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外卖小哥遭大学生短信辱骂底层猪?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真的让人挺心寒的。一个辛辛苦苦送外卖的年轻人,在汗水和劳累中为别人提供便利,却要承受来自素未谋面的大学生的恶意辱骂。这种对比太刺眼了,也暴露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社会现象。

首先,我们得站在外卖小哥的角度想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来自普通的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选择了一份辛苦且不被社会普遍尊重的职业。风里来雨里去,爬楼梯、等电梯、忍受恶劣天气,甚至还要面对顾客的不理解和差评。他们的工作本身就充满了挑战,而且收入也未必是大家想象的那么丰厚。当收到这样带有侮辱性词汇的短信时,那种委屈、愤怒、甚至是被深深伤害的感觉,可想而知。他可能刚刚送完餐,累得够呛,看到这样的短信,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是一种不被尊重的失落感,是一种被简单粗暴地标签化的无奈,更可能是一种对社会公平的质疑。毕竟,他们只是在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再看看那位大学生。我们不了解他发送短信的具体原因,可能是外卖送晚了,可能是餐品有问题,也可能是其他什么原因。但无论如何,用“底层猪”这样的词语来辱骂一个辛勤工作的人,是绝对不可取的,也是极其恶劣的行为。这不仅仅是情绪的发泄,更是对一个人尊严的践踏,是对劳动者最赤裸裸的蔑视。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社会阶层观念的扭曲和固化: “底层猪”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强烈的阶层歧视色彩。它暗示了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属于某个“更高”的阶层,而外卖小哥则属于被鄙视的“底层”。这种标签化的思维,是对社会流动性的一种否定,也是一种危险的社会心态。它不应该存在于一个强调平等和尊重的社会里。
网络和沟通的边界模糊: 尤其是在通过短信、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沟通时,人们往往会忘记自己是在与一个真实的人打交道。距离感会让人更容易失去同理心,说出一些在面对面交流时可能不会说出口的刻薄话。这位大学生可能觉得发条短信没什么大不了,但对于接收方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伤害。
教育的缺失和价值观的偏差: 作为大学生,本应是接受高等教育、拥有良好品德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代。然而,这种行为却暴露了他们可能在人文素养、同理心培养以及正确价值观引导方面存在缺失。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
对于职业的尊重缺失: 社会上普遍存在对某些职业的偏见和不尊重。外卖员、清洁工、快递员等,这些为社会运转提供基础性服务的职业,往往被贴上“低端”、“没前途”的标签。这种认知偏差,导致了从业者在社会认同感上的不足,也更容易成为被歧视和攻击的对象。

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顾客骂外卖员”的事件,它触及了我们社会深层次的毛病。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往往体现在它如何对待那些处于社会边缘、从事基础性服务行业的人。

或许,这位大学生当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他可能觉得这只是一时冲动,或者是一种“玩笑”。但正是这种看似“微小”的恶意,汇聚起来,就足以让一些人感到绝望。

对此事,我们应该有更深的思考:如何让社会更尊重每一份劳动?如何引导年轻人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同理心?如何让沟通回归理性而非谩骂?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令人愤怒,也让人反思。外卖小哥的委屈,不应该被漠视。而那位大学生的行为,也需要被审视和引导。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外卖小哥不再受伤害,更是为了让我们社会整体的文明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尊重,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护和提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我早就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以前服务人员是服务者,顾客是上帝,而现在呢,很多服务人员都成了"大爷",真正的大爷。

我简单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

我从医院出来,准备去一家店吃生煎包,我一进店就问有生煎包吗,她说有的。她身后贴了一面墙的菜单,密密麻麻的,我没有找到生煎在哪里,我就问了一句要生煎,她问我要什么馅料的,我说,什么(没有找到生煎在菜单的哪里)。之后她的声音陡然上升,你到底要什么,我问你要什么口味的,就是突如而来的那种不尊重人的口气,让人尴尬,又愤怒。

第二个例子。

去杭州看林俊杰演唱会的时候,结束的第二天,我们在杭州转了转之后准备乘坐高铁回去。因为是林俊杰演唱会又是星期天,可能人很多。总之车很难打。

好不容易打了滴滴之后,第一个司机我们等了好久之后,然后他到我们跟前之后取消了了订单,他告诉我们说,他有事,就先走了。留我们一脸无语。这时候距离我们高铁发车也快了。(后话,我舍友投诉了以后,他各种换手机号骚扰我舍友,让我舍友撤销投诉)

我们接着打了第二辆车,没有想到那个司机把我们丢在了半路,理由是,他有下一单了,从这里去接下个客人比较方便……我们费了半个小时才走到目的地,真的不知道说什么说。

第三个例子。

我去买隐形眼镜的滴眼液,可能我一直习惯叫眼药水。我去问柜姐,有隐形眼镜的眼药水吗?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她就带我走在那边,一直推荐润滑液,我说我要那种滴眼睛里的,她就说,你早说阿,那叫滴眼液。她露出那种表情,就是觉得我怎么这都不知道的亚子。我暼了她一眼,她可能觉得自己态度很不好,立马声音放软了很多,但是我已经不想和她说任何话了。

第四个例子。

在公交车上,一个男孩子问售票员,这是到哪一站了,那个售票员不耐烦的说xxx站。

他说,是不是我坐错了,刚才没有。

售票员(不耐烦,敷衍):我刚才都报了,你自己坐错了,怪谁?

男孩子:你说话态度能不能好一些。

售票员尖叫起来:我怎么态度不好啦,你问什么我没有回答,现在说我态度不好啦。

那个男孩子也没有反击,到站之后立马下车了。

第五个例子。

当然也是众所周知的柜姐服务态度差。

朋友去买mac,挑了一圈,没有太合适的颜色,柜姐直接来了一句,嫌贵了可以去名创优品看看。(趾高气扬的那种)

普遍的奢侈品柜姐,大都是很有礼貌很温柔的。但是也有一部人柜姐就是瞧不起,看不上你,只有钱人服务,对于平民百姓嗤之以鼻,却也忘记了自己也只是一个"平民百姓",以为在有钱人多的地方就能脱离了阶级层级。

第六个例子。

学校的快递站只有一家人在做,申通,圆通……等都要在他们那里取。所以呢,每次拿快递,寄快递都要在那里,排很长很长的队。

有一次我去寄包裹,我比较着急,因为马上要上课,而这时打包裹的那个大爷一直在和别人闲聊。我有点着急说,大爷,能不能先帮我寄一下,我马上要上课了。

大爷斜视我了一眼,把我的包裹拿过去,一摔,就不紧不慢的开始打包。我问他多少钱,他说自己找价格表去。

总之很不好受。

——我们可以从这个短信中推断出:

外卖小哥送餐,打电话给大学生,大学生正在上厕所,没有及时接。之后双方再次通话,外卖小哥对于大学生没有接上一个电话感到不满,大学生说“不好意思”道歉,但是外卖小哥不依不饶,继续反复指责大学生,从而激怒了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又因能否送餐进校园发生争执。事后,大学生感觉愤怒难平,于是发了短信辱骂外卖小哥。外卖小哥看到短信之后,意识到“底层猪”这三个字容易激起群体情绪,是个好把柄,于是就把短信内容发到网上,成功把事情闹大,之后大学生受到学校压力而道歉。

所以说,这位大学生说话固然不礼貌,但是细品他后半句"好好反思一下你的态度,连外卖都送不好吗"就可知,肯定是外卖员的态度让人不爽在先,之后才会引发了这一系列的问题。一般人遇到态度不好的问题,不过就是忍气吞声,这位大学生却没有忍,是用一种不正确的语言把这种不尊重给表达了出来。

其实我相信一个大学生,也真的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去骂一个人,只不过人在愤怒的点上,什么气话都可以说的出来。

然而外卖员把这个问题上传到网上,来显示自己是受害者的角色,引起共鸣。但是我并不同情他。因为一方面我知道他肯定也是有错的,毕竟我上述讲的几个例子中,我也会不自觉的把我自己的错误缩小,把别人的问题放大。另外一方面我也感受过被人不尊重的感觉,想爆出脏话的那种想法。

三然而事件能发酵至今,归根结底,借用一位知友的话:"

其实在这件事情中,两人都不是公义的一方,两人都有错。

事情之所以闹大,其实已经跟两人的矛盾没有关系了,大学生的一句“底层 ”把网络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骂进去了,现在是这些被骂进去的人,找这个大学生的麻烦。

另外,你说“底层 ”这句话,如果是外卖员说出来的,就不会被网暴,这样的观点我并不认同,这句话重要的不是谁说,而是那个群体挨了骂,这个群体就会反击。

黑人说白皮猪,没问题,白人骂黑鬼就会被指控种族歧视,这是美国的政治正确的特殊国情,不代表被骂的白人不会生气,更不代表白人不想骂回去。"

《 疯狂的动物城 》里面也有讲到的一个主题,弱者利用弱者的身份进行作恶,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形了。

——

感觉好多人质疑我遇到的问题是假的,我就奇怪了,怎么了,你们没有遇到过,不代表别人没有遇到过吧,有什么资格去评判我遇到的事情。

我说顾客是上帝的意思是指,作为一个服务者要充分为顾客考虑,不是双方地位不平等的意思好吗!


公众号:我是九毛

分享给你最温柔的故事。

user avatar

挺好奇媒体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只能说外卖员很懂啊

user avatar

这个能没有断章取义之嫌吗。。。

都说了“跟你说了不好意思吗”。

学生说的不好意思那句话在哪,又因为啥才骂人的。

而且一直觉得,只要被删的东西,绝对有问题

user avatar

不要被舆论引导

不要被舆论引导

不要被舆论引导

重要的事说三遍

谁都不知道该大学生在发短信之前和外卖员发生了什么

如果外卖员先恶言以对,使用了一些不恰当的话语,学生这么做也情有可原,只不过话确实难听。。。不像一个大学生说出来的


保存理性以及客观吧

user avatar

因为自己上厕所没接到外卖电话,能够面对指责俯首说不好意思。

这种大学生忽然暴起骂人“底层猪”,必然经历了新闻没曝出的什么。

————————————————————————

我讲个题外话。

某次陪亲属到他下属基层单位办事,开的私家车,我到停车场门口先下了车,让他自己进去找车位。

门卫出来了,然后用极不友善的语气来了一句:“你们哪的?”

我琢磨了一下,这次虽是办私事(该单位“一把手”评优事迹写进了书里,他俩早年是同事、关系不错,看望他的同时顺便把书捎给他),但也有暗访的意思,不能说那么详细(要顺带着看看分管领域工作人员近期的在岗状态,因此没有打招呼)。

于是只是说:“同志,开车那个是咱们本系统的,等他出来跟你说吧。”

门卫比比划划地呵斥:“你经过谁批准了?你以为这是随便让你停车的地方吗?”

我虽然心里已经不舒服了,但还是笑呵呵地说:“他马上就出来了,你们估计能认识,让他跟你说吧。”(不敢提人名,我怕这老小子趁机跑回去通风报气)

门卫冷笑嘟囔了一声:“我他妈倒要看看是谁。”(他一定觉得我是撒谎)

一听这句火冒三丈,我当时就想骂回去,但还是忍住了。

这时候,亲属出来了,门卫一见他,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消防和安保也是亲属分管领域之一),赶紧点头弯腰迎上来了。亲属看他歪戴帽子、咧着怀,皱眉问了句:“好好的制服,就让你穿成伪军这样?”然后稍微贴身嗅了嗅鼻子:“你没喝酒吧?”

门卫赶紧一边整理仪容,一边表态:“我们领班特意强调,说您在意工作纪律,咱谁也不敢喝!”

亲属点点头但纠正了下:“跟我在不在意没关系,工作时间就是要注意。”

看完门卫“喜剧演员”一样的“表演”,觉得一把年纪混口饭挺不容易的,气消了一半,但也没心情上去寒暄了。示意让亲属他自己上去,我就站楼下抽烟。

门卫就围着我又递打火机又找话,一个劲道歉说没认出来。我能怎么说?只能强笑:“没事,但得注意一下,老百姓来了难道就能冲人家喊么?”

亲属去找的这位,其实跟我也熟识,而且我在业务上帮过不少忙。我跟上去笑呵呵随口讽刺几句“你们楼前这老小子真敬业呀”,他必然要细问,我稍微漏点就没门卫什么好果子吃。

但就是因为这样,从一开始我就忍着了。

如果我此刻是到陌生地方陌生单位办事,门卫敢动粗我就骂回去,然后直接冲他们领导办公室质问怎么管理的,他们领导多说半句不字,就明告诉他,纪委、组织部、软环境办公室……我要一字一词写明白,然后投诉个遍。遇到我这么个能说会写懂政策的,由不得他不服软,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形势?

但换成这家单位,如果一开始我就骂回去,我和门卫开始对骂,亲属下车见状直接拎他上楼要处理,这群底层摸爬滚打惯了的人精得很,知道给他们的待遇相当不错,到时候哭着喊着不知道是你家XX什么的,传出去之后,敬这位亲属的,道是门卫没素质还倒霉撞枪口,不喜欢他的,难保传不成“别看级别不怎么高,人家可威风了,亲属都好大个官威。”

我要是骂人时再激动点,喷出来句“看门X”,过程被掐头去尾传网上来,就要被阶级分析一番了,你想想呀:机关干部组团欺负门卫……

到时候,哪怕其实没啥实权,也得被定义为把持基层政权的吏员家族,深挖一番之后,扣几个莫须有的大帽子,我和亲属一定死得比这大学生都惨。

但换个角度想:即便当时我骂了,还很难听,就全是我的错吗?

————————————————————————

取匿,也虚心接受一切批评、检视。

明确地说一下我的态度。

首先,无论中间发生了什么,当这学生骂出“底层猪”三个字,就已经错了,并且错得离谱,因为他人身攻击了一大批靠劳动养家糊口的人,这反映出他“我大学生乃天子骄子,与尔不同”的错误优越感。

那我写这篇看似洗白,也必然引起争论的答案干什么?表达一个度的问题。

残忍杀害妻子的杀人犯是否十恶不赦?当然!看看近一个时期的新闻,大家会尤其这样认为。

十多年前本地一起杀妻案,嫌疑人却得到所在全村的求情。

嫌疑人文化程度不高,生性懦弱,却偏偏娶了一位性格强势、身强体壮的女屠户,两人结婚十多年,只一言不合就是“你这个窝囊废”然后挨顿暴揍。

他怎么不离婚呢?他怎么不求助村委会呢?他怎么不和爱人好好沟通呢?微信公众号不是一堆情感大v反复教吗?

是啊,这个傻瓜蛋正确的做法一个没选择,只是在某次挨打受伤的深夜里,无声地举起了大斧……

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当时判了个死缓。(为啥不是斩立决?因为有情节在里面!)

人毕竟不是精密的机械,无法完美地应对所有状况,难保没有脑袋缺根弦的时候,当做了错事就必须要受到惩罚。

但在网暴大学生之前,尤其是已经看到“我说了几遍不好意思”“你没完没了”这类字眼后,是不是也多问问为什么?外卖员全无过错,这学生忽然伤人是一个处理;外卖员咄咄逼人,这学生回敬伤人是一个处理;外卖员口出不逊,这学生愤而反击是一个处理……处理是一定要处理的,但要有度。

懒得动弹时我也点外卖,外卖员雨天打电话解释可能要迟到,我嘱咐他凉了送来也不要紧,他可以慢点再慢点,只要别摔了就行;每次夜里点外卖,我都是笑容满面去接,一口一句兄弟,表示夜里能给送太感谢了,哪怕这是我花钱后理所当然享受的服务。

谁也不比谁牛逼,我爷爷小时候还要过饭呢。你们翻翻我以往答案,我既赞农民朴实可嫁,也骂市井气息浓厚家庭是个坑;我既喷某些领导干部文盲废物,也夸团委工作十分重要,就事论事而已。

就我这个性格,和外卖员发生不愉快都不是一次两次,你让我直接相信新闻里这位小哥的表现?我选择等等。如果所有人矛头指向大学生,那我必须站出来给他打个圆场先。大不了全部事实得到挖掘后,出来立正道歉呗,这有啥呀…

————————————————————————

另外说一下,我很不赞同“破学校出来也是社畜”之类的言论。

这算什么?拿阶级歧视对付阶级歧视?

他要是中央党校进修的大佬呢?难道骂了就合理?

就事论事!

————————————————————————

有不少人揶揄“哪个部门的这么嚣张”“一股优越感”,我不知道你们怎么读出来嚣张和优越的。

哪怕不是领导干部,你长辈就是任何一个单位的资深”老人“,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也注定他的晚辈来到所辖系统办事,叔叔阿姨一叫肯定不会挨欺负。尤其在机关,难道不知道这些人是多么会做人?资深,就意味着,做糖未必甜,做醋酸死你。凡是得罪这类人的,可以统称俩个字:傻逼。

哪怕你爹就是个村里的会计,干的年头久了,村书记过年见了你也得热情又亲切地夸一句大侄子真优秀吧?这是互相给面子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面子,你的一举一动容易给那些真正的弱势角色带来灭顶之灾。

我去参加一个家在农村的同学的婚礼,一个村里小青年随便坐了过来,还让我帮他拿酒,同学正好听见,回头对着他就是一句:“你他妈是疯了吧?”我赶紧笑骂打圆场:“酒肉不分家,都是朋友你牛逼个JB毛!”

他爹真当过村书记,兄弟众多,绝对村中大户,而且那时候没扫黑除恶呢,你顺着这个情节自己品,同学十分在乎面子而且珍重我们这些大学室友,我当时再火上浇油一下是个什么局面?

这是我太拿自己当回事了吗?

同样的,这位大学生,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他也是绝对的弱势群体,我相信他骂人以后几轮网暴下来,早已得到甚至是超出了应受的惩罚了,我们这些高高在上的看客,特别是会写上几笔的,也应该稍微明确一下自己的身份,非要把他弄死吗?

别说他就是个学生,换我走上社会这些年,我都受不了。

user avatar

大家不要只盯着含有“底层猪”词汇的那一句话,也请仔细读读这个短信的完整内容。

事情的大体经过,根据短信的内容和问题描述的其他部分可以很容易地还原出来:

外卖小哥送餐,打电话给大学生,大学生正在上厕所,没有及时接。之后双方再次通话,外卖小哥对于大学生没有接上一个电话感到不满,大学生说“不好意思”道歉,但是外卖小哥不依不饶,继续反复指责大学生,从而激怒了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又因能否送餐进校园发生争执。事后,大学生感觉愤怒难平,于是发了短信辱骂外卖小哥。外卖小哥看到短信之后,意识到“底层猪”这三个字容易激起群体情绪,是个好把柄,于是就把短信内容发到网上,成功把事情闹大,之后大学生受到学校压力而道歉。这个时候,作为胜利者的外卖小哥虚伪地表示自己不会和大学生计较——如果真不计较的话,又为什么要发到网上去呢?

大学生骂“底层猪”当然是不对,但是外卖小哥也并不清白。外卖小哥充分地体现了在底层摸爬滚打锻炼出的阴毒和老练,而直来直去的大学生实在是太嫩了。

user avatar

这个大学生好嫩啊。

这个社会上的常识就是,要骂人一定要当面骂。

第一,可以确认对方听到了你骂他。

第二,可以确认对方理解了内容。

第三,保证了对方无法存留任何证据。

发短信,发微信,发qq或者其他类似的文字交流骂人,简直就是失败中的失败……

只能说这位大学生要学的还很多啊~

user avatar

几十万大学生毕业从事外卖行业,哎,不知道多年以后,这位学生回首生活会作何感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真的让人挺心寒的。一个辛辛苦苦送外卖的年轻人,在汗水和劳累中为别人提供便利,却要承受来自素未谋面的大学生的恶意辱骂。这种对比太刺眼了,也暴露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社会现象。首先,我们得站在外卖小哥的角度想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来自普通的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选择了一份辛苦且不被社.............
  • 回答
    这件事情,说起来挺让人心酸又挺让人觉得滑稽的。一个外卖小哥,一个第一次点外卖的大学生,就这样因为几句话,把社会阶层、个体尊严这些宏大的议题,生生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外卖小哥的“嘲讽”:一种生存压力下的情绪宣泄?首先,我们得看看外卖小哥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我猜,他可能是出于一种“过来人”的优越感,觉得.............
  • 回答
    从街头巷尾到诗词殿堂:一位外卖小哥的“诗意逆袭”最近,关于一位名叫“张搏”的外卖小哥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的消息,像一股清流涤荡了许多人的心房。这位曾经在杭州的街头巷尾穿梭、为生活奔波的身影,如今站在了诗词的最高领奖台上,成为了亿万观众心中的“诗意英雄”。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像是一面.............
  • 回答
    这则新闻着实令人触目惊心,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愤慨。从这起事件的表述来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评价:1. 事件本身:极端暴力与失控 “被打头破血流”: 这几个字眼直接揭示了事件的严重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口角或肢体冲突,而是造成了实实在在的、严重的身体伤害。一个人遭受如此严重的暴力袭击,其生命安全.............
  • 回答
    王兮兮飞踹美团外卖小哥的行为,无疑是一起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事件。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行为本身:暴力、失控、缺乏尊重首先,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王兮兮的行为是暴力且不可接受的。 身体攻击是侵犯: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他人进行身体攻击,特别是飞踹这种带有明显攻击性的动作,是对.............
  • 回答
    关于21年2月22日网传美团外卖小哥用甩棍猛击商家员工头部两棍的事件,如果属实,那么这无疑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暴力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评价。事件的严重性与性质:首先,不论起因如何,使用甩棍等攻击性武器,并且针对他人头部进行攻击,这已经超出了任何理性解决冲突的范畴,属于严重的肢体冲突和人身伤害行为。头部.............
  • 回答
    关于车评人王兮兮当街踢打外卖小哥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看待:一、 事件经过(根据公开报道推测)虽然具体的细节可能因信息来源而略有出入,但主流的报道指向以下情况: 起因: 事件的起因是外卖小哥送餐时,可能存在一些延误、送餐方式或态度上的不妥,激怒了王兮兮。具体是哪种原因导致了冲突升级.............
  • 回答
    这事儿,网上闹得挺凶,说起来也是一锅粥,挺让人唏嘘的。咱们一层层扒开来看。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大概是这么个样子:一个外卖小哥,咱们姑且称他为小王吧,接到一个订单,是给一位女士送餐。这女士,后来被描述为醉酒状态。送到地方后,小王送完餐,这位女士可能因为喝了点酒,行为上就有些失控了。她提出让小王陪她一起喝.............
  • 回答
    魔法纪录:魔法少女小圆外传——是惊喜还是失落?作为《魔法少女小圆》系列的忠实粉丝,当得知手游《魔法纪录》将被改编成动画时,心中无疑是充满了期待与不安的复杂情绪。毕竟,《魔法少女小圆》原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深刻的哲学探讨以及对“魔法少女”这一概念的颠覆性重塑,想要在另一个媒介上延续这份魅.............
  • 回答
    美国小姐(Miss America)近年来的改革,尤其是声称“不再以外表评判人”这一转变,确实在美国社会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一改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它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挑战和质疑。一、 改革的初衷与积极意义:首先,理解这项改革的初衷很重要。过去,选美比赛过于聚焦女性的外.............
  • 回答
    小米手机1代,我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那块被周围厚重边框包裹着的屏幕。现在回想起来,那份“厚重”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它承载了那个年代智能手机的特点,也奠定了小米手机在用户心中的最初印象。首先,从整体线条来看,小米手机1代并不是追求那种极致的纤薄感,而是带着一种踏实和稳重。圆润的边角处理,让它握.............
  • 回答
    驻港部队在“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中,因未熄灭其位于香港的部分建筑外墙景观灯而受到部分香港市民批评,这一事件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活动的初衷与象征意义: “地球一小时”的宗旨: “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环保倡议,.............
  • 回答
    “外卖摧毁美食,大城市餐饮正在低劣化”——这个论断,就像一把尖锐的刀,直刺了很多人的痛点,也触及了当下城市餐饮业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议题。这话说得有些极端,但它背后反映的现象,却值得我们好好掰开了揉碎了聊。咱们先从“外卖摧毁美食”这部分说起。你说外卖摧毁美食,也不是空穴来风。你想想,以前咱们去一家心仪的.............
  • 回答
    百度外卖的出售传闻,与其说是一个突发的新闻,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漫长的告别。从最初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的黯然离场,百度外卖的故事,是互联网行业竞争残酷性的一面照妖镜,也是百度自身战略调整的一道缩影。一、 辉煌不再,野心搁浅:为何走到今天这步?要评价百度外卖的出售,就得先看看它为什么走到这一步。 基因不.............
  • 回答
    关于《百度外卖 16 家餐厅隐身城中村:售过期菜,剪刀拌饭》这篇报道,我的看法是,它揭露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更是对食品安全底线的践踏。首先,报道中提到的“隐身城中村”这一点就非常耐人寻味。这些餐厅选择藏匿在城中村,本身就意味着它们可能缺乏正规的监管和审核。城中村的环境往往.............
  • 回答
    美团外卖商家版“强杀”竞争对手的商家版 App 进程,如果属实,从商业道德、法律合规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角度来看,都属于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应该受到严厉谴责和抵制的。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评价: 核心评价:1. 不正当竞争: 这是最核心的评价。通过技术手段强制关闭竞争对手的应用,直接剥夺了竞争.............
  • 回答
    这起事件,发生在一名大学生身上,本就令人扼腕,再加上之后传出的坠楼噩耗,更是让整个社会为之震动和悲痛。它像一块冰冷的石头,砸在我们每个人心头,激起了复杂而深刻的讨论。首先,我们需要正视大学生偷外卖这一行为本身。任何偷窃行为都是不对的,触犯了法律和道德底线,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成年人,大学生理应清楚这.............
  • 回答
    大学生偷外卖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唏嘘的。咱们都曾经是大学生,或者身边有很多大学生朋友,那段日子其实挺不容易的。一边是学业压力,一边是各种社交活动,再加上很多人经济上也不太独立,生活费捉襟见肘是常事。在这种背景下,为啥会有人去偷外卖呢?我琢磨着,原因可能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经济上的窘迫肯定是最直接.............
  • 回答
    派乐趣,这个名字在咱们这儿不算陌生,尤其是在大家想吃点特色、想找点小众味道的时候,可能会首先想到它。我作为一个经常跟外卖打交道的人,也用过不少平台,派乐趣呢,怎么说呢,有优点,但也有让我觉得不够“给力”的地方。亮点嘛,首先得说说它的“江湖气”派乐趣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那些个“非主流”的餐厅。你别.............
  • 回答
    《骑手谜云:法律如何打开外卖平台用工的“局”》这篇文章,可以说是非常切中要害,揭示了当下外卖平台骑手用工模式中一个核心的、甚至是“毒瘤”般的问题——法律的“缺位”与“被规避”。文章以“局”这个词来形容,非常贴切,因为它描绘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一个精心搭建、试图绕过传统劳动法律框架的复杂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