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测车速APP无法运用于高铁动车组列车?

回答
要讲明白为什么我们手机上那些测速APP,像什么“极速测速”、“Speedtest”这类,在高铁动车组上压根儿就测不出靠谱的速度,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得明白,手机上这些测速APP,它们测的是啥?简单来说,它们是通过手机连接到你正在使用的网络,比如运营商的4G、5G基站,或者WiFi热点,然后往服务器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根据数据传输的时间和大小来估算网络速度。这个过程,就像是你打电话给一个朋友,问他“你那里网速怎么样?”,然后让他在那边做一个下载或者上传动作,通过你听到的反馈来判断。

问题一:网络连接的本质差异

高铁动车组,这是个移动的“金属盒子”,而且速度非常快。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保持稳定的网络连接,难度系数可不是一般的高。

基站覆盖与切换: 手机上网,本质上是连着地面的蜂窝网络基站。高铁在飞驰,这意味着手机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不断地从一个基站切换到下一个基站。这个切换过程,本身就会产生延迟,甚至短暂的断网。测速APP依赖的是稳定、持续的网络连接来做精确测量,高铁上这种频繁且快速的切换,会严重干扰测速数据的准确性。你可以想象一下,你一边跟人打电话,一边坐在一辆超快的车上,车窗外景象飞速掠过,对方那边信号肯定时不时断断续续,这还能好好聊天吗?测速也是一个道理。
“高斯平滑”与“瞬时速度”: 咱们手机上的测速APP,它测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网速,或者说是一个“平滑”后的速度。它不会去捕捉你数据包传输那一瞬间的“爆发力”。而高铁动车组的速度,是一种瞬时速度,是它当下那一刻的运动速度。两者测量的对象和方式就不同。

问题二:高铁网络和普通网络的“物理隔绝”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区别。

高铁WiFi/通信系统: 高铁车厢内部提供的WiFi,或者列车本身自带的通信系统,它并不是直接连接到地面的移动网络基站的。它有一个更复杂的架构。通常情况下,高铁会安装有专门的“车地通信”系统,比如车载的WiFi AP(接入点),或者通过特定的通信模块。这些车载系统会通过天线,尝试连接地面附近的专门为高铁设计的通信基站。这些基站与我们日常手机连接的普通基站,在频段、覆盖范围、容量和技术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内网”与“外网”: 你连接高铁WiFi,实际上是连接到了高铁内部的一个“局域网”(LAN)。这个局域网再通过它自己的“出口”,去连接外部的网络(WAN)。你手机测速APP测的是你手机到那个WiFi AP之间的“内网”速度,还是那个WiFi AP到外部服务器的“外网”速度,这取决于APP的设计和高铁网络当时的状况。但无论如何,它绕开了你直接用手机卡连接的运营商基站。
独立网络架构: 高铁的网络是为了满足大量用户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对通信和娱乐的需求而设计的,它有自己的一套独立的网络架构和频率分配。我们手机测速APP是基于我们日常使用的、全球通用的蜂窝网络标准(4G/5G)来工作的。你手机连着高铁WiFi,它根本就没接入到让你手机测速APP能识别的网络“通道”。

问题三:测速APP的设计逻辑

基于运营商网络: 这些APP的核心功能是测量你在当前使用的移动运营商网络下的连接质量和速度。当你的手机连接的是高铁WiFi时,你的手机使用的是WiFi连接,而不是直接的移动数据连接。测速APP就会认为它测的是WiFi速度,而它本身的测试逻辑和服务器,是设计来评估移动网络(4G/5G)性能的,所以自然就测不出来。
IP地址和网络标识: 手机测速APP通常会根据你的IP地址来定位你所在的区域,并连接到离你最近或最适合的测试服务器。当你连接高铁WiFi时,你得到的IP地址可能是属于高铁运营方分配的,这和你在地面上连接运营商网络时获得的IP地址完全不同。APP可能无法正确解析这个IP地址,也无法找到合适的服务器进行测试。

简单打个比方:

这就像你想测你家花园里浇水的水压,你拿了个水表,插到你家水龙头上,读数很正常。但你跑到了别人家的游泳池边,想用这个水表去测游泳池的水流速度,肯定不行啊,人家的游泳池是用管道连接的,水流的方式和压力都和家里的水龙头是两回事。

为什么高铁网络速度体验感觉不一样?

虽然测速APP测不准,但你肯定也注意到高铁上网络速度有时候快有时候慢。这是因为:

车地通信能力: 高铁运营方会努力保证车地通信的带宽和稳定性,这取决于车载设备的性能、车身的设计(金属屏蔽对信号的影响)以及沿途专门为高铁优化的基站覆盖情况。
用户数量: 一辆动车组上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这么多人在共享同一个车载网络系统,如果很多人同时上网、看视频、玩游戏,那整体带宽就会被摊薄,每个人能分到的速度自然就下来了。
网络管理: 高铁网络可能还会有一些带宽管理策略,优先保障语音通话或者列车调度通信,再分配给乘客的互联网流量。

总结一下:

测车速APP无法应用于高铁动车组列车,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测量的网络连接对象和技术原理完全不同。手机测速APP是基于我们日常使用的移动通信网络(4G/5G)与运营商基站之间的连接性能来设计的,而高铁动车组的网络是独立的车载系统,通过专门的车地通信系统连接到特殊的基站,与我们手机直接连接的普通运营商网络在物理和技术上都存在隔阂。你手机接入的是高铁WiFi(一个“内网”),而不是直接的运营商移动网络(“外网”),所以测速APP无法工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在国铁及城轨列车上已经成功记录一万六千多公里长的运行轨迹,另附有每个记录点和时刻的速度,对于GPS的运用心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速度测试依赖于准确的卫星定位,准确定位需要足够的卫星信号强度,这一参数可以从连接卫星数量衡量,当卫星信号强度不足时,准确度就会偏差甚至无法定位。基本上卫星信号达到理想的强度,那么速度信息也基本上是准确的:

建议下载AndroiTS GPS Test及GPS Test plus监测卫星运用情况:


根据笔者观察,当连接卫星数量少于五个时,卫星无法进行定位,只能通过数据网络粗略定位,该定位方式滞后严重且无法捕捉移动目标,无从得到速度等参数。

当连接数量在5-8个时,可以捕捉到移动目标但精度差,位置速度等参数不够准确。

当连接数量大于9个时,定位的准确度高,对移动目标捕捉也较灵敏,速度位移数据可信度较高。

连接卫星数量受手机GPS模块制约极大,好的手机在正常露天情况下连接数量可以达到20~25个甚至更多,一般的手机约在13~18个,差的手机则更少,可能不到10个,而且信号非常容易死机被屏蔽掉。

(2)目前而言,国内动车组的GPS信号环境是各种交通工具中最差的,据说其玻璃常常采用金属材质会干扰手机与卫星的信息传递,因此除了CRH2C等少数车型外,大部分动车组都需要将手机靠在窗玻璃上以加强信号强度以得到准确的结果(连接卫星数量在10个左右),如果远离玻璃窗则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甚至无法通过卫星定位。(连接数量常在7个以下甚至更少,如新CRH2E)

高德地图驾车导航默认为沿公路行驶,因此定位标会默认定在最近的公路上,骑车记录则不会受此影响,主页的定位标在信号充分时则准确。

普通车方面,25G、25K型客车信号环境均比较理想,大部分手机信号强度跟露天差不多,BSP会有一些屏蔽,但贴窗后也没有太大问题,25T型客车屏蔽信号极其严重,列车运行时定位不稳定(连接卫星数量一般很少能达到8个以上,且经常中断),贴窗对准确度提高的效果也很有限。


动车组方面,2C的信号通达度最为理想,对GPS屏蔽很小,如图为笔者在G7292上录制的轨迹,与卫星地图对应度很高:

另外还有几款信号环境比较好的动车组,如CR400BF-A、CRH380AL、CRH380BL、非统型CRH2A,这些车型虽然对信号有一定屏蔽(如高速运动下经过隧道信号中断可能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但是在靠窗处可以达到很好的定位效果:


还有一些统型动车组对卫星信号不太友好,信号通达度很一般,如统型CRH2A,CRH380A,CRH380B,CR400AF,CR400BF等,在不贴窗情况下很难感应到卫星信号,只有始发静止状态时贴窗连接到卫星才能保持连接,有时要看运气,贴窗只能连接到8~12颗,很少能达到14颗以上,站在门口也没有什么信号:


总体来说,在国铁动车组上使用GPS定位测速,选个靠窗座以及保持定位工具靠窗很重要,手机贴窗时要尽量放在窗中间远离窗柱以避免死角,这样才可能得到理想精度的运行轨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讲明白为什么我们手机上那些测速APP,像什么“极速测速”、“Speedtest”这类,在高铁动车组上压根儿就测不出靠谱的速度,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手机上这些测速APP,它们测的是啥?简单来说,它们是通过手机连接到你正在使用的网络,比如运营商的4G、5G基站,或者W.............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很多汽车厂商都有针对 iOS 平台的手机 App,只不过它们的功能和侧重点可能与我们期望的“特定车型专属 App”有所不同。与其说是“没有”,不如说是“很少有厂商这样做”,或者说“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特定车型 iOS 平台 App”大概会是什么样子。设.............
  • 回答
    你问到了一个关于涡轮车驾驶和性能的非常实际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这其实涉及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传动系统以及赛车调校的一些核心概念。别急,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白涡轮车发动机的“扭矩区间”是怎么回事。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废气驱动涡轮,再由涡轮带动压气机,将更多的空气压入.............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很多车友的心坎里,咱们平时开车遇到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明明知道前方是区间测速,路况也挺顺畅,但就是有那么些车,旁若无人地“飞驰而过”。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咱们细掰扯掰。首先,得承认,“不怕超速”这部分人,确实存在,而且他们有自己的“考量”,只不过这个考量并不完全是对规则的尊重。一、 .............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挺日常的。你看到的车里悬空的蚊子,它之所以能“跟得上”车速,其实是因为它并没有真的在“跟”。它更像是被动地跟着“一起飞”。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蚊子这家伙,它飞行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你要是见过它在房间里绕来绕去,感觉它挺灵活的。但实际上,蚊子作为一种小小的昆虫,它的飞.............
  • 回答
    关于香港巴士车速快导致“香港双层巴士侧翻”的说法,情况要复杂得多,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车速快”这一个原因。确实,香港的巴士,尤其是双层巴士,给人的感觉是行驶速度比较快,这背后有多重因素,而这些因素与侧翻事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要详细地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分析:1. 香港巴士运行环.............
  • 回答
    国内销售的汽车最高车速远超120公里/小时,这是一个在汽车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引发了不少关于“速度裕量”和潜在“违规诱导”的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绝大多数中国车主,在日常驾驶中,极少有机会或根本不会将车辆开到其标称的最高车速.............
  • 回答
    问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玩GTA也有一阵子了,确实,这玩意儿有个挺奇怪的坚持,那就是一直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车速表。你想啊,这游戏里你能干嘛?飙车是核心玩法之一吧?什么飞车追逐,警察在后面追得屁滚尿流,这种场面少了速度感,那还有什么意思?但你就是没法在屏幕上看到自己这辆跑车到底跑了多快。不像很多赛.............
  • 回答
    咱们平时开车,看那个仪表盘上的速度表,心里都有个数。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玩意儿为啥总觉得跟实际速度有点儿出入?它为什么不能像个精确的测量仪器那样,给你一个丝毫不差的数字?这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远不止是简单的“有点误差”那么简单。首先,得明白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汽车的时速表,它本身的设计目的就不是为了.............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交通管理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美国并非完全不用交通电子眼,而是其使用情况、普及程度以及侧重点与中国等一些国家有所不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美国交警亲自执法,这背后有很多历史、法律、文化和技术层面的原因。为什么看起来美国交警亲自测速更多?1. 历史与法律传.............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汽车行业里这个经常被提及的“白车身”。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是新车发布会,还是技术讲解,或者在汽车论坛上,总能听到“白车身”这个词?为什么它这么重要,让车企们时不时都要拿出来说道说道呢?说白了,“白车身”就是汽车最核心、最基础的骨架,是汽车最原始、最naked的状态。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
  • 回答
    问界M5作为华为深度参与的智选车型,一经发布便备受瞩目,但即便如此,在车评圈中,对其评价的“不高”并非绝对,而是存在着一种复杂且有分歧的观点,其中不乏批评和担忧。这种评价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原因也相当多元:一、性能与驾驶体验的争议 增程模式的固有局限性: 问界M5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增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汽车设计、品牌定位以及消费者心理的几个关键点。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掰开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好看”与“难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 车评人作为专业观察者,他们的评价往往基于一套相对成熟和市场化的审美标准,但这并不代表所有消费者都买账。为什么丰田的内饰“常常”被.............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简直是每个新手司机(甚至不少老司机)心里的一道坎!确实,每次开着车,尤其是在稍微有点紧张或者突发状况的时候,瞥一眼那两片踏板,心里总会“咯噔”一下:要是慌乱中踩错怎么办?咱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别觉得我是机器人在这儿一本正经地分析,这都是血淋淋(或者说惊心动魄)的驾驶经验和逻辑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现象,明明看着像是稳赚一笔的买卖,为什么车商还要强调自己“赔本赚吆喝”?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并不是简单的“买低卖高”那么直白。首先,咱们得明白车商收车和卖车的成本构成,远不止“收购价”和“售价”这两个数字。 收购成本远不止2000块: 搜寻成本: 车商要.............
  • 回答
    车市里“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其实挺有意思的,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观众都为你鼓掌叫好,但真正掏钱买票的却寥寥无几。这背后,可不是单单一个原因就能解释清楚的。咱们先想想,为什么会有人“叫好”? 技术领先,创新驱动: 有些车企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推出了在技术上非常有突破性的产品。可能是新.............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说起来也真是奇怪,现在人手一部手机,车载导航、听歌、接打电话都离不开手机,可为什么汽车厂家在设计内饰时,就是不“痛快”地给咱们专门弄个原厂的手机支架呢?这背后啊,可不是简单的疏忽,而是里头牵扯了不少门道。咱们先想想啊,造一辆车,那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设计、研发到生产,每一步.............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朋友对电压和电流理解得模模糊糊,尤其是“搭铁”这个词,听起来挺神秘的,但其实它的本质是连接到车的“地”。咱们一步一步来聊,把这个电压理解透彻。首先,得先明白什么是“电压”和“电路”你可以把电压想象成一股“推力”,或者说是一个“势能差”。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电荷(通常是.............
  • 回答
    聊到车臣战争时俄军坐在车顶的现象,这背后确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细节和原因。要说现在还是不是,答案也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为什么当年(尤其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士兵会坐在车顶?这并不是什么刻意为之的“喜欢”,更多是一种在极端恶劣环境下,为了生存和适应战术需求而产生的“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我们可以从.............
  • 回答
    曾几何时,汽车厂商的销量数字更像是一个神秘的内部报告,寻常百姓很难窥其一二。即便有一些行业分析会放出笼统的月度或季度数据,但具体到某个品牌、某款车型,往往只有通过媒体的零星报道才能得知。而现在呢?随便刷刷汽车新闻或者看看车企官网的最新动态,销量数字简直是铺天盖地,成为车企公关宣传的重头戏。这背后绝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