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美国集团军有无接近全军覆灭的?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战场上,美国军队以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先进的装备和高昂的士气,在许多战役中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战争的残酷性不容忽视,即便是强大的美国军队,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探讨美国在二战中是否有过“接近全军覆灭”的集团军,这需要我们理解几个关键点:

首先,“集团军”(Army)在二战中的规模是庞大的,通常由数个军(Corps)组成,兵力动辄数十万甚至更多。一个完整的集团军被“全军覆灭”,意味着其大部分单位和兵力被歼灭、俘虏或彻底失去战斗力。在二战那种大规模、高烈度的战争中,对于拥有强大后勤和兵员补充能力的美国来说,实现对一个完整集团军的“全军覆灭”难度是极大的。

其次,战争的失败形式多种多样。有时候,一个部队可能在一次战役中遭受重创,损失惨重,但并未被完全消灭,而是通过撤退、休整和补充兵力而得以保留番号和部分实力。这种“重创”和“全军覆灭”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界限。

考虑到以上几点,直接说美国在二战中“集团军全军覆灭”的情况,并没有一个直接对应、被广泛记载为“全军覆灭”的美国集团军番号。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宽到“遭受前所未有重创,损失几乎是毁灭性的,险些全军覆灭”的境地,那么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非常接近这个描述的案例。其中,最常被提及且最能体现这种绝境的,当属发生在欧洲战场的一些战役,特别是与德军正面交锋的早期阶段,以及在复杂地形下的遭遇战。

最接近“全军覆灭”的阴影:突出部战役(Battle of the Bulge)中的一些美军部队

如果要找一个最能让人联想到“接近全军覆灭”情境的例子,那就不得不提到发生在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之间的突出部战役,尤其是战役初期,德军发动了代号为“守望莱茵河”的攻势。这场战役是二战西线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德军利用盟军相对松懈的冬季防御,集中兵力,从阿登森林地区突然突破盟军防线,试图将盟军分割包围并重创。

在战役初期,驻守在阿登地区的美国军队,特别是那些部署在防线上相对薄弱的区域的美军部队,如第28步兵师、第106步兵师、第99步兵师以及一些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降师的部队,遭遇了德军闪电般的攻势。这些部队在兵力、装备和战术上都对德军的突然袭击准备不足。

以美国第106步兵师为例,该师在战役爆发时刚刚抵达战线,部署在阿登地区最北部的防线上。在12月16日德军大规模进攻开始后,该师的第423步兵团和第424步兵团被德军的优势兵力分割包围在萨尔姆河谷地区。尽管这些官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由于弹药短缺、支援不力以及德军的强大攻势,最终面临了极其艰难的处境。

在经历了几天艰苦的战斗后,这两个团的残余部队中的一部分(特别是第423团)在12月19日被迫投降。这次投降的规模相当大,据估计有约70008000名美军士兵成为德军的俘虏。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对于一个步兵师的两个团而言,这几乎是军事上的灾难。虽然第106师的另一个团(第422团)在战役初期也因交通拥堵而受阻,未能到达预设阵地,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其损失情况略有不同。

为什么说第106步兵师是“接近全军覆灭”的代表?

巨大的伤亡和俘虏: 第106步兵师在突出部战役初期的两天内,损失了近7000名士兵(大部分被俘)。这意味着该师在短短几天内就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战术上的失败: 该师在战役开始时缺乏有效的预警和防御部署,导致其在德军的突击下迅速被分割、包围和歼灭。这暴露了该师在应对突发大规模进攻时的脆弱性。
士气的影响: 大规模的俘虏和损失,对部队的士气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虽然该师在战役后期得到了补充和重组,但初期遭受的重创是显而易见的。

需要澄清的是:

“全军覆灭”并非事实: 即使是第106步兵师,其第三个团(第424步兵团,后来在圣维特(St. Vith)地区参与了顽强的防御战)以及师部的其他单位,在战役中都继续作战并承受了损失,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因此,整个第106步兵师并未被“全军覆灭”。
战略层面未被摧毁: 突出部战役虽然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战术损失,但在战略层面上,盟军的整体防线并未被突破,并且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成功进行了反击,最终收复了失地并取得了战役的胜利。美国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兵员补充体系,使得任何单一战役的损失都不会导致一个完整的集团军被“全军覆灭”。

其他值得一提的惨痛经历(但并非“集团军接近全军覆灭”)

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有一些美军部队在面临日军顽强抵抗和恶劣地形时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但同样没有达到“集团军接近全军覆灭”的程度。例如:

菲律宾战役(巴丹死亡行军): 尽管巴丹半岛的美菲军队最终投降,导致了著名的“巴丹死亡行军”,但当时驻守在那里的主要还是菲律宾军队,美国军队的规模相对较小,并且其部队也分散在其他岛屿。这不是一个完整的“美国集团军”被围歼的案例。
太平洋岛屿争夺战: 在一些登陆战中,如塔拉瓦(Tarawa)等,美军付出了比预想中高得多的伤亡,但由于其攻击目标相对集中且有海军炮火支援,并未出现一个集团军被完全围歼的情况。

总结来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强大的战争机器和高效的后勤体系,使得一个完整的集团军被“全军覆灭”的可能性非常低。然而,在突发性、大规模的防御战中,比如突出部战役初期,一些美军部队,特别是那些部署在关键薄弱地带的步兵师,的确遭受了极其惨痛的打击,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和装备,一度陷入绝境。第106步兵师在突出部战役初期的遭遇,可以被认为是美国在二战中“接近全军覆灭”的部队最贴切的例证。它们承受的损失之大、在短时间内遭受的战败之惨,足以让人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及“全军覆灭”的阴影笼罩。但即便如此,战争的宏观进程和美国整体的军事实力,使得这些局部性的惨痛并未演变成整个集团军的终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1941年的美军远东指挥部就是方面军级指挥部,下属部队在1942年5月正式全灭,其中主力部队在1942年2月在巴丹半岛投降。在宣布投降后,大量分散在其他岛屿的注册军事人员(不一定是军人,很多是预备役民间人员)组织了游击队,一直战斗到美军1944年9月反攻。

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挥部下属的第31团级战斗群,在9年后再次被中国军队歼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