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猴子不会水,原作里边解释了很多次。
1.猴子下水是“捻着避水诀”,而不是“念着避水诀”。多一个提手旁,意思就是说是用手来做的,而不是一个需要引导的吟唱技能。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原著里并没有过多介绍,但是这应该是道教的某种法术,推测大概是类似于“结印”的方式,现在普遍认为是捻着这个东西后,一只手就废掉了。跟人打架先让一只手,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
2.第一次去龙宫的时候,巡海夜叉看到了猴子,说猴子是“推着水来”。这个“推”字我认为大概是类似于猴子搞了个大气泡,自己在中间,气泡跟着他动。所以猴子本身是不沾水的。
3.其实大部分仙人都是不能直接在水里生存的,比如牛魔王那一节,打到一半牛魔王饭遁,跑到一个小龙王的宫里喝酒。猴子变了个螃蟹跟着过去了,有非常清晰的描写,表明龙宫有某种防护措施,外边有水里边没有水。显然龙是可以直接在水里生存的,故意写出宫殿内没有水,主要还是为了照顾牛魔王等其他宾客。
3.猴子说过自己入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类似于上边的推着水,另一种是变成比如鱼虾蟹之类的水中生物。一种是废掉一只手,另一种是放弃全部战斗力,都不划算。
4.两个师弟似乎沙师弟是可以直接生活在水中的,不讨论。二师弟的描写却似乎有些矛盾的地方,首先他掌管八万天河水军,水性应该不差,而且也描述过他可以直接跳入水中也不会淹死的;但是书里边也直截了当地说过二师弟下水时会用耙子分开水路,意思就是说他也是不沾水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的这个技能大概也比猴子的“避水诀”高明一点,不需要废掉一只手,用耙子划拉两下就行,战斗力降低有限。
以上凭记忆写的,有时间补充原文。
孙悟空到龙宫要兵器采用的方式是和平交涉,你送一件武器给我。
龙王在《西游记》中设定的地位很低,半神半妖。有封号就是神,没封号就是妖。工作干得好就是神,工作出差错就是妖,魏征拿起剑都可以砍龙头。
龙王对于这么个敢主动上门要东西的主,心里没底,不敢惹。
金箍棒是因为龙王认为孙悟空拿不动,自己认个怯滚蛋就算球。
没想到孙悟空真能玩,就拿得动这下子,龙王就知道自己惹不起,幸好自己没有犯傻。
孙悟空为什么要去龙宫?
他自己说没武器,然后有个猴子给他说,海里龙王那里有。
这个时候,众猴和其他妖怪就看着他,你敢不敢去啊?
孙悟空只要说声算了,那么大家就会看穿他,你娃怕水。
孙悟空是花果山领袖,不只是这一窝猴子,还有72洞妖怪,有十万之众。
这个规模和梁山泊鼎盛时期差不多。当时孙悟空的拜把子兄弟里面还有牛魔王,牛魔王岂是等闲之辈?
孙悟空绝不能露着怯,刀山火海都要去。
没想到龙王是怂货,这事就成了。
这根棍子,就是孙悟空必须要拿到的镇山之宝,相当于权杖。
孙悟空闹天宫这一段的写作意图,其实可以看成是《水浒传》的另一个版本。宋江搞招安,孙悟空打上了凌霄殿。
虽然都是失败,但是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就此立住了。
这也是中国人十分热爱孙悟空的原因之一。
到了取经环节,大家要是仔细看,就会发现,取经路上降妖伏魔,更强调的是什么?
专业。
更加强调整个系统之间的配合,各兵种使用专业技能打击敌人。
信息战几乎贯穿始终,孙悟空经常查阅资料,详细了解妖怪背景技能,然后通过总指挥观世音,南天门情报站,土地咨询师,如来佛和玉帝两大统帅以及各种仙界关系调动人马,来个一物降一物,一仙对一妖。
孙悟空自己使用专业技能负责陆战和空战,凡事涉及专业法术才能对付的敌人,都是专业兵种上。而猪八戒和沙僧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唐僧,进行火力试探,然后上报孙悟空,孙悟空进行综合分析后,构思战略战术。
猪八戒和沙僧的水战从来就不是以取得胜利为目的,主要是搞清楚敌人的实力。
这也就不是什么怕不怕的问题,而是取经队伍是一个特战分队,这几个人的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系统支撑,卫星、无人机、天庭战略机动部队,情报网络、预警机、远程导弹、隐形轰炸机、航空母舰随时待命,这就是《西游记》构想的超级军事系统,其先进性无与伦比。在如此精密而现代化的系统面前,孙悟空自然用不着事事亲力亲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