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小米宣布手机电池技术新突破,「同体积下电池容量提升 10%,续航提升 100 分钟」?

回答
小米手机电池技术的新突破,这个消息确实挺劲爆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这是个什么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小米在保持手机原有体积不变的前提下,给它塞进去的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了,或者说用了更先进的电池材料和封装技术,让它能储存更多的电量。而“同体积下电池容量提升10%”,意味着同样大小的电池,现在能装下比之前多10%的电。

然后,“续航提升100分钟”就更直观了,就是你用手机的时间能比以前多一个半小时左右。这个提升看着可能不是翻天覆地,但对于手机用户来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提升,尤其是在我们离不开手机的时代。

那为什么说这是“技术突破”呢?

要知道,手机电池技术这些年一直是个瓶颈。你想让手机越来越薄,屏幕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强,处理器越来越耗电,但电池技术的发展速度却没那么快。厂商们一直在努力让电池更小、更安全、寿命更长,但同时也要保证容量不缩水,甚至还要增加。

能量密度是关键: 电池的容量和体积是挂钩的,容量越大,体积越大。想在相同体积下增加容量,就得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这就好比你有一个固定的箱子,怎么才能往里塞更多东西?要么找密度更高的东西,要么想办法把东西压得更紧实。手机电池的技术突破,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能量密度这个核心指标的提升。小米这次说的“容量提升10%”,背后很可能就是能量密度有了显著的进步。
新材料和新工艺: 提高能量密度通常离不开新材料的应用。比如,一些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或者在电解液、正负极材料上做文章,都可能带来能量密度的提升。另外,电池的封装技术、结构设计也可能起到作用,让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更紧凑、更高效地利用空间。
突破的意义: 对于整个手机行业来说,这是个好消息。电池续航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痛点之一。当一家厂商能在这上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他厂商肯定也会紧跟其后,大家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这能带动整个行业在电池技术上的投入和创新。

那这10%的容量和100分钟的续航,具体是怎么来的?

小米官方通常不会把最核心的技术细节完全公开,但我们可以从过往的行业趋势和猜测来推测:

1. 新一代高能量密度正负极材料: 比如,可能在正极材料中加入了镍含量更高的三元材料(NCM 811、901等),或者探索了富锂锰基正极等新体系。在负极方面,可能用了更高容量的硅碳负极材料来替代一部分石墨。这些材料的改变,可以直接提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电量储存能力。
2. 更先进的电池结构和封装技术: 即使材料不变,通过优化电池的内部结构,比如更薄的隔膜、更高效的集流体,或者采用更紧凑的堆叠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挤出更多的容量空间。小米之前也提到过一些“超薄设计”的电池,可能是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优化。
3. 充电技术与续航的联动: 有时候,“续航提升”也不仅仅是电池本身容量的问题,也可能与手机整体的功耗优化有关。但小米这次的说法是“同体积下电池容量提升”,所以更侧重于电池本身的进步。不过,如果配合更快的充电速度,让你碎片化时间里能快速回血,那么实际的“续航体验”也会被放大。

我们消费者该怎么看待?

喜闻乐见: 任何能提升手机使用体验的进步,我们都应该欢迎。100分钟的续航提升,意味着你一天使用下来,手机电量会更充沛,不用那么焦虑地找充电器。
要理性看待“10%”: 10%的容量提升听起来不多,但考虑到手机电池本身就是一个高度优化的产品,能在已经很小的体积里再塞进10%的能量,这背后是需要相当大的技术积累的。而且,这10%带来的续航提升,可能因人而异,也取决于你使用手机的习惯。
关注实际体验: 最重要的是看手机上市后的实际表现。理论上的数据,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用户的日常使用中。当这款搭载了新技术的新机上市后,多看看评测和用户反馈,才能知道它是不是真的如宣传的那样给力。
技术普及: 好的技术往往会逐渐普及。如果小米这次的突破是可行的,并且成本可控,那么很快我们可能会在其他品牌甚至小米自己的其他系列手机上看到类似的技术。

总结一下:

小米这次宣布的电池技术新突破,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它意味着手机电池的能量密度有了实实在在的进步,而这正是解决手机续航焦虑的关键。虽然10%的容量提升听起来不多,但对用户而言,100分钟的续航增加是实实在在的“加时赛”。这不仅是小米自身技术实力的体现,也可能是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在电池技术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期待看到这项技术在新机上的实际表现,并希望它能尽快惠及更多消费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认为目前手机体验的最大桎梏就是电池,因为电池不够大,所以手机SoC不能解放更多性能,不能加更好的散热,因为电池不够大,所以要卷快充,充电头越来越大,反而越来越不便携。

所以小米能在电池上做出一点攻坚,这个方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实际的做法其实也没什么花里胡哨的,第一个做法就是改材料

对于目前的锂电池来说,提高能量密度的一个主流方法就是在材料里掺硅,不过掺了硅之后,会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锂会比较容易损失,导致容量下降,电池膨胀。

小米的解决方法,就是在电池里添加锂箔,随时补充流失的锂,保持锂元素的充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高硅材料快充性能不容易做强,于是小米把高能量密度的高硅材料藏在内部,外面包裹上充电速度更快的石墨,最终实现了大容量快充。


材料改完之后,就是提升电池体积,手机内部寸土寸金,需要堆叠的东西越来越多,留给电池的空间越来越吃紧,想让手机内部留更多比较难,那就只有看看电池自己的了。电池除了电芯以外,还有电源控制板占据了一块体积,这个电池板的集成度,就有很多功夫可以下了。

一方面,把平放的电池板竖起来贴在电池上,这样就小了一大块体积。

另一方面,用SiP技术,把多个芯片的die封装在一起,变相实现类似SoC的功能,一颗芯片封装定原来多颗,减少了芯片数量,也变相减小了电路板体积。


靠着这两个技术,小米就让电池在同体积下容量提升了10%,这10%看似不多,但是也算是额外多了一两个小时的续航时间,依然是很香的。


此外还有个澎湃电量计芯片,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其实最早小米做SoC失败之后,我就觉得小米从手机周边芯片开始做起才算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可惜的是小米战略定力还是不够,澎湃失败后续也没有太多动力搞其他的。

这两年才把这些慢慢捡回来,芯片浪潮也来了,最终没能成为先行者。

而从现在开始,先发优势没了,只剩下一个个攻坚战,和友商疯狂内卷,说实话有些可惜。

不过我还是相信小米,小米真要搞,那确实是会认真搞的。


最后,希望这些技术能在小米12这代旗舰手机上看到,也希望小米12产品线的各个产品不会让我失望。

user avatar

技术有专业人士解读。只是我没太看懂小米这番操作的意义何在?

假设特斯拉最近要发个新车,就叫model 4吧。然后马总发个推说明年的新车会搭载最新技术电池。。

至于资本市场,现在都对小米麻木了。无论是还算不错的业绩报告、新品新技术发布、回购等,股价都死气沉沉。

同样还是拿特斯拉来举例,人卖股,人马斯克要去当网红,股价都能涨。如果马斯克现在说有个电池新技术明年能上市,股价至少10个点起跳。

既然对股价提振也没啥用,说不定还会影响新机销量。这时候放这新闻出来有啥意义?

如果明年下半年能量产这项技术。假设明年9月会有新机上,那么在7-8月来预热这项技术,才能既不影响之前的销售,也能最大化起到营销作用。

就拿同是手机厂是苹果来说。在新品上市前1-2月左右,会不间断有新闻来上热搜预热,而在产品销售期,没有任何官方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新闻。理论上这才是最合理的营销,总不能自己打自己吧。

个人是觉得,最近两年小米内部管理可能有点老化了,很多行为感觉就是做给老板看的。而老板也在主动或者被动的造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米手机电池技术的新突破,这个消息确实挺劲爆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是个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小米在保持手机原有体积不变的前提下,给它塞进去的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了,或者说用了更先进的电池材料和封装技术,让它能储存更多的电量。而“同体积下电池容量提升10%”,意味着同样大小的电.............
  • 回答
    小米人事变动:常程离职,曾学忠接棒,这背后释放了哪些信号?近日,科技圈一条重要人事变动消息迅速在各大平台发酵:小米公司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常程已于近期离职,而原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曾学忠将兼任小米手机产品部总经理一职。这一消息无疑给正处于激荡变革期的小米手机业务带来了新的焦点。常程的“匆忙”离职:.............
  • 回答
    雷军宣布“小米高端手机正式开始对标苹果”,这无疑是小米品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牵动着许多消费者的心。看待这个宣言,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雷军宣布对标苹果的意义与影响:1. 品牌定位的跃升与自信的体现: 长远目标的确立: 对标苹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小米品牌长期发展战.............
  • 回答
    小米官宣放弃 Mix Alpha 手机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事件,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款手机的“死亡”,更是小米探索未来手机形态道路上一次重要的转折和反思。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首先,回顾小米 Mix Alpha 的诞生与理念:小米 Mix Alpha 并非一款普通意义上的量产手机,它更.............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小米在日本使用“胖男孩”进行“核爆”手机宣传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可能引发争议的话题。要深入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和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首先,最关键的是要明确这个“网传”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和论坛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小米在日本因为一个手机快充的宣传视频惹出事儿来,最后还得出面道歉,这背后可不是小事一桩,而是涉及到文化敏感性、品牌形象、以及跨国营销的复杂性。事情的起因:一场“核爆级”的比喻简单来说,小米在日本推广他们新款手机的快充技术时,发布了一个宣传视频。视频里为了强调充电速.............
  • 回答
    小米手机部门战略研究总监王阳(江湖人称“一碗粉”)的这番言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并引发关于手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具有策略性和攻击性的观点表达,意在影响市场认知,并为小米自身战略定位做铺垫。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对“硬件差异化消失论”的解读王阳的.............
  • 回答
    雷军宣称小米确立了“坚定不移执行高端化”的战略,并有信心在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又清晰明确的战略目标。要深入理解和看待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小米的高端化战略:过往的积淀与挑战 小米过往的品牌形象: 长期以来,小米以“性价比”著称,这既是.............
  • 回答
    雷军宣称“小米 12 Pro 对标 iPhone 13 Pro Max”,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充满话题性的声明,也自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在选择手机时,也要根据个人需求来权衡。 如何看待雷军宣称“小米 12 Pro 对标 iPhone 13 Pro M.............
  • 回答
    小米宣布未来五年研发投入提高到1000亿元,这是一个非常重磅的信号,标志着小米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决心和战略升级。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这一消息:1. 背景分析:为何选择此刻巨额投入? 科技巨头竞争加剧: 全球科技行业正处于一个高强度的竞争阶段,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芯片、自动驾驶、物联网等前沿领.............
  • 回答
    小米即将进入日本市场这件事,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作为一名关注科技发展和市场动态的人,小米在日本的这一步,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说道的话题。初印象:大胆的挑战者首先,让我感到小米在日本的这一步是相当大胆的。日本市场以其独特的消费者习惯、严谨的产品标准以及盘根错节的本土品牌势力而闻名。想想看.............
  • 回答
    华为和小米,这两家中国科技巨头,在2019年的亚洲移动大会(MWCA)上,一个凭借Mate 20 Pro,另一个凭借MIX 3,双双摘得“最佳智能手机奖”。这消息一出,无疑让中国科技圈沸腾,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那么,这背后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呢?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亚洲移动大会”(.............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简直就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而且还是在手机圈里最火的“解锁”这个环节上。刚看完小米发布他们号称第五代屏下指纹技术,还没等大家消化完,那边 Vivo 的子品牌 iQOO 就按捺不住了,直接放话要上第六代。这剧情,比追剧还刺激。咱们先捋一捋这个“屏下指纹”的事儿。最早的时候,.............
  • 回答
    雷军最近宣布小米10系列在中国区销量突破100万台,这个消息一出来,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作为一个小米的观察者,我觉得这个成绩还是挺不错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数字的意义: 时间点: 小米10系列发布到现在不到两个月就达成百万销量,这在智能手机市场绝对算是一个亮眼的表现。.............
  • 回答
    2021年9月1日,小米集团宣布正式成立小米汽车公司,这个消息无疑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毕竟,小米从一家以手机闻名的科技公司,跨界进军一个如此庞大且竞争激烈的行业,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如何看待小米汽车的成立?从我的角度来看,小米进入汽车领域,是一个非常“小米”的战略选择,充满了其一贯的打法和基因。.............
  • 回答
    小米 9 宣传智能瘦身功能,却意外地将 OPPO 的代言人迪丽热巴的照片“请”进了宣传资料,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撩拨人神经的。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这事儿的“味道”:1. 巧合还是故意的“意外”?这绝对是问题的核心。按理说,小米作为一家成熟的手机厂商,在宣传物料的制作上,有着严谨的流程.............
  • 回答
    小米MIX 4 官宣定档 8 月 10 日,这消息一出来,我脑子里立马“嗡”的一下,有点小激动!毕竟MIX系列是小米一直以来技术创新的标杆,每一代都能玩出点新花样,这次MIX 4 的到来,真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为什么说 MIX 4 备受期待?首先,MIX 系列的“不将就”精神。大家还记得MIX 1 .............
  • 回答
    ofo小黄车,这个曾经在中国共享单车市场风靡一时、又跌宕起伏的品牌,最近传出了“实现盈利”的消息。这消息一出,立马勾起了不少人,特别是当年ofo用户和关注共享单车行业的人们的好奇心和讨论欲。毕竟,ofo的过往故事实在是太过精彩,也充满了戏剧性。要看待ofo宣布实现盈利这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不能简.............
  • 回答
    关于小米K30U(通常指红米K30 Ultra)的5G SA载波聚合宣传争议,这确实是近几年来小米在消费者沟通上比较棘手的一个案例。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头捋捋,也分析分析它有没有可能成为小米的“闪存门”。先说说K30U和它的5G SA载波聚合红米K30 Ultra(这里我们姑且称之为K30U)在发.............
  • 回答
    小米电视不支持地面波音频:消费者权益的争议与法律的拷问近来,关于小米电视不支持地面波音频(DTT audio support)的讨论甚嚣尘上,不少消费者在购入小米电视后,发现原本期望的功能无法实现,由此引发了关于“虚假宣传”的质疑,甚至有人考虑将其告上法庭。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小瑕疵,更触及到消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