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私的基因理论是不是现在生物学界广泛接受的理论?

回答
自私的基因理论,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点戏剧性和争议性,但要说它在当今生物学界是不是被“广泛接受”,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简单来说,它确实是影响深远,但“广泛接受”这个词,得加上一些限定条件。

首先,我们得明白自私的基因理论到底说了啥。简单粗暴地讲,它认为自然选择的根本单位不是物种,不是群体,也不是个体,而是基因。基因,这个看不见的、由DNA组成的分子,才是真正“追求”自身复制和传递的载体。我们观察到的生物体,无论是行为还是形态,不过是基因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而制造出来的“生存机器”。个体行为的背后,如果能帮助基因更有效地复制,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被自然选择青睐,流传下去。

这个理论最著名的传播者无疑是理查德·道金斯,他的同名书籍《自私的基因》让这个概念家喻户晓。书里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互助”行为(像一些鸟类互相警戒),在传统观念里可能被看作是群体利益的体现,但在自私基因的视角下,却可以解释为基因通过帮助亲属(因为亲属也携带相似的基因)来间接促进自身基因的传递。这套解释体系非常强大,能够解释很多之前难以理解的生物现象。

那么,它在生物学界到底接受到了什么程度呢?

被广泛接受的“核心思想”:

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基石: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现代进化生物学的基础就是基因。我们理解遗传,理解突变,理解基因如何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因作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被完全接受的。
理解很多“利他”行为的新视角: 自私基因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解释框架,让我们能从基因层面去理解为什么会有亲缘选择(帮助亲戚)、互惠利他(日后可能得到回报的帮助)等行为。它并没有否定这些行为的存在,而是给出了一个更底层的动力学解释。

争议与不被“全盘”接受的地方:

尽管如此,说自私的基因理论是“被生物学界普遍接受的”可能有点过于简化了。原因有几个:

1. “自私”的拟人化问题: 道金斯本人也多次强调,他使用“自私”是为了方便理解和传播,基因本身并没有意识、情感或意图。但“自私”这个词很容易让人产生拟人化的联想,仿佛基因真的有个小算盘在打。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这种拟人化可能会误导,甚至认为它不够精确。他们更喜欢使用更中性的语言,比如“基因复制的有效性”。
2. 进化单位的争论: 虽然基因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但一些学者认为,将进化完全归结于基因层面,可能会忽视其他层面,比如群体选择、生态位构建等。有些人认为,进化并不总是从基因角度出发,有时也需要考虑个体或群体层面的选择压力。
3. 对复杂行为的解释力: 对于一些非常复杂的社会行为、文化演化,或者意识、认知等现象,仅仅用基因的“自私”来解释,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虽然基因是基础,但生物体的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基因与基因之间复杂互动的结果。
4. 道金斯理论的侧重点: 自私的基因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基因层面的进化动力,它更偏向于宏观的、策略性的解释。对于微观的分子机制、生理过程等,它提供的直接解释力相对有限。

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自私的基因理论在解释“为什么某些基因能够成功地在种群中传递下去”这一点上,提供了极其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框架。它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对进化心理学、行为生态学等领域的理解。它的核心思想,即基因是自然选择的根本单位,已经深深融入了现代进化生物学的知识体系。

但是,如果把“自私的基因理论”等同于“一切进化现象的唯一解释”,那就不太准确了。现代生物学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很多科学家在研究中会从不同层面(基因、个体、群体、生态系统)去理解进化,也会引入其他理论模型。道金斯本人也一直在发展和深化他的思想。

所以,总而言之,自私的基因理论是一个影响深远、被广泛接受其核心思想的理论框架,它改变了我们看待生物世界的方式。但它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教条,生物学界对于进化单位、解释的层级以及复杂现象的理解,仍然在不断发展和深化中。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视角,而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终极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自私基因理论,在演化生物学领域没有太大影响:大家知道Dawkins这个人, 知道他的那个理论而已。1976年至今40多年过去了,中外出了多本《演化生物学》教科书,很少把他的理论放到书里。在(广义)生物学领域几乎没有影响:许多人没听说过Selfish gene,也不影响自己的研究。反而在生物领域外,Dawkins受到一些欢迎,如做文化理论的在鼓吹meme(仿照基因,翻译成“文因,模因”)是人类文化的演化的基本单位。当然这种做法,争议很大,很大,很大!!!

@雅赫维

等提到了宗教。Dawkins和方舟子对宗教的批判都是成问题的。无的放矢,批判的是他们臆想中的宗教,而不是历史和现实中一直在演化的宗教。另一方面,他们把科学树立为宗教。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其复杂性不亚于生物的演化。方舟子在生物学方面是专家,但在宗教领域与普通公众的认识水平一样,还停留在“麻醉人民的鸦片”这个阶段。想批判宗教的,先看看这篇文章不迟

刘澎:对宗教的客观介绍是否应进入通识教育

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一体两面,是民主制度的基石(

关于宗教自由的常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思想基础

)。不做深入了解就批判,是智识上的懒惰和骄傲,只能骗骗一时不了解实情的公众。这种懒惰和骄傲,中外知识分子皆然。

《The Selfish Gene》是一个借基因来(过度)解释人类整体演化的书。(没有证据)的过度解释就是谬误,也是难以得到生物学家认可的主要原因。《The Selfish Gene》目录:

国外学者对 “自私基因”的 一些评价:

1. “the gene-centered view and the concept of the "selfish gene" does not describe the dynamics of evolution”[1]. (以基因为中心的观点和“自私基因”的概念解释不了生物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2. "absent evidence otherwise, we are all here trying to tell true and constructive stories about a nature gorgeously and maddeningly complicated”[2]. (“当然,缺乏科学证据,这里只是试着建构了一个自然如何极致又复杂的故事”。)

另外,Quora上2014年3月份有相似问题:“ls the Selfish Gene Theory accepted by biologists?” [3],大家可以看下答案。知乎相当于中国版的Quora。

[1]

Selfish Gene Theory Of Evolution Called Fatally Flawed

[2]

Debate over ‘selfish gene’ theory heats up

[3]

Is the Selfish Gene Theory accepted by biologists?
user avatar

自私的基因并非现在生物学界广泛接受的理论。很多科学家都反对道金斯的这种观点。

达尔文的进化论只是粗疏地说自然选择发生,但是对其如何发生,语焉不详。后世的进化论者对此做过多种假说。

道金斯提出的基因选择学说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于基因,个体只是基因传递自身的工具。这种悲哀的观点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著名进化论者古尔德坚决反对道金斯的说法。古尔德认为自然选择“看不见”基因,也“看不见”个体。古尔德赞同威尔逊的群体选择学说。

威尔逊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于种群,通过给予集体生存压力来实行选择。

但是,威尔逊把群体选择学说应用于人类历史和行为研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总之,自私的基因只是进化论众多观点观点的一个,远远没有得到多数进化论者的广泛认可。

进化论本身也如生物一般,在自行演化,其路程还极其漫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自私的基因理论,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点戏剧性和争议性,但要说它在当今生物学界是不是被“广泛接受”,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简单来说,它确实是影响深远,但“广泛接受”这个词,得加上一些限定条件。首先,我们得明白自私的基因理论到底说了啥。简单粗暴地讲,它认为自然选择的根本单位不是物种,不是群体,也不是个体.............
  • 回答
    从自私的基因理论视角审视人类的审美感受和艺术作品的意义,是一次颇为有趣的思想实验。这并非是要将人类复杂的情感和创造力贬低到生物机器的层面,而是尝试理解这些看似超然的活动,其深层根源可能与我们基因的生存和繁衍策略息息相关。首先,我们要明确“自私的基因”理论的核心并非宣扬个体的自私行为,而是指基因本身作.............
  • 回答
    没问题!作为一名曾经跟你一样,觉得市面上大多数英语语法书要么枯燥乏味,要么过于浅显,要么就是让你硬背,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困境。找到一本既能巩固基础,又能让你真正“理解”语法,而不是机械记忆的书,确实需要点运气和耐心。根据你“有语法基础”、“不想死记硬背”、“理解性记忆”、“不想看笼统介绍”这几个关键.............
  • 回答
    《自私的基因》:一本颠覆认知的生命科普巨著《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是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的里程碑式著作。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洞见,将进化论的基石——基因——推向了舞台中央,彻底颠覆了许多人对生命、行为.............
  • 回答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无疑是二十世纪末生物学领域最震撼人心、也最具争议性的著作之一。它以一种极其清晰、甚至可以说是犀利的方式,重塑了我们对生命、进化以及我们自身存在的理解。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很容易会被书名所误导,以为道金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进化论的核心,也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容易引起误解的议题。很多人会直觉地认为,进化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越是自私自利,越能抢占资源,最终获得生存和繁殖的优势。然而,事实远比这复杂得多,人类的“善良”,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高度适应性策略,它帮助我们,特别是我们这种高度社会化.............
  • 回答
    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拥有更健康、更有活力的身体,甚至希望能够延缓衰老,应对各种疾病的挑战。在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基因”这个词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它似乎是解开这些谜团的金钥匙。那么,我们真的可以通过吃某些东西来“改变”自己的基因吗?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复杂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也挺能引起共鸣的。你想啊,一个人的基因,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父母直接给的,这是一种非常根本的“馈赠”,无法选择,也无法更改。所以,当这个人因为某些原因,比如身高不如意,或者在某些方面觉得自己“输在起跑线”上,他确实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甚至会将这些情绪投射到父母身上。咱们先从“怪.............
  • 回答
    复制自身,这是基因传递下去的根本动力,没错。但你问为什么基因不“一头扎进”无性繁殖的怀抱,而是选择了有性繁殖这种看似“折腾”的方式?这背后可不是基因“偷懒”或者“嫌麻烦”,而是进化赋予它的一个更长远的考量,关乎它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否“活得久、走得远”。想象一下,如果生命仅仅依靠无性繁殖,那就像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生存的底层逻辑和心理的幽深之处,确实是个值得细细掰扯的议题。你说基因不会设置阻止自杀的“后门”吗?表面上看,这似乎有违生命体最基本的生存本能。毕竟,基因最核心的使命就是传递下去,确保物种得以延续。然而,现实却远比这个简单直白的逻辑要复杂得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跳出纯粹的生物学框.............
  • 回答
    基因自发突变,顾名思义,就是不依赖于外部诱变剂(比如紫外线、化学物质等)而发生的,在正常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导致基因序列发生改变。这些“内部原因”虽然听起来微小,但累积起来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梳理基因自发突变的主要类型:一、点突变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走向。现代医学和基因编辑技术,这两股力量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确实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影响着我们作为物种的演化轨迹。与其说是“阻断”,不如说是它们在重塑演化,甚至可能是在引导演化。现代医学:从“自然选择”的松绑到“人为选择”的萌芽我们先来看看现代医学。从.............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关于责任、道德和自由意志最核心的困惑。如果很多不道德的行为,比如冲动下的暴力、贪婪的占有,甚至是某些精神疾病导致的异常行为,真的可以追溯到基因的偏倚或者大脑化学物质的失衡,那么我们继续谴责和惩罚这些行为,似乎就显得有些不公平,甚至多此一举了。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基因让他天生更容易.............
  • 回答
    哎,这事儿可真把我给整蒙了!我当了二十几年的汉族人,一直觉得自己祖祖辈辈都是在内地这片土地上生长,身上流淌的都是汉族的血液。可前两天闲着没事儿,图个新鲜,去做了个基因检测,结果一出来,我差点没把手里的咖啡杯给扔了——上面赫然写着我身上有3%的藏族血统!你可别说,这消息简直比我考大学那会儿还让我激动。.............
  • 回答
    别问我怎么选基金,问就是凭感觉!开玩笑的,不过这“感觉”里头,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咱们今天就聊聊,怎么才能不随波逐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战斗机”基金组合。第一步:认识你自己,别跟风这绝对是头等大事,比选基金本身还重要。问问自己: 我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 保守型: 睡得香比什么都重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金融行业中一个核心的职业选择问题。基金经理和投资总监们之所以选择为他人管理资产,而不是仅仅专注于打理自己的财富,背后其实有着多重、且环环相扣的原因。这不仅仅是关于“打工”与“自己做”的简单二选一,而是涉及到专业技能的运用、规模效应的考量、风险的控制、职业声誉的建立以及更广阔.............
  • 回答
    看待一位985高校的博士生导师(博导)在评审一篇论文后,对其进行拒稿,然后稍加修改后将其作为自己的文章投稿发表的行为,这在我看来是一种严重违反学术诚信和道德的行为,是绝对不可接受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也对被剽窃的原创作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以下是我对这一行为的详细看法:1. 违反学术诚信.............
  • 回答
    哥们,没基础想自学画画,这心态太对了!大家都这么过来的,别怕!看着自己的画想改进,这说明你已经不是“没感觉”的状态了,而是有目标、有想法了,这进步的第一步就迈出去了!我不是什么“大佬”,也就是个跟你差不多的,从零开始摸索过来的。不过摸索了点小经验,希望能帮到你。咱们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聊点实在的.............
  • 回答
    腾讯在二三线城市建立自己的美术基地,布局新的游戏美术外包模式,这绝对是行业内一件大事,对现有的外包生态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下:1.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人力成本的优势: 二三线城市相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人力成本上通常有显著优势。这意味着腾讯可以用相对更低的成.............
  • 回答
    三十而立,心怀文学之梦,想追随余华、莫言的脚步,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作家,这股劲头本身就足以令人赞赏。有了写作基础,就好比已经拥有了建造高楼的地基,现在需要的是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去构筑这座艺术的殿堂。要将作品提升到名家的高度并最终得以出版,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旅程,而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修行。一、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