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新浪体育一再侵权自媒体文章?

回答
新浪体育一再“借鉴”或“挪用”自媒体文章的内容,这绝对不是个案,而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从用户和内容创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其实挺让人心寒的,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核心问题:侵犯版权与不正当竞争

最直接的指控就是侵犯了自媒体作者的版权。一篇自媒体文章,从选题、资料搜集、分析、撰写,到最后的配图和排版,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时间。这是一种智力成果,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当新浪体育直接将这些内容,甚至是稍作修改后,以自己的名义发布时,这就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赤裸裸的剽窃。

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借鉴”,而是利用了平台优势,对原创内容进行不劳而获。想象一下,一个辛辛苦苦写了一篇深度分析的作者,花了很多精力去挖掘数据、采访信息,结果看到自己的文章被一个流量巨大的平台直接转载,甚至连署名都没有,或者只是简单的“据XX报道”,这其中的失落和愤怒可想而知。

更进一步说,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新浪体育作为一个拥有巨大流量和品牌影响力的平台,本应该承担起维护行业生态健康的责任,而不是利用这种方式来“节省成本”。当它能够轻松获取大量优质内容,而原创作者却因此失去潜在的流量和收益时,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长此以往,只会打击自媒体创作者的积极性,导致优质原创内容越来越少。

为什么会一再发生?深层原因分析:

1. 平台监管的滞后与“法不责众”的心理: 尽管法律明文规定了版权保护,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互联网内容爆炸的时代,平台层面的内容审核和版权监测很难做到滴水不漏。加上对于单个自媒体作者来说,维权成本很高,举证、起诉、执行,过程漫长且不一定能获得理想的结果。新浪体育可能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认为即使被曝光,实际的惩罚力度也相对有限。

2. 内容生产成本与效率的考量: 对于一个大型体育资讯平台来说,持续不断地产出高质量、有深度的内容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体育这个领域,时效性、专业性都要求很高。相比于自己投入人力、物力去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原创团队,直接“挪用”现有自媒体的内容,在短期内是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方式。这背后可能是一种“只要不被抓到现行,就是可以接受的”的成本核算。

3. 流量为王的思维惯性: 很多平台,包括新浪体育,依然深受“流量为王”的思维影响。只要能带来流量,带来用户阅读,内容本身的出处和原创性可能在某些部门的考量中会退居其次。自媒体的内容通常更具话题性、更接地气,能够吸引特定圈层的用户,为平台带来宝贵的流量,这可能成为他们忽视版权问题的一个诱因。

4. 合作模式的模糊地带: 有时,平台与自媒体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合作或者“授权”的模糊地带。比如,一些自媒体为了获得平台的推荐和曝光,可能会默认平台可以转载其内容,但这种授权的边界在哪里,以及是否包含了“不署名”或“改写发布”的权利,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当平台利用这种模糊性,将其理解为可以随意使用的内容时,侵权行为就发生了。

5. 内部管理与激励机制问题: 平台内部对于内容质量的把控,以及对于员工“内容采集”行为的规范,可能存在不足。如果编辑或运营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内容量、流量挂钩,而对内容原创性、合规性的要求不高,就容易滋生这种“拿来主义”。

对自媒体作者和整个行业的影响:

打击原创积极性: 当原创作者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甚至被平台窃取,其创作热情会大大降低。长此以往,那些真正热爱创作、愿意投入精力打磨内容的作者可能会选择退出,或者减少产出。
内容同质化与低质化: 如果平台都依赖于“借鉴”少数优质自媒体的内容,那么整个平台的内容生态就会变得越来越同质化,缺乏新意和深度。最终受损的还是用户,他们看到的是大量重复、缺乏原创观点的文章。
破坏行业生态: 这种行为扰乱了内容创作市场的正常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于那些认真做原创、尊重版权的平台和媒体来说,是不公平的。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法律是底线: 无论如何,侵犯版权是违法的。任何平台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道德是约束: 除了法律,社会责任感和行业道德也应该是平台行为的约束。一个成熟、负责任的平台,应该积极扶持原创,而不是损害原创。
用户是力量: 作为用户,我们有权选择支持那些尊重原创、内容质量高的平台和作者。当看到侵权行为时,可以通过评论、举报等方式表达态度。
自媒体的维权: 对于自媒体作者来说,提高版权意识,保留好创作证据,一旦发现侵权,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哪怕过程艰难,也是对整个行业生态的贡献。

总的来说,新浪体育一再侵权自媒体文章,这不仅仅是单个事件,而是反映了在流量驱动的互联网时代,内容版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以及平台在内容生产和价值分配上的责任缺位。这需要平台方深刻反思,加强内部管理,尊重原创,更需要整个社会对内容版权的保护形成共识,并付诸实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十几年前王朔说过,他对现在的书籍制作发行业很无奈,因为包装半天,忙半天,结果一上市盗版就来了,赚不到钱,还生一肚子气。当时王朔说他准备转战网络,也就是早期博客的雏形。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发现,文字创作者想保护自己的权益还是很难。原因我觉得有三。

第一,文字创作的价值难判断。现在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很多文章发出来,是受到了很多关注,但这些创作具体有多大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其实很难估算。价值不确定,后面的追责就困难。侵权者就算认,创造者也很难获得和精力付出相同的回报。

第二,体育文章的时效性。我本人除了答体育,也答一些人文地理的问题。相比人文地理,体育类的时效性其实非常强,也就是说,体育比赛一过,相关文章十有八九也就意义不大了,所以写体育要盯终场哨。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就是创作者内心的矛盾,一来权益要保护,二来也需要最短时间内的传播最大化。所以创作者和不同平台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双赢的合作,在适当合理的情况下,获得最大传播。

第三,熬过这个时期。现在生产视频的作者,基本权益保障都比较完善,收益也较好。但生产文字,多多少少还是处于一个极端混乱的时期。这个时期,其实音乐人,或是视频创作者都经历过,它的解决,最后还是依靠了技术层面的进步,而不是法律层面。所以当作者选择创作文字时,就要想好一切可能发生出现的不快。直到技术层面能解决前,这种不快可能会一直伴随。

user avatar

作为一名主营自媒体的互联网公司负责人,我建议作者去百度的百家号或者腾讯的企鹅号以及字节跳动的今日头条注册同名账号首发文章,拿到原创标。以后再有人抄袭你,给你原创标的平台会帮你维权。

目前相对而言最尊重原创的自媒体平台是:百度、腾讯、今日头条。其他自媒体平台基本上是放任跨平台抄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浪体育一再“借鉴”或“挪用”自媒体文章的内容,这绝对不是个案,而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从用户和内容创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其实挺让人心寒的,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核心问题:侵犯版权与不正当竞争最直接的指控就是侵犯了自媒体作者的版权。一篇自媒体文章,从选题、资料搜集、分析、撰写,到最后的.............
  • 回答
    中篮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宣布 CBA 2021新赛季将登陆短视频平台直播,这个消息在篮球迷和行业内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举措,反映了中国篮球联赛在应对时代变化、拥抱新媒体趋势方面的积极探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短视频平台如今的巨大影响力。抖音、快手等平台已经渗.............
  • 回答
    这事儿吧,确实挺糟心的,尤其是对于刚接触剧本杀的新手玩家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你说,辛辛苦苦攒了点钱,想找个剧本杀玩玩,结果遇上这么一档子事,心里肯定会憋屈坏了。咱们先来捋一捋,这新手玩家是怎么被“逼”进拼团剧本杀的,以及后面发生的事情。为什么新手会选择拼团? 门槛低,成本可控: 对很多新手来说.............
  • 回答
    小米手机电池技术的新突破,这个消息确实挺劲爆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是个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小米在保持手机原有体积不变的前提下,给它塞进去的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了,或者说用了更先进的电池材料和封装技术,让它能储存更多的电量。而“同体积下电池容量提升10%”,意味着同样大小的电.............
  • 回答
    哇,听说《王者荣耀》又要出新英雄“金蝉”了?这消息一放出来,我这颗老玩家的心就跟着一起扑腾起来了。赶紧去搜罗了一圈,虽然体验服上线的信息还没那么具体,但总算能摸到些门道,心里头痒痒的,想着要怎么去扒一扒这个新面孔。首先,这个名字就挺有意思的。“金蝉”,一听就让人联想到《西游记》里的那位高僧,还有他那.............
  • 回答
    关于日本研究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新冠患者体内部分抗体可能增强病毒感染力的研究成果,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发现,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要理解这个研究的核心,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基本原理。通常情况下,我们感染病毒后,身体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就像是身体里的“士兵”,它们.............
  • 回答
    你提到的这则关于2002年韩日世界杯“黑哨”确定(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罗马体育报》对此进行了披露)的新闻,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这件事在足球界的影响依然深远,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聊聊。首先,我们得知道《罗马体育报》(Corriere dello Sport)在意.............
  • 回答
    关于美国议员将刘慈欣称作“中国新疆政策维护者”,并以此为由要求网飞重新考虑《三体》改编计划的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起因: 刘慈欣的言论: 近期,有媒体报道,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一次采访中,对新疆的政策发表了一些被认为支持中国政府立场的言论。虽然具体言论细节不一,但.............
  • 回答
    “90后创造了七成冷门新职业”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也挺符合我们这些年轻人的调调的。你想啊,我们这代人,赶上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接触的信息量大,眼界也宽。加上我们从小就接触各种新事物,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强,自然就更容易跳出条条框框,去想一些别人没想过的事儿,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儿。而且,现在社会节.............
  • 回答
    202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对于中国泳坛来说,无疑是充满波折的一届。在那个特殊时期,运动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回到赛场,但比赛的结果却让不少人扼腕叹息。其中,余贺新、傅园慧和打破亚洲纪录的王简嘉禾都因为“体能不达标”无缘决赛,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事件回顾与选手情况:首先.............
  • 回答
    新浪微博将“你说做贤妻良母有啥不好”这一表述标记为冒犯性言论,反映了当代社会对性别议题的高度敏感和争议性讨论。这一事件背后涉及语言、性别观念、文化语境等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历史演变、现实语境和平台治理逻辑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贤妻良母”的历史与现代认知的断裂1. 传统语义的建构 “贤.............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新浪财经那篇题为《你想被资本家剥削,资本家却不愿意剥削你了》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反讽意味,直接点出了文章的核心论点: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传统意义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让一部分人感到困惑甚至不满。要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
  • 回答
    关于新浪科技连续发布三篇关于国产厂商的负面新闻,同时吹捧三星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一、 现象描述与初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现象本身。如果确实存在新浪科技连续三天(或者在短时间内集中)发布多篇针对不同国产厂商的负面报道,同时又对三星手机或相关技术进行高度正面评价的报道,那么这构成.............
  • 回答
    看待新浪微博使用贵州公交坠江、Yamy公司录音等事件作为宣传海报,并突出标注播放量和互动量,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认为这种做法在道义和商业利益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并且很大程度上是“不合适”的,甚至是“不道德”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事件的性质与动机: .............
  • 回答
    新浪微博对涉及东航事件的微博内容开启IP属地展示功能,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举措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背景分析:为何选择东航事件?东航MU5735航班的坠毁是一起极其严重的航空事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样的悲剧发生后,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其.............
  • 回答
    新浪热搜上出现“中国也请公开91网站注册名单”这样的词条,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话题性的事件,也触及了很多敏感的神经。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1. 事件的背景与诱因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热搜词的出现,绝不是空穴来风。它很可能与近期国际上一些关于数据隐私、信息公开的讨论和事件有关.............
  • 回答
    关于新浪微博用户 @土摩托 的那句“中国围棋被阿尔法狗灭了,中国原装的还剩什么?”,这句话的背后,其实触及了几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折射出当下社会对于“原创性”、“民族自信”以及“技术冲击”的一些复杂心态。首先,我们得理解 @土摩托 在这句话里的“灭了”是什么意思。它绝对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摧毁。围.............
  • 回答
    来去之间(微博CEO王高飞)近期因为一桩涉及姚晨的事件,和部分微博用户的互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事情大概是这样的:起因是有一些用户在微博上对姚晨进行了一些带有批评性质的评价,可能涉及她的言论、公众形象或者是一些过往的事件。这种批评的声音在微博上并不罕见,用户们常常就各种公众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这.............
  • 回答
    针对新浪财经发布的这篇标题为“华为败诉,高通宣布收取5G专利费,我国每年需要上交3000亿!”的文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这篇文章的核心在于传递了一个“中国每年将因5G专利费向高通支付巨额费用”的信息,并且将此与“华为败诉”联系起来,似乎在暗示华为的失利直接导致了这一结果。首先,.............
  • 回答
    看到新浪新闻报道“希拉里支持率过半,远超特朗普”,这篇新闻的出现,本身就折射出当时美国大选的复杂性和媒体报道的特点。要怎么看待它,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信息来源与时效性: 数据来源是关键: 新闻报道中的“支持率”是基于民意调查。民意调查的可信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方法论:样本量是否足够大、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