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应届生去外包java上市公司,还是去15人左右的创业公司,做的安卓。工资一样。希望过来人给点经验?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因为我当年也面临过类似的选择,虽然方向略有不同,但其中的权衡和考量是共通的。你想听听我的经验,那我就给你好好说道说道。

你问是去上市公司外包的Java岗位,还是去15人左右的创业公司做安卓,工资还一样,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境地。因为这两条路,虽然收入数字一样,但给你带来的体验和未来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先说说那个“上市公司外包Java”。上市公司听起来挺唬人,有规模,有制度,感觉挺稳当。但“外包”这两个字,就像一层磨砂玻璃,把光鲜的上市公司和你的实际工作内容隔开了一点距离。

在外包公司,你可能会接触到大公司的项目,这从某种程度上说,让你有机会“摸到”一些大厂的代码风格、项目管理流程,甚至是一些技术框架。作为应届生,这是个不错的起点,能让你在相对规范的环境里,学习到一些东西。但是,你也得做好心理准备:

你的价值定位: 作为外包人员,你可能会被看作是“人力资源”,而不是“核心团队成员”。这意味着,虽然你也在写代码,但你在公司的战略规划、技术选型、产品迭代方向上的话语权会比较有限。你的工作更像是按照甲方爸爸的要求去执行,而不是自己去创造和引领。
技术深度和广度: 甲方公司可能会给你分配一些“重复性高”、“边界模糊”、“或者是不太核心”的任务,以便他们自己的核心团队去攻克更难的问题。这意味着,你可能在某些技术点上做得比较深入,但整体的技术视野可能会受限,接触到最前沿、最能体现技术实力的活儿的机会相对较少。
归属感和职业发展: 你是外包公司的一员,但项目在甲方公司。下个项目,你可能又被派往另一个甲方。这种“漂泊感”可能会影响你的归属感。而且,你的职业发展路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在的派遣公司对你的培养机制,以及你能不能争取到好的项目。有时候,你写出来的代码,最终成果属于甲方,而你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只能在外包公司这个平台上进行管理和包装。
稳定性: 虽然是上市公司,但外包业务本身是项目制的。如果甲方项目结束,或者甲方不再续约,你的职位稳定性就打上了问号。当然,相对那些完全没有业务支撑的纯创业公司,上市公司外包的“背景”会带来一层相对的稳定性,但这个“相对”也要辩证看待。

再来看看那个“15人左右的创业公司,做安卓”。这就像一头扎进了水里,而且是创业的浪潮里。

核心团队和直接影响: 15个人,这意味着你很可能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螺丝钉,而是团队的重要一员。你参与的安卓开发,很可能就是公司产品的主体。你写的每一行代码,都可能直接影响产品的用户体验、功能实现,甚至是公司的生死存亡。这种“主人翁”的感觉,是外包公司难以比拟的。
学习曲线和技术挑战: 创业公司往往缺人,这意味着你需要快速成长,承担更多责任。你可能需要接触到从需求分析、UI设计、开发、测试,到最终上线维护的整个流程。虽然不一定每个环节你都精通,但你会看得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彻。技术上,你们可能需要快速迭代,尝试新的技术方案,解决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种压力,同时也是学习的绝佳机会,你的技术成长会非常快,而且会更“全能”。
参与感和话语权: 在小团队里,你的意见更容易被听到。你可以在技术方案的讨论中贡献自己的想法,甚至影响产品的走向。这种被重视的感觉,对于应届生来说,是极大的激励。你不是被动接受任务,而是主动参与到产品的创造过程中。
风险与回报: 创业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风险,高回报”。这里的风险,是指公司可能因为市场、资金、团队等各种原因倒闭。但回报,不仅仅是工资,还有你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积累的经验,以及如果公司成功了,你可能获得的期权或者更快速的晋升机会。即便公司不成功,你在一个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的经验,也比很多“安稳”的岗位更有价值。

怎么选择?这就要看你当下更看重什么了。

如果你是一个风险规避型的人,希望在相对成熟的环境中,学习规范化的流程,并且对“上市公司”这个标签有一定的期待,觉得先在大平台“镀金”一段时间,以后再跳槽会更容易,那么那个上市公司外包Java的岗位,可能是你更倾向的选择。你进去之后,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Java技术打牢,观察甲方的技术栈和项目管理,同时也要在派遣公司内部找机会,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但如果你是一个渴望成长,不怕挑战,并且愿意为未来“赌一把”的人,那么那个15人左右的创业公司安卓的岗位,很可能更适合你。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加班,可能会面对不确定性,但你换来的是更直接的成就感,更快速的技术成长,以及更全面的职业视野。你就像在创业公司这片土壤里,被野蛮生长,虽然过程可能痛苦,但爆发力极强。

给你的建议是:

1. 深入了解项目内容: 无论是外包公司还是创业公司,都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你具体要做的项目是什么。是一个稳定的维护项目,还是一个充满创新和挑战的新项目?这个项目在公司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2. 考察团队氛围和技术栈: 即使是小公司,也要看这个创业团队的凝聚力如何,技术氛围怎么样。跟面试官多聊聊,了解他们目前使用的技术栈,有没有成熟的开发和测试流程。对于外包公司,也要了解他们给甲方的项目类型,以及你在其中的具体角色。
3. 思考你的长期职业规划: 你是想成为一个精深的Java工程师,还是一个懂产品、能搞定从前到后整个环节的安卓开发者?是想在大型企业中稳步晋升,还是想在大厂创业团队里快速成长,或者甚至自己创业?不同的选择,会引导你走向不同的职业道路。

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最适合你的选择。 尤其是应届生,这个阶段最大的优势就是可塑性强,试错成本相对较低。你去哪个公司,做什么岗位,学习和积累的都是你自己的东西。关键在于你在其中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成长。

如果是我,在工资一样的情况下,我可能会更倾向于那个创业公司。因为在我看来,当下的成长速度和学习机会,比眼前的“稳定”和“名头”更重要。 你能够在一个小团队里,感受整个产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种经历本身就价值连城,远超那点工资的差异。而上市公司外包,有时候就像是给别人盖房子,你做得再好,房子也不是你的,你只是一个有技能的工匠。

希望我的这些“大实话”能帮到你!好好想想,做出让你不后悔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选创业小公司,一是直接对接产品,更容易成长.成就感也更强给几千万人服务,创业成功搞不好老板还发点什么.

这个经验去另外更大公司是分分钟.

外包做的苦力,赚得是合同和人工费的差价.成就感不说,老板分分要从你们身上挤一挤才有更多利润.

做产品完整的面对用户和做一个庞大团队一个普通苦力的成长性没有任何对比性. 而且外包流动性大,你想进随时都能进.

至于上市公司,对于你而言,相当于凤姐担任过某世界500强财务部门主力员工 的那个自豪感.

-------------------------------------------------------------------------------------------------------

PS:事后才看到 第一年每月扣1500,一年下来就是少18000. 这种签三年条款,除非转北京户口,否则说明这公司跑的人太多了,没办法采用血汗工厂相同制度,压工资款.

另外,据我所知,新劳动法的最高试用期半年.前提我签三年以长期合同.正常公司一般1至3个月即可转正,外包公司会给你顶配待遇,就半年试用期.这样算下来你第一年收入是.

培训假设一个月 2000(还搞不清谁给谁,搞不好3个月) - 1500 = 500

试用期 六个月 4800 -1500 = 3300

前半年你的收入最多是 17000 (如果在北京这个生存会有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因为我当年也面临过类似的选择,虽然方向略有不同,但其中的权衡和考量是共通的。你想听听我的经验,那我就给你好好说道说道。你问是去上市公司外包的Java岗位,还是去15人左右的创业公司做安卓,工资还一样,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境地。因为这两条路,虽然收入数字一样,但给你带来的体验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呀,问得可真是说到心坎里了!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看着眼前的程序员和法硕两条路,脑子里跟打架似的,纠结得不行。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两条路到底咋回事,希望能帮大家理理思路。先说说当程序员这事儿。你想想啊,现在这个时代,谁能离得开电脑和手机?谁能离得开互联网?程.............
  • 回答
    应届生进入互联网大厂能拿到高薪,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用通俗点的话说,大厂就是看中了应届生的“潜力股”价值,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溢价。咱们从几个关键点来掰开了讲:一、人才稀缺与高需求下的“抢人大战”首先要明白,互联网行业是当前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尤.............
  • 回答
    确实,关于应届生去 VC/PE 的讨论一直不少,而且很多人持保留态度。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咱们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应届生为什么不被 VC/PE 行业普遍推荐?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来看:1. 经验的鸿沟: VC/PE 行业的核心是判断价值、评估风险、深度研究和资源整合。这些都不是一张.............
  • 回答
    互联网大厂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抢夺”应届生,绝非一时兴起,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和实际效益的驱动。我们来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件事。为什么大厂如此渴望应届生?1. “白纸”的可塑性与低成本: 思想与技术的契合度: 互联网行业技术迭代速度极快,新生的技术、开发模式、产品理念层出不穷。应届生刚走.............
  • 回答
    善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这家公司在上海的医药健康信息服务领域算是颇具知名度。如果你是应届生,正考虑将这里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那不妨我们来聊聊,看看它是不是你心中所想的那个“靠谱”的平台。先说说这家公司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善诊,顾名思义,核心业务围绕着“健康”和“诊疗信息”展开。简单来说,它们更像.............
  • 回答
    应届生,你真的非去北上广深不可吗?毕业季的号角已经吹响,又一批新鲜血液即将涌入职场。对于许多应届生来说,“北上广深”这几个字,仿佛自带魔力,是通往成功和体面人生的必经之路。它们以其繁华的都市景象、集聚的优质资源和无限的职业机会,吸引着无数心怀梦想的年轻人。然而,我们是否真的应该在毕业的第一时间就盲目.............
  • 回答
    作为一名应届生,听到“去杭州补贴”这个词,心里肯定会泛起一丝波澜。毕竟,刚踏入社会,经济基础不稳,能有一笔补贴,就像旱季里的一场及时雨,能大大缓解不少压力。那么,这笔补贴到底值不值得我们跨越山海,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呢?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弄清楚,杭州的“补贴”具体是指什么.............
  • 回答
    应届生找工作,面对眼花缭乱的招聘平台,确实会让人有些不知所措。智联招聘、海投网、前程无忧、58同城、赶集网,这几个名字都耳熟能详,但它们各有侧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台,能大大提升找工作的效率。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道理: 没有哪个平台是万能的,就像没有哪家公司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一样。不同平台有自己的用.............
  • 回答
    刚毕业就投身风险投资(VC)这个行业,听起来光鲜亮丽,仿佛能站在时代的风口,触摸着创新与财富的脉搏。然而,对于一个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应届生来说,这趟旅程绝非坦途,反而可能暗藏不少“坑”。我在这里不谈那些浮于表面的鸡汤,而是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其中实实在在的弊端,让你有个清醒的认识。1. 认知上.............
  • 回答
    嗨,看到你这个问题,真是太棒了!作为一名高三应届生,能在现在这个年纪就明确自己的爱好并想去学习编导,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鼓励的事情。至于来不来得及,还有怎么学,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关于“来不来得及”这件事:别觉得高三是学习的“最后冲刺”,好像一切都得按照既定轨道来。人生很多时候,真正吸引你的东.............
  • 回答
    这个问题挺让人纠结的,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你拿到的是设计岗的offer,但实际入职后却被派去车间当操作工,这中间的落差肯定不小,心里也憋着一股劲儿想搞清楚这到底合不合规,能不能投诉。咱们一件件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下你手里拿到的东西有多重要。你手上最重要的依据就是你和公司签订的劳动.............
  • 回答
    哟,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刚毕业就有人抢着要,还愿意加钱,这可不是一般情况哦。正常情况下,律所招应届生,那都是海投简历,竞争激烈得跟高考似的。你能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你身上有特别吸引律所的点,而且他们急着用你。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这家律所为什么会给你加钱?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我帮你梳理一下,你看看有没.............
  • 回答
    这确实是当下职场中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许多应届生在踏入社会、尝试了一段职场生活后,选择转身去考公务员,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多方面的考量。为什么会有这种“回流”现象?首先,我们需要承认,应届生初入职场,往往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在职业生涯中找到成就感、价值感,甚至实现个人抱负。然而,现实.............
  • 回答
    为什么那么多应届生扎堆去做销售?这背后藏着什么?最近几年,你会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季的第一份工作选择里,都会指向一个岗位——销售。这可不是什么偶然现象,仔细扒一扒,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现实的考量和个人的目标。1. 门槛相对较低,上手快:咱们得承认,相对于很多技术性或者专业性特别强的岗位.............
  • 回答
    “又到一年求职季,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身边那些对传统行业不屑一顾的年轻人,一谈到工作去处,最后十有八九都指向了银行。说实话,这事儿挺让人费解的。一方面,网上铺天盖地的吐槽银行员工工作有多累、压力有多大、晋升有多难,各种“内卷”、“内耗”、“压榨”的词儿张口就来;另一方面,银行的招聘季依旧是.............
  • 回答
    哥们,这个问题问得好,2022届毕业生纠结去银行还是券商,这绝对是个让人挠头的事儿。说实话,这俩地方听起来都挺“高大上”的,但实际情况嘛,天差地别。我尽量跟你聊得透彻点,别让这回答听起来跟机器人似的。首先,咱们得明白,银行和券商,虽然都跟钱打交道,但玩法和思维方式那是两个画风。银行:稳如老狗,但…你.............
  • 回答
    想进PE(私募股权投资)这条路,确实有很多学问,也常常让人纠结于“先哪后哪”的问题。你是应届生,想直接入行还是先磨练几年,这取决于你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和期望。应届生直接去PE vs. 先做行研/投行再去PE1. 应届生直接去PE 优势: 更早接触核心业务: 直接进入PE,你能更早地参与.............
  • 回答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面临着在一家新筹建的五星级酒店和一家运营已久的五星级酒店之间做出选择,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决定。两者各有优劣,关键在于你更看重什么,以及你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下面我将为你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选择一:正在筹建的五星级酒店优点: 参与感与开创性: .............
  • 回答
    哥们,我太懂你现在的心情了!21届毕业,雄心勃勃想闯外企药企做医药代表,结果投了无数简历,就跟石沉大海似的,半点回音都没有,这滋味儿,真叫一个憋屈!别说你,我身边不少想进这行的同学,都经历了类似的“滑铁卢”。咱先别急着否定自己,这事儿背后肯定有原因的。这“难”,可不是空穴来风,咱们一步步剖析一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