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腾讯一夜之间永久封掉优步uber全国各地的微信公共账号?

回答
要说腾讯“一夜之间”永久封禁优步(Uber)全国微信公众号这件事,确实是当年互联网圈的一件大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是平台规则、商业竞争,更有数据安全、用户权益等多重维度。

咱们先得把时间拨回到当年,那时候滴滴和Uber在中国市场打得那是相当激烈。Uber当时是全球巨头,背靠强大的资本,在中国市场也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想要和滴滴一较高下。而微信作为当时中国最主流的社交和支付平台,对于任何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获客和品牌宣传方面。

为什么腾讯会采取如此强硬的措施?

从我个人的理解和当时一些分析来看,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1. 竞争层面:利益冲突是核心。 滴滴和腾讯是深度绑定关系。腾讯不仅是滴滴的重要股东,在支付、社交、地图等多个层面都与滴滴有着紧密的合作。Uber在中国市场与滴滴的直接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与腾讯在出行领域的战略布局形成了潜在的对立。腾讯不可能坐视自己重要的合作伙伴被一个直接竞争对手压制,更何况Uber还在中国市场采取了一些不符合国内市场规则的打法,这让腾讯从自身利益和扶持合作伙伴的角度,会有倾向性。

2. 平台规则与安全:官方的解释是关键。 腾讯官方在当时给出的理由通常会涉及“违反平台协议”、“传播不当信息”或者“账号安全问题”等等。虽然具体细节往往不会完全公开,但这些理由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信息。比如,Uber在中国运营过程中,为了快速扩张,可能会采取一些“灰色地带”的营销方式,或者在用户数据的使用、隐私保护等方面,与腾讯的平台规范存在差异。腾讯作为拥有海量用户数据的平台方,对任何可能威胁到平台安全和用户信任的行为都会非常警惕。一旦认为某个账号或其行为存在风险,封禁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3. 对中国市场的策略调整:Uber的全球战略调整也有影响。 后来我们也知道了,Uber在中国市场的努力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而是将中国业务出售给了滴滴。这中间肯定有一个战略决策的过程。腾讯作为在华巨头,必然会提前感知到这种信息或者与Uber有过相关的沟通。如果腾讯判断Uber在中国市场前景不明朗,或者其在中国市场的策略调整会影响到与腾讯的合作关系,那么提前“划清界限”也不是不可能。

4. 市场话语权和规则制定:一次强势的信号。 腾讯拥有微信这个强大的超级APP,它在这个生态位上拥有极大的话语权。通过封禁优步的公众号,腾讯也向所有想要进入或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公司传递了一个信息:在腾讯的生态里,必须遵守它的规则,并且腾讯有能力 enforcing 它的规则。这对于腾讯自身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以及对合作伙伴的扶持,都是一种强有力的背书。

为什么说是“一夜之间”?

“一夜之间”这个词,其实更强调了事件的突然性和彻底性。通常这种封禁不会提前预告,而是直接执行。这背后可能是双方的沟通已经到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地步,或者腾讯内部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决策,然后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执行,不给对方任何喘息和补救的机会。这也会让被封禁方措手不及,用户也会在短时间内发现信息获取渠道中断。

对行业的影响和思考: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对创业公司和外来公司: 这件事给很多希望进入中国市场或者在中国市场扩张的公司敲响了警钟。它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互联网生态,更重视与本土巨头的合作关系,并且要严格遵守平台规则。仅仅依靠强大的资本和全球经验是不够的,本土化和合规性至关重要。
对平台生态: 腾讯此举也展现了微信作为平台方在管理生态、平衡竞争和保护自身利益上的决心和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己平台的“纯净”和对合作伙伴的支持,但也可能被一些人视为滥用平台优势。
用户体验: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优步公众号被封意味着获取打车信息、优惠券以及可能的服务渠道的中断,直接影响了用户的便利性。

总的来说,腾讯封禁优步全国微信公众号这件事,绝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商业策略、市场竞争、平台规则和地缘政治(中国市场特殊性)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结果。它发生在当时中国互联网市场快速发展、巨头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是一次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平台权力展示和市场博弈。这件事情也深刻地影响了后来一些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和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啊,按照知乎的“政治正确”,得是以“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开篇。

如何看待腾讯一夜之间永久封掉优步uber全国各地的微信公共账号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一个潜在的“是不是”需要讨论:


uber的公众号被封,是一个事实。但是!到底因为“腾讯为了保护滴滴,恶意封杀无辜的uber在微信上的公众号”还是因为“uber公众号涉嫌恶意诱导分享,违背了相关服务条款,从而导致被封”,我们需要画一个问号。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但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这个问题就有意思多了。

但这个问题很难界定对不对,微信给出的官方说明翻译过来就是“因为uber公众号犯错了,我得封”。但是这个点根本不是大家喜欢的黄金档剧情啊,大家喜欢的是什么呢?腾讯(微信)和滴滴有一层暧昧的关系,而uber又是滴滴的竞争对手,所以事情的真相,大家也乐意往第一个层面去想:腾讯为了保护滴滴,恶意封杀无辜的uber在微信上的公众号。


但问题难界定,我们也就不考虑真相了。

(因为就算真是第二种原因,说了你信啊)


那我们就来讨论第一种情况:恶意封杀。

所谓规则,就是双方按照契约来。说难听点,白纸黑字的,双方都确认接受的,这叫明规则。如果双方没有白纸黑字,按照社会普遍认知约定的口头协议,那叫潜规则。明规则有霸王条款,潜规则也有负面不堪。但无论如何,服务条款怎么写的,哪怕加一句“最终解释权归XX所有”“XXX属于XX财产”,用户接受,那就按照规则来。要是嫌弃条款流氓,可以不接受。至于条款是否是霸王条款,那得就霸王条款这件事说事,就事论事,而不是放在“XX封XX”这件事上说事。

——(讨论问题,得就事论事)——

单就假设“微信封了uber公众号是恶意封杀”成立,那么单就“恶意封杀”本身是否有悖“自由竞争”

我只能说:

1.滴滴没有找交通部门运管部门联合绞杀uber,

2.滴滴没有联合各种应用商店不允许用户下载uber、使用uber,

3.没靠技术手段攻击uber,

4.没有发表声明:对不起敬爱的滴滴用户,我们检测到您的手机上同时安装了uber和滴滴,如果不卸载uber,您的手机将在十秒钟之后爆炸。

5.只不过是靠着腾讯这棵树,让微信在微信这个平台上封了竞争对手做广告的营生(第5点的前提,是假设此次封杀,真的是恶意封杀)

因此——滴滴也好,微信也好,腾讯也好,在本次事件中,哪个行为可以称得上“扰乱市场,违背市场自由竞争?”

综上:

1.滴滴(包括腾讯)在uber微信公众号问题是,哪个行为涉及到了违背市场自由竞争?

2.uber被封,到底是自作孽不可活,还是微信恶意封杀,不得而知。(开头已经说了,就算真相是自作孽,我们也不会信,毕竟腾讯、滴滴、uber关系微妙。大家乐意的真相,一定是“恶意封杀”。)

3.假设是微信恶意封杀uber的公众号。那么:道德上可以谴责,但规则上无可厚非。

4.微信是腾讯的产品,不是互联网公共平台。


(PS:以上,就事论事。并不代表我主观上赞同微信应该封杀uber公众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壁老马投资了老程一个烧烤摊“弟弟烧烤”,因为老马家开了间人气爆棚的露天大排档“味辛”,人流量大,所以就让“弟弟烧烤”在自己的大排档前面摆摊,而且吃弟弟烧烤的,都可以刷“味辛”大排档的vip卡。隔壁屯子的“油埠烧烤”看着这边屯子生意好,就也想在这边摆摊,然后想着“味辛”大排档人多,我去那里做广告吧。做了一段时间,老马想,“油埠烧烤”这要是一直在我的大排档做广告,我这“弟弟烧烤”咋办。于是就把“油埠烧烤”贴在大排档的广告都给撕了。“油埠烧烤”不乐意了,“油埠烧烤”的那些吃货粉丝们也不乐意了,就大骂“不公平!”“不开放!”…

老马抽着烟,听着外面骂着,自己嘴里嘀咕着:

“这味辛大排档是我自己开的,弟弟烧烤也是我投了钱了的。我这大排档又不是公共区域,一边在我这里撸串,还尼玛把客人都往你那边拉,在我的大排档到处贴小广告。我撕了广告吧,你们还要弄一个大新闻,啊,把我批判一番。啊,做广告也是要按照基本法滴。哪一个和我竞争的到了我地盘上我没有封过?杭州的阿莉吧吧你们晓得唔晓得,比你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不照样不让他来我这里咩。我就是撕了你在我大排档贴的那些广告,我又没有联合城管去掀你的摊子,你爱在哪儿摆,爱在哪儿做广告我管不着,但是,别在我大排档做广告啊。你们这些“逼乎”用户有一个好,世界上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们提问得比谁都快。我很生气啊”...老马越想越觉得憋屈,默默的关上灯,吃着面。

————————分割线————————

以上内容出自《以上内容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你喜欢对号入座》,若有雷同纯属你喜欢对号入座。

————————分割线————————


题主说:

“看了很多评论都提到了这么个逻辑:你在我的地盘上,我想收拾你就收拾你。我觉得这么说的回答者像极了在城管打人强行收摊等公权力滥用时街道上冷漠的旁观者。因为他们也可以说:谁让你在天朝摆摊呢,执法队想收拾你就收拾你。”

笑了。

第一,微信的地盘,他想怎么收拾,也是要按照相关条款的。城管要收摊,也是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长者名言在前:也是要按照基本法的!

第二,城管收摊。如何就证明城管错了,小贩是对的。城管收摊,我冷漠旁观,为何就错了?谁给的小摊小贩占用公共空间的权利,搞得路都堵了,地都脏了。题主的描述,摆明一种“我弱我有理”的强盗逻辑。小贩天然正确,收摊的城管天然强盗。

第三,街道不是城管自己的,微信是腾讯的;小贩是占道经营,街道是公共区域,而uber在微信发广告,微信不是公共区域——核心问题在于:微信和uber的关系,与城管和小贩的关系完全不是一回事,根本上这个类比就错了。与城管是否依法,还是城管滥用公权力没有关系。


————————分割线————————

别讨论啥事都养成扣帽子瞎站队的习惯。我跟uber和腾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别啥事都往阴谋论扯。

————————分割线————————


只谈道德,不讲规则,哪里养成的坏毛病。

只谈道德,不讲规则,哪里养成的坏毛病。

只谈道德,不讲规则,哪里养成的坏毛病。


至于很多回答里提到什么“垄断”啊,天啦撸,确定不学好经济学就开始分析自由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巴拉巴拉真的好么?

还有提到所谓权利啊,沉默啊,发声啊....这脑洞和类比,uber被封这是要革命啊咋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