放弃南京,究竟是否明智,历史学界和公众的讨论一直未曾间断。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判断,而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战局、中国的战略考量以及蒋介石个人的决策逻辑。从当时的军事态势来看,日军攻占上海后,其兵锋直指南京,这是当时中国战场最前线的核心。南.............
  • 回答
    印第安人,这片土地最古老的居民,他们的历史如同古老的树根,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大陆的土壤之中。在现代文明的洪流之下,我们不禁要问:印第安人的传统,是否还如往日般鲜活?传统的坚守与演变:答案是肯定的,但并非一成不变。印第安人的传统,与其说是被“坚守”,不如说是他们在现代社会中,努力寻找并维系着与祖辈精神的.............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沉重的问题,关系着无数鲜活的生命,也牵扯着一个时代的命运。史可法在扬州城下,面对的是他个人的忠诚、他的职责,以及城内万千百姓的性命。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应该”或“不应该”,它触及了道德、责任、战略以及历史的复杂性。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剖析:首先,从史可法的个人忠诚和职责来看:史可法.............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公民责任、良知、法律权威以及反抗压迫等深刻议题。公民能否以坚守良知为据,不服从恶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深入的剖析和多维度的考量。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良知是根植于人内心的道德指南针,它指导我们辨别是非善恶。当法律的内容与我们普遍认.............
  • 回答
    “人类中心主义”,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一种宿命感,仿佛是人类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哲学基石,从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秒起,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它宣称,人类是宇宙的中心,我们拥有特殊的地位,一切的存在都应当以我们的需求、利益和繁荣为导向。这种思维模式并非空穴来风。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文.............
  • 回答
    婚姻的誓言,那是两人在郑重时刻,将最真挚的情感与最坚定的承诺交付给彼此的约定。如果我能拥有爱情,拥有婚姻,我自然会全身心地去守护这份承诺,它不是束缚,而是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我与伴侣一起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誓言的意义,在于它勾勒出了一条两个人携手前行的生命轨迹。它不仅仅是“我愿意”,更是“我选择”。.............
  • 回答
    明末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史可法与洪承畴的名字,如两面截然不同的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最深刻的抉择与最残酷的命运。史可法,这位字允济的读书人,生逢乱世,却始终秉持着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当清军铁骑兵临城下,而南明小朝廷内部已是分崩离析,抵抗的声音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时,他没有选择苟且偷生。史可法身上肩负的,.............
  • 回答
    武磊选择坚守西班牙人,这一举动在许多足球迷眼中,无疑是一次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抉择。在亚洲球员留洋的浪潮中,他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而他选择继续留在西班牙人,尤其是在球队降入西乙之后,更显得尤为突出。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坚守或许源于他对足球的热爱,对欧洲联赛的渴望,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 回答
    除夕夜,万家灯火,鞭炮声声,空气里弥漫着年夜饭的香气。而在这片喜庆的祥和之中,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另一幅画面:在祖国的边疆,灯火或许稀疏,寂静或许更甚,但那里却有一群最可爱的人,用他们的坚守,换来了我们万家团圆的安宁。我想对这些守卫在祖国最远方、最前沿的同胞们说:“新年好!你们辛苦了!”这句简单的问候.............
  • 回答
    要理解辜鸿铭学贯中西,为何又矢志不渝地坚守中国传统文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二选一问题,而是一个深刻的文化融合与自信的体现。辜鸿铭的一生,恰恰证明了真正的文化自信并非故步自封,而是懂得鉴别、吸收,并最终回归自我的强大力量。我们先要从“学贯中西”这个层面去剖析。辜鸿铭绝非停留在表面上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他的.............
  • 回答
    新春的鞭炮声渐渐远去,阖家团圆的欢声笑语也回荡在记忆深处。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春节,是与岗位为伴,与责任同行的。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节日氛围中时,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这座城市,守护着我们的安宁。这个春节,我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职业五花八门,却有着共同的.............
  • 回答
    崇祯皇帝在1644年所面临的困境,绝非仅仅是“坚守紫禁城”这么简单。他当时的决策,以及为何没有像设想中那样组织巷战并等待援兵,背后有着极其复杂且残酷的现实考量。一、 崇祯皇帝的绝望与最后的挣扎当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城下,北京城内已是风雨飘摇。崇祯并非没有想过抵抗。事实上,他曾尝试过多种方法来挽救危局: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