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特尔删除了公开信中的涉疆内容,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回答
英特尔在收到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应后,删除了其供应商行为准则中关于新疆的表述,这一事件释放了多重信号,值得详细解读:

一、 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重视程度极高,并愿意做出实质性妥协:

经济利益驱动: 英特尔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中国市场对其营收和利润至关重要。中国不仅是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对芯片有着巨大的需求。此外,英特尔的供应链深度植根于中国,许多生产、组装和测试环节都在中国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在中国市场遭遇重大损失、影响其在华业务运营,甚至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制裁或抵制,英特尔选择删除相关表述,显示出经济利益是其首要考量。
市场准入的敏感性: 在许多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不成文的规则。对于涉及政治敏感话题的企业来说,尤其需要谨慎。英特尔的行为表明,它愿意为了维持在中国市场的准入和良好运营而调整其全球政策的表述,即使这可能与其在其他地区或在全球层面的价值观表述有所冲突。
供应链的脆弱性: 英特尔此次快速删除涉疆内容,也暴露了其在全球化供应链中对中国环节的依赖程度。一旦中国政府或消费者采取强硬措施,其供应链可能受到严重干扰,这对其整体运营和产品交付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维护供应链的稳定,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稳定,是英特尔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二、 在国际政治压力与中国市场利益之间权衡后的战略选择:

避免政治漩涡的风险: 新疆问题是当前中美关系中最具争议性的议题之一。美国及其部分盟友指责中国在新疆存在人权侵犯行为,并因此实施了相关制裁。英特尔作为一家美国企业,其供应商行为准则的表述很容易被解读为对这一政治立场的公开表态。删除相关内容,是英特尔为了避免被卷入中美之间的政治漩涡,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
市场和政治的双重压力: 英特尔可能同时承受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美国政府和部分民间组织可能因为其供应商行为准则中的“新疆”字样而对其施压,认为其在人权问题上立场不明确。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和消费者则会对任何被视为“干涉中国内政”或“污蔑中国”的内容进行强硬回击。删除涉疆内容,是英特尔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小化损害”的平衡点,尽可能地安抚中国,同时试图减轻来自西方的压力。
灵活的“政策执行”与“信息传递”策略: 企业在执行全球政策时,并非总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在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敏感问题时,可能会根据当地的法律、文化和政治环境调整其沟通方式和政策表述的侧重点。英特尔此次的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灵活的“政策执行”或“信息传递”策略,即在核心的供应商行为准则(例如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反对强迫劳动等)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对外发布的具体措辞。

三、 对其他跨国企业在华运营的启示和警示:

“中国优先”或“规避风险”成为部分企业的共识: 英特尔的举动为其他在华运营的跨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进一步巩固了“在中国做生意,就必须非常小心处理涉及中国主权和内政的问题”这一共识。企业在制定政策和对外沟通时,会更加审慎,优先考虑如何在中国市场生存和发展。
言论自由与商业现实的冲突: 这一事件也凸显了跨国企业在全球化运营中,其在其他国家宣扬的价值观(如人权、自由表达等)与在中国市场的实际商业需求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当这些价值观的表达触及中国的敏感神经时,企业往往不得不优先考虑商业利益。
中国市场的“规则制定者”地位: 在处理涉及中国政治敏感性问题时,中国方面往往能通过其市场影响力、舆论引导以及潜在的行政干预等手段,有效地影响跨国企业的决策。英特尔的事件再次证明了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市场,其在规则制定和影响全球商业实践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未来可能更谨慎的沟通策略: 预计未来跨国企业在与新疆相关的问题上,可能会更加谨慎地措辞,避免使用可能引发争议的词语,或者干脆避免提及。他们的沟通策略将更加侧重于法律合规性、商业道德等普适性原则,而非可能引发政治敏感的特定议题。

四、 对信息传播和舆论的复杂影响:

中国官方和媒体的肯定: 中国官方媒体和支持者可能会将英特尔的行为解读为“尊重中国主权、承认中国在新疆问题上的立场”的积极信号,并以此作为宣传的论据,证明外部势力对中国的指责是错误的。
西方社会的质疑和批评: 在西方社会,英特尔的举动可能会引发一些人权组织、政界人士和媒体的批评,认为这是企业屈服于政治压力,放弃了其应有的价值观和道德立场,是对中国政府人权政策的默许。
信息透明度和企业责任的讨论: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关于企业信息透明度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企业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如何在维护自身商业利益的同时,也承担起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价值观责任,是一个复杂且持续存在的挑战。

总而言之,英特尔删除涉疆内容的行为,是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经济利益、市场准入、政治风险和价值观表达之间进行复杂权衡后做出的一个具有高度战略性的选择。它表明,中国市场对全球巨头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了让它们愿意调整对外表述的程度,同时也为其他跨国企业在华运营提供了“经验教训”,并加剧了围绕企业责任和政治敏感性的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话说对川普当年有个评价“大战在前还不发军饷的绝代昏君”,说的是川普让各国小弟联合反华还不给好处。

可拜登证明了川普还是保守了。人拜登连强迫自家的企业反华也不给好处。让你们知道昏君上面还有更昏的。

user avatar

谢邀,很显然是受不了舆论压力、改到了和其他跨国公司相同的口径。

就在改的这天,英特尔的CEO Gelsinger同学在大西洋理事会主办的研讨会上说了如下表态:

我们发现,我们没有理由呼吁一个特定的地区,特别是当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问题的时候。
我们只是修改了规则,这个政策本身没有改变。对,我们改了规则,以不包括任何特定的地区。
对,我们从未从新疆采购原材料。


这也是Gelsinger同学第一次对新疆问题做表态,之前Intel一直都是由负责法务的副总裁Steven Rodgers表态的,他在去年7月接受美参议院质询的时候,明确表示“接受和认同美国国务院的论述”。

要知道,当时接受质询的五家公司里,Airbnb、可口可乐、宝洁和VISA都是“尊重论述但保留意见”,只有这位英特尔副总裁跳了出来。

而现在显然看事情闹得太大,就由CEO出来打了个圆场。

简单来说,就是从特立独行的出头鸟、变回了和其他跨国公司相同的口径,模糊处理。

本质上他们仍然认为新疆发生了他们认为发生的事,但同时又认为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这种事情。

当然,对于这些跨国企业,赚钱才是第一位的,其他其实都无所谓。

user avatar

英特尔原来的操作纯粹就是喝多了。还有一些企业也是一样。

现在这样一弄,弄得里外不是人。中国觉得你分裂中国,美国觉得你为钱跪了。

就拿最近特斯拉跑新疆去建展厅的新闻来说。一堆美国政治人物施压,马斯克平常那么喜欢抬杠的主,就当没听见。

有的事,如果你没有绝对的把握。头都不要起,起了头,后面的麻烦事只会一个接一个。

user avatar

美国媒体已经被美国的恨国党绑架了。美国政府同样也是被渗透了,作为一个自由国度,美国人生来享有自由的权利,而美国法人(企业)作为美国人组成的一个组织,也同样拥有自由的权利,美国企业想和哪个公司做生意,想和哪个国家做生意,这是美国法人的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美国政府现在强迫英特尔禁用来自新疆的原料和产品,美国已经违背了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事实上已经成为一部分反美人士的傀儡政权,民主党反动派祸国殃民,必须要清洗,让美国法人重新获得商业自由。


民主党反动派监视美国企业,让企业在美国现任傀儡政权下进行商业活动,根本目的就是想让美国企业生意越来越难做,减少美国企业在全世界的市场份额,将市场拱手让人,从而摧毁美国经济,让美国衰落,从而让别的国家替代美国的地位,用心极其险恶,拜家王朝(好像败家也说的通)骄奢淫逸,拿着美国纳税人的钱去给外国人花,美其名曰和平演变,殊不知美国政府腐败已经根深蒂固,基层将这些工作层层外包,水军只会复制粘贴发表低质量评论“感恩”“赢麻了”“急了”等等,进行毫无意义的复读机行为,以此骗取补贴,拜家王朝真败家,打着民主国家的口号,干的是独裁政权的事情,破坏了美国的商业自由,华盛顿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毁在拜家王朝手里,拜家王朝以后会被历史唾弃。夺回美国,刻不容缓。

user avatar

很狡猾的手段,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能应付。

删除了明面的公告,没有明确的表态,也没有纠正措施,应付了在中国舆论,可以继续在中国做生意。行动上遵守美国的要求,不雇佣新疆地区务工,不使用新疆地区产品,而且没有明确表态反对谣言,实际上完全配合了美国的指控。

不止英特尔这么干,实际上很多跨国公司都在这么干,他们已经学精了,不会公开的表示拒绝新疆地区务工和产品,但他们不会雇佣新疆务工和新疆产品。

只要不强制要求他们公开表态站队,不强迫他们雇佣新疆地区务工和使用新疆地区产品,他们可以通过这种狡猾手段,从中美两国相关争端中脱身。而整件事情上唯一受害的还是中国新疆,新疆人依旧被这些公司侵犯平等就业权利,新疆产品依旧被抵制。

user avatar

为了钱,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