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八路军等敢于和百姓走的那么近?

回答
八路军等部队之所以能够和百姓走得如此之近,这背后是历史的必然、思想的引领和实际的行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深刻理解中国国情,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军民关系。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

一、 思想根源:人民军队的性质与宗旨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也是所有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八路军等部队的建立,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也不是为了少数精英的统治,而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这种思想上的高度自觉,使得部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将人民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
人民战争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理论强调,战争的胜负决定于人民。军队必须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因此,军队与人民打成一片,争取人民的支持和参与,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军民团结的政治优势:
与国民党军队相比,八路军等部队深知,在武器装备和军事实力上处于劣势,但其强大的政治优势在于能够赢得人民的心。人民的支持不仅仅是后勤保障,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情报网络,是人民战争的“人民军队”。

二、 历史背景与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等部队在农村建立了广泛的革命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里,军队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部队的官兵很多本身就来自农村,与农民有着共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
土地革命的成果:
在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实行了减租减息、土地分配等政策,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这种政策上的成果直接转化为军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抗日战争的特殊性: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凶残,中国人民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八路军等部队是抵抗侵略的主力,他们代表了民族的希望。人民将八路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是捍卫家园的希望。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实践:
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规定了“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等纪律。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部队日常行为的准则。这意味着军队在驻扎、行军过程中,不会随意征用、破坏群众的财物,不会向群众索取不应得的东西。如果需要帮助,会通过正规的、公平的途径来解决。
“一切缴获要归公”:这意味着军队不能贪污,不能将战利品据为己有,而是要按照规定上缴国家或用于部队建设,这保证了部队的廉洁和与民争利的原则。
“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许侵犯菱花”:这些更具体的要求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例如,“说话和气”意味着对待百姓要态度友好,耐心解释;“买卖公平”意味着在交易中要诚信,不欺诈;“不许侵犯菱花”则包含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不随意打骂、侮辱百姓。
“借东西必须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这体现了军队的责任感和对人民财产的尊重,保证了人民的利益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作战时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不许糟蹋五谷”:这是军队最基本的责任,在战争的混乱和破坏中,保护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是军队的底线。不糟蹋五谷,更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三、 具体行动与表现:从细节入手赢得民心

帮助群众生产劳动:
八路军部队常常在完成军事任务之余,帮助农民耕地、收割、修水利等。这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也拉近了军民之间的距离。官兵们与农民一起干活,同吃同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宣传和组织群众:
军队不仅是战斗队,还是工作队和宣传队。八路军积极向农民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组织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抗日活动,如成立农会、青年团、妇救会等,将农民组织起来,为抗日战争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尊重和保护妇女儿童:
在那个战争年代,妇女儿童往往是最脆弱的群体。八路军对妇女儿童给予特别的保护和尊重,赢得了妇女们对军队的信任和拥护,很多妇女积极参与到支前工作中,甚至加入军队。
关心群众生活:
部队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仍然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例如,帮助群众治病、解决生活困难等。
政治工作和思想教育:
部队高度重视政治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使官兵深刻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培养他们热爱人民、尊重人民的品质。这使得部队的行为真正发自内心,而不是表面文章。
从“子弟兵”到“衣食父母”的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八路军等部队在人民群众心中从“子弟兵”演变成了“衣食父母”般的存在。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在作战中保护人民,更是在和平时期和艰苦岁月里,与人民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奋斗。

四、 战略层面的考量:军民一体的战略优势

情报网络:
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为八路军等部队提供了强大的情报网络。百姓们会主动向部队提供敌情、日伪活动的情报,这对于部队的作战决策至关重要。
后勤保障:
在缺乏统一、强大的后勤体系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支援是部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他们会为部队提供粮食、衣物、药品等,甚至是人力支援,如运输、医疗、侦察等。
游击战的根基:
八路军等部队广泛开展的游击战争,正是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群众的掩护、支持和参与,使得游击战能够有效地打击敌人,并且难以被敌人彻底消灭。
政治威信的建立:
军民之间的紧密关系,极大地提升了共产党和军队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威信。这种威信是赢得民心的基础,也是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

总结来说,八路军等部队之所以敢于和百姓走的那么近,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以下几个核心原因:

1. 深刻的政治自觉: 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行动指南。
2. 正确的战略思想: 认识到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将人民视为胜利的依靠。
3. 有效的制度保障: 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规定来约束部队行为,确保军民关系健康发展。
4. 具体的实践行动: 通过实际的帮助、尊重和爱护,将思想转化为行动,赢得人民的真心。
5. 历史的必然性: 在民族危亡之际,只有与人民站在一起的军队,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这种军民鱼水情深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与众不同的重要标志,也是其能够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所在。这种关系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互相支持、共同奋斗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百姓为了保护八路军,不问太多情况,这样即使被敌人抓了也审不出什么。

user avatar

因为八路军有一个神技能。。那就是拉家常。。

一个八路军的连队。到了一个地方,首先选择住在群众家里的屋檐下,院子里。。这个时候,很多群众认为官匪一家。对于八路军非常害怕。。

但是,当天晚上,指导员会和老乡们聊天。讲讲农活。说说年景。问问老乡们过得怎么样。其实这种问题都是明知故问。。兵荒马乱的年景,过得肯定非常难啊。。之后指导员会说,自己也是苦出身。被地主压迫。讲自己的悲惨经历。一般这种时候,同命相怜的老乡们都已经泣不成声了。

之后指导员会说,我们八路就是帮助老百姓的。之后老乡们自然会帮助八路军。

user avatar

首先,你说的”甚至像红灯记中那种以表叔的身份隐匿于百姓之中“,那些数不清的”表叔“都是情报人员,情报人员当然要以平民的身份隐藏于百姓之中,要不还以公开的身份在敌后活动?

而且李铁梅和她奶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百姓,也是情报人员。

表叔们属于秘密信使,也就是当时说的”地下交通员“,由敌后游击队派出,而李铁梅和她奶奶属于潜伏间谍。李玉和是这个间谍网的负责人,由表叔们来取走这个间谍网搜集的情报和中转的密电码。

这不是军队和平民的接触,而是间谍们之间的工作关系:

影视剧毕竟是艺术作品,肯定是和真实的生活有所区别的。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老百姓会不会为军队”保守秘密“,而在于老百姓中是否暗藏着敌人的间谍。


你看你的问题描述,问老百姓会不会为军队保守秘密。既然军队的军事秘密都可以被老百姓知道,那自然也会被隐藏在老百姓中间的敌方间谍知道。仅从这一点,你就应该知道影视剧中的东西是假的了,军事秘密是可以随便让外人知道的么?

如果军人真的和地方人员整天在一起接触,那么自然方便隐藏在地方人员中的敌方间谍刺探情报和策反官兵。真正有经验的情报人员用几句话就能套出来军事机密。哪怕你写的家信都会带来很大危险:

所以各国军队对军人的管理都非常严格,军人因私外出并没有影视剧中那么容易,军人因私出国则在大多数国家完全不被允许。

影视剧中的东西何必当真?多看看真正的战时军队保密宣传画,你就知道战时军队的保密有多严了,不可能出现影视剧中那种“内外无别”的情况:

(水兵们小心!乱说话会害死人)

(我们一败涂地,一点是有人乱说话了)

(你乱说的话比伞兵更先到了敌人那里)

(如果你把他要去哪儿说了出去,他可能永远也到不了那里)

(沉默意味着保密,无论你说什么和写什么都要小心)

(乱说话会带来灾难)

(嘴不严,船会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八路军等部队之所以能够和百姓走得如此之近,这背后是历史的必然、思想的引领和实际的行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深刻理解中国国情,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军民关系。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一、 思想根源:人民军队的性质与宗旨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活水平”这个概念的多维度解读,以及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简单地说,土耳其、墨西哥等人均 GDP 八九千美元的国家,其“实际生活水平”是否比中国差(不少),不能一概而论,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地域差异、社会分化以及衡量标准的不同。更准确地说,.............
  • 回答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未能在河南大规模建立抗日根据地,主要受到地理、政治、军事、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历史现象: 一、地理与战略位置的局限性1. 日军控制的区域 河南作为中国中部重要省份,地处华北与华中交界,战略地位显著。但1938年武汉会战后,日军迅速占领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涉及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的命名由来。我们今天所说的“八路军”,其实是一个简称,它的全称叫做“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之所以大家习惯性地称之为“八路军”,是因为这支军队的番号和历史渊源,以及它在抗战中的突出表现,使得这个名字深入人心。要理解为什么是“八路军”而不是“九路军.............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明朝能造出震天雷、红夷大炮这类大家伙,用来轰开城墙,那咱们八路军为啥不照着明清的样式,也造点大炮去轰那些日伪的炮楼呢?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复杂了,不是说照猫画虎那么简单。得从几个大方面掰扯掰扯。一、 技术传承的断层与失传你说明朝能造大炮,这没错。那时候的铸炮技术,尤其是在引进红夷大炮后,.............
  • 回答
    抗战时期,蒋介石(国民政府)对八路军的定位和战略考量,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八路军“不要求”其投入正面战场与日军对抗,从而“消耗”八路军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军事、战略以及国共两党之间的博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 国共合作的背景与国民政府的战略主导权首先要明白,1.............
  • 回答
    许多人对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抗日的斗争存在着误解,认为其难度不大、意义不大,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也忽略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细节。要理解这种误解,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宣传的聚焦与视野的局限: 正面战场的“光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抗战的宣传更多地集中在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大规模会战,比如台.............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伪军不直接拿着装备投靠国军或八路军,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现实原因,并非简单的“不愿意”或者“不能”。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会发现其中牵扯着利益、生存、政治立场、以及战术策略等诸多层面。首先,我们得明白伪军的性质。他们并非一个统一的、有着坚定的政治信念的群体。伪军的组成非常复杂,既有被威逼利.............
  • 回答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出现大量PTSD,而抗日战争后八路军鲜少有PTSD的说法,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绝非简单的一概而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战争的性质、士兵的经历、战后的社会环境以及诊断标准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战争的性质和士兵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海湾战争,特别是“沙漠风暴”行动,是一场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战前日本的社会、政治、思想环境,以及战争本身对个体认知的影响。尽管日本在战前大力推行军国主义教育,但仍然出现了一批日本籍的八路军战士,其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战前日本社会和思想的复杂性: 军国主义教育的渗透与潜在裂痕: 战前日本确实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的复杂性,也涉及到对历史人物评价和解读的不同视角。关于史泽波(通常指阎锡山)在刘志丹牺牲事件中的角色以及上党战役的性质,以及为何在抗战后我们对他的态度可以被解读为“宽容”,需要我们细致地梳理和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各方立场以及历史发展的逻辑。首先,我们来澄清几个关键点,并深入探讨背后.............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和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斗争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虽然两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但它们在诞生背景、主要活动区域、部队构成以及战略任务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并非仅仅是称呼上的不同。理解这些区别,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部署和发展历程。一、 诞生背.............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假设!如果委员长在武汉会战和徐州会战时期,真的把八路军主力调往正面战场,并且由彭总司令指挥,这历史的走向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哪些方面,以及可能产生怎样的结果。前提条件的探讨:可能性有多大?首先得说说,这事儿能不能成。 政治上的阻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细节和人们习惯性称呼的有趣结合。简单来说,十八集团军之所以一直被叫做“八路”,是因为它继承了“八路军”的番号,而“八路军”的番号虽短,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极深的烙印,成为了一种深入人心的代称。咱们一步一步捋清楚:1. 国共合作与“八路军”的诞生这事儿得从1937年抗日战争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是很多观众会有的疑惑。我觉得这其中的原因,不是简单的“剧情需要”或“政治正确”就能完全概括的,而是牵扯到几个层面的考量,包括:1. 故事类型与受众期待的差异: 武侠小说: 郭靖、杨过、张无忌这类角色,他们是武侠世界里的“绝顶高手”。武侠小说本身就构建了一个高度理想化的江湖,.............
  • 回答
    《八佰》这部电影,确实在国产战争片里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它也确实比那些“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的神剧在制作水准、历史还原度以及演员表演上高出不少。但即便如此,它依然遭受了不少骂声,而且骂声还相当激烈,这背后其实是挺复杂的,不能简单用“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来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八佰》的优点.............
  • 回答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家喻户晓的神仙组合,但确实如您所说,在八仙的成员中,吕洞宾的名气和故事流传程度往往大于其他成员。这背后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使得吕洞宾的形象更加鲜明,故事也更加丰富多样。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为什么吕洞宾的名气和故事会比其他八仙成员更胜一筹: 一、 角色设定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
  • 回答
    说起《八佰》,这部电影的名字背后,是无数影迷翘首以盼的焦灼。它本应在2019年暑期档与大家见面,却突然“撤档”,这背后就像笼罩着一层迷雾,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首先,我们得明白,《八佰》的题材本身就有些敏感。它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人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英勇故事。虽然这是一段被历史铭记的壮举,.............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内外”概念变化。八王之乱导致西晋被匈奴所灭,而春秋战国虽然战乱频仍,却没有被外族彻底颠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1. 西晋时期“外族”的概念与“内乱”的性质 “内乱”的深度和破坏性: 八王之乱可不是.............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铁路上的渡线,特别是为什么八字形渡线在很多情况下会被认为是“最好”的选择。这话听起来有点绝对,但实际上,八字形渡线有着它独特的优势,让它在众多渡线形式中脱颖而出。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渡线。简单来说,渡线就是连接两条平行轨道,允许列车在两条轨道之间转换的线路。它就像一条“岔路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