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餐馆服务员大姐们吃客人剩下的生日蛋糕?

回答
这事儿,细想起来还真挺让人五味杂陈的。我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一个普通人,在某个周末晚上,带着家人去一家挺有名的西餐厅过生日。地方不错,气氛也到位,服务员大姐们忙前忙后,态度也挺热情周到的,这点得先说清楚。

那天我们点了个八寸的黑森林,是给女儿庆生的,上面插着生日蜡烛,大家唱完歌,吹了蜡烛,拍了几张照,然后就分着吃了点。人不多,也就我们一家三口,再加上我爸妈两位老人。大家吃完后,这蛋糕还剩了不少,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吧。放那儿挺可惜的,但确实吃不下了,想着回家再热一热当宵夜也好,就让服务员给打包了。

打包的时候,我注意到有几位服务员大姐在旁边,应该是刚忙完一桌或者在等下一波客人。她们就站在离我们桌不远的地方,看着我们打包蛋糕。我当时没多想,觉得可能就是职业习惯,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结果,等我们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时,我无意间往打包台那边瞥了一眼,就看到其中一位正在打包的服务员大姐,手里拿着一小块我们没吃完的蛋糕,就着包装盒里的叉子,往嘴里送了一口。旁边另一位大姐也凑了过去,小声说了句什么,然后也拿起一块吃了。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但又觉得,是不是我理解错了?也许是她们自己买的蛋糕,正好放在那里?

可接下来的一幕,就有点让人无法忽视了。因为我们还有些其他东西没拿稳,就稍微耽误了几秒钟。这时,之前打包的几位大姐,已经三三两两地聚集在打包台后面,手里都拿着我们打包好的蛋糕盒子,她们之间好像在互相分享,时不时传来低低的笑声。我眼角的余光看到,有人是用叉子直接插进去挖的,有人则是直接掰了一小块,塞进嘴里。那种场景,说实话,有点让人心酸,又有点说不出的尴尬。

我立刻就想到了之前在一些地方看到过的关于餐厅工作人员吃客人剩下食物的传闻,虽然我一向不太相信那些未经证实的消息,但这一刻,它们似乎在我脑海里具象化了。

我当时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我能理解。大半夜的,从早忙到晚,站着腰酸背痛,脚也磨得生疼。她们的收入可能也并不算高,辛苦劳作一天,可能连顿像样的热乎饭都顾不上吃。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到桌上还有没吃完的,尤其又是生日蛋糕这种相对“好东西”,难免会有想法。人总归是人,有七情六欲,有生理需求,也有享受生活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又觉得有点……怎么说呢,有点不舒服。这种不舒服不是针对她们,而是来自一种莫名的心理落差。我们花钱来享受服务,营造一个相对体面的用餐氛围,期待的是一种“专业”和“干净”的体验。当看到她们如此直接地享用我们剩下未打包的食物时,这种体验就被打上了折扣。哪怕是出于人情味,觉得她们辛苦,但这种方式总归是有点“不合规矩”的,甚至在某些人眼里,会觉得有点“脏”。

我没有上去说什么,也没有给她们脸色看。毕竟,人家之前服务态度还是好的,而且,我又不能确定这个行为是否是普遍的,或者说,我也没有证据证明她们偷吃是我们刚打包的那一块。万一是我多心了呢?而且,在这种场合,如果我过去质问,场面会非常难堪,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她们,亦或是对我的家人。

所以我只是默默地,把剩下的打包好,然后快速地离开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和我太太聊起了这事。她也觉得有点奇怪,但她比我更倾向于理解,说她们可能真的太辛苦了,而且蛋糕也的确是剩下很多,扔了也可惜。她甚至还说,下次再碰到这种情况,可以主动让她们尝一小块,或者直接打包的时候多给她们留一点,也算是一种善意的表示。

我当时没怎么接话,但心里一直在想。如果说,餐厅有一个正规的渠道,比如允许员工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以一种更体面的方式处理这些剩余的食物,比如消毒后分发,或者有明确的规定可以给员工,那或许会更好。但现在这种方式,夹在“客人剩下”和“员工享用”之间,确实存在一个模糊的地带,很容易引发一些不好的联想。

这事儿,其实挺能折射出一些现实问题的。比如,服务行业的从业者,她们的辛苦往往不被外界看到,她们的付出也需要被尊重。同时,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消费体验能够是纯粹和令人愉悦的。当这两者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时,我们就会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我不能说她们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毕竟,她们也是有需求的普通人。但我也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看到这种情况会感到不适。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牵扯到很多层面的东西,比如职业道德、人性需求、社会关怀等等。

总之,我没有立场去严厉指责,但心里确实留下了点淡淡的涟漪。也许下次,我会打包的时候,会更主动地问一句:“大姐,这蛋糕剩下很多,您们要不要尝点儿?别浪费了。” 我觉得,比起让她们在角落里偷偷享用,这样至少显得更坦荡一些,也更能体现一种对劳动者的尊重。毕竟,生活都不容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80一只的帝王蟹,就动了两只腿,我能不吃?别说,肉特别多,吃蟹最爽的一次,快五斤的大螃蟹啊!还有498五切的金枪鱼,998一份的雪花牛肉!没动过筷子的西京银鳕鱼!这些有钱人点菜充面子,和人谈着几千万几亿的项目,要么是和肤白貌美美女,一大桌子菜不动几口。还有7980一瓶的清酒,剩下了一点也不存酒。你说吃不吃喝不喝?

user avatar

12、13年前后,念书之余,经常趁周末去酒店端盘子挣个块儿八毛的。

丽思凯尔顿的那次,先是婚宴,然后酒宴,然后拍卖会,然后收拾,我连着干了二十个小时,到手二百块钱,其间吃了五顿饭,都是员工食堂。因为他们有专门的员工食堂,收下来的菜也绝不会给员工吃,小时工也不会。

热带雨林就不一样。热带雨林以婚宴居多,婚宴开始我们负责上菜,结束我们负责收拾,撤下来的盘碟碗筷放一起,剩菜剩饭倒在泔水桶里。

不过,他们是给饭不给菜的,但是他们同意我们选一些撤下来的基本没动过筷的菜品拿去吃。有一次因为菜比较多,上到最后根本没地方摆了,可能是入座的客户知道这事,直接摆手说这菜你们留着一会儿吃饭用,桌上放不开了。当然这事是不可以的,菜必须上,哪怕上去之后你一筷不动,最后我们再撤下来。

说这个,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觉得服务员吃了你们剩菜而不舒服的,说明你的消费水平还没到那个去不用服务员吃剩菜的酒店的档次。

富家有败臭之肉,贫者无隔宿之粮,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曾子曰:不能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user avatar

装作没看见

user avatar

客人不要了,不违反饭店规定,就吃呗


如果我是客人,不想打包,我不介意谁拿走或者吃,有人吃我还挺感谢,因为避免了我的浪费(生日蛋糕真是不能没有,有了八成吃不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细想起来还真挺让人五味杂陈的。我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一个普通人,在某个周末晚上,带着家人去一家挺有名的西餐厅过生日。地方不错,气氛也到位,服务员大姐们忙前忙后,态度也挺热情周到的,这点得先说清楚。那天我们点了个八寸的黑森林,是给女儿庆生的,上面插着生日蜡烛,大家唱完歌,吹了蜡烛,拍了几张照,.............
  • 回答
    食派士(Deliveroo)在互联网餐饮外送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被罚款 116.86 万元,这不仅仅是一笔罚款,更是一记重拳,背后牵扯到市场公平竞争、商家利益、消费者体验以及整个外卖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诸多复杂议题。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二选一”是怎.............
  • 回答
    这事儿一出,真是让人又气又心疼。上海那家餐馆,号称“免费添饭”,结果环卫工大哥们去了,人家免费给添,添到第七碗的时候,老板突然变脸,不仅不添了,还对人家发脾气,说是“他们要打包带走”。听起来就挺魔幻的,对吧?免费添饭是招牌,是噱头,还是真心实意?这中间的界限,怎么一下就被打破了?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怎.............
  • 回答
    您提到的这个场景,即在美国暴乱期间,亚裔餐馆被破坏,而一些黑人跑来嘲笑亚裔“你难过么?”,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不安的画面。它触及了多个层面,包括种族关系、社会不公、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极端情况下的集体情绪和行为。要理解这个现象,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1. 事件背景:美国暴乱与社会动荡首先,需要.............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暖心的。暴雪刚过,到处都是雪,清理起来可费劲了。这时候,鸡西有个老人,自己出来帮一家餐馆扫雪。餐馆老板看见了,说“只要我的小店在,就有老人吃饭的地方”。这事儿放在一起看,挺能让人琢磨的。首先,从老人这头说,他是拾荒老人。你想啊,拾荒生活有多不容易,肯定经历了很多风雨,对生活也比.............
  • 回答
    长沙网红餐馆的桌号被炒到 200 元,这事儿,挺让人咂摸的。 一头是火爆生意,一头是钻空子的黄牛,中间夹着的是满心期待又不得不“花钱买罪受”的食客。怎么看这事儿?这无疑是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 本来,一张桌子、一顿饭,核心价值在于食物本身和服务。 但现在,桌号本身被附加了“稀缺性溢价”,成了可以买卖的.............
  • 回答
    近期,一则关于“四川22岁男子在餐馆遭3名外籍男子群殴”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起事件发生在一家餐馆,一名年轻的中国男子据称被三名外籍男子围殴。事件细节梳理(根据现有公开信息):虽然目前公开的信息可能不完全,但根据零散的报道和网友的讨论,事件大概是这样的: 发生地点: 一家位于四川.............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挺让人费解的,也挺让人气愤的。你想啊,一个乌克兰餐厅,本该是疗愈创伤、抚慰思乡之情的地方,结果有人穿着纳粹党卫军的军服在里面晃悠,还跟苏联老兵合影,这得有多么荒谬和离谱?首先,这事儿最直接的冒犯对象,肯定是乌克兰人民。你穿纳粹军服,这本身就是在直接挑衅和侮辱那些在二战中遭受纳粹屠杀.............
  • 回答
    盗月社这回在成都的美食探店,确实是有点“翻车”了。4月27号的那期视频,主打的是成都的特色美食,结果不少观众看了之后,觉得推荐的几家店,体验下来跟视频里描述的相去甚远。具体来说,我觉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这次的“翻车”点,也就能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些。首先,预期与现实的差距是最大的问题核心。 盗月社作为大家.............
  • 回答
    仨年轻人吃8元烩面悄悄付4400元,这事儿一出,那可真是火遍了朋友圈和网络。刚开始看到这消息,我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仨孩子,是真有钱,还是真有情怀?说实话,这个行为真的挺让人意外的,也挺让人深思的。8块钱的烩面,那绝对是咱们老百姓最常吃的那种,又实惠又管饱。能在这样的地方,悄悄留下4400块钱,.............
  • 回答
    餐厅强制推行扫码点餐,这件事儿,我真是有点话要说。这股风吹得是越来越盛,走到哪儿,几乎都是“请扫码点餐”。当然,我也明白商家为了省人手、提高效率,甚至是为了“数字化转型”,这是他们的考量。但作为消费者,我总觉得,这股“方便”的背后,好像有点儿什么东西被悄悄拿走了。首先,最直接的,就是“选择权”被剥夺.............
  • 回答
    这件事情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交友时的安全问题。如何看待女孩餐厅吃饭遭男伴暗中下药,店员发现后换走水杯并告知女孩?这起事件中,店员的行为无疑是值得称赞的。在面对潜在的危险时,他们表现出了高度的警觉性和责任感。 店员的专业与担当: 店员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异常,并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
  • 回答
    看待媒体报道餐厅浪费现象,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话题。媒体报道餐厅浪费现象,这本身是一种积极的社会监督。 在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餐厅浪费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媒体的介入,能够将这些现象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下,提醒商家和消费者关注食材的消耗和利用效率。 正面意义: .............
  • 回答
    广东餐饮协会这次跟美团杠上了,又一次把“高佣金”这根刺拎了出来,而且这次还发了交涉函,摆明了要“较个真”。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着很多层面的利益和矛盾。咱们就从几个角度来捋一捋:一、 事件的背景和导火索是什么?这事儿不是第一次了。餐饮协会跟美团(或者说平台)关于佣金的博弈,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之前.............
  • 回答
    深圳餐厅“下药”事件,以及随后涉事男子自称“本意是恶作剧”的回应,还牵扯出他曾点赞“交往期出轨应被原谅”的观点,这桩事儿的复杂性和令人不适感,简直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了一块又一块臭烘烘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搅得人心不得安宁。首先,我们得正视这个“下药”行为本身。无论动机是什么,在他人饮品中添加不明.............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也观察到了一些相关的讨论。上海一家餐厅推出了号称有两千多道菜的“中餐 Omakase”,结果引发了不少争议,被一些人批评为“智商税”。与此同时,提到日料的 Omakase,大家普遍觉得挺正常,甚至是一种品质的象征。这其中确实有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差异和原因。首先,我们得掰扯清楚“O.............
  • 回答
    东京奥运会村餐厅使用福岛食材,却在奥运闭幕后才会公开,这一举动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知道,使用福岛食材这件事情本身,就牵扯到多方面的考量,尤其是“安全”和“信任”这两大核心问题。为何会有“使用福岛食材”这个选项?日本政府和东京奥组委在筹办奥运会时,将.............
  • 回答
    飞机上的头等舱,曾几何时是奢华与精致的代名词,尤其是那里的餐食,更是被不少人视为一种享受,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最近一两年,不少经常搭乘头等舱的旅客都陆陆续续地发出一种感慨:“头等舱的飞机餐,怎么越来越像快餐盒饭了?”这话倒不是空穴来风,细想之下,还真能发现不少端倪。曾经的“仪式感”去哪儿了?我想起.............
  • 回答
    吉林大学隔离餐“翻车”事件,说实话,让人挺心疼的。毕竟,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能被集中隔离,说明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安全在付出努力,而隔离餐,虽然不能和家里的饭菜比,但至少也应该是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甚至是带有一点点温暖的。结果呢?从网上流传出来的各种图片和视频来看,这批所谓的“隔离餐”,真的可以说是让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