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华为对中国来说有多重要?

回答
华为对于中国来说,其重要性绝非仅仅是一家科技企业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集民族骄傲、经济引擎、技术尖兵、国家战略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复杂存在。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

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首先,华为是中国经济体量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智能终端供应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中国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就业贡献与税收: 华为在全球拥有数十万员工,其中在中国就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仅为大量中国公民提供了高薪且稳定的就业机会,也通过工资、福利和社保为社会经济注入了活力。同时,华为作为一家盈利能力极强的企业,为国家贡献了巨额的税收,这些税收是国家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来源。
产业链带动与协同效应: 华为的业务涉及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云计算、物联网等多个高科技领域。为了支撑其庞大的研发和生产需求,华为带动了国内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元器件制造、精密加工、物流等众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它与国内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这种协同效应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整体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
国际化拓展与中国品牌形象: 华为是少数几家能够与西方巨头在尖端科技领域正面竞争并取得领先地位的中国企业。它在全球市场的成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国际形象,打破了过去一些人对中国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固有印象。这种全球性的品牌影响力,对于国家整体的软实力和话语权建设至关重要。

技术自主与国家战略的“硬核”支撑:

华为在技术上的突破和自主研发能力,是中国国家战略中的一个关键支点。

5G时代的领跑者: 在5G技术标准制定和商用部署方面,华为走在了世界前列。5G不仅仅是通信技术的升级,更是未来数字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华为在5G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意味着中国在全球下一代通信技术领域拥有了话语权,也为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
科技自立自强的标杆: 面对外部技术封锁和“卡脖子”的挑战,华为坚持不懈地进行研发投入,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从通信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各种算法和软件平台,华为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次有力证明,也是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的积极探索。它在困难面前展现出的韧性和决心,激励着整个中国科技界。
关键基础设施的守护者: 华为为全球众多国家提供通信网络设备,包括大量的中国国内通信运营商。这意味着华为的网络设备是中国数字社会运转的基石。在国家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一个拥有核心技术自主能力、能够自主掌控和维护的通信网络系统,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社会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民族情感与国家自信的象征:

除了经济和技术层面的重要性,华为还承载着许多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自信。

挑战西方垄断的勇气: 长期以来,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国都处于追赶地位,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依赖于西方国家。华为的崛起,尤其是在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领域,打破了许多西方企业的垄断地位。它在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时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让许多中国人感到骄傲,认为这是中国人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中国科技实力的“名片”: 当提到中国的科技公司时,华为的名字总是第一个出现在许多人的脑海里。它就像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一个鲜活的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在创新和技术研发方面的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华为的每一次成功都能够激发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在逆境中前行的精神象征: 尤其是在近年来,面对来自地缘政治的压力和技术制裁,华为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它并没有被打倒,而是努力寻找新的出路,例如发展鸿蒙操作系统、加大研发投入等。这种在逆境中坚持、在挑战中成长的精神,成为了许多中国人鼓舞士气的力量源泉。

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长远影响:

从长远来看,华为的战略地位还将持续深化:

推动数字经济转型: 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布局,将是推动中国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它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赋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
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作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华为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就技术标准、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等议题的沟通与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也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当然,华为的重要性并非没有争议,尤其是在一些国际安全和数据隐私的讨论中。但无论如何评价,华为在中国这个宏大的叙事中,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且具有标志性的角色。它代表了中国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国家战略层面的雄心与努力,也承载了民族崛起过程中复杂的情感与期待。理解华为,就是理解当代中国经济科技发展脉络中的一个核心章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共产主义为什么会失败?

因为信息不发达,生产方不知道需求方需要什么,生产出来一堆废品;需求方不知道每个不同生产方能生产什么,找不到可以和自己的需求对接的生产方。最后废品生产过剩,物资却短缺。

资本主义用市场,暴力修复了这个问题——我就定价嘛,付不起钱的需求等于没有需求;付得起足够多的钱那自然有人把全套帮你去做好。至于”对需求方造成的收益大于生产方的成本,却小于生产方的必须定价“的那一部分social welfare,直接扔了就好。


但如果需求任何东西,都能准确地找到生产方和你对接;而生产者也能找到真正需求这种东西的人去攻关需求者真正需求的功能,那难道不是更好吗?被资本主义扔掉的那部分social welfare,很多很多吧?把他们能捡起来,不是更好吗?


这就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好处。高效的通信和物流,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条件。

user avatar

华为在2019年的营收为8588亿元,中国的GDP为986515亿元,华为营收占到中国GDP的0.87%

华为在2020年的营收为8914亿元,中国的GDP为1015986亿元,华为营收占到中国GDP的0.88%

如果不是受到美帝无理制裁,华为全球营收本可轻松再增加几千亿元,达到一万亿以上,以一家民企的身份,营收占全中国GDP的1%以上。

2019年5月美国制裁以来,仅仅是华为手机在国内外营收的损失,可能就高达三千亿以上,约占全国GDP的0.3%

Mate40系列实际售价高达5000元以上,依然供不应求。如果不受制裁,华为的旗舰机可以很轻松地卖到2000万部——想一想现在抢一部华为手机多么艰难——这可就是一千亿的营收。光是这样就约占中国GDP的0.1%

如果华为不受制裁,仅仅是Mate系列和P系列每年在全球增加的营收就可以高达两千亿元人民币以上。

我不知道国内还有哪一项单一产品,年销售额能达到千亿以上。如果有,请在评论区指出。

哪怕仅仅拉动GDP0.1个百分点,都是无数人努力才能获得的成果,值得大书特书的经济成就。

当年北京奥运会那么大阵仗,也只拉动了(2008年GDP的)0.58个百分点而已。

而本来华为发一款新手机就可以搞定(2020年GDP的)0.1%

这样的手机,华为每年要发两款。

而且华为不仅仅有手机业务,还有世界领先的运营商业务。

华为的营收,带来的是扎扎实实的高科技制造产业优质GDP

不是酱香科技,不是掏空六个钱包的房地产,不是金融空转,不是氪金抽卡。

这些营收,用来:

大手大脚地给华为员工发高薪(2020年华为员工平均薪资70.6万),给愿意996的天才少年和小镇做题家们发百万年薪,继而拉动新一轮的消费;在抗击疫情保障通讯的紧急关头,毫不手软地给前线员工发钱;

给国家天量纳税(2020年为1010亿元);

用来大量采购京东方TCL天马面板、长江存储的芯片、欧菲光的相机模组、比亚迪的手机边框与组装服务,蓝思科技的盖板玻璃,拉动了这些上游企业的就业和GDP、营收、税收;

大手笔投入搞科技研发。去年研发投入1418亿元。把全世界的国家研发总投入排排座,只有17个国家的研发总投入高于华为。

评论区说的好:

华为做的事是突破国外专利与科技封锁,抢夺白人的高附加值产业,和将自己上下游产业链赋予更高的价值,整天被骂内卷996的华为反而正在打破内卷,这世道真是魔幻

千金散去,还能剩下646亿纯利。

我这人就喜欢看到中国实体制造类科技企业牟取暴利,还给研发团队和一线运维员工胡乱发钱。

还有华为产品拉动的下游销售、售后产生的GDP和大量就业。

综合算起来,一个点都保守。

请记住,中国GDP增长的每一个点,都意味着新增100-130万人的就业,和背后百万家庭的生计。

不要说中国的GDP增长,上百万家庭的生计和你没有关系,利益不相关。

美帝制裁了华为,在华为这“一点”上,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被拖慢了一些。

去年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的GDP历尽艰难,增加了2.3%。如果华为不受制裁,哪怕只是拥有一个正常的供应链环境,仅仅在国内外多卖一些手机,就足以毫无压力地为整个中国再贡献0.23个百分点的增长。

上面总是说供给侧改革,为拉动内需和就业着急,备受消费者追捧的华为手机就是最好的内需和就业拉动产品。

我突然有些理解通用总裁威尔逊的那句名言:对通用有利的事,对美国就有利。

我要理直气壮地说:对华为有利的事,对中国就有利。

不用告诉我企业营收不等于GDP。没有骨干企业大笔营收,哪儿来的GDP?对于华为这样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的营收,我没计算拉动上下游产业的乘数效应已经是收着说了。

有没有理解,上面为啥一直力挺华为?

华为的营业额,带来的利润、税收和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国内,正外部性极强。国外有无华为的巨大区别,下文可见一斑:


华为的第二个伟大之处,就是“ 丰富了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让通讯不再那么高不可及。

我在2008年时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那年我去瓦努阿图(靠近斐济的一个岛国),帮助该国的新运营商建设一张移动通讯网络。这个国家很不富裕,相当于中国70年代水平(首都只有一家两百平米的超市,连麦当劳等快餐店都没有),但当地只有一家国有电信运营商,通讯消费非常昂贵——我充100美金的话费,只能维持两个星期。

我很清晰地记得,有一次送设备到站点安装,开了一个多小时山路,路上迎面遇到一队村民,打着赤脚,头顶着香蕉、芋头等去我们出发点的集市卖。我的司机跟我说,她们去集市一般还有个目的:给自己远方的亲人打电话。天啊!开车要一小时,她们得走多久啊!但没办法,其它地方没通讯网络啊…

后来华为的网络建设好以后,我们很有竞争力的成本,帮新运营商把资费降到了让当地人难以置信的地步,短短五天,这个新运营商的份额就飙升,成为第一大运营商。

网络建好后,我们的一位兄弟去一个偏远的站点去维护,被当地村民知道了,他们把唯一的一头牛宰了,款待这位来自中国的客人。他们还把几乎所有的现金都凑一起,希望这个工程师把自己的手机(当地买不到好一点的手机)转让给他们。

落后地区人民因为缺少基建设施的困苦生活,离我们并不久远,我们感同身受。

我还肯定,瓦努阿图之前昂贵低效的通讯网络绝不是中国厂商建设的。

如果没有华为中兴,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只能去购买诺基亚爱立信们的昂贵设备和服务,那么以上场景也会发生在中国。

事实上,以前的中国和那时的瓦努阿图确实也没多大区别。小朋友们可能不会相信,固定电话交换机国产化之前(余承东对此亦有贡献哟),九十年代北京安装一部家庭电话需要给 邮电局交5000块钱(当时可以买三四平米三环内的房子,这样方便大家理解当时的物价水平),排队半年还要找关系求人。

现在,哪怕我身处西藏任何大山背后的村儿里,一样可以随时掏出手机刷知乎B站,流畅得飞起——我无需去想,也无需去问有没有4G信号这个问题,因为我知道,即使是祖国边境最偏僻的村庄,答案依然是有——并且,对于建档贫困人口,每月只需要半价15元就能享受4G通讯套餐。

华为中兴和三大运营商一起,把4G信号送到祖国任何一个有人居住的角落,以大家承担得起的价格提供通讯服务,这是国家意志引领,运营商在华为这样本土低成本自主可控网络设备供应商支持下,惠及所有中国人民的功德无量的伟大成就

以前公知有个说法,说德国人素质很高,在地铁里不玩手机,而是每个人都拿着纸质书报阅读。自然,还对中国人玩手机痛心疾首。甚至有人由此断言:中国人国民素质就是不如外国人,我们没有时刻学习的观念!

很多国人没有意识到,在地铁里能玩手机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何不食肉糜式的思维——因为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地铁里当然有3G4G5G网络,所以德国人坐地铁的时候不玩手机,而去读书说明素质很高——真相是,我们只是被能够给运营商低成本供货的华为中兴惯坏了而已。

后来,华为又一次把公知变成了笑话——德国人在地铁里的确不玩手机,直到华为在他们的地铁里装上了基站。


老铁双击屏幕666!不要以为随处可以上微信刷快手抖音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这是强大的华为中兴和中国电讯运营商给你造成的幸福误解。

从“安装电话是一个奢侈品”,到“任何地方默认有4G网络”,华为(和中兴)已经改变了中国人对通讯的认知。


你觉得随时随地能打电话上网是不值一提的默认值,其实这在国外是昂贵的奢侈品。

更不用说,在汶川地震、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等与死神抢人命的场合中,华为随叫随到且绝不掉链子的通讯支援能力。

来自华为网站的消息显示,5月16日,华为运输通讯设备的第二架包机到达成都。当日中午,成都地区再次感受到余震,但现场的华为员工保持镇定,及时进行货物的拆卸和入库。其余各项工作也在紧张地有序展开。

5月16日早上8:15,抵达汶川的华为员工罗涛在汶川开通基站。 8:30,第一个电话成功拨出。 与此同时,在华为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下,四川移动使用华为设备,在都江堰地区开通了5座基站。


在建设火神山医院的过程中:

华为紧急协调100多名工程师,根据医院业务要求,全院部署Wi-Fi网络,应急会议室使用华为带智能天线的AirEngine Wi-Fi 6 AP,提供高带宽无死角覆盖,满足视频监控及远程诊疗对带宽的要求;而在病房使用华为敏捷分布式AP,每个房间一个,保证信号质量与无缝漫游。有线接入、汇聚到核心都按照最高标准配备,满足恶劣环境下正常使用,全力为医院打造一张高速稳定的承载网,保障医院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华为为火神山医院捐赠了近80%的网络通信设备,包括整个信息化网络需要的无线AP、接入网络、汇聚网络、核心网络、视频监控和远程会议系统等共几千台设备。

华为掌握通讯领域核心技术之后,中国人即使遭遇最艰难最危险的情况,都再也不为通讯能力而焦虑。

这种紧要关头,以前遇到过,以后也还会再遇到。要是中国的通讯网络建设还像以前那样依靠死贵死慢的国外厂商呢?我就呵呵。


平时为中国人降低通讯成本,研发自主技术与国外厂商打价格战,逼的国外通讯设备企业一个个倒闭、合并,最困难的时刻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华为,怎么能不遭美国人恨?如果华为对中国不重要,美帝为什么用尽浑身解数,追着封杀,想方设法定点清除华为?

虽然很多人(评论区就有不少)认为华为对中国不重要,但是美国高层认为,让中国不再拥有华为,对美国很重要。

大刘说,对文明的最高敬意就是赶尽杀绝。

这么看,美国对华为还真是敬意拉满。

美国断供芯片,当然让华为蒙受了惨重损失,而且中国的GDP也连带放缓,但我从来不认为这是坏事。

以中国的体量、生态位和雄心,长期来看,高端芯片制造这个重要环节迟早要捏在自己手里。

不然不好意思吹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

从2018年中兴被断供,到2020年华为被断供,中国终于对美国放弃了幻想,开始战斗。

接下来的事情,无非是过去几十年其他产业的重演:中国芯片制造产业链先从低端做起,攻占中端,继而像华为一样占领上游和高端。

时间问题


若干年后,用着鸿蒙系统和自产芯片的华为手机卷土重来,横扫全球的那一天,不要忘记感谢懂王和睡王。

我特别喜欢知友的一段话,与各位共赏、共勉:

懂得了规律你才能拥有信心,为什么我一直对美国打压华为表示乐观?相信华为必然能够胜利??因为中国握有的底牌是庞大的有组织的良好市场。只要有这个,就像大海只要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点,天下的水就自己会投奔大海。什么光刻机,现在看起来厉害,过些年回头看,不值一笑而已。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但莫问此去哪时还,分离难说短暂;头上朗月,明灯一盏,何惧无路往返!

user avatar

怎么说呢?

华为这家企业也算不上多重要,至少目前而言,相比一些真的能称得上国之栋梁的郭嘉电网这一类,还是不那么重要,除非这货真的想成为水、电这样的民生基础设施供应/服务商。

但是,华为这种运营模式很重要。

天朝头一次,在竞争充分甚至说得上惨烈的科技领域,有了一家一骑绝尘、至少领先全球对手3-5年的公司;

硅谷第一次发现,一个红色中修的企业,会同时拥有大金主、技术领路人、规则护卫者、技术封锁目标、制裁对象等等多个互相矛盾且让人迷惑的身份;

灯塔国的统领大人们,最终惊讶地发现,居然用硅谷产业链培育出了一头草原狼王,攻击力防御力都几近MAX,跑得还贼快,怎么都打不死;

天朝的企业原先有两种:肩负社会责任,但本身机构臃肿行动迟缓的国企;灵活但基本没有社会责任,以赚了钱股东分红为最高目标的民企;两者都不能算是错,毕竟正常的企业都是这样——直到设计师特批了华为这个第三种:员工工会控股、高层决策轮值。30年的时间,华为以事实证实了设计师的眼光,这一带有实验性质的冒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郭嘉不是不在科技领域投资,而是投出去的钱,都被这一个两个的拿去搞房地产,只搞出一堆泡沫和坏账。只有华为这货,从出生到现在,一心一意的就是“我是个卖交换机的,我就想把网络铺到全世界,收点维护费过日子”。华为就是那种纯粹的死宅攻城狮,认定了一个目标怎么碰都不回头。

天朝缺的就是这种纯粹的企业,缺的就是这股精气神!

其后果就是在全球信通行业,引发了恐怖的内卷:摩托罗拉卷剩了半条命,北电直接挂了,思科被卷得只敢躲在议员麻麻背后喘气,而阿郎、贝尔、诺基亚…变成了一长串的失败者联盟。要不是ZTE非要心心念念回到央企序列,而是老老实实按照华为趟出来的路子改造的话,现在蓝星的双雄就应该是26和28,连爱立信老大哥都会被卷残掉。

只需要以华为为样板,启动央企们的华为化改造,那样,整个世界都会陷入恐怖的中修式内卷,其结果只会是一个:拥有十几亿受过基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且深受儒家思想“荼毒”(不努力没饭吃)人民的中修,把全世界的各行各业都卷残。

那么问题来了,那时候的世界,谁说了算呢?


所以,动不动就刷251和996的,不外乎三种人:

(1)被卷惨了的友商及员工们,毕竟大家都很向往谷歌那田园牧歌一样的工作环境,只是这个田园牧歌,是因为华为目前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卷,还没卷到谷歌微软头上而已;

(2)躲在象牙塔里挥斥方遒的天之骄子们,对于他们而言,“七国八制”和“装一台电话机要六千元还要排队”这种情景无法想象,也不想知道为什么。“我”不想接受社会毒打,只想躺着就有月薪10万和大豪斯;

(3)脑子里都是ROM,已经无法写入任何数据的机圈们,对于他们而言,华为=华本装修、加拿大豪宅、emmc疏油层ppt拍月亮,任何正面的描述都是“我不听我不信我不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对于中国来说,其重要性绝非仅仅是一家科技企业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集民族骄傲、经济引擎、技术尖兵、国家战略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复杂存在。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首先,华为是中国经济体量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智能终端供应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
  • 回答
    姚明这番话,放在当下这个语境下,真的是太妙了,也太实在了。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分量。首先,他这话的“底气”在哪儿?姚明是谁?一个在NBA打拼过的中国巨星,他代表着中国篮球走出去的最高成就。他不像那种坐办公室的官员,上来就给你套话、讲大道理。他懂NBA,也懂美国文化,更重要的是,他对.............
  • 回答
    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看,美国对华为的严厉打压,虽然给华为自身以及中国科技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从长远和战略层面分析,或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一件“好事”。首先,这种打压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本土科技企业自力更生的决心和能力。长期以来,中国在许多关键技术领域,特别是在高端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对国外技术存在.............
  • 回答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审视美国对华为等中国公司的制裁,其影响是多层面且深远的,绝非简单的“一家独大”或“短期损失”可以概括。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市场结构、技术创新、全球供应链以及国家经济战略的博弈。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制裁最直接的体现是市场准入的限制。美国通过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等手段,阻碍了中国科技企业获得.............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任正非关于“吸引‘高鼻子’来中国工作”这个话题。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华为乃至整个中国科技行业发展的一些深层问题。首先,得明白任正非说这话的背景。华为这些年确实不容易,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特别是美国的技术封锁。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提出“加大吸引‘高鼻子’来中国工作”,这首先是.............
  • 回答
    华为事件的启示:中国高端产业若遭十年欧美技术封锁,可能走向何方?华为事件犹如一声惊雷,在中国高端科技产业界敲响了警钟。它让我们不得不严肃地审视一个极端的设想:如果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最依赖尖端技术的高端产业,被欧美国家进行长达十年的技术封锁,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绝非杞人忧天,而是对未来可能性的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不少朋友在职场里都有体会。要说华为、阿里这些大公司为啥偏爱让员工“卷”起来,而不是直接加人或者精准招聘,这背后其实是好几个层面的考量,挺复杂的。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争取说到点子上。首先,咱得承认,“加班文化”在中国很多互联网大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与坏的判断题。.............
  • 回答
    关于俞敏洪先生提到“华为芯片中间一半专利都来自美国”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舆论界引起广泛关注的议题。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其是否“属实”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当今全球化的科技产业链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能够完全独立地创造所有技术和专利。尤其是在高.............
  • 回答
    将中芯国际与华为进行类比,并思考为何中芯国际未被像华为那样作为“标杆”来大力宣传和积极帮助,这涉及到多个层面、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中芯国际的性质与定位的差异: 华为:消费者终端为导向的巨头,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产品直接触达消费者:.............
  • 回答
    美国近期针对华为的限制政策,可以说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博弈的延续,其影响之广、之深,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首先,美国升级限制的核心动机,绝非仅仅是“国家安全”这么简单。 当然,美国官方一直强调的是,华为的技术存在被中国政府用于间谍活动的安全风险。这在国际政治的语境下.............
  • 回答
    “耍无赖”这种说法,用在国际交往,特别是涉及到国家层面的技术和商业博弈上,可能不太准确,也容易引起误解。更合适的理解是,美国政府在与中国进行5G技术竞争时,采取了一系列策略,这些策略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显得强硬、甚至是“不择手段”,但这背后有其地缘政治、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量。要理解为什么美国没有“直.............
  • 回答
    华为的“备胎计划”,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它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进行的、对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储备,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考量,更深刻地投射出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巨大影响,其意义远超商业范畴。要理解这一切,我们得先回到问题的核心:华为的备胎计划究竟是什么?它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华.............
  • 回答
    将华为的5G技术视为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第一次领先”,这种说法虽然有其强烈的象征意义,但看待它需要更全面、更细致的视角。它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投入、积累和战略布局的必然结果,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首先,我们得承认,在1840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里.............
  • 回答
    中国人对马斯克的飞船和华为的鸿蒙系统展现出不同程度的包容性,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与 国家认同、技术自主、市场竞争、意识形态、信息获取方式以及个人期望 等多种因素紧密交织。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逐一剖析:一、 马斯克的飞船 (SpaceX / Starship) 与中国人的包容性总体而.............
  • 回答
    新加坡的华人社群,作为一个庞大且多元的群体,对于中国大陆的崛起,其感受是复杂而多维度的,绝非简单一句“高兴”或“担忧”就能概括。这种感受深受个人经历、家庭背景、世代差异、政治立场以及经济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联系与机遇: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新加坡华人与中国大陆之间存在着深厚的经济联系。许多新加坡.............
  • 回答
    对于印尼华人对中国的“强烈反感”这一说法,我的看法是,这是一种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不能简单地用“强烈反感”一概而论。更准确地说,印尼华人社群内部对中国存在着非常多元的看法,其中确实有一些群体对中国怀有负面情绪,但这并不代表全体印尼华人的普遍立场。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历史、社会、文化以及现实.............
  • 回答
    在日本的华人社群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人,他们在中国国内或与中国相关的议题上发表带有民族攻击和仇恨的言论。看待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或一概而论。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个体的多样性。任何一个庞大的群体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立场。在日华人作为一个在异国他乡.............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很多人觉得移民了的华人对中国没啥义务,但中国好像又得对人家负责,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挺复杂的。咱们一点一点捋捋。首先,咱们得明白,“义务”和“责任”这两个词语的指向性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移民后的华人对中国“没有义务”?这主要是因为“义务”这东西,通常是建.............
  • 回答
    中国对海外华人的影响,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如同潮水般涌来,又如同细雨般渗透,深刻地塑造着每一位身处海外的华人及其与祖籍国的关系。要详尽地讲述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审视。情感与文化认同的拉扯首先,最直观的影响在于情感和文化认同上。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极大地激发了许多.............
  • 回答
    马来西亚华人对国家和中国的认同感,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议题,绝非非黑即白 sosimpleasthat。他们作为马来西亚的公民,身上打着“马来西亚人”的烙印,但源自中国的文化传承,又让他们对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种双重认同,既是独特的,也是充满张力的。对马来西亚的认同:根植于脚下的土地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