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

回答
美国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和人道主义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历史背景与原因分析

首先,需要理解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受到两国关系变化和美国国内政策考量的影响。

国家安全顾虑: 这是美国政府最常提出的理由。美国情报机构和政府官员认为,部分中国留学生可能利用学生签证作为掩护,窃取美国在敏感技术、科研成果方面的知识产权,并为中国军方或情报机构服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美国对中国在军事、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步感到担忧,并将其视为战略竞争对手。
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对中国被指控存在的盗窃知识产权行为感到不满。取消部分中国留学生签证,尤其是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被认为是阻止技术向中国转移的一种手段。
地缘政治竞争加剧: 中美两国在贸易、科技、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关系日趋紧张。签证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竞争关系的升级,可能被视为一种“工具”来对中国施加压力。
国内政治因素: 美国的国内政治环境也对签证政策产生影响。在某些时期,对华强硬的立场可能更受部分政治派别和选民的支持。
疫情影响下的旅行限制与边境管理: 虽然并非取消签证的根本原因,但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期间,美国实施的旅行限制和更严格的边境管理措施,也间接影响了留学生的正常赴美。

2. 具体政策的执行与影响

“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并非一个笼统的概念,其具体执行方式和影响范围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太可能“一刀切”地取消所有中国留学生的签证。更可能的情况是:

针对特定领域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 美国政府更关注那些可能接触到敏感技术和研究的中国学生,特别是攻读研究生或进行博士后研究的群体。例如,美国曾出台过针对部分中国在军民融合背景下受资助的研究人员的签证限制。
签证申请的审查加强: 即使没有直接取消签证,美国也可能通过更严格的背景审查、面谈和信息收集,来提高签证申请的门槛,使得部分中国学生难以获得签证。
撤销已发放签证: 在某些情况下,美国政府也可能以国家安全为由,撤销已经发放给中国公民的签证,即使他们已经在美国境内。

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

赴美留学人数下降: 更严格的签证政策和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有意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减少。
留学目的地的多元化: 部分学生可能会选择其他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国家,甚至新加坡、日本等,作为替代留学目的地。
学业和职业规划受阻: 对于已经在美学习或准备赴美的学生来说,签证问题可能导致他们的学业进程被打乱,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也可能受到影响。
心理压力和不确定性: 持续的签证问题和两国关系的紧张,给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确定性,让他们担心自己的未来。
科研合作受影响: 签证限制不仅影响学生个人,也可能阻碍中美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影响双方的学术交流和创新发展。

3. 中美两国及国际社会的反应

中国政府的立场: 中国政府通常会对此类政策表示坚决反对,并认为这是对中国公民的歧视和政治打压。中国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例如限制美国公民的签证,或鼓励本国学生选择其他留学目的地。
美国学术界的担忧: 许多美国大学和学者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将损害美国的教育声誉,削弱其在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方面的优势,并可能影响美国的科研创新能力。他们呼吁政府在国家安全和开放交流之间找到平衡。
国际社会的看法: 其他国家对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保持关注。一些国家可能会从中看到机会,吸引被美国拒之门外的中国留学生。但整体上,大国间的紧张关系也会对全球教育交流带来负面影响。

4. 长期影响和展望

人才流动的改变: 如果美国的签证政策长期收紧,将可能导致全球人才流动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在吸引国际顶尖人才方面的优势可能会相对减弱。
科技竞争的深化: 限制特定领域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赴美,可能意味着中美在关键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直接。
教育交流的“新常态”: 未来的中美人文教育交流可能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克服挑战。
中国自身科研实力的提升: 外部压力也可能促使中国更加重视国内的教育和科研发展,培养更多本土人才。

总结

看待美国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的问题,需要认识到其背后的多重因素,包括国家安全、技术竞争、地缘政治以及国内政治考量。这一政策不仅对中国留学生个体产生直接影响,也对中美两国的教育、科技交流乃至整体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理解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区分“取消”的性质是全面禁令还是选择性限制,以及政策的具体执行细节。同时,也要关注美国学术界、中国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并思考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的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牵涉到多个利益相关方,其发展将持续受到关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后没有什么985、211了,也没有什么一流、双一流,只有“美国安全风险评级”。


三个考生家长在聊天:

“你孩子考得怎么样,估计安全风险高吗?”

“呵呵,考得一般,估计也就是’很高风险’。”(自豪)

“哎呀,那真的考得不错。”

“哈哈,哪里哪里,那您孩子呢?”

“700多分,老师估计能上个最高风险,但是现在也还不确定。”(淡淡一笑)

两位家长转过头,看着一直没说话的一位家长:“那你孩子怎么样?”

这位母亲搓搓手:“嗨,别提了,他太贪玩,风险线都上不去。他说不想上了,但是不上学哪行?现在家里正在给他凑钱,申请个哈佛或者斯坦福读一读吧,有学上总比没学上强。”

此时一位已被北邮提前录取的考生家长路过,并投下了不屑的笑容。

user avatar

朋友圈看到,我笑死,真留学日常

也没想到答案会火,看来大家都有共鸣,我也是从朋友那里拿的图,把原图放上来了

user avatar

现在所有美国相关的事情都在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疫情:一个月前日增3万5现在日增2万5,按这个速度,减到控制住的级别需要按4月那样居家到12月。(然而5月都复工了,美国群体免疫势在必行)

社会:100万时候没动乱大家都觉得美国社会居然如此稳定,现在180万死亡10万多真开始乱了,看来只是时候未到。(貌似拜登back了这些protest,看来是香港乱不成了只好出口转内销)

反华:你以为他也就叫叫Chinese virus嘴炮就完了,结果他大招尽出,台湾牌,WHO牌,调查牌,实验室牌,澳大利亚牌,华为牌,香港牌,留学生牌,一张张给你打出来。


这个禁令可能只针对stem专业研究生的10%,但这个禁令应该只是个开始,大概率过几天或者几个月就全部驱逐了,也许比驱逐更惨。


还不回来的话,集中营已经是可见的概率了。

user avatar

t大精仪系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读phd

赫然在列

清华8个被重点关注的实验室,我们系占了5个,我老板占了4个

我大三J签被拒,暑研不成,(可能是当时发了一篇卫星导弹的论文)也放弃了美帝phd,现在看来,也许真就国防报国了?

啥也别说了,加速加速





user avatar

笑死我了。

果然美国没有历史。秦始皇也出过昏招,发现郑国是韩国间谍后,驱逐六国人。

结果李斯上了一道谏书,说明不用外国人才的危险。

李斯由此被赏识,成为统一中国的重要助手。李斯是楚国人。当年与秦国最后争霸的就是楚国。

而现在说句不好听的话,美国能在中国有那么多孝子贤孙,庚子赔款办的大学,教会学校医院功不可没。

现在别人自己上来学,自带干粮大概率留下建设美国,你把她们都驱逐?

我是学教育的。

原因很简单,我跟刘慈欣观点类似,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传承知识与观点。

一个清贫的乡村教师,或者传承牛顿定律,就挽救了文明。

对比一百年前那些利用赔款在中国办大学,培养影响力,布局百年的政治家,现在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现在只会退群,还是医疗群,学术群。封杀最可能留在美国的留学生,比如那几位。

这样的心态不衰落真是没有天理。

办大学,给援助,送医疗,建医院,当年美国能制霸代替英国很大程度就是口碑。

影响力,文化,知识,观点,口碑这些东西,在唇彩商人看来一钱不值吧。

有人不太理解。

怎么说呢?

中国近代就是两派之争吧。

就是走苏式还是美式的道路。

胡适认为应该是走美国的道路。孙文也是美国文化影响的。比如辛亥改造社会的蓝图就是美国制度。

中国曾经有过几位总统。复刻了整个美国的制度。当然也复制了南北战争。

还有蒋介石,宋氏家族。可谓是离开美爹寸步难行。

这样的意识思想上的感召力,是非常惊人的。

日本人未曾让这个国家屈服过。实际上日本人作为模仿对象的感召力在立宪失败,发动侵略后就破产了。

估计稍微有点骨气,对于日本那套以自己为主的秩序的建立,也就是臭名昭著的共荣圈,是嗤之以鼻的吧。

所以即使我们当时国力孱弱成那样,依然抵抗到底。汉奸始终是很小一部分。

法国人可以向德国投降。

但中国绝对不可投降日本,当年中国儒家文化的次生的附庸的文明。

苏联人那套。其实还有不少坚定的信徒的。至少在他们解体之前。

美国人,至少这七十年来,都承认他是老大。

靠的就是一种感召,文化。主流包容普世价值观。包容世界,吸引世界精英服务的态度。

真正精英为你所用,还是跟你为敌,差别还是很大。

比如为王前驱还是抵抗到底。

说句实话,要是二战中国完全倒向日本。恐怕美国得准备死一千万人。

现在懂王完全的昏招。

说句诛心的话,在美国留学学习的,快一百多年了,出了几个钱学森?

到底是被美国感召留下来效力的多,还是学成后归国的多?

这个,其实平心而论,还是以个人利益导向的占多数。这个在这个年代也无可厚非。

当然作为国人,还是期望他们都回来。

比如战国策,吴起,商鞅如果不能在魏,也不能给秦国。

现在懂王大笔一挥,全部驱逐。等于默认自己毫无信心演变这些人。

全部是潜在的对手。

纳尼?

他是在制裁中国还是在制裁美国?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我几乎被惊呆了。统战那么多年,不如懂王一个命令。

你再看看公知,美分这半年的气势,简直被懂王釜底抽薪了。

你很难感受到懂王的这个政策有什么深思熟虑的,智慧的痕迹。

user avatar

当我在美国呆满一年的时候,我就下了毕业回国的决心。原因很简单:美国的华人在现状下不可能有任何的社会地位。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说华人干不过印度人。有人认为是美国华人只会内斗,而印度人互相提携;也有人认为是华人只关注自己的工作,不愿意掺和办公室政治。由此又转到了所谓“劣根性”上。

这些现象当然存在,但是相应的解释完全是毫无道理。

同样是美国华人,福建人老乡带老乡,把中餐馆开到亚利桑那的沙漠里。大家团结力量、调动资源,所谓“三个华人一条虫”又在哪里?至于说“中国人喜欢老实干活”更是无稽之谈,随便在国内挑出一个科级单位,里面勾心斗角我想大家都有体会。

那为什么还会有上面的这些结果?道理很简单,因为美国华人的群体特质和中国人完全不同。甚至是那些出生在中国,接受中国教育的第一代移民也跟中国人有着显著的不同。

根据我的观察,造成这种不同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美国长期的洗脑宣传,另一个是移民政策带来的筛选效应。

在美国的宣传语境里,美国是一个人人平等、充分自由、社会公正的人间天堂。这一套话术在中国大行其道了几十年,也就是这两年才开始有所反思。很多人抱着“升入天堂”的想法登陆美国,彷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应许之地,可以把旧世界的一切烦恼丢下。本问题下就有这么一个回答:

这都2020年6月了,竟然还有人认为在美国不需要关心政治,只需要照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过上好的生活。这种对于美国社会没有一丁点的了解,对于选票政治和种族矛盾一无所知的人,他们到了美国以后连韭菜都不是,别人收割的时候直接连根拔起,哪还会再等你慢慢长回来。

这些人构成了美国华人的绝大部分,他们不具备在这个体系中反抗的能力,属于“顺民”的终极形态。如果美国国内开展改革, 哪一个群体的利益会被牺牲,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说句难听的,每一个在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凡是智商正常,都应该知道媒体报道是可以被操纵的,政府真正在乎的是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你能看出来XXX的洗脑宣传,难道看不出来美国人的洗脑宣传?

第二,美国的移民政策是一个筛选器,它会把符合其国家利益的人放进来,把它不想要的人踢出去。海外华人论坛,包括知乎上经常有人“大声疾呼”:“美国不要我这种‘人才’,反而要那些‘垃圾’,这对美国的利益是一种损害,你会后悔的!”

说来可笑,美国想要什么样的新移民,这纯粹是一国内政,跟你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过话又说回来,美国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移民?

首先这些人不能跟母国保持太深的联系,尤其是中国这种有威胁的国家;其次,新移民需要持续地为美国社会做出贡献,而且是净贡献。这些人正如我所说的,是不会反抗的韭菜。

中国往美国的移民主要是四条路:投资、劳务、亲属、庇护。投资移民自不必说,谁都喜欢别人送钱来。

劳务移民大多从事技术性的行业。绝大部分都具有在美国的教育背景,也就是说他们在移民之前就已经为美国贡献了不少,从金钱到智力。在取得劳工签证之后、拿到绿卡之前,劳务移民不可以随意跳槽,因为自己的移民进程是与就职的机构牢牢绑定的。去年Facebook那个跳楼的程序员就是因为将要被公司开除,全家被赶回国。如果抱着一种“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我想也不会发生这种悲剧。可惜他无法承受“移民失败”、“离开人间天堂”的压力,这也算是美国宣传的害人之处。

许多亲属移民由于不具有美国教育背景,很难找到体面的工作,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从事与中国人有关的服务行业。这些华人与墨西哥小工、黑人保安、越南美甲师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底层。通过庇护而来的中国人在这方面也差不太多。

由此可见,指望这些人来维护华人群体的利益是不可能的。先不说他们不掌握任何斗争的方法和资本,这些群体本身的利益诉求就不一致。投资移民不关心这些事务,反正老子有钱。劳务移民的脑子都被洗干净了,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天堂,根本没必要为了这些事消耗精力。庇护移民更不可能,他们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张皮囊漂白,哪还会为华人发声。亲属移民由于身处底层,对于美国社会的感知更准确,但是他们没有资源和精力,也不懂得公共事务的重要性。

美国华人群体中还包括很多重要的话题,例如非法移民、假庇护、1.5代移民、华二代、港台移民。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一一讨论。总之我认为华人很难在美国社会上发声, 没有办法保卫自己的利益,所谓的“平静生活”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象。除非中国倒下,华人成为类似于印度人、伊朗人的边缘族群,随着中美对抗的升温,美国华人的未来暂时没有光明可言。

P.S. 写作这些主要受到知乎上一些前辈的鼓舞。 @么西么西 @黑猫Q形态 @李星河 ,他们都能看到当下美国华人社会的弊病,也乐意分享。

user avatar

利益不相关:老留。


写给正在留学,和以后还要留学的孩子们。

历史

的确有可能,持续了15年的黄金留学期要逐渐收紧了。有的答案说过了,911是最坑人,主要是签证大量check(笔误,应该是拒签),2001年清北名校全奖也没辙;甚至,很多人被迫多等了一年,才出国的。然后有些毕业晚的还碰上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


如果不出国呢?2001年,很可能赶上华为的快车(据说那时候清北的都看不上华为?),要是干几年,估计现在资产3000万、5000万是少的了。世事变幻无常,如白云苍狗一般。


签证是在2004-2005年放开的,同时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自费本科生,几乎每年都翻倍。之后是留学的黄金时期,并且逐渐低龄化,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15年。


留学的最好时间我个人认为是2010-2012年间:这时候随便读个CS硕士,后面基本上肯定在FLAG,即使海归也能赶上黄金十年开始。当然,其实2012年到2018年间也如热火烹油一般,兴旺发达。


然而中国文化这点很通透: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从2004年起步,到2012年兴旺,最后到2020年开始衰落。历史进程下,个人算什么呢?

留学是个人选择

我个人觉得没必要避讳自私的本性:留学就是趋利避害、利益最大化的个人选择。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没必要拿道德或是制度的大旗来压人。


说到底,大家都是治世或是乱世下艰难求生的蝼蚁罢了。能留学,并不是说因为自己多么厉害,或是美国需要自己这样的人才;不能留学,也不是说对方就怎么欺负你了。人,还是要对大环境有所感知、理解和宽容的。


就像我自己,知乎这两年气氛比较极端,好多人骂我恨国党。但说实话,我嘴上虽然乱拉嘲讽那只是说话风格问题,但内心中对中国,尤其是邓小平先生,只有发自内心的敬意和刻入骨子里的尊重:因为中国和邓小平先生,给了我读书考学的机会。


有人可能说:读书考学不是天经地义的么?你如果这么想,就是贪婪了,因为邓先生前一个时代就不是这样。


很多东西,只有被拿走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你并不一定占有它。人总是习惯了已经获得的东西,认为就该是自己的。


留学美国,是权利吗?显然不是。这里面英文词才能看出区别:Right(权利)和Privilege(特权)。我不是掉书袋,Privilege的英文解释就是一种“special right”:

       a special right, advantage, or immunity granted or available only to a particular person or group.     

所以,人活着,是基本的权利(Right),但人开车、留学、买房子,都是Privilege。换句话说,你能开车,是因为国家和社会的恩赐,给了你特权。对于有些人,国家和社会是可以拒绝赋予开车这种特权的。


所以,上大学或是留学,无疑是一种特权,而不是基本权利。只是今天某些人想收回这个权利而已。

实际影响不大

题目是错误的、泛化了的。实际上,受影响的主要是某些学校和某些专业。


但你们想过没有,很多专业即使让你学又有什么用呢?你能进波音么?你能进洛克希勒马丁么?你能参加军方项目么?最后还不是随大流走向CS和统计。我不是说这种“歧视”是合理的,只是说这种“歧视”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很多学生没意识到而已。如果换个角度想,广州或是山大的黑哥哥或是巴基斯坦人、印度人想进核物理实验室,你觉得合适吗?


有些人说这个苗头不对,然后就推断出:限制某些专业某些大学,下一步就是限制所有大学所有专业,再下一步所有华人进集中营、毒气室。如果你真这么想,那么不太适合留学是真的。杨振宁那个时代,他都当上大教授、诺贝尔奖了,白人还拒绝租房子给他,他也真能耗得住就是不肯回国。


我个人判断:这个取消的范围是很小的,并且不会扩大,甚至可能未来就取消。就算有些影响,最后还不是肥了美国的那些盟友国家: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假设美国的所有CS Master都真的不发学位了,会怎样呢?


当然是一大批中国人挤到加拿大去,什么阿尔伯塔滑铁卢多伦多。然后一群人再面大公司:你看,我没读你硕士吧?但来这儿工作没人管吧?


我就知道某些人肯定会说:到时候拒绝所有中国公民!那也容易,反正加拿大国籍也几年就拿到,到时候一群人再南下劫掠,美国总不能废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吧?

留学的本质还是赌博

赌场刺激么?不刺激,因为只赌钱。拿人生、幸福和未来做赌注,才是最刺激的。


人生无非是个围城,总在望着另一边:国内很多人绞尽脑汁想留学;国外移民了的中国人却好多羡慕当年的国内同学发了财、当了官的。


说不定,20年后很多人擦把冷汗:幸好当初没去留学美国关了门,否则哪有今天的地位和资产。


生活是不可预测的。人们总是用今天的惯性和线性观测,去推测明天发生的事情,往往是很不准的。从80、90年代的走了没几个回来的,到08年后大量海归,到2020几乎都要出不去了,无非是在来回震荡。

个体的无力

有人拿陈果仁案举例,实际上陈果仁案已经过去快40年了。但是这个例子我很喜欢:美日矛盾,台湾移民遭殃。如果非要指责谁,那容易,指头一伸就行;但如果你从自己的角度想,真的很无力:


你能阻止日本经济崛起么?你能阻止日本和美国当年的Maui战么?有些人说不定就想着:那就东亚裔团结起来!中日韩赶走西方人!这无非又落入到大东亚共荣的思路去了,又把日本人失败的思路捡起来了。


甚至,我想请问:台湾人把大陆人当同胞了么?Youtube视频里面,看个动画,甚至看个开车大神,底下都有两岸人士在互相攻击谩骂。现实是非常混乱的,并且可能还要持续百年以上。那种觉得“华裔团结起来”或是“采取行动”就能怎样怎样的想法,也是真的不了解现状。


现状其实很无趣:不那么好,但也绝没说得那么坏。


先写这些。


=====随便补充点=====

再声明一次:我个人从来不折叠评论也不删。请了解下知乎自动折叠和删评系统,谢谢。说得现实点,我的回答下评论每天都好几百,我看都看不过来。@我的,邀请我回答问题的,我都基本上不看。


知乎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个日记本,来了就自言自语,说完了就走。今天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有的朋友评论说,70后和80后不出国的能赶上华为崛起,出国能赶上容易移民、工作好找的时代,而95后就什么机会都少了。这是典型的时代误解:因为上个时代已经过了,所以你去看那些混得好的,自然得出“上个时代如此美丽、怎么选择都不会错”的误解。那个时代选错了的人或是没机会的人,只是被后人所自动忽略了而已。


2000年前后,能去华为的人,要么运气特别好,要么眼光特别毒。甚至2005年时,很多人都误以为必须是全奖才能出国,否则不给签证。那时候出国的很多都是Top 2的精英,不像现在出国真的非常容易,孩子们经济状况也好能读名校。


回头看同时期历史,200X年的北京的房价,就是个笑话,近乎免费了。但谁能预料到,十几年过去,很多人都买不起房子了?


我有感而发的,不是这些历史和事实。我只是想说个人在历史中的无力感:大概只有很少人,才能真正预测到走向,其中一大部分估计还是瞎懵的。能喊出著名房地产口号“人傻钱多速来”的,实在是寥寥无几,基本上就是金字塔顶端的一小部分人了。


大部分人,其实都是随大流沉浮。就像两个人坐电梯,一个人说,我一边读书,就上到了顶楼;另一个人说,我就在那里冥想,然后就到顶楼了,可见读书没有用,冥想才上升的关键。电梯听了则沉默地想:我有一句XXX不知当讲不当讲?


所以要对自己的决策,和大环境,更宽容一些。很可能,一个人做出的正确决定,是用错误的数据和错误的逻辑推断出来的。



不要总抱怨大环境。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对社会,对环境,总是牢骚满腹。有人评论说连开车都是Privilege,你这奴性是不是太重了?


不是。也许是社会把人的棱角磨没了,但也许也是因为我看的事情多了之后、理解了社会的复杂。比如,开车是right的话,不可剥夺,那些酒驾的怎么办?毒驾的怎么办?手脚协调严重有问题的怎么办?你见过飞上二楼的车么?我见过,当然,是在新闻的图里(不是开车大神的那种梗,但很类似)。


也包括这几天很热门的讨论华人面临的种族问题等。斗争是没错的,但如果明白社会的复杂性,就不会想得那么简单了。马丁路德的教改,啊不对,马丁路德金的梦想I have a dream,是“不看种族”,只凭美德和能力;但几十年后,真正实现的却是美国大范围优待暗夜精灵,无论升学还是就业,都很受照顾——实际上是另外一种种族主义而已:还看种族,只不过从种族隔离,成了种族优待而已。


有人说不对啊,刚当街直播虐杀了一个,怎么能说是“优待”呢?这也是复杂性之所在。暗夜精灵上学录取比白人要低200分,比亚裔低400分,就是这样,还有很多人认为考试就是歧视,亚裔和白人的孩子参加补习班而不去party、吸大麻就是作弊,要求免掉SAT考试。


扯得太远,强行拉回主题:如果我是你们,我就会在20多岁的年龄,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1. 去留学是为了移民呢?还是单纯追求知识、海外学历背景?还是纯追求高收入?
  2. 如果是为了移民,那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行不行?
  3. 如果是为了海外学历背景,那除了美国还有哪些好选择?
  4. 如果是高收入的话,那么国内哪些专业已经比其他国家都好了?出国真的有必要么?


这是方向性问题类。


其次还有决心和信心问题,从完全只选择一条道路走到黑,到完全没有偏好随遇而安?


想明白了这些问题,再去做比较好。人生终究是要有所取舍的。

user avatar

第一次认真地觉得,美国真的要衰落了

记得上世纪八零九零年代,中国多少国家公费选派出去的留学生和技术人员,那可都是各单位挑出来的人尖子,多少人在美国一下飞机就不见了踪影

别说单位和工作,国内的老婆孩子都不要了,父母也不要了,过了许多年风头过了才联系国内,甚至就此杳无音讯

有的单位还出过这样的事,选派了一男一女,结果出国之后一齐不回来了,在美国结婚了,被甩在国内的各自的另一半没办法,也凑在一起组成了新的家庭

其中愿意回国的,又有很大一部分成了颜色革命的先锋

就算是到了这个程度,中国也没有斩断人才交流的渠道

今天美国这点似有似无的技术外流的担忧,跟中国当年(还有今天)人才外流的损失比起来,算事么?然而它就要禁止中国留学生入境

从这件事上确实能看出来,美国骨子里有些东西已经萎靡了

user avatar

当年二战,一大帮外国科学家逃往美国,美国为安置这些人,没有因战争废弃研究,反而拨巨款大搞科研,把人才留在刀刃上,奠定了美国数十年的科技霸权。

今天,美帝禁止中国留学生入境,很多人觉得是帮中国留下了人才,可国内并没有这么多位子可以安置这些人,最近新闻反而是国内很多高校削减经费。

想#入关#,必须让这些滞留的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合适的岗位让他们参与国家建设。希望不要走向另一面:为防止这帮最麻烦的人乱搞事,再来一次“下乡” …

====

这答案也能引来杠精,是我不能预料的,干脆关闭评论区。来,加粗一下我想表达的中心:越是这个时候,越应该笼络人才。

==

user avatar

高等教育已经在线化了,疫情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肉身出国现在就已经过时,美国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认为可以不被“窃取”科技,我认为,首先不是窃取,是交了学费的,其次在在线教育时代,签证与否是无意义的。

user avatar

去年5月26日我发过一篇关于贸易战的回答。

曾经呼吁对留学生制裁警惕。

比较可怕的的不是单纯的“以后不让去了”,而是“今天就要废了你的人生”。

当时回答的链接:


而且美国的一连串操作,让我深深感觉到了美国“敢这么做”,并且那时已经开始打STEM专业留学生的主意,在我看来最坏情况会不会发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任何国家的出入境相关政策,都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都是考虑到国家声誉才不敢朝令夕改的。这关乎人才去留,更是移民国家的国之大计,而且美国的出入境相关法案是相对稳定的,还真没怎么改。

然而美国现在从执行层面层层审查,伸缩性之强也是举世罕见,他根本不需要靠修改法律来限制别人。现在的美国,随随便便就能宣布个紧急状态,然后绕过法律为所欲为。

所以他们的专精不是法学的专业能力,而是“定义敌人”的政治能力。

留学生的学费是美国高校极为重要的收入,这利益动得太大,全面禁止中国留学生是很难通过立法的。所以政治家现在就是绕过各方势力,直接用政治手腕干涉。

换句话说,他就是要杀一儆百吓得留学生不敢来。

他要的就是毁你,政府强行拿到对留学生去留的自行裁量权之后,你的钱说白花就白花,你的青春说浪费就浪费。反反复复就是让你无法专心完成学业。

在你觉得这样会毁了美国声誉的时候,他们的政府笑了。

因为本来就很难立法赶留学生走,而用这种特殊手段毁一部分,吓一部分,反而最能达到目的。现在美国的信誉是消耗品,是子弹,是推塔小兵,根本不是基地水晶。

千万别搞反了。



现在,不要把美国当成一个正常国家。这是一个疯狂的资本主义肿瘤在把持着朝纲,你认为“他这样做,对自己不好,所以他不会的....”这种逻辑已经对预判未来毫无帮助了。

你看看我咋预判的:

“他连这个都敢?好的,诸位小心。他会做的。”

user avatar

有一些新的消息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是美国国务院今天开了一个吹风会来介绍建国的签证新规,原文极其冗长我就不贴原文了,链接。。。也不敢贴怕被炸楼。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行搜索这个标题: “Briefing With Senior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s On U.S. Limiting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s Ability to Use Nonimmigrant Visa Programs to Illicitly Acquire U.S. Technologi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个消息的解读不一样,大家最好是自己去看一下,我的观点仅供参考。

我认为这个里面有几个要点大家可以关注下:

  1. 国务院官员强调新政限制的是小一部分留学生,美国仍然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读书。但是面对提问者的不断追问他拒绝给出任何具体数字。其中一位提问者问得很好,他说少部分,少部分可以是1-30%那你能不能具体给一个数?这个问题两位官员都拒绝正面回答。
  2. 有一个提问者专门问了你到底是限制从特定学校出身的人还是限制敏感专业。第一个官员的回答大概是我们会给签证官一个指导,他们会分析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另外他们也会关注一部分特定专业,他拒绝给出专业列表,但是举了几个栗子: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高新材料。 另一位官员补充说他们不会对敏感专业一刀切,只有他们对申请者有合理怀疑的时候才会拒签,这个合理就很灵性了。。。我把截图贴在下面,因为我觉得这一段回答很重要

另外一亩三分地已经出现了几个在签证新规后闯关的勇士,具体信息大家可以移步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

首先赞美这些勇士!根据这些勇士提供的信息来看,川普的新规确实是在执行,海关没有把他当笑话。有一位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后的老哥被海关盘问7小时,好在最后顺利入境,还有一位MIT的材料博士被直接拒绝入境然后被遣返回国。当然也有朋友顺利入境

根据现在非常有限的信息来看签证新规确实是在执行的,海关官员对那位学数学专业老哥长达7个小时的盘问实际上基本可以看做对他重新面签了,那位MIT老哥可能属于上面提到的敏感专业敏感学校在现有新规下无法获得签证,海关就把他送回国了。这意味着已经获得签证的同学也不是一定安全的,海关官员很可能会对大家进行重新的背景审查,新申请签证的同学可能拒签和行政审查的几率也会大幅增加。

现在的情况还是不太明朗,如果有新的消息我会给大家随时更新的。


知乎小透明一时间接到这么多赞受宠若惊! 感谢大家对留学生问题的关注,也很感谢大家能够理性地探讨这一话题。因为这段时间比较忙也没办法一一回复大家的评论,十分不好意思。

之前认为蓬佩奥领导的美国国务院应该会在6.1号之前发布有关于川普移民新政的执行细则所以这两天一直有在关注美国国务院的官网。细则今天没有出来反而是出了一个蓬佩奥关于这个新政的声明。这个声明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并且已经发布到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网页上。考虑到有些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不是留学生而且原文比较饶人,我把中文版的截图贴到下面:

我大概看了一下翻译的还是可以的,如果有兴趣看原文的朋友可以移步美国国务院官网,这里就暂时不放链接了怕被炸楼。。。这个公告的内容没有任何关于新签证规则的细则,唯一可能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段的第一句:

总统发布的公告暂停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其学术或研究活动可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军民融合”战略的实体提供支持的国民持F或J签证入境美国从事学习或研究

注意这并不是最后的细则,我们也无法确定这一句话是否扩大了签证限制新规的适用范围到任何可能为军民融合提供支持的个人而不是之前认为的毕业于特定与解放军军民融合战略有关的学校或机构的个人。这一点还需观察

虽然细则今天并没有公布,但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已经取消了6月份的签证面谈预约,这意味这短时间内蓬佩奥领导的美国国务院暂时不必急于发布细则。在这段间内如果有朋友能够在国外使馆签证,对政策的解读将全部取决于签证官,这中间会有很大的变数,我个人倾向于签证官在没有具体细则之前会偏保守,拒绝他们认为的敏感专业。但是这一点有赖于同学亲自去尝试。。。

最近也在询问自己的学校和看其他学校国际生办公室的通告,发现大部分部分学校和我们一样也不知道这个新规会如何执行。我个人也在等待我们学校的官方回复,这段时间国内的朋友们可以积极考虑第二计划避免极端情况下可能的损失,在美国的朋友大家务必苟好不要出门!


新PhD一个,本科国内转美本,材料专业,妥妥的可以军民融合。

关于政策的解读我支持高赞的答主转的一亩三分地的解读。

我看有些朋友认为川普的这个政策恶化美国高校的财政状况,打击人才赴美积极性,因此会有很大压力,最后不可能实行。我认为这个想法应该是不准确的。

具体来说这个政策伤害到的主体应该是中国留学生,美国的高校,需要留学生的高科技企业,以及未来美国吸引人才的软实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方没有一个是川普真正关心的。高校中的师生历来都是亲民主党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一样,无论怎么样他们都不会投川普。川普又是典型的政客和商人,我们常说政治家才会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而政客只考虑选票,这次的政策就是那种短期增加选票的政策。这个政策的伤害我不相信川普看不到,他的幕僚看不到。但是在选举胜选这个大前提下,他如果真的采取高赞回答里的极端手段团灭中国研究生,我一点也不会惊讶,因为他就是为了胜选不是吗?

我觉得整个政策的核心伤害不是这一次赶走了那些留学生,而是它破坏了对于留学生至关重要的身份安全预期。如果蓬佩奥真的开始驱逐留学生,那么所有来美的留学生都会陷入有了今天没明天的恐惧。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毕业的前一天被踢出去,所有努力化成流水,这一点估计是很多家长和同学都无法承受的。

user avatar

本来不想笑,可是忍不住了。


某些站在金字塔尖上秒杀95%知乎er的藤校精英们,涨红了脸要回来跟我们搞内卷了。

原来是国内同胞想内卷啊,我还以为是懂王搞事情呢。

以前看那些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个个都是思维开阔学识广博,敢情学的最好的还是懂王甩锅CHINA这一门?

签证取消,不敢找懂王理论,又没胆子学黑人上街烧学校,还能怎么办?只好抽刀向你们这种背房贷的老人了,对吧。

还以为平时指点江山的所谓精英都是要想办法找出路走出内卷困境的,不料也是大鱼吃小鱼,幼儿园小朋友争玩具的套路。


那就别墨迹了,最近几天下雨,工地的砖也不烫手了,我们板房的宿舍里给你们留着空铺呢,希望到时候可以写个什么人在工地刚下飞机之类的内容,让我们学习学习新鲜后浪的美式搬砖技巧啥的。



6.7更新:

这个回答本来是怼那个自诩站在金字塔顶的奇葩后浪,没想到评论区又出来一堆杠精,意思说我不是站在金字塔尖上那99%就没资格怼。基本就是饭圈那一套,什么你演技好你上啊,你行你留学啊。对于这些评论仁者见仁吧,就不回复了。

还有说截图内容没毛病,那好,帮你醒醒脑。


首先不管现在留学生签证取没取消,那也只是美帝的政策,这位金字塔尖上来不讲美帝政策好坏,一味对着国内吃瓜群众发群嘲,像是吃瓜群众取消了他的签证,没毛病?往小了说是解题逻辑不清,往大了说跟懂王甩锅Chinese virus一个路数,这叫转移矛盾甩黑锅。

另外,就算你留学生签证取消了。好比你在写字楼上班,被老板开了,然后跑到楼下工地喊:我没了工作你们也没好果子吃,我平均每天只吃一顿饭,可以少要工资,你们等着被开吧。没毛病?还不能让工地上的兄弟们笑两声?这叫恼羞成怒乱咬人。

还有内卷,我建州内卷了你大明就一点不受影响?恐怕留学生签证即便不取消,最后在大明还是被内卷的命,不过是从第一大国跑到第二大国寻求一点生存优势罢了!

即便如此,我也没听说马云、马化腾、任正非这些没留过学的土狗们被哪些金字塔尖们因为少要点工资就给挤兑走了的。所以说,这位在金字塔尖上内卷藤校精英到底能抢走多少职位,还是存在一些疑点的吧!


我无意挑起留学生的矛盾,我的回答也只是针对极少数心术不正屁股坐歪的留学生。内卷化严重,大家都不好过,毕竟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总有几片雪花老想着把黑锅甩给别人,自己去勇闯天涯。



PS:感谢评论区@许子酱提供的这位匿名大佬的原文截图,跟各位吃瓜群众奇文共赏一下。

有评论说我较真,那就较真吧。每年清北毕业生也会给职场土狗们带来很大竞争压力,但在网上几乎看不到有怼清北毕业生的。为啥留学生就容易遭怼呢?恐怕这位藤校精英的回答和评论区某些引战回复已经说明问题了吧。

user avatar

中美建交是两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新起点。卡特谈起这段往事时喜形于色地说:他和邓小平之间关系很好。邓小平访美返回中国后,他继续派内阁部长们访问北京,中方也派部长们过来访问。卡特记得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是,白宫科技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到北京和邓小平会谈。当时中国是白天,而美国是半夜,卡特正在白宫睡觉,电话铃响了,当时是凌晨3点钟。


谁吃了豹子胆会在凌晨给总统打电话?原来是普雷斯。他在电话上局促不安地说,“总统先生,我实在不愿意打扰你休息。”卡特睡眼惺忪地说:“肯定是发生了危机。”普雷斯稳定一下情绪后说:“不是,我正和邓小平副总理会见,他问了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卡特果断地说,“当然可以。”普雷斯面有难色地说:“他问能不能派5000人。”卡特噗哧笑出声来说:“你告诉邓小平,他可以派10万人。

回看历史,感慨万千。忆昔大美全胜时,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取天下英杰为己用,今日只能说无可奈何花落去,只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user avatar

不敢看待,留学生们一个个都是天之骄子,啥也不敢说,啥也不敢问

user avatar

这只是一个开始

一股对新移民断代的力量从去年6月份甚至更早就一直没停过。中间多方利益纠结在一起,形势极端复杂。

眼睁睁地看着看似事不关己的其他族裔(以印度 爱尔兰为例)联合各种力量,采用各种手段(哪怕在某些“高华”看来是“两面三刀”)壮大自己的族裔力量,而华人各种岁月静好。为数不多尽心做事的caca联盟连在纽约时报发文都被当成一个可怜的胜利的时候。我就知道,华裔,危矣。

在这期间曾经跟一个教会里的老派北美华人(公知)有过一场持久的辩论。对方算得上一个有头有脸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当我指出反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的时候对方居然发出了与他身份阶层完全不相匹配,幼稚到让我觉得可笑的论断“要搞清楚到底是反华 还是反G?”(他不是一个刚来美国一两年寻求“政治庇护”的“难民”。而是深耕十多年的“有为人士”。而十多年的脱离并没有教会他这么成为新华人,十多年的脱离并没有帮助摆脱他政治难民的关注点,也没有帮助他学会族裔政治的玩儿法)

在右翼政客巴不得把对华的打击面扩大化到整个亚裔而达到从内部瓦解,分而治之,阻止整个亚裔利益代言人出现的时候。日韩裔都能感觉出危险将至(参考Why I’ve Stopped Telling People I’m Not Chinese)。而这些费拉的北美华人里最有思考力的一批人居然还在想着切割,切割。以至于后面杨安泽以身为亚裔为耻的时候我都不会觉得有一丝惊讶,被分化打压至此还不自知的群体是根本不会出现真正的利益代言人的。

留学生,OPT,H1,绿卡,公民。政客们巴不得不同团体的利益越分散越好。断代开始之后,有生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少。某些人牛排大豪斯的静好生活真不知道能维持多久。也许一代,也许十年。无论多久,断代只要开始,只要在北美的土地上,没有任何黄色皮肤的人能逃脱这个漩涡。

此刻我只能想起三体里看到致密水滴后绝望地丁仪博士

“傻孩子,快跑啊”


PS:对于楼上那个匿名关注点全在外面卷还是回国卷的答主,你对族裔政治的可怕一无所知!北美华人有今天地恶劣状况,跟有太多你们这样关注点贫瘠的人不无干系


PS2:不久的将来我就要离开美国了,在离开前我诚恳地,带着哭腔地奉劝各位决定或者已经长远留在美国,或者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华人一句:过去的世界离开了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要去管他了,无论什么立场,到了新世界联合更多的利益,为华人的利益贡献斗争才是你们新的使命。如果一定要当美国人,就好好认认真真学学其他少数族裔美国人是怎么斗争,怎么争取利益的。

user avatar

川普这是要重回孤立主义,这么一想就全都解释通了。

重回孤立主义,就是靠自己,补齐弱点,用实体回血。

美国现在最大的弱点就是制造业空心化,理工科人才少,怎么办?

制造业回流的事川普干了不少了,包括这次利用政治手段让台积电在美国建厂,都是尽可能把制造拉回国,给美国续命。

因为中国的对手是美国,外加中国留学生有可以回国这个大选项,美国缺乏理工科人才的口子,不能从中国留学生身上补,得从自身国家,以及跪舔美国的国家生源上找补,比如印度、越南等等。

大家总觉得美国这么做是低效的,但是低效总比没效果好,日子不好过了,就要开始学着过苦日子了。

美国搞全球化搞霸权,肥了华尔街的那帮人,肥了很多跨国企业,但是美国老百姓的日子没多大长进,重回孤立主义,也是把利益重新补给美国老百姓,势必会损害到金融势力和跨国势力的利益,但是这不是川普的票仓。

对于中国来说这都是好事,中国身上的压力必然会减小,利于自己的战略扩张。

user avatar

中国出钱向美国派10个留学生,结果8个为美国服务,2个回国服务。

现在美国一搞,美国损失8个人才,中国损失2个。貌似真说不上来倒是是谁损失更大。

估计美国只能靠印度人弥补空缺了。印或赢!

user avatar

只能说一点 911之后到南海对抗前 这15年全球化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还了

生活在这时代的人 会有个全球化是理所当然的概念

然而这15年才是非常态。

接下来无论移民还是回国 站这边还是那边 都要买定离手了。不后悔了

骑墙日子在也没有了。

个人成败永远看时代大潮

user avatar

防止科技泄密等因素固然存在,但是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要关闭中国对美国的了解渠道。

国家派遣广大留学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系统性地培养一批能够深入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的中国人,并进一步发现西方社会的弱点,以在战略上达到压制西方的目的。可以说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现代版解释。

在英国的上议院,绝大部分对华政策都是议员们制定的。但是很可惜在他们当中,在中国长期学习生活过的人数几乎为零,了解的中国信息都是由媒体从中文翻译成英文的二手资料。牛津与剑桥的东方学相关专业教授不乏中文达到母语水平的人才,但是一来人数过少,二来依然与中国的真实社会脱钩。

对于中国人来说,西方是单方面透明的,中国留学生就是很大的一股力量去揭露他们的死穴。他们回国后进入我国的对外军政,商贸系统,那就像是地球人对三体人的思维优势。

美国对华智库显然缺乏相应人才,即便是再精通中文的美国人(比如特朗普的御用中文翻译官Jim Brown),如果没有长期在华生活工作的经历,很难洞察中国人的真正想法。只能老老实实被战略忽悠了四十年,然后搞了一个“对华和平演变失败”的报告。

西方忽悠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一旦开始忽悠,立马会有留学生跳出来搅局说:“你这个不对啊。”

既然美国人永远不知道小黄人心里在想什么,那么最好也不要让小黄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小黄人镇楼



举个例子,假如在三个月前,你问西方的政客们,北京是否会对HK采取立法行动?他们八成是答不上来的。不了解中共党史和社会主义集权的西方人根本无法对中国人的行动做判断。但是反过来,我们对美国的战略判断是比较容易的。

高华们对于美国对华战略的“帮助”多数是弊大于利的,他们对中国的偏见反而给美国人对我党做正确判断造成阻碍。美国一来不信任华人,二来想用以华制华的手段会被带偏。

我们恰恰要警惕的就是像郭杰瑞这种白人死心塌地地为美国卖命。他与其他随意抹黑中国的反华媒体不同,他深入体会过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深知中国的优势和弱点。一旦他这样的人进入美国智库,很容易达到蛇打七寸的效果。当然美国人会不会听他的建议得另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