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人类没有发展出攻击性的器官?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涉及到人类演化、生物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层面。虽然我们没有像狮子的尖牙利爪或犀牛的角那样专门、独立发展的、用于直接物理攻击的大型器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缺乏攻击能力,而是我们的攻击方式和载体更为复杂和多样化。

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一、 人类的演化策略:智力与合作而非个体蛮力

人类的演化路径与大多数其他动物存在显著差异。在生存和繁衍的竞争中,我们的祖先并没有选择通过发展强大的身体对抗能力来取得优势,而是选择了另一条更具“成本效益”的道路:

大脑的优势: 人类的大脑是我们在演化中最显著的“器官”。它赋予了我们高度的智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语言交流能力以及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这些能力远远超过了单纯的物理力量。
工具的使用: 与其发展出尖牙利爪,人类更擅长制造和使用工具来弥补身体上的不足。一块石头可以变成投掷武器,一根树枝可以变成长矛或棍棒。这些工具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攻击和防御能力,而且比生物体的特定器官更加灵活多变。想象一下,一个没有尖牙的人类用石斧砍伐树木制作长矛,其攻击力可能远超没有工具的任何动物。
合作与社会性: 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我们能够通过语言、情感和共同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协作。一群人类协同作战,其整体的攻击力和防御力是任何单一生物体都无法比拟的。这种社会性使得我们能够集体狩猎,集体防御,甚至发动有组织的战争。

二、 生物学上的考虑:能量消耗与演化压力

发展和维持专门的攻击性器官需要巨大的能量投入,并且在演化过程中需要持续的自然选择压力。

能量成本: 发展和维持像巨大利爪、强壮的角或者坚硬的骨质外壳等器官,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生长、修复和维持。在许多演化阶段,人类的生存可能更加依赖于智力、敏捷性和获取食物的效率,而不是发展这些高能耗的器官。
演化压力: 自然选择会偏爱那些能提高个体生存和繁殖机会的特征。如果人类祖先所处的环境,个体间的直接物理冲突是主要的生存威胁,并且通过发展某些攻击性器官能显著提高胜算,那么这些器官可能会在演化中被选择出来。然而,在早期人类演化过程中,环境中的挑战更多的是食物获取、躲避捕食者、适应多变的环境以及与同类进行有限的竞争,而非大规模的个体搏斗。智力、合作以及工具的使用,在应对这些挑战时,可能比发展攻击性器官更有效。

三、 对抗性演化的“替代方案”: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虽然没有专门的攻击性器官,但人类的身体本身也具备一定的攻击潜力:

强大的四肢: 人类拥有强壮的上肢(手臂和双手)和下肢(腿部)。我们可以用拳头进行有力的击打,用脚进行踢击,用手臂投掷物体。我们的双手更是极其灵活,可以抓握、扭转、敲击,为工具的使用提供了基础。
耐力: 人类是出色的长距离奔跑者,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这种耐力在狩猎和追击(或逃跑)中非常重要,可以被间接视为一种“攻击性”的优势。
灵活性和敏捷性: 相比许多体型庞大的动物,人类的身体更加灵活和敏捷,能够做出复杂的动作,躲避攻击,寻找有利的攻击角度。

四、 攻击方式的多样化:心理、社会和技术

人类的“攻击性”远不止于物理层面,它更多地体现在:

心理和情感: 愤怒、敌意、嫉妒等负面情绪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它们可以驱动个体采取攻击性行为。我们的大脑能够产生复杂的心理策略,包括欺骗、恐吓、操纵等,这些都是非物理的“攻击”。
社会结构和规则: 人类社会发展出了复杂的社会结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引导攻击行为。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或者通过集体力量(如执法、战争)来施加“攻击”。
技术和武器: 如前所述,人类制造和使用武器的能力是其最强大的攻击性体现。从石器时代的长矛,到现代的枪炮、导弹甚至核武器,人类的攻击能力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呈指数级增长,远远超越了任何生物体自身演化出的攻击器官。

五、 存在“攻击性”的痕迹:但不一定是专门器官

在人类的身体中,确实存在一些与攻击相关的特征,但它们并非独立发展的、专用于攻击的“器官”:

牙齿: 虽然人类的牙齿不像食肉动物那样锋利用于撕咬,但我们的犬齿(虽然相对较小)仍然可以用于撕咬,而臼齿则用于咀嚼食物。在原始社会,牙齿也可能作为最后的防御手段。
指甲: 指甲有一定的硬度,可以在近距离冲突中抓挠对手。
肌肉力量: 人类发达的肌肉系统是力量的来源,可以用于击打、投掷等动作。

总结来说,人类没有发展出专门的、独立的大型攻击性器官,是因为:

1. 演化策略的转向: 我们将生存和竞争的优势从个体蛮力转移到了智力、工具制造和复杂社会协作上。
2. 能量和成本效益: 发展专门攻击器官的能量消耗可能高于其带来的收益,相比之下,智力和工具的投资回报率更高。
3. 攻击方式的非线性发展: 人类的攻击性更多地体现在心理、社会和技术层面,而非局限于生理结构。

我们通过“大脑”这个最强大的“器官”,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工具和协作能力,极大地弥补了身体在直接物理攻击上的不足,并最终成为了地球上的主导物种。我们的“攻击性”体现在我们能够改变环境、制定规则,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影响和改造世界,这是一种远比尖牙利爪更为深邃和强大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曾经我想拥有利爪,被我妈摁着剪掉了指甲。

曾经我想拥有满是细菌足以致死的唾液,我妈摁着我刷了牙。

曾经我想拥有锋利重叠的利齿,我妈让牙医给我整回去了。

曾经我想拥有矫健的身手,我妈把我摁回椅子上让我好好写作业。

曾经我想拥有媲美黑猩猩的打击力量,在赔了同学医药费之后我老实了。

后来我想另辟蹊径进化出骨刺,大夫说这是骨质增生。

然而我的野性依然在呼唤我

每当我想找回作为一个哺乳动物野性的时候,身边朋友总会对我说“你做个人吧。”

后来我发现是其他不思进取的恐怖直立猿影响了我光荣的进化,我选择当一个夜行生物,这次他们没有发现,我昼伏夜出,黑夜就是我的主场,我于阴影之中徘徊,我在午夜时分四处掠食。

后来,因为熬夜,我变秃了,也圆润了。

攻击性的器官至今还没有进化出来

脂肪含量极高的肝脏倒是因为宵夜进化的差不多了

快乐水都不敢喝正常糖分的了_(´ཀL`」 ∠)

进化我现在已经不考虑了,怎么退化掉我肚子上的肉变成了重中之重(つД`)

user avatar

我的牙齿能轻松将火腿肠包装皮咬开

我的鼻子能轻松嗅到百米内烧烤摊的气味

我敏锐的视觉可以在食堂最快搜寻到自己想吃的午饭

我强有力的双臂可以帮舍友拎六份盒饭

难道我还不是草原最强捕猎者?

你好大的胆子!

user avatar

人类有四个攻击器官,只是你从来不需要用他们,也就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存在。

一个是肘子,肘骨尖端没有任何软组织而且是人体最坚硬的部分之一,与牙齿一样是7(开始写的7.5,后经过回复提醒查证,为6—7,特此更正)硬度,而且及其厚实,弯曲手臂后整个又呈现最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人体其他部分的骨骼才4—5硬度,7硬度已经超越了大部分金属,这也是很多武师可以用肘击碎石头的原因 。

而且肘的摆动力臂很短,同时很容易加入腰腹结构,形成非常可怕的肘击力道。肘击在绝大部分格斗赛事里禁止,其中最可怕的十二点肘击(由上向下砸)是合法赛事永久禁止招式,一招可以直接砸碎正面额头的头盖骨,那是人类头骨最硬的部分,可以拿来当头锤用的地方,也会被十二点肘击直接砸碎。这一招出手可以直接要人命。


一个是足根,也就是脚后跟,这个部位极端坚固,犹如一把肉质大锤,配合本来就非常有力的大腿肌肉,形成的抡击能够造成严重的内伤。

而且足跟与手肘还没有什么痛觉,就是为了用来打击的

第三是前臂,前臂让人类可以勒毙同体型野生动物,这是四足行走的生物永远无法掌握和防御的战斗手段。一旦被人类锁喉或者勒紧后背,四足动物除了靠蛮力强行挣脱外毫无办法,牙齿和爪子都无法触碰到人类。可惜的是,体重差不多情况下,能靠腰腹力量就挣开人类上肢的四足生物目前还不存在于世界上。所以绝大部分时候这些动物只能被活活勒死,或者被人类拥有的,同体重量级里最恐怖的上肢力量勒断肋骨甚至折断脊椎(很多人不知道,医生在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抢救的时候经常在按压胸部时候压断病人肋骨,这已经频繁到不算做医疗事故了。人类用手臂压力挤断同体型动物肋骨并非难事)。

第四个是直立,直立让人类比同体型野生动物要更高大,换言之换来了重力势能,直立让人类可以十二点肘击,踩踏,足球踢四肢着地的野生动物脆弱的背部脊椎,而动物却必须不自然的半直立,或者跃起才能袭击人类的胸腹脖子,然而这种行为会让它更容易被人类锁住或者空中无法变轨被肘击打落。同时人类还能利用前臂把前肢离地的动物整个拖拽身体离地面后摔在地上或者甩在硬物比如树木上,用这些东西作为钝器。对于四足动物身体结构来说,一旦他们前肢离地就无法阻止被人类整个拖离地面这个过程,而不离地不但无法攻击相对高点的人类要害,还等于把最脆弱的脊椎整个暴露在人类的肘下。可以说直立形态在同体型下是远远压了四足一头的,因为开始就已经占据了高位。


而且还要注意的是,人类平时的力量其实并不是这身体的极限,实际上人类平时只能发挥出身体极限1/3左右的力量(那些职业运动员很容易超频,但也因此,运动员往往很容易受伤),这是大脑在身体上的限制机关,因为再往上就会损伤肌肉组织。如果有超越了这个限值的需求,大脑就会继续长肌肉获得更高极限值,而不是解放力量。这也就是健身能把肌肉块练大的原因。

这也是很多精神病患者力气很大的主要原因,一个瘦弱的女性甚至要两个成年男性医师才能按的住。疯子往往已经失去了这种保护机制。

但是如果到了生死搏杀的阶段,大脑就不会再顾及这些了,人类的身体机能会接近全开,整体力量相较于平时会暴增,而且很多人说人类怕痛,其实人类根本不怕痛,痛觉是一种保护机制,是让人知道自己受损了,不要去继续扩大损伤,是一种为了生存进化的机制。这种机制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是不可能的。

到了需要搏杀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天然的兴奋剂屏蔽痛觉,减少恐惧,增加亢奋感,还会增加人的反应速度,配合暴增的力量,人类会快速的完成从一个文明人回归野兽的过程,因为这是刻在基因里的保护机制。

(其实这两点很多人应该体验过,有两种最直观的。第一点是运动,慢跑或者健身过的人应该知道,跑步往往是刚开始很累,但是越跑越轻松,似乎进入了状态。但是热身进入的这个“状态”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大脑在调节身体进入“战争模式”,开始分泌激素抑制你的肌肉的疲劳感。很多人甚至不小心扭伤了什么位置,也要到深夜或者第二天才能感知到疼痛,而且运动结束后会有亢奋感和轻微的眩晕感,这些都是“药物”摄取后的反应。话说回来博尔特真的很变态的地方在于他的奔跑速度已经让双腿达到了人类肌肉能够承受的极限值左右。如果跑的再比博尔特快一点,人类就会自己拉伤自己的肌肉了

至于反应速度,最直观的就是电子游戏,尤其是竞技性质的电子游戏,我们经常能够在电子游戏中一秒时间内做出决策判断,射击游戏的瞬狙,MOBA游戏中0.75秒的反击当身技能,格斗游戏里高玩们甚至能以1/6秒为单位卡点反击对手,这些想必很多人都做过,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日常时间里你似乎缺乏这种以秒为单位的反射呢?在人类迟钝的反应速度的错觉下,电子游戏世界里却天天都在发生以0.几秒为单位的对弈。实际上是因为电子游戏的拟真性质,玩家的反应速度被大脑强制增加了,所以认真打游戏真的很累 )

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其实平时都是处在“省电模式”,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超频运转。

此外还有胡子和头发。我们看这张图

现在的男人都不再留胡子了,但是胡子其实是有用的。他就跟雄狮的鬃毛一样,能够保护脖颈。一个留着长胡子的男人的脖子更难被野兽袭击,因为前面被一层厚厚的毛发阻挡了。

只是现代人为了美观和卫生已经自己剪掉了这层咽喉保护层而已。若是男人还留着大胡子,长头发,野兽想正面轻松袭击咽喉的几率基本为0。

人类能够在远古就把动物干碎,靠的可不仅仅是火和长矛,如果不能徒手干掉同体型掠食者,人类连下地发现火的资格都没有。摔跤这种上身前倾,双肘靠前准备击打,腰腹收紧,准备上抬配合前臂抛摔野兽的姿势,在野兽眼里看来丝毫不比蓄势待发的毒蛇更安全。

这个姿势下,人类的要害生殖器非常靠后难以捕捉,胸口腹部全部在双臂范围内,脖子被耸起的双肩整个包裹,脊椎肛门被直立的身体彻底覆盖在后面,攻击的方式又是以击打和抛摔为主的钝击和以压迫为主的绞杀,绝大部分野生动物对抗利齿尖牙进化出的绒毛,粗皮这种类软甲的结构对这种攻击抵抗力很差。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同体型的四足生物对这种姿势的人类几乎无从下口

user avatar

人类的四肢杀伤力可不低哦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现存的所有动物,只有人类的可以通过四肢精准地远距离投掷物体。在过去其他的人属物种(如尼安德特人)也能投掷,但今天在演化中幸存的只有我们现代智人。

这种能力是由生理结构决定的。《猩球崛起3》片头中猩猩掷出的标枪雨虽然看起来很震撼,但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使猩猩有人类的智慧,它们的生理结构也不能允许它们像电影中一样投掷长矛攻击。现实中猩猩确实偶尔可以投掷一些小物体,但是距离和精准度远不如人类。

有人类学研究[1]认为人类优秀的投掷能力来自于对弹性势能的储存与释放。相比起猩猩,人类有更灵活的腰部以增大力矩,更低的肱骨以增加运动范围,以及更加平的肩关节,有助于让胸大肌的发力方向与投掷的转动方向一致。这些特征大概在距今200万年前的直立人时期出现,大大加强了狩猎能力。

演化不是分配技能点的电子游戏,从来没有“智力发达体力就差“这个说法。人类确实头脑发达,现代生活也确实依赖科技,但别以为人类的身体就弱了。人类有超过地球上99%以上的动物物种的大体型、有适合长时间运动和散热的皮肤、还会自然界罕见的远程攻击,战斗力不差的(别老拿自己和狮子老虎比,除非你会滑铲)。

↑动画是EVA《新世纪福音战士》

参考

  1.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2267
user avatar

我把那啥计入攻击性器官了,尼玛,活活整出六十亿啊,任凭狮子老虎大象猎豹,通通歇菜。

要那么些利爪毒牙干嘛,又没快感!

user avatar

投掷这个极具攻击性的方式算不算?

user avatar

因为在狮虎狼鳄的眼里,抓握和抛掷简直是魔法。

大型动物普遍都没有隔空攻击的能力,它们遭到人类攻击的心理活动大概是这样的:哎呦我去那种动物前肢咋啥都长得出来?哎呦我去这帮家伙爪子比身体还长?哎呦我去身边没有敌人谁在咬我?哎呦我去快跑快跑?哎呦我去我是怎么了我怎么又受伤了?奶奶的我修炼多年的格斗距离观被颠覆了,死了算了……然后就死了。

一群魔法师,放着大火球不搓,抱怨自己拳头不够硬?给你猛虎的爪子鳄鱼的利齿,别说长矛弓箭,就是一把折凳就够你受了。

user avatar

牙齿会崩,爪子会断,毒液伤身,一旦损坏/空掉就需要大量能量补充。而工具随处可得,成本就是一段时间的劳动,效率还比身体高,为什么不用?

这是一些动物面对人类工具的反应:

兔子:这是什么?天啊!雪貂!赶紧跑!诶,洞口的东西是什么?(一会儿后)哦,是网啊。卒。

美洲豹:渣渣,一个锁喉你就跪了。额……他的爪子好像有点长?没事,我能咬掉……为什么他不疼啊?为什么他的能换爪子啊?为什么他攻击力那么高啊?咬你妈!卒。

老虎:我是百兽之王,我能一力降十会,不管是什么武器,一巴掌都能拍没,但我发誓这辈子都不会伤人。所以,尊敬的人类,请问能帮我把捕兽夹打开了吗?

野牛:这草真嫩,这角真帅,这肌肉真劲爆。周围也没什么危险啊,我怎么感觉有东西进入了我的身体?卒。

鱼:哇,吃的!哇,好痛!哇,我上岸了!哇,清蒸和红烧是什么,听起来好cool!

蟒蛇:渣渣,我近身后一个绞杀,这些脆弱的两脚兽就会筋骨寸断而死。不过他们进洞了我绞杀不了啊!那我咬,我死不松口,我死了。

河马:人类砍过来,我一个冲撞撞开武器,一口下去就能把他们咬成两截,或者直接一个滑铲绕开武器……绕开……我绕不开啊!卒。

鲸鱼:我在海洋里,跟恐怖直立猿井水不犯河水,而且我一尾巴能拍死一群人,应该很安全吧……

野猪:我年轻的时候,打架,打了75分钟,完事还能跑三十公里,人和猪的体质根本不能一概而论……崽种,正面上我啊!用笼子算什么英雄好汉!

如果是动物之间的话,面对捕食者攻击都能反抗一下,最不济还能用逃脱攻击范围的方式来解决。

而学会了使用工具,人类的攻击范围大幅提升,攻击方式诡异多变,陷阱,投掷,诱饵,群体合作,攻击附带锋利,持续,禁锢,毒素等多种效果,防御力可以打怪升级,甚至连血条都可以是假的。

如果走正面作战路线的话……几百万年前的确有“人”这么干,现在他们叫黑猩猩,有智人万分之一的数量,主要攻击方式是拳击

user avatar

有一种攻击器官,或者说攻击方式,独属于人类,且攻击威力极为巨大。

因为杀伤力太大,在人类绝大多数竞技运动中,已被列为禁招。

这个禁招,就叫肘击。

这一招并不是常规的攻击招式,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必杀技使用的。

一旦直接命中人体软弱部位,大概率可以一击必杀。

所谓肘击,就是用肘部攻击。

其威力,远远大于你倾尽全力的重拳。

首先,肘击的时候,你可以动用全身几乎所有的力量,且小臂大臂形成三角支撑,极其有利于发力,而且还省去了一个小臂的过力环节。

这一切,都让肘击可以爆发出远远大于拳击的力量。

其次,肘部的骨骼非常特殊,这块骨骼的硬度和人的头骨一样硬,而且肘部只有一层薄薄的皮肤,几乎没有留任何软组织和肌肉。

这一切的进化,都是为了让这块骨骼可以直接对敌人进行强力打击。

然后,肘部骨骼的样子也非常特殊,人体内独一无二,这块骨骼目前进化成型的样子,非常的像老鹰的嘴,因此在解剖学上被称之为鹰嘴骨。

鹰嘴造型+无软组织的搭配,让肘击同时具备了钝器打击和锐器伤害的特征。

古泰拳特别喜欢肘击,对肘击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说法,比如“宁挨十拳,不挨一肘”以及“肘过如刀”等。

肘击除了具备强大的钝力冲击外,还极其容易割开对手的皮肤,尤其是攻击头部。

现在很多正规比赛都已经禁掉了肘击,只有部分限制较少的商业比赛还保留,最大的原因就是肘击经常会把对手弄的鲜血淋漓,让场面变得异常血腥残暴。

上面这个图片,只是个示意,真正的肘击割裂流血图过于血腥残暴,会导致整篇文章因为血腥被和谐的那种级别,一记肘击甚至可以切掉半个耳朵,所以才被称之为“肘过如刀”。

而肘击中威力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垂直向地面的方向进行砸击,不仅可以完美利用全身的发力,还能借用体重的势能,威力极为恐怖。

这个动作,哪怕是无限制商业比赛也都全部禁止。

因为下砸式肘击正常情况下是无法对站立的人类对手使用的,你砸不到任何人,所以通常都是对倒地的选手使用。

对于已经倒地的选手使用这种下砸式肘击,这已经不是竞技了,而是屠杀。

人类之所以进化出这种必杀技,不是用来砸人的,而是用来砸其他动物的。

在自然进化中,老虎狮子进化出了尖牙利爪,而人类看似什么都没有,一个纯粹的被捕食者而已。

那你有没有想过,人类在发明火和长矛之前,是怎么活下来的?

人类虽然没有尖牙利爪,但人类有一个其他所有动物都没有的优势,就是可以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让人类在同吨位的动物中,具备碾压式的身高优势。

50公斤的人类绝对比50公斤的狼要高大很多,这就让拥有尖牙利爪的狼需要跳起来才能威胁到人类的要害部位,但人可以居高临下的对狼进行攻击。

但狼的速度远胜人类,不会给人类太多机会进行攻击,所以人类需要拥有一个可以直接对狼构成生命威胁的必杀技,来威慑狼不敢过于贴近人类。

下砸式肘击,就是人类的这个必杀技,让人类可以轻易对一切身高不如人类的掠食动物造成生命威胁。

如果全力一击命中狼的腰部,甚至可以直接砸断狼的脊椎骨。

即便在没有火和长矛的远古时代,人类的肉体战斗力都是一等一的。

同等体重的情况下,人类能对所有掠食者构成生命威胁,绝不是食物链的最底层。

不要动不动就把人类和老虎狮子相比,一头老虎300公斤重,它就是没有尖牙利爪你也打不过,不信你去挑衅下棕熊试试看?

但是在体重接近的时候,比如说一头狼甚至一头豹子,哪怕有尖牙利爪,攻击壮年人类都会遭遇很大风险。

2019年2月,一名美国男子在野外遭遇美洲豹的袭击,当时他赤手空拳。

结果这名普通的人类男子,直接把美洲豹给活生生打死了,仅仅被利爪划破面部,缝了28针。

这名美国男子叫Travis,他躲闪了美洲豹的第一波袭击,然后爬到了它的背上和豹子进行纠缠。

然后,豹子就死了,被Travis活生生打死了。

你猜在这种超短贴身距离内,最适合攻击豹子的动作是什么?

不会全部是肘击,但肯定绝大部分都是肘击。

人类肘击的威力,远超普通人类的想象。

格斗赛场上的肘击我就不谈了,大部分人没看过类似的比赛,我举几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

比如说NBA,普通的篮球赛,这里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肘击。

虽然NBA里严格禁止一切形式的肘击,但在激烈的争抢篮球的过程中,总有人的肘部不小心碰到别人。

那些那些体壮如牛的NBA选手被肘击后,犹如豆腐一样脆弱。

并非以武技的形式进行全力打击,就是以打篮球的姿势甩动下胳膊。

下面,给大家看看被肘击的下场。

NBA选手马龙曾经在跳跃抢球的时候,肘部碰到了罗宾逊的脖子,构成肘击违规。

你知道这一碰的下场是什么吗?

身高216厘米,体重113.4公斤的硬汉罗宾逊,当场倒地,昏迷了足足2分钟才被医生救醒,差点没命。

NBA选手慈世平,曾经在赛场上用肘部顶到了哈登的头部,构成肘击违规。

你看这个打击的姿势,也不像专业的武林秘籍对吧。

少林寺的72路绝学里,肯定没有用这种姿势打人的,太不上档次了。

结果哈登当时就被打成脑震荡了,被迫退场,直接送医院急救。

还有劳森抢球时对迈尔斯的肘击。

迈尔斯什么下场,你看看他变形的脸部骨骼,应该猜得出来。

美洲豹也就是尖牙利爪的攻击力厉害点,防御力没多强,一旦被这种程度的肘击命中头部和腰部,下场不会比NBA的壮汉们好多少。

人类肘部鹰嘴骨的硬度和头骨类似,但鹰嘴骨的厚度远远超过头骨,这就导致全力肘击甚至可以硬生生击碎人的头骨,人类最强的防御部位。

在国外的一些无限制商业比赛中,就曾有一位选手遭遇了致命的肘部攻击,额头骨骼直接粉碎。

万幸的是,大脑没碎,这位选手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不过下辈子算完了。

人类肘击的威力,恐怖如斯。

在真正的各国传统武术中,都必定有肘击这个动作,因为肘击的攻击力太大了。

现在各国的特种部队,练习近身格斗这门课时,都必修肘击。

但肘击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攻击距离短,比拳击要少一个小臂的长度。

一旦攻击落空,尤其是全力肘击落空了,后果很严重,自己很容易被反杀。

所以在格斗中,攻击力爆炸但攻击距离短的肘击,会被当成必杀技一样的存在,只有在有命中把握的时候才会使用。

在人类目前的格斗竞赛中,肘击这种单纯追求威力的必杀技,极易对选手构成生命威胁,但观赏性很弱的动作,实在没有什么存在价值。

相比之下,拳击好看多了,打的有来有回的,对选手的伤害也小很多。

所以,肘击被大规模禁止了。

你现在很难在电视上看到肘击,就是这个原因,但原因并不是因为肘击威力小,而是威力大,大到举办方无法接受肘击所造成的伤亡。

这世界上最喜欢肘击的武术,就是泰拳,泰拳的很多动作都是依据肘击来制定的,肘击也是泰拳中最惯用的攻击手段,文章开头关于肘击的格言也都是泰拳留下来的。

很多国家的武术,肘击都是必杀技,轻易不用。

泰拳就不一样了,这种拳法不是一般的喜欢用肘击,为了释放肘击经常主动找机会贴身近战。

肘击的对轰,造成泰拳的拳手伤亡极其惨重,泰拳的凶残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为了保护拳手的安全,如今的泰国,在正规比赛中已经把肘击给禁了。

肘击是泰拳的核心精华,结果在泰国表演的泰拳赛上,居然不准用肘击。

这玩意有多么的不适合文明社会,由此可见一斑。

肘击,是一个独属于人类的种族天赋武技,任何人类生来就会,而豺狼虎豹和猪马牛羊,永远学不会也练不来,包括近亲黑猩猩也不会这一招。

当初人类进化出肘击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自然界的搏斗中杀死对手,是一个纯粹为了屠杀其他生物而进化出的肉体技能。

自从人类学会了使用长矛后,肘击的作用慢慢的就小了下去。

到了如今的文明社会,肘击的作用就更小了,哪怕在格斗赛场上都成为了血腥和暴力的代名词。

没了,就没了吧,今天的人类有了钢铁武装自己,当年在肘部进化出的鹰嘴骨,用途确实不大了。

不过大家不能忘记了,在大刀长矛被发明前的几十万年,人类的祖先,就是靠肘部的这块鹰嘴骨来保护自己和部落的。

user avatar

在讲区域发展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个问题,叫做「资源的诅咒」。

比如一个地方盛产各种水果和蔬菜,什么都不用管,随随便便就可以在树上在地上找到很多吃的,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一般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更加不愿意把精力花在种地上,随着时间的演化,这种资源上的优势就会渐渐的被人的懒惰所抵消。

如果一个地方自然资源特别丰富,那么往往这个地方就不太需要怎么管理,哪怕被剥削的很严重也可以活的还可以,那么一个很严酷的剥削制度就可能维持下去,从而抵消了资源丰富所带来的优点。

从这个角度,或许可以可以庆幸,人类没有可以躺赢的攻击性的器官是一件好事。

如果人类有了老虎牙齿+蛇的毒液+狮子的爪子,那么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森林,除了同等级的大型食肉动物之外,将自然而然的处在食物链的顶端,那么繁衍和生存的压力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被化解。那么语言、协调、组织等基因在进化中将不会拥有什么显著的优势,从而只能成为无数基因突变中的一点点转瞬即逝的小浪花。

就是因为人什么都没有,只能依靠自己的胳膊和腿。所以那些动作更加协调,抓握和投掷更加精准的基因能够获得更大的优势生存了下来,而这些生存压力所带来的进化,解放了人的双手,锻炼的人的神经,让人可以通过双手来制作更加精巧的装备,从而孤独的在食物链的顶端越走越高。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庆幸没有让人可以轻松躺赢的攻击性器官,这或许才是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打字讨论这个问题的关键。

user avatar

人类学会用工具之后,直接消灭了陆地上75%的大型动物。原始人已经是地球生物界有史以来最凶的物种。再TM进化出攻击性器官,非把地球都挠出血来不可。

当人类迁徙到猛犸象存在的地方,两万年内这玩意就灭了。听着这段演化史,我能流出口水来。

于是人类的进化方向是啥?

当然是自然选择出一些更会利用工具的大脑,更懂社会协作的族群。

给你武器使用能力,不是为了让你滑铲杀虎的。

给你社会组织能力,不是为了让你上景阳冈的。

现在的智人不仅不是最强壮的,甚至都不是最聪明的。尼安德特人身材高大,脑容量也高于智人。从骨骼上分析,妥妥的高等生物。结果说灭绝就灭绝。

那尼安德特人脑容量大,为什么还会被干死呢?这是因为我们对智力的定义不一样。尼安德特人单独行动较多,多余一定人数的群落就无法扩张。脑容量都用在对环境的反应和判断力之上,是一个聪明的猎手。而智人到哪都打群架,社会性极高。如何组成社会组织如何交流,显然我们智人更在行。

如果遇到天灾,天敌,谁死谁活一目了然。


如果两个族群要碰一碰,干一场架。哟嚯,你武林高手?你赛诸葛?

十根长矛围住你,不停的戳,任你史前诸葛亮,尼安德特剑圣,见面就十个窟窿,这谁受得了?何况你只是脑容量大,智慧上也不是诸葛亮。

别说双拳难敌四手,高度组织化的群落,打游击都能饿死你。原始社会可不比现在,猎取和采集食物可是主业。获取能量的效率一旦拉开,生孩子也生死你。

当然,尼安德特人的消失也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比如大瘟疫说,天灾说,生育能力锐减说。但这些说法都离不开能量获取效率带给他们之间的差异。社达总是曲解达尔文,注意是适者生存,不是强者生存。强是适的一部分。有了天灾,谁能顶住谁就生存。

也正是因为对环境的适应性,与团队狩猎的先进性,2万年间智人直接超了尼安德特人的10倍,压倒性的实力对比下爆发出争斗,结果是很明显的。一度尼安德特人成为智人的食物,同时智人和尼安德特人没有生殖隔离,血统之融合,至今我们有尼安德特人4%的基因。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高度社会组织性,诞生了一个直接改变星球甚至有可能改变宇宙的东西:文明。现在你我没人敢小看文明,那你又何以小看文明的雏形呢?

现在的我们就更能清楚为啥要如此进化了。

假如你是一个士兵,你能控制自己手部的进化。

你是想让自己的指甲进化得锋利呢?还是进化得让自己握枪更稳定呢?

什么?你想把自己的手进化成一把Glock?

我想你应该留着点数先进化脑子。

user avatar

人的双手和嘴才是生命进化史上,最牛逼的攻击性器官,没有之一。

(本文4000字,阅读15分钟)

即便是人的智慧和勇气,如果没有双手,那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有了双手,在捕猎的时候,还能做一些其它快乐的事情:

以上都是老视频了,很多人都看过,接下来谈谈所谓“攻击器官”的进化过程。

其实纵观生物进化史,主要的攻击器官主要在两个部位:

1、头部
2、四肢

让我们回到生命演化之初。

真正算得上有嘴的,是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

关于二者的区别,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生物进化成多细胞动物之后,就渐渐有了口,但却只有唯一的口吃喝拉撒,叫做原口。后来再开了一个口,单独作为捕食或者排泄。
原来的口还是作为嘴部,后开的口作为肛门的,就是原口动物。而反过来,原来的口作为肛门,后来开的口作为嘴部的就是后口动物。
无论头足纲的软体动物,还是昆虫、龙虾等节肢动物都是原口动物,而所有鱼类、两栖爬行、哺乳、鸟类等脊椎动物都是后口动物。
除了极少部分门类,后口动物基本都是脊索动物。

能够追溯到的人类最早祖先的后口动物,是5.4亿年前的这玩意儿——冠状皱囊动物:

此时的嘴部,还只有排水鳃孔,只能过滤,并不能算是真正能“攻击”。

而它们的后裔皮卡虫,作为最早的脊索动物,也只有“过滤嘴”。

其实就像是海底最初的滤食虫子,5.4亿年前的人类远祖就是这么的卑微。

此时已经是寒武纪,三叶虫遍及海洋,占所有物种的60%。三叶虫的成功,除了身上的盔甲外,还有一个原因——作为进化完备的节肢动物,它们都有成熟的口器

三叶虫在原始海洋捕食行动迟缓的原始腔肠动物,无往不利。

但不发达的口器,也注定它们不能成为真正的霸主。

时间来到寒武纪中期,真正的霸主出现了。

这就是最初的顶级掠食者——海洋的第一代霸主“奇虾”。

和后世的霸主相比,奇虾并不算大,但口器却长达25cm,在原始的海洋里可谓是所向披靡。

也从此时开始,生物进化史上斗智斗勇的“军备竞赛”开始了。

而这个时候的人类祖先是啥?

5.3亿年前的昆明鱼(当然,你可以理解它仅仅只是人类远祖的近亲)

昆明鱼是最早的脊椎动物,而且发现的其他最早脊椎动物,无一例外,都来自云南玉溪市澄江县,这里极有可能是所有脊椎动物的祖籍之地。

别看这建模图好像真的鱼一样,但依旧只是“过滤嘴”,不过为了在奇虾的统治中生存,进化出了眼睛,以及发达的肌肉。生存永远是演化的最大动力。

但昆明鱼这样的配置,要在原始海洋称霸,是不可能的。

此时,原始海洋里,各种节肢动物依靠口器、外壳的优势,各种称霸。

时间来到奥陶纪。

板足鲎(海蝎子一类动物)繁荣,奇虾难逃前浪的命运,灭绝了:

但依靠原始的截肢和口器,板足鲎的称霸终究不长久。

不久之后,长达9米的房角石出现了:

房角石是最初海洋霸主中,第一位拥有柔软“手(触手)”的掠食者。

这个时期的海洋可谓是血腥无比。

而人类的远祖,配置依旧十分的简单,只能猥琐发育。

为了生存,它给自己披上了铠甲。

这就是犹如棒槌的星甲鱼(甲胄鱼的一种,4.8亿年前):

看着小可爱的样子,似乎人畜无害。

不过,它的时代很快就来了。

所谓房(角石)算不如天算,4.5亿年前,奥陶纪大灭绝发生,85%的物种灭绝彻底消失,包括所有的大型房角石。

在头足纲暂时受挫的时候,海蝎子抓住机会,疯狂打野,很快成长为1.5米的大哥——翼肢鲎,它甚至已经开始带着兄弟进军陆地。

这个时候人类远祖星甲鱼在干吗?

呵呵,换处理器了。

节肢动物的处理器(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是2米/秒。星甲鱼进化为骨甲鱼之后,把原始传导神经替换成了髓鞘

这种在高等脊椎动物中再司空见惯的神经纤维,在原始海洋却是一个本质的改变。

如果说节肢动物的处理器是单核的,那么骨甲鱼的处理器至少相当于八核,神经传导速度达到100米/秒。

骨甲鱼成功点出了前所未有的金手指。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东西,骨甲鱼进化出了偶鳍

这最初仅仅只是为了辅助平衡的玩意儿,却是生物进化史上仅次于髓鞘的“金手指”。

因为——偶鳍最后进化成了高等陆生动物的四肢。

但在原始的海洋,芯片(大脑)配置不高的情况下,髓鞘和偶鳍,也尚不能让骨甲鱼崛起。

那么骨甲鱼就不能崛起了吗?

当然不是。

既然奇虾、翼肢鲎是靠嘴部崛起的,那么骨甲鱼也可以再来一遍。

但作为脊椎动物,来得自然有一点不一样——它进化出了下颌。

这就是初始全颌鱼(4.3亿年前):

颌的重要性不亚于四肢,初始全颌鱼完全告别了“过滤嘴”的生活。

但作为脊椎动物,骨骼内置,在咬合方面,大大优于原始节肢动物。

于是,史无前例的咬合功能再加上身披铠甲,令它们迅速崛起,逐渐夺走了翼肢鲎的霸主地位。

鱼类很快进化,全身的甲也越来越厚,最终称霸了原始海洋。于是,盾皮鱼出现了。

盾皮鱼中的邓氏鱼体长可达10米,俨如外星生物,在原始海洋谁与争锋?

当然,这一支并不是人类的祖先,人类祖先走向了硬骨鱼的方向进化。

梦幻鬼鱼(4亿年前)是最早的硬骨鱼。

这种鱼没有什么雄霸的能力,但好歹身板够硬,能够在邓氏鱼的统治下艰难活下去。

海洋生存终究越发艰难。

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同胞都变得越来越凶残,老子上岸总行了吧?

于是硬骨鱼中的一支进化成了肉鳍鱼(3.8亿年前),开始有了在浅滩溜达的能力,提塔立克鱼更是开始尝试进军陆地。最后化身鱼石螈,成为最早的陆地脊椎动物。

在两栖动物进化成最早的羊膜动物之后不久,就开始分别向蜥形纲和合弓纲(3.2亿年前)进化。

蜥形纲和合弓纲的专业解释就不说了,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恐龙、鸟类的祖先是蜥形纲,合弓纲这一支最后进化成了哺乳动物。
当然,史前有着大量类哺乳动物,但基本都灭绝了。

其实一直到恐龙灭绝之后,除了人类远祖兽孔类同胞水龙兽在陆地争雄过之外,人类远祖都过着苟的日子。(2.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史前最大的大灭绝之后,所有的大型类哺乳动物都灭绝了。这也注定了,哺乳动物诞生的那一刻,仅仅只是类似鼩鼱那样的小动物,例如:吴氏巨颅兽

早期的金手指“髓鞘”、“下颌”大家都有,人类远祖必须有一点新的变化。——胎生。

无论社群的发展,后代的存活,知识迭代,胎生都令他们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攀援始祖兽(1.3亿年前)出现了(真兽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始祖)。此时正是恐龙巅峰时代,哺乳动物的远祖和恐龙的远祖实际在同一时期活动。

到了这里,由原来鱼类偶鳍进化而来的四肢,已经渐渐有了抓握的能力。

但在这之后,根据抓握的不同,攀援始祖兽的后代进化走向了五个方向:

一、老鼠那样的,一定的原始抓握能力。
二、灵长类那样,强化抓握能力。
三、食肉目(猫狗祖先)那样的,把爪子转化为利器,相对丧失抓握或者全部丧失抓握能力。
四、蹄类动物那样,彻底丧失抓握能力。
五、重返海洋,再度化四肢为“鳍”。

不难发现,作为哺乳动物,各种类别的动物智商都很高,互相之间虽然有差异,但并没有天堑之别。

真正天堑出现的时候,是高等灵长类抓握能力的逐渐变化——对生拇指

早在1900万年前的时候,长臂猿远祖为首的古猿,因为抓握能力的强化,智商比起其他灵长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600万年前,作为人类和红毛猩猩的共同祖先,已经能开始用简单的现成工具(木棍什么的)。

无论之后的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其实都是在强化“抓握”这个金手指而已。

而这个金手指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促进了大脑的发育。早在人类远祖进化为初始全颌鱼的时候,因为下颌的出现,咽腔缩小为管道,给大脑的发育提供了空间。随后长达数亿年,到人类时,大脑已经占据了身体最大的比率。

不过早期(700万年前)的人类远祖乍得沙赫人,拇指还很短。

因为拇指短,无论双手怎么发育,抓握能力终究是有天堑的。

所以他的后代中,一支保留了原来的大拇指,演化成为了今天的黑猩猩。

一支把大拇指进化得更长了,他们就是南方古猿。

大拇指更长,更加灵活,更加富有抓握能力,所以南方古猿下地干活了(通常说法是,森林古猿走出丛林,进化为南方古猿)。

为了能够驱动灵活双手,芯片必须再度升级(脑容量的提升)

想想看,占据如此多处理资源的双手,不提升芯片怎么得行?

芯片提升,然后和语言方面(族群的发展,社交发展,有了语言的需求)又互相促进,芯片再度提升。

进化成直立人的时候,嘴和双手已经占据了最多的芯片位置,已经是人类了。

他们和现代人的系统都差不多了,只不过尚未优化配置,芯片也还有升级的空间。


纵观整个生物进化史,攻击器官,依旧主要是用嘴的用嘴,用手的用手。

獠牙、咬合、利爪、是最原始的攻击手段,只不过人类进行了彻底的升级,犹如算筹和计算机的区别。

人类把嘴变成了“攻击前”的联络工具,把手变成了工具的驱动。曾经所有需要肉身专门生长出来的攻击性硬质或者传动的东西,例如牙齿、爪子,肌肉,也不再需要人类自身进行提供,于是各种各样的武器(冷→热)出现了。

人类的这张嘴和这双手啊,目前已经能够达到200亿吨TNT当量的攻击力。

那些最原始的攻击器官,自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再没有野蛮进化的必要。

当然,它们已经被人类拿来另有他用了:

就说这扇耳光大赛,你说进化成老虎那样的爪子,该咋个整?

美甲:

如果进化成细尖的爪子,美甲的小姐姐们也得哭了。

另外,长獠牙又是个什么样的画风?如何吃饭,如何kiss?


最后,为什么人类没有发展出题主眼里的那种低端的攻击器官?

三个字总结:

没需求。

从人类进化之旅,也不难发现,人类远祖一次次失去了獠牙、坚甲、和强大体魄,最终才点出了其它的技能,各种技能精细化之后,才令脑容量提升。

生物演化嘛,如果外在都能适应环境,何必提升内在?(这一句话,放在人类社会一样)

那么,再给你一次选择机会。
你成了鱼石螈,你愿意进化成鳄鱼、蛇、蟾蜍还是哺乳动物方向。
你成了攀援始祖兽,你愿意进化成老虎、狮子、野狗,还是灵长类方向?

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因为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岸上。

想清楚我们这双手是拿来干嘛的,毕竟我们的脑子变得这么发达,就是拿来想这件事情的。

user avatar

这个我会。

人类之所以能消灭绝大多数动物,自身结构占了很大因素。

人类有两大法宝,节能和扩展性强。

先说节能方面:

很多科学家通过精准步态分析,算了肌肉调动程度和做功水平,计算出直立步行的耗能是四肢行进的1/3;也有科学家上了体测仪器算携氧量和耗氧量,直立行走差不多节省75%。

再说扩展性:

人类最具扩展性的器官是手,其次是肩。不信可以找找,有没有能达到人类手的复杂程度和肩这样关节活动开度的。

那这个和攻击性器官有什么关系?

自身攻击性器官最起码的,要结构稳定,发力单元的结构要满足相应肌肉附着和做功的要求。像犀牛的头颈结构足够稳定能应付冲击带来的伤害,狮虎豹的下颌是提供了超大的颌颞肌肉附着点和做功空间从而赋予狮虎豹超强的咬合力。但人类的身形相对同体重太单薄,体表面积太大,躯干厚度不够,吸能空间不足。人的主要关节,手,肩,腕,膝,踝,腰,一个比一个复杂而且稳定性差,同时因为强调活动度,没有附着大肌肉的空间。力量这东西不考虑技巧就是比肌肉量,结构承载肌肉量是有上限的,骨骼需要提供足够的附着点,和做功空间。人体除股骨外,基本不具备类似结构。所以基本上,人体,一不具备抗冲击能力,二不具备发展力量的结构潜能。

那人靠什么?靠节能,靠散热,靠结构。人类具有其他几乎所有陆地动物不具备的长途奔袭能力。人类可以拼能量分配,拼体温控制活生生把猎物耗死。人体的结构说实话就是个大号弹弓,所以原始武器是投枪和石头。

所以人在自然界的定位那是ADC,风筝、消耗加远程伤害的。如果近战体格太脆,同时猎物就相当于人人六反甲,反伤都顶不住。不信用手玩儿命捶猪,看看是挠骨骨折还是掌骨骨裂,告诉你最轻也是指骨错位。要不用脚?胫骨和腓骨也很容易骨折的哦。头盖骨硬,但脑花容易晃悠,晃悠多了就脑震荡,直接就瘫了。被猪顶下躯干试试?顶肋骨上,不论正反差不多都能直接送走。自然界,人和野猪都是中型哺乳动物。不考虑极值,绝大多数体重分布范围重合,看看人有猪皮实么?猪可以撞树,但人撞猪都受不了。

结论就是,人体结构从走这条演化道路开始就把攻击性器官抛弃了,然后靠着节能散热和放风筝扩散并消灭了陆地上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动物,包括植食性或肉食性。

所以能说人攻击性低么?攻击性器官,那玩意有用么?

user avatar

尖头硬木棒+投掷或直刺,穿透力堪比手枪子弹。

现实世界是这样的,人道的福报远远超过畜生道的福报。

user avatar

能炮火覆盖谁跟你玩近战?

大型两足直立恐怖猿特别喜欢放火,对于可燃物的剧烈氧化反应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热爱,汤姆汉克斯有一部老电影,叫荒岛余生,全片氛围较为低沉,而主角唯一一次开怀大笑是他在孤岛上头一次取火成功,看着自己点燃的大火,主角欢天喜地的跟磕了药似的,随后惬意的享受了一顿烤螃蟹。

所谓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为啥?因为放火烧山属实威力无比,一不留神就能让好大一片地寸草不生,万物凋零,你爪牙强悍,能敌得过我炼狱火海?

历史教材里说了古人类生产方式是刀耕火种。其中火种的具体方法就是先放火烧山,然后再在烧出来的大片空地上广种薄收,你看,人类放火烧山烧了上万年,都烧成习惯了,以至于必须用牢底坐穿才能遏制这种行为的继续。

再加上人类还有投掷这种全天下独一份的特殊技巧。

一堆臭近战还敢跟远程斗?

炮火覆盖就完事了。

user avatar

因为人类根本不需要那些乱七八糟的攻击性器官,有两只手就够了。

user avatar

因为,学会制造工具远比进化出一个器官来得快。

制造长矛的技巧可能只需要几年就能发明。而进化出长矛型的器官恐怕需要几万年。等这些年过去,世界早就被造工具的物种统治了。

玄幻小说往往会强调修炼自身,这是反科学的。真实情况就是靠自身进化出有用的复杂器官需要百万千万年,远远比不上外部工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涉及到人类演化、生物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层面。虽然我们没有像狮子的尖牙利爪或犀牛的角那样专门、独立发展的、用于直接物理攻击的大型器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缺乏攻击能力,而是我们的攻击方式和载体更为复杂和多样化。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几种古老文明文字系统演变的关键差异。要说为什么古埃及圣书体和苏美尔阿卡德的楔形文字能朝着拼音化方向发展,而中国的汉字没有,我们需要从它们各自的文字起源、结构、使用环境以及历史演进的动力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拼音文字”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一个更加表意或者.............
  • 回答
    霸王龙,这个曾经地球上赫赫有名的顶级掠食者,如果它们真的能“解放双手”并且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脑袋也足够大,它们会发展出文明吗?这是一个非常引人遐想的问题。然而,即便具备了这些看似有利的条件,霸王龙文明的出现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些障碍与我们理解的“文明”所必需的要素息息相关。首先,我们.............
  • 回答
    说起寿司,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鲜美的生鱼片搭配酸甜的米饭,这妥妥的是日本料理的代表。但如果我们往历史长河里溯源一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寿司的“祖宗”其实在中国,那中国人为何没有继续发展出如今我们熟知的寿司呢?这背后藏着一系列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因素,让我来给你细细道来。寿司的“前世今生”:发源于.............
  • 回答
    你观察得很敏锐,确实如此。相较于对科技、宇宙、社会结构的细致描摹,纯粹以“生物”为核心的科幻作品,以及其中对生物自身演化、改造的深入探讨,似乎并没有那么“显山露水”。即便在那些提及生物的作品里,主角的生理构造、寿命、大脑能力等核心生物特征,也常常被设定为一个相对固定的“背景板”,很少成为故事的驱动力.............
  • 回答
    这是一个困扰了很多人多年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现象。按理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生活,但现实似乎并非如此。这背后其实牵扯着许多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远不是一句“科技进步”就能简单概括的。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社会生产力”。简单来.............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发展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层面:为什么在动荡的年代,一些看起来并非“雄才大略”的领导者,反而能汇聚起巨大的力量,甚至掀起改朝换代的大浪潮?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拨回到李自成和洪秀全所处的时代,仔细瞧瞧他们崛起的土壤,以及他们自身的特质。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深层矛盾和挑战,绝非一两个简单原因就能解释。中央连续十三年聚焦“三农”问题,恰恰说明了其重要性以及问题解决的复杂性。而农业发展“没明显发展”和“缺少高学历人才加入”,更是这些复杂性在现实中的体现。中央一号文件为何年年谈“三农”?这背后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国情。中国是个农.............
  • 回答
    印度在科学技术领域拥有众多杰出的精英人才,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要寻找一个能够像钱学森那样,在回国后“大幅推进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性人物,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印度自身独特的历史、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路径等多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钱学森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钱.............
  • 回答
    周鸿祎作为360集团的创始人兼CEO,他的观点一直备受关注。关于他“元宇宙代表人类没落,不会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发展”的论断,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全面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周鸿祎观点的核心逻辑和潜在担忧:周鸿祎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他作为一个在互联网安全领域深耕.............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近千年来人类没有发生显著进化的说法,实际上存在一些误解和需要详细阐述的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显著的进化”这个词的含义。进化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并非总以肉眼可见或短时间内剧烈的变化来体现。 所谓的“显著进化”通常指的是物种发生大的形态、生理或行为上的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压力。那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人类早期探索的复杂因素。要说人类“没有”沿着爱尔兰、冰岛、格陵兰岛航行发现美洲,其实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我们知道维京人确实做到了。但更广泛意义上说,为什么普遍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发现和殖民美洲并没有沿着这条“北极航线”展开,而是选择了更晚出现的横跨大西洋的航线,这背后.............
  • 回答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没有道德的罗盘,没有法律的铁腕。一个纯粹的、不受羁绊的、原始的人类社会。这画面,说实话,挺让人心头一颤的。抛开一切既定的社会规则和行为准则,人类会走向何方?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抢到吃谁”就能概括的,其背后的逻辑和发展脉络会更加复杂,也更加令人不安。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可怕的后果.............
  • 回答
    “人没有发生地理隔离”这个说法,其实需要辩证地看待。如果严格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人类确实没有像很多其他物种那样,因为地理障碍而产生完全独立的亚种或种群。但是,如果我们将“隔离”理解为不同群体的互动和基因交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那么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程度不一的“地理隔离”。我们得先明白“地理隔离”在生.............
  • 回答
    中国与印度,两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亚洲巨人,它们的交往历史复杂而漫长,既有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不乏地缘政治的博弈。然而,从历史长河来看,中国似乎从未将印度视为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也并非完全没有“潜在的担忧”,只是这种“威胁论”并未在中国主流认知中占据主导地位。一.............
  • 回答
    问得好!“为什么没有手机测体重的 App?”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技术可行性、人体生理以及用户体验等好几个层面的考量。简单来说,手机本身并不具备直接测量人体重量的物理能力。我们来细掰扯一下:1. 手机的“内在”不具备体重测量功能手机之所以能做我们现在用它做的各种事情,比如打电话、上网、拍照、玩游戏,是.............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一个关于历史叙事、宣传以及大众心理的关键点。事实上,在二战前的德国,甚至在战争初期,绝大多数德国民众并不会认为“希特勒是黑头发”是一个“bug”或者需要特别解释的事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并且它们是相互关联的:1. 希特勒的头发颜色并不是一个被刻意强调的“事实”,而.............
  • 回答
    日本人统治东三省长达十四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他们确实对中国东北地区的资源进行了详尽的勘探和开发。然而,大庆油田之所以在他们统治期间未被发现和大规模开发,并非因为日本人不努力,而是由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的综合作用:1. 对油气资源的认知和勘探重点的偏差: 传统认知:.............
  • 回答
    关于艾伦发动“地鸣”这件事,与其说“没有人真正理解”,不如说是“极少有人能够全然接受和认同”更为准确。毕竟,艾伦本人在行动前后的叙述,以及事后帕拉迪岛内外幸存者的反应,都清晰地展现了不同个体和群体对这件事的复杂情感和认知。抛开那些纯粹的反对者,真正让“理解”变得困难,甚至让人觉得“没人真正理解”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一个经常被大家讨论的现象。它涉及到我们如何看待“数学能力”和“数学发现”的定义,以及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交织影响。中国人数学基础扎实、计算能力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要说“几乎没有中国人发现的数学定理”,这个说法可能有些绝对,我们得辩证地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牛”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